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季妙玉 吕佳美 +2 位作者 梁春婵 李海燕 董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比较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感染患儿的反复喘息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 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并比较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感染患儿的反复喘息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932例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ragment analysis,PCR-CEFA)检测呼吸道病毒核酸。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反复喘息组与非反复喘息组的临床资料,以及RSV、HRV感染患儿反复喘息发生率。结果共检出981株病毒,以HRV 333株(33.9%)和RSV 319株(32.5%)最常见。随访成功435例,随访1年时有130例患儿(29.9%)发生反复喘息,其中,HRV组的反复喘息发生率明显高于RSV组(37.7%vs 25.5%,χ2=5.504,P=0.019)。反复喘息组中男性、既往喘息史、哮喘家族史、家族过敏性疾病史、HRV感染比例均高于非反复喘息组(χ2分别为13.715、12.913、6.795、5.706、4.664,P<0.05)。结论RSV、HRV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主要病原体;HRV感染后反复喘息发生率高于RSV感染;男性、既往喘息病史、哮喘家族史、HRV感染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反复喘息 呼吸道病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的临床价值探讨
2
作者 季妙玉 吕佳美 +5 位作者 李海燕 陈小芳 温顺航 张海邻 钱燕巧 董琳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2538-2542,共5页
目的探讨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PCR-CEFA)检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24个月且喘息次数≤2次的患儿932例,采集患儿鼻咽分泌... 目的探讨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PCR-CEFA)检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24个月且喘息次数≤2次的患儿932例,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采用PCR-CEF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V)、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HPIV)、腺病毒(ADV)等8种病毒核酸;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RSV、HPIV、Flu、ADV抗原;并收集患儿性别、年龄、既往喘息史、湿疹史、哮喘家族史、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总Ig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等资料。比较两种方法、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毒检出率及RSV组与RV组患儿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PCR-CEFA病毒检出率为88.2%,高于DFA的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CEFA对RSV、HPIV、Flu、ADV的检出率均高于D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DFA为参照,PCR-CEFA检测RSV、HPIV、Flu、ADV的特异度均达80%以上。≤12月龄患儿RSV检出率高于>12~24月龄患儿,RV、ADV、HBoV检出率均低于>12~24月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组患儿年龄、B-Eos升高比例均明显高于RS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DFA比较,PCR-CEFA病毒检出率更高,病毒检测种类更多,具有良好的特异度,有利于早期明确毛细支气管炎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法 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