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CBCT(Cone beam CT,即锥形束CT)术前术后评估小儿分泌性中耳炎25例的疗效。方法采用CBCT术前评估分泌性中耳炎25例,男11例,女14例,双耳20例,单耳5例,平均年龄5.52岁,单纯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2例(4耳)...目的分析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CBCT(Cone beam CT,即锥形束CT)术前术后评估小儿分泌性中耳炎25例的疗效。方法采用CBCT术前评估分泌性中耳炎25例,男11例,女14例,双耳20例,单耳5例,平均年龄5.52岁,单纯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2例(4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月以上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7例(9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同期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16例(30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结果术后3月复查CBCT:乳突蜂房发育良好,未见积液及软组织充满乳突24例拔管,1例双耳脱管后复发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半年后脱管再次置管中,复查纯音测听0.5、1.0、2.0 k Hz气骨导差15 d B,1例拔管3月后再次鼓室积液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未找到咽鼓管咽口3月后脱管未再手术。其余23例纯音测听均回复正常,2例出现鼓室负压,声阻抗C型曲线,咽鼓管吹张1月后恢复致A型曲线。结论CBCT因辐射小,又可实现中耳薄扫,评估分泌性中耳炎术前术后情况更精准有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不仅提高患儿的听力,还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腺样体切除同时应评估是否需要鼓膜切开置管,避免二次手术。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收集CBCT影像数据,选取咽鼓管及部分鼓室腔重建咽鼓管三维数值模型,并应用AFM扫描纳米尺度下咽鼓管不同部位的表面形貌及弹性模量。从宏微观的角度对咽鼓管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咽鼓管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目的通过收集CBCT影像数据,选取咽鼓管及部分鼓室腔重建咽鼓管三维数值模型,并应用AFM扫描纳米尺度下咽鼓管不同部位的表面形貌及弹性模量。从宏微观的角度对咽鼓管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咽鼓管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5名志愿者的影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得到光滑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中对管腔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应用小鼠咽鼓管组织,标记咽口、中段、鼓室口区域。在修剪、固定后利用AFM进行测定,每个区域取25个点,可获得75条力-位移曲线,将获得的实验数据导入MATLAB分析和处理。结果验证了气流流速随着咽鼓管横截面减小而增大,气流压力则相反;在近峡部中心气流流速达到最大值,气流压力则达到最小值。小鼠咽鼓管组织弹性模量:咽口3.77±0.78 k Pa,中段2.37±1.14 k Pa,鼓室口8.15±0.42 k Pa,鼓室口与咽口力学特性存在差异,中段值最小。结论重建了咽鼓管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其管腔内气流场及压力的变化,验证了咽鼓管在平衡中耳腔与外部气体压力的作用。利用AFM测量小鼠咽鼓管组织弹性模量,发现咽口较鼓室口偏小,从组织微观力学角度证明两者力学特性存在差异。应用数值模型结合AFM从宏微观的角度对咽鼓管功能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咽鼓管结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CBCT(Cone beam CT,即锥形束CT)术前术后评估小儿分泌性中耳炎25例的疗效。方法采用CBCT术前评估分泌性中耳炎25例,男11例,女14例,双耳20例,单耳5例,平均年龄5.52岁,单纯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2例(4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月以上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7例(9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同期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16例(30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结果术后3月复查CBCT:乳突蜂房发育良好,未见积液及软组织充满乳突24例拔管,1例双耳脱管后复发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半年后脱管再次置管中,复查纯音测听0.5、1.0、2.0 k Hz气骨导差15 d B,1例拔管3月后再次鼓室积液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未找到咽鼓管咽口3月后脱管未再手术。其余23例纯音测听均回复正常,2例出现鼓室负压,声阻抗C型曲线,咽鼓管吹张1月后恢复致A型曲线。结论CBCT因辐射小,又可实现中耳薄扫,评估分泌性中耳炎术前术后情况更精准有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不仅提高患儿的听力,还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腺样体切除同时应评估是否需要鼓膜切开置管,避免二次手术。
文摘目的通过收集CBCT影像数据,选取咽鼓管及部分鼓室腔重建咽鼓管三维数值模型,并应用AFM扫描纳米尺度下咽鼓管不同部位的表面形貌及弹性模量。从宏微观的角度对咽鼓管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咽鼓管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5名志愿者的影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得到光滑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中对管腔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应用小鼠咽鼓管组织,标记咽口、中段、鼓室口区域。在修剪、固定后利用AFM进行测定,每个区域取25个点,可获得75条力-位移曲线,将获得的实验数据导入MATLAB分析和处理。结果验证了气流流速随着咽鼓管横截面减小而增大,气流压力则相反;在近峡部中心气流流速达到最大值,气流压力则达到最小值。小鼠咽鼓管组织弹性模量:咽口3.77±0.78 k Pa,中段2.37±1.14 k Pa,鼓室口8.15±0.42 k Pa,鼓室口与咽口力学特性存在差异,中段值最小。结论重建了咽鼓管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其管腔内气流场及压力的变化,验证了咽鼓管在平衡中耳腔与外部气体压力的作用。利用AFM测量小鼠咽鼓管组织弹性模量,发现咽口较鼓室口偏小,从组织微观力学角度证明两者力学特性存在差异。应用数值模型结合AFM从宏微观的角度对咽鼓管功能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咽鼓管结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