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粉发酵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康娜 院珍珍 +2 位作者 李岩 宋晓凡 陈富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6,共7页
以萌芽黑青稞粉为原料,通过酵母菌发酵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分别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青稞粉质量分数对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评价发酵... 以萌芽黑青稞粉为原料,通过酵母菌发酵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分别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青稞粉质量分数对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评价发酵青稞粉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0℃,青稞粉质量分数6%,酵母菌接种量3%。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为35.55%,比未经过发酵处理的青稞淀粉相比增加了23.23%。体外降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9.86%,与未发酵青稞粉相比增加了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慢消化淀粉 酵母菌 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体外降糖活性
下载PDF
黑青稞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
2
作者 孙康娜 丁红艳 +3 位作者 李岩 院珍珍 韩丽娟 叶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该试验以黑青稞为原料,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指标,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GABA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将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青稞... 该试验以黑青稞为原料,以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指标,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GABA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将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青稞提取GABA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液料比3∶1(mL/g),在该条件下,黑青稞中GABA含量为(0.338±0.012)mg/mL,与模型理论值0.341 mg/mL接近,说明响应面模型可较好地优化黑青稞GABA的提取工艺。黑青稞中GABA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72.41±0.4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82.29±0.38)%,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 γ-氨基丁酸(GABA) 提取工艺 优化 体外降血糖活性
下载PDF
低GI青稞馒头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3
作者 孙康娜 院珍珍 +1 位作者 李岩 高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235,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馒头升糖指数(GI)高的问题,该研究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向其添加慢消化淀粉含量高的酶解青稞粉制备低GI青稞馒头,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加工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GI青稞馒头的最佳加工工艺... 为了改善传统馒头升糖指数(GI)高的问题,该研究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向其添加慢消化淀粉含量高的酶解青稞粉制备低GI青稞馒头,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加工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GI青稞馒头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酶解青稞粉添加量20%、酵母添加量0.5%、食盐添加量0.3%、发酵时间48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低GI青稞馒头的GI值为53.84,其L^(*)值、a^(*)值、b^(*)值分别为62.92、15.42、18.02,感官评分为88.80分,比容为2.34 m L/g,水分为41%,pH值为5.9,大肠菌群为18 MPN/100 g,霉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未检出,均符合国标GB/T 21118—2007《小麦粉馒头》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馒头 低升糖指数 加工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双酶协同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岩 孙康娜 +5 位作者 宋晓凡 陈富章 金苏宇 韩丽娟 叶英 院珍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以萌芽黑青稞粉为原料,研究β-淀粉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消化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抑制率的测定,评价其体外降... 以萌芽黑青稞粉为原料,研究β-淀粉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及其体外降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消化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抑制率的测定,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协同增加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的酶解最优条件为β-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添加量150 U/g青稞粉、酶解时间8 h、酶解温度50℃、青稞粉浓度10%。此条件下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最高,为33.62%。体外降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与原粉相比酶改性青稞粉的α-淀粉酶抑制率增加了62.97%,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增加了52.46%,表明酶解粉的体外降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慢消化淀粉 Β-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地皮菜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陈富章 院珍珍 +5 位作者 金苏宇 李雅倩 宋晓凡 孙康娜 韩丽娟 叶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研究地皮菜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与体外抑菌作用,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极性萃取部位。测定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总三萜、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以维生素C(VC)为对照,... 为研究地皮菜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与体外抑菌作用,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后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极性萃取部位。测定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总三萜、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以维生素C(VC)为对照,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ABTS、DPPH、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圈大小并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地皮菜乙酸乙酯相总三萜、总黄酮和总多酚得率分别为0.33%、2.40%、0.67%。各极性萃取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及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抑菌活性最好。这为今后利用地皮菜中生物活性物质和开发地皮菜抗氧化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皮菜 不同极性萃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普鲁兰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酶解工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岩 孙康娜 +3 位作者 宋晓凡 陈富章 金苏宇 院珍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以青稞粉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RDS)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并测定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以青稞粉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协同α-葡萄糖苷酶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RDS)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并测定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普鲁兰酶添加量200 U/g、α-葡萄糖苷酶添加量80 U/g、料液比1∶15(g∶mL)、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5℃。在此优化条件下,青稞粉快消化淀粉含量为54.95%,比未处理过的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了20.22%。体外降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原粉相比,酶解粉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增加了68.1%和50.4%,表明经过双酶协同酶解后,青稞淀粉的体外降血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快消化淀粉 普鲁兰酶 Α-葡萄糖苷酶 酶解工艺优化
下载PDF
β-淀粉酶提高青稞慢消化淀粉含量工艺优化
7
作者 李岩 刘娟 +3 位作者 宋晓凡 孙康娜 陈富章 院珍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7-222,共6页
目的:深度开发青稞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以及SDS系列产品。方法: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当β-淀粉酶添加量为60 U/g,酶解时间为3.5 h,... 目的:深度开发青稞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以及SDS系列产品。方法: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当β-淀粉酶添加量为60 U/g,酶解时间为3.5 h,酶解温度为51℃,料液比(m青稞粉∶V_(β-淀粉酶液))为1∶12(g/mL)时,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16.55%。酶解后,青稞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1.39%,48.32%。结论:最优酶解条件下,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Β-淀粉酶 慢消化淀粉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抑制率
下载PDF
两种赤眼蜂生殖特性和产卵器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丽娟 鲁新 +5 位作者 张国红 周淑香 刘宏伟 丁岩 毛刚 孙康娜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为研究对象,通过成虫死亡率、补充营养、蜂龄、逐日产卵量4个方面作了生殖特性的比较研究,并对产卵器结构进行解剖。结果表明,两种赤眼蜂在产卵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产卵器结构差异极显著,松毛虫... 以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为研究对象,通过成虫死亡率、补充营养、蜂龄、逐日产卵量4个方面作了生殖特性的比较研究,并对产卵器结构进行解剖。结果表明,两种赤眼蜂在产卵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产卵器结构差异极显著,松毛虫赤眼蜂产卵器长度为228±21.07μm,螟黄赤眼蜂为168±35.1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生殖特性 产卵器结构
下载PDF
柞蚕雌蛾的贮存时间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丽娟 鲁新 +4 位作者 张国红 毛刚 刘宏伟 孙康娜 丁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利用不同贮存时间的柞蚕雌蛾取卵后繁殖赤眼蜂,通过对寄生率、羽化率、平均单卵蜂数、羽化出蜂率、雄蜂率等繁殖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贮存后的柞蚕雌蛾用于生产对赤眼蜂繁殖有影响,随着雌蛾贮存时间的增加赤眼蜂寄生率、羽化率明显下降... 利用不同贮存时间的柞蚕雌蛾取卵后繁殖赤眼蜂,通过对寄生率、羽化率、平均单卵蜂数、羽化出蜂率、雄蜂率等繁殖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贮存后的柞蚕雌蛾用于生产对赤眼蜂繁殖有影响,随着雌蛾贮存时间的增加赤眼蜂寄生率、羽化率明显下降;平均单卵蜂数、羽化出蜂率略有下降;雄蜂率略有增加,柞蚕雌蛾贮存0~5 d各繁殖指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雌蛾 贮存时间 繁殖 赤眼蜂
下载PDF
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娟 鲁新 +5 位作者 张国红 刘宏伟 丁岩 汪洋洲 毛刚 孙康娜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42-43,64,共3页
以柞蚕卵为中间繁殖寄主,研究螟黄赤眼蜂在不同接蜂时间处理下对其繁殖特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繁殖有明显的影响,大量生产时应掌握在36~48 h之间,以48h为最好,表现为羽化率最高、单卵有效蜂数最多。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柞蚕卵 繁殖 接蜂时间
下载PDF
低温冷藏对米蛾卵繁育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刚 鲁新 +6 位作者 周淑香 李丽娟 张国红 孙康娜 李光雪 常雪 丁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8-1124,共7页
研究了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在不同温度(1℃、4℃、7℃、10℃)下冷藏不同时间(0、3、5、7、10、15、20、25、30、40d)处理的米蛾卵的寄生适合度,进而以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赤眼蜂羽化率和羽化雌蜂率三者乘积表示米蛾卵的繁蜂... 研究了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在不同温度(1℃、4℃、7℃、10℃)下冷藏不同时间(0、3、5、7、10、15、20、25、30、40d)处理的米蛾卵的寄生适合度,进而以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赤眼蜂羽化率和羽化雌蜂率三者乘积表示米蛾卵的繁蜂质量指标(Q),确定繁殖两种赤眼蜂时米蛾卵的最佳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结果表明:繁殖稻螟赤眼蜂时,4℃下冷藏米蛾卵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最高,7℃次之,米蛾卵冷藏超过15d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降低50%,但是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仍高于20粒;繁殖玉米螟赤眼蜂时,7℃冷藏米蛾卵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最高,4℃次之,米蛾卵冷藏10d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数降低50%,但是冷藏20d赤眼蜂寄生米蛾卵粒仍高于20粒,但各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冷藏15d以内繁殖的赤眼蜂羽化出蜂率和羽化雌蜂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数值上看冷藏15d以内,4℃下冷藏米蛾卵的繁蜂质量较高,冷藏15d以上,10℃下米蛾卵的繁蜂质量较高。综合分析在4℃~7℃下冷藏的米蛾卵繁蜂质量最好,冷藏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d,两种赤眼蜂之间略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蛾卵 冷藏 赤眼蜂 寄生适合度
下载PDF
α-淀粉酶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花 宋晓凡 +2 位作者 李岩 孙康娜 院珍珍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提高和增加青稞的附加值。方法:以黑青稞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制备快消化淀粉含量低的青稞粉,以快消化淀粉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的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评价其体... 目的:提高和增加青稞的附加值。方法:以黑青稞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制备快消化淀粉含量低的青稞粉,以快消化淀粉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的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α-淀粉酶制备快消化淀粉含量低的青稞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150 U/g、料液比1∶10(g/m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5℃,此时黑青稞中快消化淀粉含量为11.6%,慢消化淀粉含量为13.0%,抗性淀粉含量为75.4%。酶解后,青稞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5.86%,75.54%。结论:试验方法可大幅度降低青稞中快消化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快消化淀粉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创新设计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康娜 贺小忠 《热力透平》 2017年第2期93-97,107,共6页
重点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上汽厂)"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在低压缸支撑方式、焊接转子、末级长叶片等方面的创新设计特点,以及大部件的结构优化和国产化设计情况,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汽轮机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为"华龙一... 重点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上汽厂)"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在低压缸支撑方式、焊接转子、末级长叶片等方面的创新设计特点,以及大部件的结构优化和国产化设计情况,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汽轮机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为"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的自主化设计创新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为AP1000、EPR、CAP1400、CAP1700等百万等级更大功率的核电汽轮机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核电汽轮机 焊接转子 末级长叶片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超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康娜 《热力透平》 2017年第1期6-8,51,共4页
安全性是核电汽轮机设计的关键问题,汽轮机超速水平是汽轮机安全性设计需要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总结分析了汽轮机阀门的延迟和关闭时间、逆止阀配置、轴系转动惯量以及湿蒸汽等因素对核电机组超速的影响,探讨了如何从技术上降低核电机... 安全性是核电汽轮机设计的关键问题,汽轮机超速水平是汽轮机安全性设计需要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总结分析了汽轮机阀门的延迟和关闭时间、逆止阀配置、轴系转动惯量以及湿蒸汽等因素对核电机组超速的影响,探讨了如何从技术上降低核电机组的超速水平,进而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新一代核电机组以及火电机组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超速 湿蒸汽
下载PDF
1000 MW级核电汽轮机再热阀国产化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康娜 栗勇 +1 位作者 贺小忠 张鸣 《热力透平》 2021年第3期178-181,204,共5页
再热阀是1000 MW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关键设备之一,这类阀门长期依赖进口,其国产化工作受到多方重视。重点介绍了1000 MW级国产再热阀的结构特点、理论计算分析、试验验证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汽轮机大口径再热蝶阀的设计研究提... 再热阀是1000 MW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关键设备之一,这类阀门长期依赖进口,其国产化工作受到多方重视。重点介绍了1000 MW级国产再热阀的结构特点、理论计算分析、试验验证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汽轮机大口径再热蝶阀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级 核电 汽轮机 再热阀 国产化
下载PDF
二化螟危害水稻产量损失研究
16
作者 赫思聪 周淑香 +6 位作者 李丽娟 高月波 毛刚 刘剑 孙康娜 李光雪 鲁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2代区第1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接种二化螟黑头卵模拟2代区第1代二化螟为害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2代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危害造成水稻枯鞘、枯心和枯死株,致使单位面... 【目的】研究2代区第1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接种二化螟黑头卵模拟2代区第1代二化螟为害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2代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危害造成水稻枯鞘、枯心和枯死株,致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产量降低。随着接卵量增加水稻被害株率增加,产量损失率增加,接卵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符合方程y=0.039x﹣2.793。根据害虫经济阈值的定义,推算出1代二化螟卵量防治指标为111块/667 m^(2),通过分析越冬代性比和雌蛾产卵量数据,提出二化螟成虫防治指标为灯诱累积20.2头或性诱累积8.3头。【结论】明确了1代二化螟卵量和成虫的防治指标,对二化螟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产量损失 水稻 经济阈值
原文传递
高效寄生水稻二化螟卵的赤眼蜂品系筛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丽娟 周淑香 +7 位作者 常雪 毛刚 丁岩 张国红 刘剑 孙康娜 李光雪 鲁新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室内利用4种赤眼蜂共28个品系对二化螟卵做了寄生率和产卵量试验,选出松毛虫赤眼蜂S-AC品系、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和稻螟赤眼蜂D-JN品系寄生效果较好。通过田间释放单品系和混合品系得出:稻螟赤眼蜂效果优于螟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效果... 在室内利用4种赤眼蜂共28个品系对二化螟卵做了寄生率和产卵量试验,选出松毛虫赤眼蜂S-AC品系、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和稻螟赤眼蜂D-JN品系寄生效果较好。通过田间释放单品系和混合品系得出:稻螟赤眼蜂效果优于螟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释放混合品系控制二化螟的效果均优于单独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和单独释放螟黄赤眼蜂,混合品系释放的平均防治效果75%左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二化螟 寄生率 产卵粒数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湿度对赤眼蜂羽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丽娟 鲁新 +6 位作者 张国红 周淑香 毛刚 刘宏伟 丁岩 孙康娜 李光雪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4,85,共4页
通过对不同种群的两种赤眼蜂3个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试验,比较了不同湿度下各品系的羽化率、羽化出蜂率及平均单卵羽化孔数,发现不同种型及生态型的赤眼蜂羽化时对湿度的反应不同。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对湿度要求较高,喜高湿极不耐低湿;... 通过对不同种群的两种赤眼蜂3个品系进行生物学特性试验,比较了不同湿度下各品系的羽化率、羽化出蜂率及平均单卵羽化孔数,发现不同种型及生态型的赤眼蜂羽化时对湿度的反应不同。螟黄赤眼蜂M-TC品系对湿度要求较高,喜高湿极不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S-TL品系在高湿和低湿下抗逆性较好,松毛虫赤眼蜂S-AC品系在适宜湿度下羽化特性最好,可根据以上特性针对不同的地理、气候特点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螟黄赤眼蜂 湿度 羽化
原文传递
冷藏米蛾卵对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子代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淑香 鲁新 +6 位作者 李丽娟 张国红 毛刚 孙康娜 丁岩 常雪 李光雪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以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和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为试验对象,研究低温冷藏米蛾卵对赤眼蜂子代质量的影响,为米蛾卵的合理利用,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米蛾卵在不同温度(1、4、... 【目的】以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和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为试验对象,研究低温冷藏米蛾卵对赤眼蜂子代质量的影响,为米蛾卵的合理利用,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米蛾卵在不同温度(1、4、7、10℃)下冷藏不同时间(3、5、7、10、15、20、25、30、40d),研究米蛾卵冷藏后作为寄主卵对两种赤眼蜂子代寄生卵量、F_2代羽化出蜂率和雌蜂率的影响,利用赤眼蜂子代寄生卵量、F_2代羽化出蜂率和雌蜂率三者乘积表示赤眼蜂子代质量(Q),根据赤眼蜂子代质量判断冷藏米蛾卵对子代质量的影响。【结果】米蛾卵冷藏温度和时间对赤眼蜂子代寄生卵量影响显著,但不同赤眼蜂种类和不同冷藏温度间表现不同。繁殖稻螟赤眼蜂时,米蛾卵在4℃下冷藏赤眼蜂寄生卵量下降最缓,米蛾卵冷藏20d内赤眼蜂寄生卵量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其他温度下米蛾卵冷藏3 d稻螟赤眼蜂寄生卵量与对照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繁殖玉米螟赤眼蜂时,米蛾卵在4℃下冷藏赤眼蜂寄生卵量下降最缓,米蛾卵冷藏20d赤眼蜂寄生卵量与对照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下冷藏赤眼蜂寄生卵量下降最快,米蛾卵冷藏5 d赤眼蜂寄生卵量与对照之间达到显著水平。米蛾卵冷藏对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F_2代的羽化率和雌蜂率产生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米蛾卵冷藏30 d赤眼蜂F_2代的羽化率仍在70%以上,雌蜂率仍在75%以上。【结论】米蛾卵冷藏超过一定的时间以后会对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子代的寄生卵量,F_2代的羽化出蜂率和雌蜂率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子代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质量,但在适宜的温度下冷藏一定时间内对其子代质量影响不显著,其中4℃下冷藏米蛾卵繁殖的赤眼蜂子代质量最佳,冷藏30 d赤眼蜂子代质量降低不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蛾卵 冷藏 赤眼蜂 子蜂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世代发生区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效果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淑香 李丽娟 +5 位作者 毛刚 刘剑 孙康娜 李光雪 高月波 鲁新 《东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56-59,共4页
在只对第1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秋季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的前提下,比较不同世代发生区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效果差异。发现1代发生区的防治效果调查值高于2代发生区,认为在2代发生区,只对第1代进行防治,第2代二化螟仍然会造成危害,导致赤眼蜂防治... 在只对第1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秋季进行防治效果调查的前提下,比较不同世代发生区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效果差异。发现1代发生区的防治效果调查值高于2代发生区,认为在2代发生区,只对第1代进行防治,第2代二化螟仍然会造成危害,导致赤眼蜂防治效果调查值偏低,应当对赤眼蜂防治效果的调查方法进行改进。在2代区用赤眼蜂对不同代数二化螟进行防治,发现1代和2代全防治的处理比只防治1代效果提高10%左右,并可以降低越冬活虫数,有效降低第二年的虫口数量,提议在2代区对1代和2代均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世代分布 生物防治 赤眼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