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肖二辉 宁会彬 +3 位作者 康谊 曹永革 魏君锋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4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另随机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相近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肝衰竭患者49例作为对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衰竭合并IPA的危险因素。结果 447例肝衰竭患者发生IPA 43例(9.6%)。年龄(P=0.023)、合并肝性脑病(P=0.021)、长期广谱抗菌药物使用(P=0.007)、激素的应用(P=0.016)和深静脉置管(P〈0.001)是I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肝衰竭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CT改变以双肺多发结节、肿块影和近胸膜楔形实变较常见,典型的晕轮征和空气新月征较少见。35例接受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30例好转或治愈,3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全部死亡。结论肝衰竭患者存在诸多发生IPA的危险因素,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肺疾病 真菌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IVKA-Ⅱ在肝细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俊利 尚佳 +2 位作者 宁会彬 郭恩恩 何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71-174,共4页
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预后非常重要。阐述了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HCC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发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AFP联合能明显提高HCC的早... 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预后非常重要。阐述了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HCC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发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AFP联合能明显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认为动态检测PIVKA-Ⅱ水平变化能够较好地协助临床正确评价HCC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复发,可以作为HCC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PIVKA -Ⅱ 综述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及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真 宁会彬 +1 位作者 李宽 尚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803-805,共3页
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率为每年7%~10%[1]。肝硬化确诊后10年内,约70%的患者出现腹水。腹水降低了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常见症状包括腹胀、活动减少(因双下肢水肿)及各种疝出现,因此腹水是判断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伴有低钠血症、... 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率为每年7%~10%[1]。肝硬化确诊后10年内,约70%的患者出现腹水。腹水降低了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常见症状包括腹胀、活动减少(因双下肢水肿)及各种疝出现,因此腹水是判断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伴有低钠血症、肾功能损害、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预后更差。腹水的传统治疗方案为利尿剂(螺内酯单用或联用呋塞米)使用、白蛋白制剂输注及腹腔穿刺引流。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二线药物为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其他治疗方式包括针对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肝脏移植,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低钠血症 肝肾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宁会彬 靳慧鸣 +3 位作者 李宽 彭真 李威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8-1801,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长期口服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替诺福韦(TDF)的6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长期口服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替诺福韦(TDF)的6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肾功能[尿素、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尿液肾功能[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Cys C、尿N-已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常规检测。分析患者肾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cNemar’s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尿液中肾指标异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681例患者平均年龄(39.8±11.0)岁,平均用药1.88(0.80~3.16)年;男性417例,女性264例;肝硬化发生率27.02%(184/681),ETV与TDF用药患者分别为442例、239例。血肾功能检测项目异常率分别为尿素6.9%(47/681)、肌酐015%(1/681)、RBP 0(0/681)、血Cys C 2.21%(15/681)、β2-MG 5.03%(30/681),尿蛋白异常情况为7.29%(49/672),尿肾功能检测项目异常率分别为α1-MG 38.62%(263/681)、NAG 37.74%(257/681)、尿Cys C 19.38%(132/681)。尿检异常率高于血检(P <0.001)。以尿α1-MG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93,95%CI:0.204~0.419)、年龄(OR=1.298,95%CI:1.108~1.521)、核苷药物种类(OR=2.100,95%CI:1.431~3.083)为其影响因素(P值均<0.05)。以尿NAG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77,95%CI:1.008~1.375,P=0.040)为其影响因素。结论尿肾功能检测指标(尤其是尿α1-MG和尿NAG)比血液检测指标更能早期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损伤,老年男性患者及接受TDF治疗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异常,未观察到用药时长及肝硬化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肾疾病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GSK3β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早期炎症因子过量表达密切相关 被引量:6
5
作者 殷辉 宁会彬 +2 位作者 曾艳丽 康谊 尚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16-3519,共4页
目的:探讨GSK3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感染早期炎症因子过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的PBMCs,给予/不给予GSK3β抑制剂SB216763,同时使用LPS刺激,使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6、IL-12的含量... 目的:探讨GSK3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感染早期炎症因子过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的PBMCs,给予/不给予GSK3β抑制剂SB216763,同时使用LPS刺激,使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6、IL-12的含量,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中p-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LPS刺激肝硬化组PBMCs之后,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GSK3β抑制剂SB216763抑制肝硬化组PBMCs的IL-12、TNF-α、IL-6的产生;LPS刺激肝硬化组患者PBMCs、GSK3β的磷酸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s在LPS的刺激下,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这是由于肝硬化患者中GSKβ的磷酸化减低,进而导致其活性增强而造成的;同时,肝硬化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仍然可以被GSK3β的抑制剂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GSK3Β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丙型肝炎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宁会彬 刘俊平 +3 位作者 靳慧鸣 李宽 肖二辉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165,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5岁,主诉“体检发现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年”于2017年8月23日入本院。患儿2年前体检发现抗-HCV阳性,当时无纳差、乏力、腹胀、恶心等不适,未治疗,定期每6个月于本院门诊复查。2017年8月10日于本院门诊随诊检查肝功能:AL...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5岁,主诉“体检发现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年”于2017年8月23日入本院。患儿2年前体检发现抗-HCV阳性,当时无纳差、乏力、腹胀、恶心等不适,未治疗,定期每6个月于本院门诊复查。2017年8月10日于本院门诊随诊检查肝功能:ALT 37 U/L,AST 47 U/L,HCV RNA:2 954 969 IU/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Abbott m2000全自动核酸检测仪,雅培原装试剂,检测下限为12 IU/ml),门诊以“慢性丙型肝炎”为诊断收入本院感染科。患儿既往体健,无高血压,无冠心病,无血脂异常,无脑血管疾病,无HIV、HBV感染病史,否认“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抗病毒药 儿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清除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宽 宁会彬 +2 位作者 靳慧鸣 彭真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19-1824,共6页
目的真实世界中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清除HBsA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411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 目的真实世界中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中清除HBsAg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411例CHB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PEG-IFNα-2b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方案、基线HBsAg水平、治疗后HBsAg水平,观察分析24、48及96周HBsAg清除率。在不同HBsAg基线水平(<500 IU/mL、500~1500 IU/mL、1501~5000 IU/mL)及不同既往治疗情况和治疗方案后应用PEG-IFNα-2b,比较各随访节点的HBsAg清除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完成24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9.9%(26/263)。完成48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19.7%(25/127)。完成96周治疗患者HBsAg清除率41.7%(30/72)。不同基线HBsAg水平患者治疗24、48及96周时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65、32.764、30.918,P值均<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HBsAg清除率逐渐升高,并且这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值分别为44.517、29.147、22.260,P值均<0.01)。随访24、48及96周时,HBsAg 500~1500 IU/mL组和1501~5000 IU/mL组的HBsAg清除率较HBsAg<500 IU/mL组均明显下降(P值均<0.001)。在治疗24、48及96周时,治疗情况(初治或经治)及治疗方案(单用或联合)患者相比较,仅初治与经治组在男女比例上存在差异(χ^(2)=5.029,P=0.025);初治或经治组间、单用或联合治疗组间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G-IFNα-2b在治疗CHB中对清除HBsAg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基线HBsAg水平越低,HBsAg清除率越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基线HBsAg 500 IU/mL可作为优势人群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1例携带HFE基因剪切突变的遗传性血色病患者家系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宁会彬 何佳 +3 位作者 李俊利 刘俊平 肖二辉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1例新型的遗传性血色病(HH)患者家系HFE基因突变形式。方法对确诊的1例HH患者分析其与5位相关亲属的血色病基因,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相关基因HFE、HJV、HAMP、转铁蛋白受体(TfR)2、SLC40A1的外显子、内含子剪切序列,... 目的探讨1例新型的遗传性血色病(HH)患者家系HFE基因突变形式。方法对确诊的1例HH患者分析其与5位相关亲属的血色病基因,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相关基因HFE、HJV、HAMP、转铁蛋白受体(TfR)2、SLC40A1的外显子、内含子剪切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双向直接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肝功能异常,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升高,HFE基因外显子EXON2的区间序列2号内含子第4个碱基出现T→C纯合突变(IVs 2+4T→C,C/C纯合,splicing,异常),HJV、HAMP、TfR2、SLC40A1未见异常,患者儿子出现与其相同纯合突变,3位亲属存在杂合突变,1位亲属无异常突变。结论基因检测在血色病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HFE基因IVs 2+4T→C突变可能是新型的中国HH的致病遗传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沉着症 点突变 基因 调节 系谱
下载PDF
腰大池引流与万古霉素鞘内疗法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肖二辉 李治晓 +3 位作者 康谊 曹永革 宁会彬 尚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3-06—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经颅脑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5例,2组患者均鞘内注...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3-06—2015-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经颅脑外伤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5例,2组患者均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观察组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的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和葡萄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4.59±3.42)×106 L-1、(0.95±0.69)g/L、(3.12±0.51)mmol/L,观察组分别为(5.89±1.56)×106 L-1、(0.46±0.22)g/L、(4.64±0.61)mmol/L,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一致,各病原菌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能显著提高治疗颅脑外伤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脑脊液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 腰大池引流 鞘内注射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特殊人群HCV感染的管理和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俊利 尚佳 宁会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慢性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人群均易感染HCV。分别阐述了儿童丙型肝炎患者、合并肾损伤患者、肝移植患者、合并肝硬化患者、合并HIV感染者、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等不同特殊人群HCV感染的管理方法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炎 丙型 慢性 疾病管理 治疗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下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真 靳慧鸣 +2 位作者 宁会彬 李宽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71-2074,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是否有差异,寻找HBsAg下降相关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68例经治CHB患者,按照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G-IFNα治疗组... 目的明确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是否有差异,寻找HBsAg下降相关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68例经治CHB患者,按照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G-IFNα治疗组(n=10),PEG-IFN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组(n=21)和NAs治疗组(n=37),记录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白蛋白、HBsAg,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等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样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患者HBsAg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HBsAg下降情况(H=8.348,P=0.015)、淋巴细胞绝对值(F=4.643,P=0.013)、T淋巴细胞数(F=7.721,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27,95%CI:0.059~0.878,P=0.032)、年龄(OR=0.931,95%CI:0.868~0.999,P=0.047)、抗病毒治疗方案[PEG-IFNα治疗组vs NAs治疗组,OR=9.600,95%CI:1.982~46.498,P=0.005;联合治疗组vs NAs治疗组,OR=4.800,95%CI:1.336~17.243,P=0.016]、T淋巴细胞数(OR=0.804,95%CI:0.684~0.944,P=0.008)是HBsAg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B患者接受PEG-IFNα单药或联合NAs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判断HBsAg下降,T淋巴细胞绝对值越低,HBsAg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二辉 李治晓 +3 位作者 康谊 曹永革 宁会彬 尚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120例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联合用药及疗效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检测出病原菌212株,病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120例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联合用药及疗效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检测出病原菌212株,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细菌,比例分别为48.11%、27.83%、18.40%和5.66%;抗菌药物青霉素类为阿洛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类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头孢曲松,内酰胺类为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为丁胺卡那霉素,大环内酯类为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类为克林霉素,喹诺酮类为左氧氟沙星,酰胺醇类为氯霉素,多肽类为万古霉素,抗真菌为氟康唑,抗虫类为甲硝唑;联合用药中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的使用率最高;120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12.50%,总有效率87.50%。结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能提高有效率和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术 手术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分期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真 宁会彬 +1 位作者 李宽 尚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5-617,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将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90%和65%的目标。随着治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普及应用,占全球30%(约8100万) HBsAg阳性中国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将为实现WHO所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将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90%和65%的目标。随着治疗丙型肝炎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普及应用,占全球30%(约8100万) HBsAg阳性中国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将为实现WHO所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挑战。我国可能还存在一些未被诊断或未接受治疗的HBV感染者。新近发表的一些研究细化了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分期,并建议应该给予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扩大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1]是基于我国口服抗HBV药物价格大幅降低的背景下,为现今慢性HBV感染诊疗领域重要的推荐意见,结合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我国CHB患者的治疗策略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重点介绍血清HBeAg阳性的高病毒载量(HBV DNA>7lg u/L)的慢性HBV感染者的感染分期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感染分期 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宁会彬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83-1085,共3页
肝硬化作为各种类型肝病进展到终末期的一个必经阶段,其凝血功能的变化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出血和血栓形成并存是临床诊疗中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回顾了肝硬化凝血的机制,探讨出血和血栓的特点,指出肝硬化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仍是临床诊疗... 肝硬化作为各种类型肝病进展到终末期的一个必经阶段,其凝血功能的变化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出血和血栓形成并存是临床诊疗中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回顾了肝硬化凝血的机制,探讨出血和血栓的特点,指出肝硬化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仍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早期评估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状态有助于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功能 出血 血栓 诊断
下载PDF
肝血管病变与肝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宁会彬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临床上多种原因可引起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其中肝血管病变所致肝硬化进展隐匿,临床医生认识不足,诊疗技术有限,患者预后往往较差。肝血管系统结构特殊,病变部位及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也不相同。如何对不同类别肝血管病变所致肝硬化... 临床上多种原因可引起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其中肝血管病变所致肝硬化进展隐匿,临床医生认识不足,诊疗技术有限,患者预后往往较差。肝血管系统结构特殊,病变部位及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也不相同。如何对不同类别肝血管病变所致肝硬化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是临床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了门静脉病变、肝静脉病变、肝窦病变以及肝动脉病变与肝硬化的关系,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上述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对肝血管病变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血管病变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佳 宁会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机制及诊疗尚无统一意见。回顾了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诊疗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本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近况。指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诊...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机制及诊疗尚无统一意见。回顾了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诊疗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本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近况。指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诊疗规范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分析表明重叠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早期诊断及鉴别并合理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重叠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丙型肝炎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
17
作者 宁会彬 尚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79-1081,共3页
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是我国肝病防治的重点之一,从20年前的临床实践到现在近乎100%的治愈率,丙型肝炎诊疗的规范化、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的研发是HCV得以清除的根本。HCV的清除离不开直接抗病毒药物,HCV的清除并不等同于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是我国肝病防治的重点之一,从20年前的临床实践到现在近乎100%的治愈率,丙型肝炎诊疗的规范化、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的研发是HCV得以清除的根本。HCV的清除离不开直接抗病毒药物,HCV的清除并不等同于慢性丙型肝炎治愈,在当今直接抗病毒药物应用下取得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的丙型肝炎患者仍应关注其长期预后,如何正确看待和合理应用丙型肝炎仍是目前需要探讨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抗病毒药 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宽 宁会彬 尚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07-61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并且我国肝癌中由乙肝引起的比例高达90%以上。尽管随着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抗病毒治疗的普及等,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呈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一半以上,并且我国肝癌中由乙肝引起的比例高达90%以上。尽管随着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抗病毒治疗的普及等,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感染人群较多,随着治疗生存期的延长,肝癌的防治工作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最新进展予以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俊利 尚佳 宁会彬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2期3409-3410,3413,共3页
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3%~4.0%,而肝硬化进展至原发性肝癌(HCC)的年发生率为2.0%~5.0%[1]。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HCC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超过50.0%的HCC患者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感染HBV的患者肝癌发生率比无HBV感... 慢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3%~4.0%,而肝硬化进展至原发性肝癌(HCC)的年发生率为2.0%~5.0%[1]。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HCC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超过50.0%的HCC患者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感染HBV的患者肝癌发生率比无HBV感染的患者高100倍[2],高病毒复制和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更高。慢乙肝患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阻止肝病的进展和H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肿瘤/药物疗法 抗病毒药 综述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DAAs治疗下需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俊平 宁会彬 +1 位作者 李宽 尚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069-3072,共4页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重要进展,不管患者有无肝硬化或既往有无干扰素治疗史,DAAs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清除率提升至80%~90%[1-3]。新的DAAs包括:NS3蛋白酶抑制剂simeprevir和partitaprevir;N...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重要进展,不管患者有无肝硬化或既往有无干扰素治疗史,DAAs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清除率提升至80%~90%[1-3]。新的DAAs包括:NS3蛋白酶抑制剂simeprevir和partitaprevir;NS5A蛋白酶抑制剂daclatasvir、ledipasvir和ombitasvir;NS5B蛋白酶抑制剂sofosbuvir和dasabuvir。 paritaprevir、ritona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的组合被称为3D方案,其中ritonavir是paritaprevir的增强剂,本身并无抗丙型肝炎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慢性病 抗病毒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