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健康城市技术框架及应用
1
作者 孟小虎 邱五七 +4 位作者 恽韬 于海天 王曦 严晓玲 毛阿燕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19,共6页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健康共同体参考架构,构建智慧健康城市技术框架,支撑智慧健康城市研究和发展。方法/过程遵从该架构,结合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需求和实践,推导代表智慧健康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中枢的“1+1+3+N”技术框架,即医疗健康...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健康共同体参考架构,构建智慧健康城市技术框架,支撑智慧健康城市研究和发展。方法/过程遵从该架构,结合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需求和实践,推导代表智慧健康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中枢的“1+1+3+N”技术框架,即医疗健康一张网、统一的数字健康底座、3大业务平台和N个智能化应用,并进行应用分析。结果/结论应用该框架破解信息互通难题,显著释放医疗健康数据价值,支撑行业用户、产业伙伴面向不同业务领域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各地智慧健康城市顶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健康城市 技术框架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健康底座
下载PDF
智慧健康城市政策梳理与解读
2
作者 王曦 王重一 +7 位作者 王丹蕾 毛阿燕 严晓玲 郭珉江 马琳 孟小虎 王巍 邱五七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35-40,63,共7页
目的/意义探究相关政策的技术要点和实施路径,为未来智慧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智慧健康城市领域相关政策,介绍其制定实施情况;深入分析相关政策内容,阐述智慧健康城市政策的演变轨迹、技术要点和实施路径,... 目的/意义探究相关政策的技术要点和实施路径,为未来智慧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智慧健康城市领域相关政策,介绍其制定实施情况;深入分析相关政策内容,阐述智慧健康城市政策的演变轨迹、技术要点和实施路径,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结论建立健康信息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和监管一体化的框架,可以有效应对城市卫生健康挑战,提供高效的健康服务,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机构间协调合作、拓展健康产业等政策,将共同推动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健康城市 政策梳理 政策解读 城市发展 健康促进
下载PDF
智慧技术与公共健康融合:创建智慧健康城市
3
作者 王曦 王丹蕾 +6 位作者 王重一 毛阿燕 严晓玲 郭珉江 孟小虎 王巍 邱五七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意义在健康城市和智慧城市概念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智慧健康城市,并分析其内涵、外延、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比健康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理论基础、特征、目标及实施策略,揭示二者的差异... 目的/意义在健康城市和智慧城市概念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智慧健康城市,并分析其内涵、外延、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比健康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理论基础、特征、目标及实施策略,揭示二者的差异和融合点,提出智慧健康城市的起源、定义及界定,并探索健康城市、智慧城市和智慧健康城市三者的关系。结果/结论智慧健康城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健康治理和居民福祉水平,需要先进技术与城市治理政策充分融合,并实施多元策略推动,未来城市发展应更加注重智慧健康城市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智慧城市 智慧健康城市 城市发展 公共卫生
下载PDF
我国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发展态势分析
4
作者 张钟元 马琳 +4 位作者 孟小虎 王巍 李志英 郭珉江 邱五七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13,共7页
目的/意义阐述新一代智能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的发展概况,为我国智能医疗技术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在中国知网检索并筛选2000—2023年医疗智能技术应用相关文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 目的/意义阐述新一代智能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的发展概况,为我国智能医疗技术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在中国知网检索并筛选2000—2023年医疗智能技术应用相关文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国内医疗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现先稳步增长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热点关键词主要有智慧医疗、健康医疗、健康管理等,形成8个主要聚类集合。未来研究应加强研究者和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更加注重技术应用中安全隐私、技术监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技术能耗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智慧医疗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启示
5
作者 阮依涵 王巍 +4 位作者 孟小虎 恽韬 毛阿燕 赵敏捷 邱五七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意义基于国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为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国际健康科技产业影响力较高的机构进一步分析。结果/结论共筛选纳... 目的/意义基于国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为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国际健康科技产业影响力较高的机构进一步分析。结果/结论共筛选纳入7个国家8个相关健康科技产业或团队的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基于其带来的便利与优势,为探索完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 国际应用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欣 刘含怡 +7 位作者 孟小虎 叶子秋 解旭品 王林君 黄昌拼 徐东 刘永昌 龙建云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09-1016,共8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有超过2亿人受其影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疾病发展,根据患者致病的不同危险因素衍生出相应的内科治疗方法。当内科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有超过2亿人受其影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疾病发展,根据患者致病的不同危险因素衍生出相应的内科治疗方法。当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应积极进行外科血运重建治疗。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腔内血运重建方式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为大众接受。同时,针对不同解剖位置的病变,腔内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内外科主流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运重建 腔内治疗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地下管道变形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7
作者 孟小虎 彭功勋 +2 位作者 魏立新 隋军 牟在根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3期99-101,共3页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移动对于周围的地下管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或试验研究的内容多以考虑个别因素为主,比如说偏重于损伤规律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缺乏多因素下地下管线变形损伤的影响因子综合评判分析研究。该...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移动对于周围的地下管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或试验研究的内容多以考虑个别因素为主,比如说偏重于损伤规律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缺乏多因素下地下管线变形损伤的影响因子综合评判分析研究。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法科学的综合考虑了基坑开挖对地下管道变形所涉及的管线埋深、管线与基坑的水平距离、地下水深度、管线材质和管线直径,从而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评估基坑开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正交试验法 地下管道
下载PDF
开合屋盖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重 孟小虎 彭翼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6,共10页
开合屋盖结构属于复杂多重子结构体系,其动力特性非常复杂,活动屋盖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远大于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得到的结果。以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为例,对开合屋盖结构的振型模态与自振周期进行了深入分析... 开合屋盖结构属于复杂多重子结构体系,其动力特性非常复杂,活动屋盖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远大于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得到的结果。以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为例,对开合屋盖结构的振型模态与自振周期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质量参与系数的分布规律。高阶振型对开合屋盖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很大,尤其对于竖向地震作用,高振型起主要控制作用。在模态阻尼比的基础上,提出根据质量参与系数加权平均得到的一致阻尼比,物理意义明确,便于工程应用。计算分析表明,采用一致阻尼比算法得到结构各部位的内力及位移与按照模态阻尼比法的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合屋盖 动力特性 竖向地震作用 质量参与系数 一致阻尼比
下载PDF
腔内射频消融术与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永昌 孟小虎 +3 位作者 解旭品 黄昌拼 王林君 方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0%~20%[1]。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力过高,进而表现为静脉扩张性疾病。其中,下肢浅表静脉显现、迂曲和扩张,小腿部位水肿,足靴区色素沉...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0%~20%[1]。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力过高,进而表现为静脉扩张性疾病。其中,下肢浅表静脉显现、迂曲和扩张,小腿部位水肿,足靴区色素沉着,散在及片状的湿疹、皮肤破溃、糜烂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剥脱术(HLS),但该手术方式的弊端包括创伤大、切口多、住院时间长和恢复慢。近年来,腔内射频消融术(RFA)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本文就RFA和HLS两种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后的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射频消融术 高位结扎抽剥术 大隐静脉曲张
下载PDF
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小虎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4期64-65,共2页
分析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和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对比两... 分析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和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用药后7 d、30 d的Hp清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胃苏颗粒 四联疗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氧化还原HMGB1介导间充质干细胞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1
作者 孟小虎 黄昌拼 +3 位作者 刘永昌 解旭品 张方捷 方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还原状态高迁移率族1蛋白(HMGB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细胞分化的作用,初步探讨氧化还原状态HMGB1介导MSC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二硫苏糖醇(DTT)[HMGB1(5mmol/L DTT)组]及过氧化氢(H2O2)[HMG... 目的观察氧化还原状态高迁移率族1蛋白(HMGB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细胞分化的作用,初步探讨氧化还原状态HMGB1介导MSC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二硫苏糖醇(DTT)[HMGB1(5mmol/L DTT)组]及过氧化氢(H2O2)[HMGB1(0.005mmol/L H2O2)组、HMGB1(0.01mmol/L H2O2)组、HMGB1(0.02mmol/L H2O2)组]处理HMGB1,使其处于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使用上述氧化还原状态HMGB1(100μg/L)处理体外培养MSC,未经氧化还原处理HMGB1为阴性对照(HMGB1组),不做处理为空白组(MSC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MSC组比较,HMGB1组抑制MSC增殖[(60.31±4.04)%比(100.00±2.45)%,P<0.05],还原状态HMGB1[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增殖[(115.53±4.08)%,P<0.05],氧化状态HMGB1[HMGB1(0.005mmol/L H2O2)组、HMGB1(0.01mmol/L H2O2)组、HMGB1(0.02mmol/L H2O2)组]对MSC增殖力[(80.60±5.71)%、(95.65±3.50)%、(96.65±5.89)%]的影响逐渐减弱甚至消失(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迁移[(160.80±12.91)个、(199.40±3.65)个比(57.60±8.73)个,P均<0.05],HMGB1(0.005mmol/L H2O2)组[(121.00±9.97)个]、HMGB1(0.01mmol/L H2O2)组[(106.20±5.76)个]、HMGB1(0.02mmol/L H2O2)组[(71.80±5.67)个]对MSC迁移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向CD31阳性细胞分化[(26.03±3.10)%、(33.89±1.26)%比(15.27±3.45)%,P均<0.05];与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比较,HMGB1(0.02mmol/L H2O2)组对MSC向CD31阳性细胞分化的影响消失[(15.78±3.09)%比(26.03±3.10)%、(33.89±1.26)%,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抑制MSC向α-SMA阳性细胞分化[(16.35±2.33)%、(8.06±1.78)%比(48.22±2.61)%,P<0.05],HMGB1(0.02mmol/L H2O2)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42.48±1.76)%比(48.22±2.61)%,P均<0.05]。结论还原状态HMGB1促进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抑制MSC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氧化状态HMGB1上述影响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高迁移率族1蛋白 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迁移 分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在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孟小虎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2期68-69,共2页
探讨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在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48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对其开展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对比诊断结果。在48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经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食管正常者18例,占37.5%,食管... 探讨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在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48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对其开展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对比诊断结果。在48例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经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食管正常者18例,占37.5%,食管功能异常者30例,占62.5%。其中,非特异性食管功能障碍患者18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4例,胡桃夹食管患者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6例。食管动力及24 h食管pH测定在食管源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源性胸痛 食管动力 24 h食管pH测定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5 位作者 黄昌拼 刘永昌 徐东 林乃弓 龙建云 孟小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32例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成功,植入46枚支架,技术成功率96.9%,其中15例SVCS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32例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成功,植入46枚支架,技术成功率96.9%,其中15例SVCS患者植入支架2枚,16例植入支架1枚。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1例,总缓解率96.8%。26例患者随访3~10个月,23例随访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期3.5个月, 4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创伤小,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治疗SVCS的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临时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5 位作者 黄昌拼 刘永昌 徐东 孟小虎 龙建云 林乃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838-839,841,共3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定义1993 年由Chattopadhyax 等[1]提出,是指前置胎盘而且胎盘附着在子宫疤痕处,常常伴有胎盘植入,需要以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伴有胎盘植入者术中常并发术中大出血,有时甚至需要切除子...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定义1993 年由Chattopadhyax 等[1]提出,是指前置胎盘而且胎盘附着在子宫疤痕处,常常伴有胎盘植入,需要以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伴有胎盘植入者术中常并发术中大出血,有时甚至需要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严重危害产妇的健康及预后。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近年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与产科协作,剖宫产术前双侧髂内动脉植入阻断球囊,术中临时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阻断 髂内动脉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下载PDF
国家网球馆开合屋盖结构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牟在根 孟小虎 +1 位作者 杨雨青 范重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1-107,共7页
对于大跨空间结构(混合结构)的等效阻尼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取值方法,一方面是因为混合结构由不同材料组成,其各部分的阻尼机理和振动特性不同,导致混合结构阻尼机理更为复杂;另一方面目前常用的复阻尼理论中,由于复刚度矩阵的存在最后... 对于大跨空间结构(混合结构)的等效阻尼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取值方法,一方面是因为混合结构由不同材料组成,其各部分的阻尼机理和振动特性不同,导致混合结构阻尼机理更为复杂;另一方面目前常用的复阻尼理论中,由于复刚度矩阵的存在最后往往得出复数,计算复杂。因此,文中从阻尼比的本质出发,以能量的角度计算开合屋盖混合结构的阻尼比,并以国家网球馆——钻石球场为工程背景,对其开合屋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开合屋盖结构处于不同开合状态下的阻尼比发现,一致阻尼比的均值都小于模态阻尼比的均值。其中开合屋盖全闭状态时两者的差值最小,在其他几种开合状态下,两者相差在2%~7%范围内,说明一致阻尼比的方法更能反映结构的耗能特性,同时可以考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等参数,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构阻尼比。研究结果可为精确计算开合屋盖结构的阻尼比以及同类开合屋盖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合屋盖 有限元分析 阻尼比 模态阻尼比 一致阻尼比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在老年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慧 陈灵芝 +2 位作者 李易珍 唐彬 孟小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0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在老年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老年科出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调整出院指导内容,并...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在老年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老年科出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调整出院指导内容,并在患者出院后与社区联合,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9%,低于对照组的13.5%(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特色社区管理体系可有效降低老年科出院患者短期内的疾病复发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科 护理管理 延续性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 社区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