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Ti-Fe三元合金显微组织、氢传输行为及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马东帅 闫二虎 +8 位作者 白金旺 王豪 张硕 王艺豪 李唐卫 郭智洁 周子锐 邹勇进 孙立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198,共7页
Nb-Ti-Fe双相合金已被证实具有优异的渗氢性能,有望成为替代传统Pd膜的渗氢材料。V和Nb同属于5B族,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V-Ti-Fe双相合金组织转变规律和渗氢性能至今无人研究。基于此,本工作对V-Ti-Fe三元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渗氢... Nb-Ti-Fe双相合金已被证实具有优异的渗氢性能,有望成为替代传统Pd膜的渗氢材料。V和Nb同属于5B族,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V-Ti-Fe双相合金组织转变规律和渗氢性能至今无人研究。基于此,本工作对V-Ti-Fe三元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渗氢行为开展了详细研究,并探索了热处理和电化学腐蚀对改善渗氢性能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V-Ti-Fe三元合金体系中存在一个包共晶凝固反应,即L+TiFe_(2)→Bcc-(V,Ti)+TiFe(1626 K)。液相面投影图中存在三个相区,分别为TiFe相区、TiFe_(2)相区和Bcc-(V,Ti)相区。其中,TiFe相区合金室温组织由初生TiFe相和{Bcc-(V,Ti)+TiFe}共晶结构组成,TiFe_(2)相区合金室温组织由初生TiFe相、TiFe_(2)相和Bcc-(V,Ti)相构成,Bcc-(V,Ti)相区合金室温组织由初生Bcc-(V,Ti)相和TiFe相组成,渗氢性能测试证实了该系合金抗氢脆性能较弱。具体来说,上述三区域内部铸态合金在渗氢实验前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碎,仅V_(2.5)Ti_(62.5)Fe_(35)合金能够渗氢,不过,该合金在渗氢后期发生断裂。最后,本工作采用电化学腐蚀和真空热处理两种方法改善该合金体系的渗氢性能,其中,V_(2.5)Ti_(62.5)Fe_(35)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经热处理后该合金的渗氢性能明显提升,其在623 K下的氢渗透性能为1.03×10^(-9)mol H_(2)m^(-1)·s^(-1)·Pa^(-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Fe合金 显微组织 热处理 耐腐蚀性能 渗氢性能
下载PDF
人工神经元网络辅助酚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立贤 宋新华 俞汝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9-263,共5页
分子连接性指数(tXv)与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logP是反映化合物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本文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分配系数,运用新型的模式识别方法──人工神经元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所... 分子连接性指数(tXv)与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logP是反映化合物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本文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及分配系数,运用新型的模式识别方法──人工神经元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优于逐步判别法,对于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酚类化合物 构效关系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材料类研究生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罗玉梅 王庆勇 +2 位作者 邹勇进 向翠丽 孙立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49-0051,共3页
全英文讲授研究生专业课是针对研究生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技能,而全英文讲授研究生专业课能够为研究生们提供一个专业的学习环境,主要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能力、... 全英文讲授研究生专业课是针对研究生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技能,而全英文讲授研究生专业课能够为研究生们提供一个专业的学习环境,主要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及科研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化教学环境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在材料类研究生专业课《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中全英文授课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翻转课堂和PBL教学法等教学策略,并强调了课前准备和课后评价的重要性。该实践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研究生专业课 全英文教学
下载PDF
铁、镍负载氮掺杂碳基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杨会田 马姣君 +6 位作者 刘思焱 高伟 么蕾 彭洪亮 张可翔 徐芬 孙立贤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29-236,共8页
针对燃料电池氧发生还原反应(ORR)、氧析出反应(OER)所需催化剂材料存在的储量稀少、价格昂贵及ORR、OER性能不能兼得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水-浴法,掺杂Fe、Ni制备FeNi/C-PM-X双功能催化剂的方法。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透射电镜分... 针对燃料电池氧发生还原反应(ORR)、氧析出反应(OER)所需催化剂材料存在的储量稀少、价格昂贵及ORR、OER性能不能兼得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水-浴法,掺杂Fe、Ni制备FeNi/C-PM-X双功能催化剂的方法。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透射电镜分析其表面形貌、组成元素;利用物理吸附仪表征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材料的晶格结构;利用光谱仪(分析样品的石墨化程度);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样品元素价态、元素含量及含有的官能团。研究发现,催化剂FeNi/C-PM-900具有优异的抗甲醇中毒能力,且氧还原反应半波电位达0.801 V,可与铂基催化剂相媲美;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FeNi/C-PM-900的氧析出反应过电位为0.44 V,双功能催化剂良好;Fe、Ni金属掺杂碳材料具有较理想的比表面积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可大大加速电荷转移动力学,并在Ni中心与自身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可极大提高氧还原和氧析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碳材料 氧还原反应 氧析出反应
下载PDF
磺苄青霉素药物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立贤 李有成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363-1365,共3页
报道了一种磺苄青霉素药物电极,以十六烷基三辛基碘化铵为载体,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增塑剂;运用序贯淘汰水平法对膜组成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电极最佳膜组成,讨论了一些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电极响应快速,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 报道了一种磺苄青霉素药物电极,以十六烷基三辛基碘化铵为载体,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增塑剂;运用序贯淘汰水平法对膜组成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电极最佳膜组成,讨论了一些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电极响应快速,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电极检测下限可达1.66×10^(-6)mol/L,线性范围为6.03×10^(-6)~1.0×10^(-1)mol/L,斜率为28.0mV/pC,回收率为96.1%~100.4%.可用于磺苄青霉素药物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苄青霉素 药物电极
下载PDF
判别符合率递增法辅助酚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6
作者 孙立贤 徐芬 +1 位作者 宋新华 俞汝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01-505,共5页
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 ̄iX ̄v)及其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logP,运用新近提出的数学方法——判别符合率递增法,对酚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优于逐步判别法及穷举法。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判别符合率 递增法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氢的制备、储存、安全检测与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7
作者 孙立贤 张箭 +5 位作者 刘颖雅 褚海亮 邹勇进 范美强 徐芬 张耀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32-132,共1页
目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约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是由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工具所导致的。氢能是人类至今为止已知的、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使用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驱动交通工具是减... 目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约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是由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工具所导致的。氢能是人类至今为止已知的、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使用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驱动交通工具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世界各国把氢能作为战略能源进行研究,我国既是能源短缺国,又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能源是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清洁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则是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本文将将简要介绍课题组在铝基材料制氢技术、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材料储氢技术、基于石英微天平的氢气安全检测技术和生物燃料电池的有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储氢 氢安全检测 生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茶碱PVC膜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8
作者 孙立贤 沈国励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11-118,共8页
<正> In this Paper, PVC membrane Selective clectrodes are prepared for theophylline which are based on its ion-pair complexes with hexadecylt- rioctylammonium iodide (HTOA) , hexadecyltributyl-ammonium iodide (H... <正> In this Paper, PVC membrane Selective clectrodes are prepared for theophylline which are based on its ion-pair complexes with hexadecylt- rioctylammonium iodide (HTOA) , hexadecyltributyl-ammonium iodide (HTBA), hexadeeyltriophenylphosphonium iodide(HTPP), triphenyloctylphosphonium leoide(TPOP) and tri(p-tolyl) butylphosphonium iodide(TPTBP).The effects of the nature of associate counterions, the plastieizer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mbrane phase have been studied. The electrode based on theophylline-HTOA membrane has a sub-Nernstian response range from 2.0×10~2—6.3×10~(-5)mol/L,with an average slope of 48.0mV/pC.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s 8.7×10~(-6)mol/L. The electrode responses were not affected by pH in the range 10-12. The potentiometric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of various common inorganic and organic ions including those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ophylline in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The Na_2CO_3-Na_2B_4O_7 buffer of pH 11 is selected as the background solution for potentiometric measurements. The electrode was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theophylline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PVC膜 选择性电极
下载PDF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英文) 被引量:38
9
作者 邹光龙 兰孝征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别用乙烯二胺,1,6-己二胺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水溶性单体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分别考察了不同胺类对微胶囊化学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红外谱图显示合成了聚脲微胶囊,热重曲线表明含正十六烷的聚脲微胶囊能够耐受大约300℃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合适的相转变热,冷热循环实验揭示微胶囊能够维持储热容量不衰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的正十六烷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 聚脲微胶囊 相变材料 界面聚合 储热材料 热分析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39
10
作者 兰孝征 杨常光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徐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胶囊,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约为2-6μm.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壁材料聚脲是由TDI及EDA两种单体形成的.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二十烷的熔点,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热重分析表明,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料聚脲,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170℃及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正二十烷 微胶囊 界面聚合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家振 金一 +2 位作者 曹英华 孙立贤 谭志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In this paper three air and water-stabl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N-butyl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BPBF 4),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BF 4), an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thy... In this paper three air and water-stabl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N-butyl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BPBF 4),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BF 4), an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thyl sulfate(EMISE) were synthesized. Their electrochemical windows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t 303.15-343.15 K. The cyclic voltammograms show the order of windows which represent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RTIL is: BPBF 4<BMIBF 4<EMISE.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windows reduce, that is, the stability of RTIL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windows of the three RTILs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order of the reductive limits of the cations: EMI+--1.40 V->BMI+--0.95 V->BP+-0.02 V-.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while the oxidative limit of anion BF- 4 and the reductive limit of all the cations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but the oxidative limit of anion S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电化学稳定性 BPBF4 BMIBF EMISE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芬 孙立贤 +5 位作者 谭志诚 梁建国 周丹红 邸友莹 兰孝征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了阿司匹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A),其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4.74×1011犤exp(-(100.34±5.18)×103/RT)犦(1-α)2.8±0.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为(409.19±0.22)K、(29.17±0.41)kJ·mol-1和(71.09±1.06)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热解机理 热动力学 差式扫描量热法 药理学
下载PDF
三元脂肪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包覆定形及热性能 被引量:31
13
作者 孟新 张焕芝 +6 位作者 赵梓名 孙立贤 徐芬 张箭 焦庆祝 鲍艳 马建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6-530,共5页
采用癸酸、月桂酸和棕榈酸的三元共晶混合物作为相变材料,以膨胀石墨为基体,通过膨胀石墨多孔结构的毛细吸附和复合涂饰剂的包覆定形,将多元相变材料固定在膨胀石墨的孔道结构中,制备出结构稳定、密封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和高导热的新... 采用癸酸、月桂酸和棕榈酸的三元共晶混合物作为相变材料,以膨胀石墨为基体,通过膨胀石墨多孔结构的毛细吸附和复合涂饰剂的包覆定形,将多元相变材料固定在膨胀石墨的孔道结构中,制备出结构稳定、密封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和高导热的新型三元脂肪酸/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膨胀石墨具有膨胀疏松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其熔融潜热为95.6 J/g,结晶焓为82.8 J/g,说明其具有很好的相变蓄热特性和热循环稳定性;材料的导热性能可增加至0.738 W/(m.K),与脂肪酸相比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脂肪酸 定型相变材料 包覆 热性能
下载PDF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晓红 宋纪蓉 +4 位作者 谭志诚 邸友莹 马海霞 王美涵 孙立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97-1903,共7页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自行合成并提纯的 2 氨基 4,6 二甲氧基嘧啶在 78~ 3 94K温区的摩尔热容 .实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有一个固 -液熔化相变 ,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摩尔熔化熵分别为 :(3 70 .97± 0 0 2 )K ,(2 ... 通过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自行合成并提纯的 2 氨基 4,6 二甲氧基嘧啶在 78~ 3 94K温区的摩尔热容 .实验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有一个固 -液熔化相变 ,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以及摩尔熔化熵分别为 :(3 70 .97± 0 0 2 )K ,(2 985 3 91± 9 2 5 )J·mol-1和 (80 45± 0 0 3 )J·mol-1·K-1.通过分步熔化法得到样品的纯度为 0 9984(摩尔分数 )和绝对纯样品的熔点为 3 71 0 3 1K .在热容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了该物质每隔 5K的热力学函数值 .用DSC技术对其固 -液熔化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4 6-二甲氧基嘧啶 低温热容 热力学函数 绝热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纯度测定 农药 除草剂
下载PDF
基于竹炭基活性炭电极的电吸附去离子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玲 曹忠 +4 位作者 陈平 崔正丹 盛智勇 徐芬 孙立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7-1730,共4页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 在高温和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利用竹节炭化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以竹炭基活性炭作电极的吸附材料,考察了活性炭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电吸附去除性能,详细研究了电压、两电极片间距和溶液的pH值对电容去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55V、电极片间距为2.0cm、pH值为5.16时,电极的去离子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对不同类型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次序分别为:Cu2+>Cr3+;Cu2+>Pb2+>Cr3+>Cd2+>Ca2+>Mg2+;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活性炭电极 电吸附 电容去离子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以新亚甲基蓝为电子媒介体的大肠杆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邹勇进 孙立贤 +1 位作者 徐芬 杨黎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0-513,共4页
以新亚甲基蓝(NMB)为电子媒介体,大肠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设计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该MFC的开路电压为0.760V,短路电流为1.108mA,最大输出功率为116mW/m2,此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390mA/m2.比较了中性红(NR)和NMB作为电子媒介体对MFC... 以新亚甲基蓝(NMB)为电子媒介体,大肠杆菌为微生物催化剂,设计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该MFC的开路电压为0.760V,短路电流为1.108mA,最大输出功率为116mW/m2,此时所对应的电流密度为390mA/m2.比较了中性红(NR)和NMB作为电子媒介体对MFC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MB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比以NR为电子媒介体的MFC的开路电压低,但其开路电压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更短,而且其短路电流比后者高.当放电电流大于114mA/m2时,前者比后者的输出功率高,在负载1000Ω放电时,前者比后者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新亚甲基蓝 大肠杆菌 中性红
下载PDF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夏永鹏 崔韦唯 +6 位作者 张焕芝 徐芬 邹勇进 向翠丽 褚海亮 邱树君 孙立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9,21,共6页
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各类相变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强化传热途径、性能进展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开发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 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对比了各类相变材料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强化传热途径、性能进展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开发新型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方法 强化传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负载镍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储氢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颖雅 张箭 +3 位作者 曾巨澜 褚海亮 徐芬 孙立贤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5-659,共5页
利用传统的浸渍法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Cr3F(H2O)2O[(O2C)-C6H4-(CO2)]3·nH2O,n≈25)上负载金属镍,制备了Ni/MIL-101复合材料.通过采用不同的浸渍手段(过量浸渍,等体积浸渍)和不同的还原方法(液相化... 利用传统的浸渍法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Cr3F(H2O)2O[(O2C)-C6H4-(CO2)]3·nH2O,n≈25)上负载金属镍,制备了Ni/MIL-101复合材料.通过采用不同的浸渍手段(过量浸渍,等体积浸渍)和不同的还原方法(液相化学还原,固相加氢还原)制得了不同的Ni/MIL-101样品,并考察了这些样品在温和条件(25~100℃,0.01~4MPa)下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Ni/MIL-101样品的储氢性能均比MIL-101的储氢性能有所改善.其中,采用过量浸渍和液相化学还原相结合制备的Ni/MIL-101样品的储氢性能最佳,储氢量可达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负载型复合材料 储氢性能 浸渍 化学还原 加氢还原
下载PDF
CaCl_2·6H_2O/多孔Al_2O_3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娇 张焕芝 +4 位作者 孙立贤 焦庆祝 徐芬 陈培海 吴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90-593,共4页
将CaCl2·6H2O作为相变材料,3%的硼砂作为成核剂,以多孔Al2O3作为基体,通过真空浸渍法和多孔Al2O3的毛细吸附作用,制得不同比例的CaCl2·6H2O/多孔Al2O3复合相变材料,并进一步对其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 将CaCl2·6H2O作为相变材料,3%的硼砂作为成核剂,以多孔Al2O3作为基体,通过真空浸渍法和多孔Al2O3的毛细吸附作用,制得不同比例的CaCl2·6H2O/多孔Al2O3复合相变材料,并进一步对其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证明,多孔Al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SEM照片和FTIR光谱说明CaCl2·6H2O被成功吸附入Al2O3的多孔结构中。DSC曲线显示,复合相变材料的熔融潜热可达99.81 J/g,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相变储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CaCl2·6H2O 多孔Al2O3 热性能
下载PDF
铝锡合金制氢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范美强 刘颖雅 +3 位作者 杨黎妮 曹朝霞 孙立贤 徐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6-359,共4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铝锡系列合金.水解制氢曲线和XRD结果表明,添加剂(锌和氢化物)的加入和球磨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金属铝和金属锡的均匀混合和活性一致.常温下该系列合金与水反应迅速,氢气产量高.尤其是球磨10h的Al-10%Sn-5%Zn-5%MgH2...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铝锡系列合金.水解制氢曲线和XRD结果表明,添加剂(锌和氢化物)的加入和球磨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金属铝和金属锡的均匀混合和活性一致.常温下该系列合金与水反应迅速,氢气产量高.尤其是球磨10h的Al-10%Sn-5%Zn-5%MgH2(质量分数)合金,在10min内水解反应结束,氢气产量为785mL/g,水解速率为78.5mL/(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锡合金 水解性能 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