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2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建平欧洲写生作品
1
作者 孙建平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孙建平 写生作品
下载PDF
社会工作助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探析
2
作者 梁亚男 孙建平 +2 位作者 李霞 王国杰 徐娟 《药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社会工作坚持契合需求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对特殊群体进行救助和服务,从内探索症结,从外分析影响,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呈现从细分到整合,从治疗到预防的发展趋势,实现外部、内部的双向成长和转变。文章以融合思维为导向,以社会工作理... 社会工作坚持契合需求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对特殊群体进行救助和服务,从内探索症结,从外分析影响,令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呈现从细分到整合,从治疗到预防的发展趋势,实现外部、内部的双向成长和转变。文章以融合思维为导向,以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方法为依靠,探索“社会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助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学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预防和发展
下载PDF
胎盘绒毛间质发育不良4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王玥元 王星 +2 位作者 孙建平 许茸茸 吴珍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间质发育不良(PM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D患者临床表现、病理资料。结果4例产妇孕周分别为孕32、32、36周及37周,均行剖宫产,产3名女婴、1名男婴,均为低体重儿,1例婴儿患有淋巴管瘤。胎盘病理检查:3...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间质发育不良(PM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MD患者临床表现、病理资料。结果4例产妇孕周分别为孕32、32、36周及37周,均行剖宫产,产3名女婴、1名男婴,均为低体重儿,1例婴儿患有淋巴管瘤。胎盘病理检查:3例胎盘明显增大增厚,部分切面呈葡萄样水泡,1例胎盘重量正常,局部切面呈水泡状;镜下均见两种绒毛,肿大、形状不规则的干绒毛与孕周符合的正常绒毛相混杂,干绒毛异常增大呈囊状扩张,可见厚壁肌性血管及相互吻合的薄壁血管网,无滋养细胞增生。病理诊断:PMD。结论PMD与不同程度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密切相关,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部分性葡萄胎鉴别困难,诊断需依据组织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绒毛间质发育不良 病理诊断 胎盘疾病 部分性葡萄胎
下载PDF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建平 《水上消防》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阶段。这次疫情也再次引发人们对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关注。当越多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者正在演变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和巨大的运行系统时,城市问题或城市危机就变成了城市风险。在城市运行中有哪几类风... 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阶段。这次疫情也再次引发人们对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关注。当越多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者正在演变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和巨大的运行系统时,城市问题或城市危机就变成了城市风险。在城市运行中有哪几类风险?防控重大风险的有效路径是什么?日前,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教授围绕上述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作了演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 黑天鹅 重大风险 风险管理研究 关键阶段 大白象 有效路径
下载PDF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田亚玲 王玥元 +2 位作者 赵洁 孙建平 田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2-154,16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两性母细胞瘤(ovarian gynandroblastoma,GA)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为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大体标... 目的探讨卵巢两性母细胞瘤(ovarian gynandroblastoma,GA)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为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大体标本呈灰黄色乳头状突起,质脆;HE染色见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和支持-间质细胞肿瘤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alretinin、inhibinα、vimentin呈阳性,CK8/18呈部分阳性,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瘤细胞巢周围阳性,MC、CA199、EMA、CKP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10%。结论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其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HE染色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母细胞瘤 卵巢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船载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的现场复现方法研究
6
作者 朱幸福 潘江 +4 位作者 王光耀 刁福广 孙建平 李婷 王彭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5-1131,共7页
将温标固定点技术应用于船载现场是实现温度量值扁平化,提升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弥补ITS90温标在海洋温区(-5~35℃)范围内固定点数目不足,不能对NTC热敏电阻进行有效校准的缺陷,研制了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开展了船载控温... 将温标固定点技术应用于船载现场是实现温度量值扁平化,提升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弥补ITS90温标在海洋温区(-5~35℃)范围内固定点数目不足,不能对NTC热敏电阻进行有效校准的缺陷,研制了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开展了船载控温箱微型Ga-In固定点温坪复现研究,同时探索了环境温度条件下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的复现。采用切线交点法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法对微型Ga-In固定点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重复性优于1 mK;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应该在固态并低于熔点的环境下保存。采用切线交点法赋值得到微型Ga-In共晶固定点相变温度为15.6549℃,扩展不确定度为1.54 mK(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微型共晶固定点 Ga-In二元合金 NTC热敏电阻 海洋温度传感器 现场校准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建平 孟令杰 +2 位作者 吴洪才 陈兴华 胡友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当 ρ(淀粉 ) =70 g/L、t =6 0℃、反应时间为 3h、c〔(NH4) 2 S2 O8〕 =3 0× 10 -3 mol/L、c(丙烯酸 ) =0 4 2mol/L时 ,合成胶粘剂的初粘力为 10 0 % ,吸水率为 15 0 14 % ,吸油率为 2 0 6 % ,其压制的纸板冲击强度为 3 2 5kN/m ,拉伸强度为 3 75MPa ,与纯淀粉粘接剂相比较 ,所压制纸板的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改性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反应 合成 应用 性能
下载PDF
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35
8
作者 孙建平 刘雅辉 +3 位作者 左永梅 韩民利 张虹伟 吕晶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8-1629,共12页
盐地碱蓬作为生物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材料,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改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索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功能,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环渤海地区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和... 盐地碱蓬作为生物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材料,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改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索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功能,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环渤海地区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进行测序。从16个样本中获得有效序列734792条,4285个OTUs,归属于41门、100纲、282目、400科、892属、1577种。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曲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组成。Alpha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并与裸地土壤间差异显著;LEfSe(LDAEffectSize)分析发现,盐地碱蓬与裸地差异指示种明显不同。PCoA与相关性Heatmap表明,盐地碱蓬、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电导率是影响土壤细菌目类水平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在新陈代谢等40个功能方面盐地碱蓬根际土壤比裸地土壤高。本研究表明盐地碱蓬覆盖能够降低土壤盐分,增加土壤养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滨海盐碱地 盐地碱蓬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群落功能
下载PDF
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和光存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建平 吴洪才 +1 位作者 李宝铭 应祖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2-375,共4页
将 4,4 -二氨基三苯甲烷 ( DTM)单体与均苯四甲酸酐 ( PMDA)进行缩聚反应 ,再与对 -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进行重氮偶合反应 ,然后经酰亚胺化合成了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非线性光学材料( NLOPI) .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 将 4,4 -二氨基三苯甲烷 ( DTM)单体与均苯四甲酸酐 ( PMDA)进行缩聚反应 ,再与对 -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进行重氮偶合反应 ,然后经酰亚胺化合成了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非线性光学材料( NLOPI) .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对产物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发现 ,在 3 3 0和 490 nm处出现侧链偶氮苯发色团的特征吸收 .通过简并四波混频方法 ( DFWM)测定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薄膜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 3) =4.5 8× 1 0 - 1 8m2 / W.在 DFWM中 ,前向泵浦光 If 和探测光 Ip 是主要的写入光 ,而后向泵浦光 Ib 是主要的读出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 聚酰亚胺薄膜 制备 三阶非线性光学 光存储性能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关联规则在高校智能排课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孙建平 梅晓勇 +1 位作者 肖政宏 史忠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8,42,共3页
在我们设计的高校排课系统中 ,采用了关联规则FP -growth算法的思想来处理排课冲突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显著地提高了课表生成的效率。文中介绍了运用改进的FP
关键词 关联规则 高校 智能排课系统 FP-GROWTH算法
下载PDF
基于MSET方法的风电机组齿轮箱预警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建平 朱雯 +1 位作者 翟永杰 葛建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9-3014,共6页
风电机组常年在复杂工况下连续运行,机组对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齿轮箱重要部件的损伤和失效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机组停机,从而导致计划外的更换和维护成本。利用MSET(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方法对风电机... 风电机组常年在复杂工况下连续运行,机组对设备的可靠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齿轮箱重要部件的损伤和失效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机组停机,从而导致计划外的更换和维护成本。利用MSET(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方法对风电机组的齿轮箱轴温进行状态估计,得出齿轮箱轴温的估计值。然后利用滑动窗口残差统计方法对齿轮箱轴温的估计值和实际值的残差进行分析,残差均值能显示出齿轮箱轴温的实时运行状态,当残差均值曲线超出设定的阈值区间时,系统开始预警,表明设备运行异常。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SET方法的风电机组齿轮箱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组齿轮箱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ET 滑动窗口统计 齿轮箱 预警 仿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测定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孙建平 侯小歌 +2 位作者 梁峰 时同华 段长青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65-1569,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方法,并评价其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线性、重复性和检m限。结果显示:16种酚类物质除芦丁和白藜芦醇糖苷外,平均加标回收率大于78%;相关系数R^2〉0.999.线性关...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方法,并评价其定量分析的准确性、线性、重复性和检m限。结果显示:16种酚类物质除芦丁和白藜芦醇糖苷外,平均加标回收率大于78%;相关系数R^2〉0.999.线性关系良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在日内(n=10)与日间(n=6)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分别低于2.0%和5.0%;检出限为0.05-1.0mg/L。利用该方法对6个红葡萄酒中16种酚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CV%)均小于5.0%,说明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葡萄酒产品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离子阱质谱 酚类物质 红葡萄酒
下载PDF
动态载荷下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杨木破坏过程检测 被引量:22
13
作者 孙建平 王逢瑚 +1 位作者 朱晓东 杨亮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2,共4页
利用声发射检测和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杨木材在动态载荷下的声发射演变过程;结合木材粘弹性特点,通过声发射参数分析研究在不同受力阶段木材的声发射特点。结果表明:1)声发射信号幅值不连续,是跃迁的;材料断裂前声发射信号的幅... 利用声发射检测和力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杨木材在动态载荷下的声发射演变过程;结合木材粘弹性特点,通过声发射参数分析研究在不同受力阶段木材的声发射特点。结果表明:1)声发射信号幅值不连续,是跃迁的;材料断裂前声发射信号的幅值和能量比断裂后小,在断裂点对应声发射信号幅值和能量的局部极大值。2)随时间和载荷的变化,声发射累计撞击数和累计能量增加快慢可以体现杨木在受力条件下的完全弹性、弹性为主的弹塑性共存、塑性为主的弹塑性共存3种状态。3)声发射率和幅值参数可以预测材料纤维开始断裂进入危险期的第一“临界点”和材料大量纤维断裂进入严重危险期的第二“临界点”,如果继续加载材料将会破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临界点 无损检测 山杨
下载PDF
酯化变性淀粉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18
14
作者 孙建平 吴洪才 胡友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2-104,108,共4页
以醋酸酐为改性剂合成了酯化变性淀粉 ,通过红外光谱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变性淀粉取代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 p H值为 8.0~ 8.5 ,醋酸酐质量为 2 .0 g,原淀粉... 以醋酸酐为改性剂合成了酯化变性淀粉 ,通过红外光谱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变性淀粉取代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 p H值为 8.0~ 8.5 ,醋酸酐质量为 2 .0 g,原淀粉质量为 1 8g,反应时间为 1 1 h,反应温度为 35℃。经改性后的变性淀粉的加工和应用性能都比原淀粉有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变性淀粉 制备 性能 醋酸酐 改性剂 低取代度 耐水性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与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建平 孟令杰 +1 位作者 胡友慧 吴洪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2,共4页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研究了物理改性淀粉分别与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 ,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 ,淀粉与醋酸...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研究了物理改性淀粉分别与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 ,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 ,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单体浓度为 3.90 mol/L、引发剂浓为 7.67mmol/ L、反应温度为 70℃、反应时间为 3h;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单体浓度为 2 .5 0 mol/ L、引发剂浓度为 3.0 mmol/ L、反应温度为 60℃、反应时间为 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单体 接枝共聚反应 物理改性淀粉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神经网络的木材受力损伤过程检测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建平 王逢瑚 胡英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2-347,共6页
对受力木材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实现木材损伤过程的检测和监控;研究过程中采用时间序列结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能量时间序列和载荷时间序列进行仿真和预测。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对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能量时间序列... 对受力木材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实现木材损伤过程的检测和监控;研究过程中采用时间序列结合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能量时间序列和载荷时间序列进行仿真和预测。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对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能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模型对44个样本进行检验的最大误差为5.6%,而且误差较大的样本对应声发射振幅参数值的局部极大值,而振铃计数与声发射率则对应局部极小值。对相应载荷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中,模型输出与目标输出的最大误差不到0.1%。结构为5×5×1的网络能很好地根据序列前5个值准确预测即将发生的声发射累积能量值;结构为6×5×1的网络能很好地根据序列前6个值精确预测木材即将承受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损伤过程 木材
下载PDF
施氮对晋北燕麦饲草主要农艺性状及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孙建平 薛竹慧 +2 位作者 杨国义 赵祥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4-970,共7页
为探究晋北农牧交错带燕麦(Avena sativa)生产的最佳施氮量,以饲用燕麦‘牧王’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施氮量(0,30,60,90,120,150,180kg·hm-2)对燕麦农艺性状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同时对施氮量与干物质产量进行... 为探究晋北农牧交错带燕麦(Avena sativa)生产的最佳施氮量,以饲用燕麦‘牧王’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施氮量(0,30,60,90,120,150,180kg·hm-2)对燕麦农艺性状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同时对施氮量与干物质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对干物质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株高、茎粗、旗叶叶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与干物质产量成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干物质产量的理论最大值为9.89t·hm-2,施氮量为93.75kg·hm-2。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干物质产量(y)与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x1)>叶面积(x4)>鲜干比(x6)>穗长(x3)>茎粗(x2)>叶茎比(x5),其中除了与鲜干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以外,与其他性状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干物质产量与株高和茎粗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9.583+0.123x1+0.803x2(R2=0.611,F=14.149**)。综合结果分析,该地区燕麦的适宜施氮量为90~12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农艺性状 干物质产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建平 闫蕾 +1 位作者 李妍 张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991-1992,共2页
针对具有右半复平面零点的非最小相位系统,设计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控制器。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其参数,并将其应用在非最小相位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PID控制 非最小相位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秸秆板材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建平 王逢瑚 +1 位作者 胡英成 朱晓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9-323,共5页
利用弱碱对农作物稻秸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后,通过热压方式压制阻燃秸秆人造板,研究异氰酸酯、脲醛树脂胶和FRW(fire retardant of wood)阻燃剂的加入量对农作物稻秆板材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和神经网络构建工艺... 利用弱碱对农作物稻秸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后,通过热压方式压制阻燃秸秆人造板,研究异氰酸酯、脲醛树脂胶和FRW(fire retardant of wood)阻燃剂的加入量对农作物稻秆板材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和神经网络构建工艺和性能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再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然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和设定的板材性能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验证性试验发现网络模型优化的工艺参数配比为异氰酸酯、脲醛树脂、FRW阻燃剂的加入量分别为1.926%、2.40%和15.381%,采用优化的工艺生产的板材性能和实际值之间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热释放速率峰值与目标值的误差分别为11.7%、20%和8%,相比于没有优化的工艺,其误差分别减小了35.3%、17.5%和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农作物 秸秆 优化 设计
下载PDF
晋北地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建平 张志华 董宽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00-2305,共6页
为探讨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晋北农牧交错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本研究选用国内外使用广泛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其越冬率、连续两年的产草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 为探讨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晋北农牧交错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本研究选用国内外使用广泛的1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其越冬率、连续两年的产草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和适时刈割后的干草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差异,WL^(-1)68HQ、三得利、皇后和中苜一号的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中苜一号的干草产量极显著高于除皇后以外的其它品种(P<0.01),各品种的茎叶比随着刈割次数地增加,差异变大,并且各品种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存在差异,中苜一号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基于该地区的生产实际需求(越冬、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认为,中苜一号、三得利以及阿尔冈金更适合在该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越冬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