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真疑 引真问 求真知--“除法竖式”的精准教学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孙家璧 冯舒莹 《小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35期4-7,共4页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一定的认知,但也存在很多真实的疑问。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从而制造冲突,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借助问题,依托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主释疑。学生提问和释疑的过程,就是他们掌握知识、提升思维、...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除法竖式有一定的认知,但也存在很多真实的疑问。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从而制造冲突,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借助问题,依托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主释疑。学生提问和释疑的过程,就是他们掌握知识、提升思维、形成素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法竖式 精准教学 学生提问
下载PDF
疑问显学情 释疑即学问——“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家璧 汪中明 《小学数学教师》 2020年第5期68-72,共5页
课前有疑“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第一次经历数系的扩充。面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是人的正常心理。好奇心伴随着疑问,破解疑问的过程便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那么,三年级的孩子初次面对分数时,会产生怎样的好奇... 课前有疑“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第一次经历数系的扩充。面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是人的正常心理。好奇心伴随着疑问,破解疑问的过程便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那么,三年级的孩子初次面对分数时,会产生怎样的好奇心,又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 思考与实践 数系的扩充 好奇心 正常心理 疑问 有疑
原文传递
站对立场,方能事半功倍--“扎花问题”教学思考
3
作者 孙家璧 《小学数学教师》 2022年第11期51-53,共3页
问题缘起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图1):将22枝玫瑰、16枝百合、10枝郁金香,以每束7枝玫瑰、3枝百合、2枝郁金香的搭配方式扎花,问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同时考虑三种花的情况,即... 问题缘起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图1):将22枝玫瑰、16枝百合、10枝郁金香,以每束7枝玫瑰、3枝百合、2枝郁金香的搭配方式扎花,问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同时考虑三种花的情况,即先分别思考每种花最多能扎成几束,再以结果最少的那种花为标准确定答案。此类问题可称为“扎花问题”,充分考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辩证性,教师难讲明白,学生难听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配方式 《数学》 思维的灵活性 郁金香 教学思考 事半功倍 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
原文传递
用算法引问 创教学新路——“以问引学”背景下计算教学的新尝试
4
作者 孙家璧 蒋锋 《小学数学教师》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小学计算教学中,常见的思路是这样的: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出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及算式;引导学生借助学习材料进行探究,理解算理,得出结果;再让学生根据算理去发现或创造算法,沟通算理算法的联系;教学算法,落实技能。
关键词 学习材料 理解算理 计算教学 引学 教学新路 算理算法 引问 进行探究
原文传递
问题有效驱动 概念更好建构--“倍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庄迎春 孙家璧 《小学数学教师》 2020年第S01期49-53,共5页
课前置疑“倍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师们经常会选择这节课开展教学研究,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很多成熟的教学思路。所以,当我们再研究这节课时,一时找不到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倍的认识 《数学》 开展教学 有效驱动 教学内容 教学思路 人教版 教学实践与思考
原文传递
深度聚焦 求同存异——“分数的初步认识”辩课实录
6
作者 蒋徐巍 孙家璧 +7 位作者 顾志能 诸锦娟 李玮 何月丰(辨课/整理) 邱月亮 朱冬春 吴雷霞 曲春蕊 《小学数学教师》 2020年第5期77-80,共4页
一、“量”“率”该如何处理蒋徐巍:今天的两节课都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但走的路径是不太一样的。接下来,就请两位执教老师结合问题来谈一谈自己的课。第一个问题,我们来关注一下教材。人教版教材中这节课只讲到“率”,苏教版教材是从... 一、“量”“率”该如何处理蒋徐巍:今天的两节课都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但走的路径是不太一样的。接下来,就请两位执教老师结合问题来谈一谈自己的课。第一个问题,我们来关注一下教材。人教版教材中这节课只讲到“率”,苏教版教材是从“量”引入,但引入以后也不讲“量”了,只讲“率”。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到底是从“量”入手还是从“率”入手,才更加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教版教材 人教版教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 求同存异 辩课 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