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功训练改善青年人对21天头低位(-6°)卧床对抗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孔智 张静雪 +2 位作者 谢俊水 单毅 孙永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41-348,共8页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分比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 以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共21d。5名男性经过95d气功训练的分比为气功组,另外5名男性为对照组。年龄为19~21岁。卧床期间,气功组每天进行3次气功训练,每次约50min。在卧床前中后期测量心输出量、心率、心电、血压、体重、小腿周径、脉图、神经传导速度、血中的SOD、Ca ̄(2+)和立位耐力、中医综合检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卧床中气功组体重和小腿周径下降得少、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明显轻、心输出量减少得少、脉压差明显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体内超氧化物产生少、钙丢失较慢,说明气功锻炼使气功组对模拟失重的对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模拟失重 耐力 对抗能力 卧床
下载PDF
卧床模拟失重状态的中医辨证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宝珍 石宏志 +2 位作者 宋孔智 徐志明 钱锦康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用中医辨证法对15名卧床21d的受试者所出现的临床证象发生发展进行了辨证分型。结果表明:卧床21d出现了肾阴虚、阴虚阳亢、脾气虚、血瘀四种证型,其中卧床3d时各证象都较重,随卧床时间延长肾阴虚、阴虚阳亢逐渐减轻,脾气... 用中医辨证法对15名卧床21d的受试者所出现的临床证象发生发展进行了辨证分型。结果表明:卧床21d出现了肾阴虚、阴虚阳亢、脾气虚、血瘀四种证型,其中卧床3d时各证象都较重,随卧床时间延长肾阴虚、阴虚阳亢逐渐减轻,脾气虚、血瘀变化同3d时比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 失重模拟 生理影响 辩证分型 中医
下载PDF
卧床不同训练方法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晓霞 张静雪 +3 位作者 宋孔智 张复生 任开明 周晓晶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以心率变异性 (HRV)频域变量 ,作为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指标 ,观察卧床条件下 ,不同训练方法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方法被试者为 1 5名年龄 1 9~ 2 2岁的健康男性 ,分为对照组、放松训练组和低氧训练组 ,... 目的以心率变异性 (HRV)频域变量 ,作为定量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指标 ,观察卧床条件下 ,不同训练方法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方法被试者为 1 5名年龄 1 9~ 2 2岁的健康男性 ,分为对照组、放松训练组和低氧训练组 ,每组 5人 ,头低位 (- 6°)卧床模拟失重时的心血管变化。在对照期 (第 2天 )、卧床期 (第 3、1 4、1 8天 )和恢复期 (第 7天 )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采用自回归模型进行 2 4h全程、放松和低氧训练前、中、后的心率变异性谱分析 ,其标准化的低频 (LF % ,0 .0 4~ 0 .1 5Hz)成分表示心交感神经的紧张度 ,标准化的高频 (HF % ,0 .1 5~ 0 .40Hz)成分独立地反映心迷走神经的活性 ,LF/HF的比值表明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关系。结果卧床期对照组的LF %和HF %成分显著下降 (P <0 .0 5) ,LF/HF无明显变化。放松组在放松训练中HRV谱的HF %成分明显增加 (P <0 .0 5) ,而低氧组在低氧训练中 ,LF %成分显著增加 (P <0 .0 5)。结论卧床使交感和迷走神经的活性都降低 ,放松训练明显提高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而低氧训练明显提高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示 ,HRV指标有可能作为定量评价失重对抗措施的客观指标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卧床
下载PDF
体力——前庭训练对前庭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书礼 张瑞峰 +8 位作者 浦京遂 宋孔智 王玉章 王淑敏 王秀荣 张利民 邵清心 戴淑敏 王永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21,93,共5页
本文通过对10名青年人进行9周正规体力——前庭训练,结果表明:训练后体质明显改善,前庭功能稳定性也明显提高。相比之下体力提高较快,非常明显,前庭功能稳定性则提高较慢。在停止训练后第4个月时的追踪观察表明,体力和前庭功能已开始下... 本文通过对10名青年人进行9周正规体力——前庭训练,结果表明:训练后体质明显改善,前庭功能稳定性也明显提高。相比之下体力提高较快,非常明显,前庭功能稳定性则提高较慢。在停止训练后第4个月时的追踪观察表明,体力和前庭功能已开始下降。本文认为为保持训练结果,一定的维持训练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检查 体育训练 稳定性 体力 追踪观察 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巩固阶段 停止训练 青年人
下载PDF
中医经络诊断中经穴电位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房兴业 宋孔智 +1 位作者 杨华香 孔谙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经络诊断是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中医诊断新方法。本研究以经穴电位为被测指标研制的检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皮肤电位检测和多通道同步快速测量等问题,其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检测准确度高,并建立了经穴电位检测的基本方... 经络诊断是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中医诊断新方法。本研究以经穴电位为被测指标研制的检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皮肤电位检测和多通道同步快速测量等问题,其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检测准确度高,并建立了经穴电位检测的基本方法,给出了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本方法及相应检测系统为中医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一种客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电位 测定 经络 中医 诊断学
下载PDF
两种气功对模拟失重对抗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俊水 宋孔智 +1 位作者 单毅 张静雪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35-340,共6页
为了比较两种气功对模拟失重的对抗能力,观察了77名男性青年被试者。其中10名为未练过任何气功的对照组;17名为大专气功二年级学生,修练动功1年多为气功1组。50名相当于大专的气功师资班学生练的是智能气功,为气功Ⅱ组。... 为了比较两种气功对模拟失重的对抗能力,观察了77名男性青年被试者。其中10名为未练过任何气功的对照组;17名为大专气功二年级学生,修练动功1年多为气功1组。50名相当于大专的气功师资班学生练的是智能气功,为气功Ⅱ组。以受试者头低位(─30°)30min作为模拟失重的急性刺激,观察心搏量、下肢血流、血压、心率、膻中和劳宫穴的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头低位(─30°)的刺激下,气功组的下肢血流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气功Ⅱ组又好于气功Ⅰ组。对照组的舒张血压升高,达14%,而气功Ⅰ组只增加4%,气功Ⅱ组则未有增减。同时,气功组的膻中、劳宫穴皮肤温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气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较高的对抗模拟失重能力。两组气功组相比,则气功Ⅱ组对模拟失重有更好的对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失重模拟 失重生理影响 对抗措施
下载PDF
24导经穴电位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房兴业 杨华香 +1 位作者 宋孔智 孔谙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8-233,共6页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利用生物医学测量技术,作者研制成功了一种用于中医经穴诊断的电位检测系统.本文探讨了皮肤电位的检测方法,详细叙述了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最后给出了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本系统可作为中医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观...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利用生物医学测量技术,作者研制成功了一种用于中医经穴诊断的电位检测系统.本文探讨了皮肤电位的检测方法,详细叙述了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最后给出了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本系统可作为中医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皮肤电位 计算机
下载PDF
低氧、气功对抗模拟失重后立位中心脏节律变化的观察
8
作者 张宝兰 宋孔智 +2 位作者 张静雪 谢俊水 王承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的对抗失重措施。方法15名、年龄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6°HDBR)模拟失重,持续21d。实验分对照组(单纯卧床)、低氧组(卧床+低氧)和气功组(卧床+气功)。低氧... 目的探讨新的对抗失重措施。方法15名、年龄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6°HDBR)模拟失重,持续21d。实验分对照组(单纯卧床)、低氧组(卧床+低氧)和气功组(卧床+气功)。低氧组卧床期间每人每天吸两次低氧,每次20min。气功组卧床中每天练功三次,每次45min。三组卧床前、后进行20min+75°的立位实验。结果三组被试者在卧床前立位中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变化,心律正常。卧床21d后立位实验中对照组2人出现房性和窦性心律紊乱;气功组2人出现结性心律紊乱。低氧组所有人均未发生心律紊乱。结论低氧对抗卧床后立位耐立降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 失重模拟 立位耐力 缺氧 气功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人体气功态参数测试仪的研制
9
作者 房兴业 胡耄祺 宋孔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本文论述了一种用于探测人体气功态的多参数、多通道测量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微振、皮肤电阻和静电等单元,提出了一种判断外气和衡量入静深度的标准,及其在气功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气功 测试仪 人体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流传递特性
10
作者 侯书礼 宋孔智 +1 位作者 陈燕平 王宪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通过对23名被试者SY-CBF 系统的系统辨识研究,结果表明:从N 组、H_1组到H_2组的顺序,系统不稳定性逐渐加重。r 指标与临床检查有较好的一致性。r 能用于组间分类,并对同属H_1组的患者再分类。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流传递 闭环系统
下载PDF
21天头低位-6°卧床对胃电图参数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裴静琛 常磊 +3 位作者 刘志强 张静雪 王承岷 宋孔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13-416,共4页
为研究模拟失重因素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头低位-6°卧床条件下,观察被试者胃电图参数的变化。15名男性青年自愿被试者平躺于-6°床上,卧床21d。用便携式胃电图机测定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并分析功率谱。结果表明,头... 为研究模拟失重因素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头低位-6°卧床条件下,观察被试者胃电图参数的变化。15名男性青年自愿被试者平躺于-6°床上,卧床21d。用便携式胃电图机测定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并分析功率谱。结果表明,头低位-6°卧床初期,被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和食欲差的感觉;卧床后体重显著降低(P<0.01)。在卧床8d以后胃电图胃动过缓(<2.4cpm)的百分数明显增加,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数餐前与餐后有显著差异(P<0.05);胃动过缓节律的动力学系数显著降低,随卧床时间延长,胃电胃动过缓节律增多,这提示21d模拟失重因素明显地影响胃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卧床实验 头低位倾斜 胃电图
下载PDF
人体特异功能的特点及其生理基础探讨
12
作者 宋孔智 《中国人体科学》 1995年第4期147-155,共9页
通过15年的工作,发现人体特异功能有一些重要的特点。物理特点为:离体性、距离效应、方向性、拓扑性;生理特点为:脑活动有序化程度提高、脑中出现屏幕感、体内出现特殊能量传递感、特异功能可以诱发和加强。
关键词 人体特异功能 离体性 距离效应 方向性 拓扑性
下载PDF
张宝胜几种特异功能的特点及比较
13
作者 宋孔智 翟廷香 《中国人体科学》 1993年第3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张宝胜 人体特异功能
下载PDF
对特大容器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观察
14
作者 宋孔智 周亮忠 《中国人体科学》 1991年第4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特异功能 突破空间障碍
下载PDF
特异功能对硅晶体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步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邦惠 宋孔智 《中国人体科学》 1991年第4期160-162,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特异功能 透壁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不可控型特异功能向可控型特异功能的转变
16
作者 翟廷香 宋孔智 《中国人体科学》 1994年第2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人体特异功能 控制 功能人 诱导
下载PDF
张宝胜的特异功能研究
17
作者 宋孔智 翟廷香 《中华气功》 1996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张宝胜 特异功能 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