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WHO(2015)诊断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AB、B1、B2、B3胸腺瘤分别有4例(6.35%)、15例(23.81%)、15例(23.81%)、16例(25.40%)和5例(7.93%),化生性胸腺瘤2例(3.17%),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3例(4.76%),胸腺癌3例(4.76%),其中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不典型类癌。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均表现为纵隔占位。依照Masaoka临床分期,63例患者中Ⅰ期20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卡方检验结果示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型靠后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其Masaoka临床分期也较高。41例获5~47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例因胸腺瘤引发的MG而死亡,组织分型为B3型,Masaoka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死因不明,组织分型为B2型,Masaoka分期为Ⅱ期。另2例死于胸腺鳞状细胞癌,Masaoka临床分期为Ⅳ期。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各具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形态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WHO组织学分型可帮助评估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肿瘤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WHO(2015)诊断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AB、B1、B2、B3胸腺瘤分别有4例(6.35%)、15例(23.81%)、15例(23.81%)、16例(25.40%)和5例(7.93%),化生性胸腺瘤2例(3.17%),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3例(4.76%),胸腺癌3例(4.76%),其中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不典型类癌。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均表现为纵隔占位。依照Masaoka临床分期,63例患者中Ⅰ期20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卡方检验结果示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型靠后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其Masaoka临床分期也较高。41例获5~47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例因胸腺瘤引发的MG而死亡,组织分型为B3型,Masaoka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死因不明,组织分型为B2型,Masaoka分期为Ⅱ期。另2例死于胸腺鳞状细胞癌,Masaoka临床分期为Ⅳ期。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各具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形态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WHO组织学分型可帮助评估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