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及品质参数演变分析
1
作者 蒋云 郝明 +8 位作者 刘登才 吕季娟 汤述尧 宣朴 郭元林 陈谦 王颖 肖俊 张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4-757,共14页
分析了1949—2018年间,四川省的184个小麦育成品种、1个引进品种和2个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品质指标的演变。结果表明,Glu-1A位点有1、N、2^(*)等3种亚基类型;Glu-1B位点有7、20、22、7+8、7+9、6+8、14+15和23+1... 分析了1949—2018年间,四川省的184个小麦育成品种、1个引进品种和2个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品质指标的演变。结果表明,Glu-1A位点有1、N、2^(*)等3种亚基类型;Glu-1B位点有7、20、22、7+8、7+9、6+8、14+15和23+18等8种亚基类型;Glu-1D位点有5+10、2+12和3.1^(t)+11^(*t)等3种亚基类型。共检测到23种亚基组合类型“,N/7+9/5+10”组合出现频率最高,为12.30%。随着育种进程的发展,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的HMW-GS组成多样性有所增加,优质强筋亚基1和5+10的比率逐渐上升。四川小麦品种整体上属于中、弱筋类型,除容重、沉降值上升外,其余品质指标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四川小麦品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 演变分析
下载PDF
菜籽油植物甾醇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颜 姜敏杰 +4 位作者 梁强 赵玲 熊伟 宣朴 姚英政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90-93,共4页
植物甾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植物油中重要的脂质伴随物。目前我国居民膳食摄入植物甾醇普遍不足,而菜籽油具有植物甾醇含量高、市场消费占有率高、原料广泛、产量大等优点,非常适合开发成高植物甾醇油,作为膳食摄... 植物甾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植物油中重要的脂质伴随物。目前我国居民膳食摄入植物甾醇普遍不足,而菜籽油具有植物甾醇含量高、市场消费占有率高、原料广泛、产量大等优点,非常适合开发成高植物甾醇油,作为膳食摄入植物甾醇的良好途径。文章介绍了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存在形态、种类及含量、生理功能和影响因素,分析了高植物甾醇菜籽油的应用现状,得出了其有效生产方法与途径,展望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植物甾醇 降胆固醇 高植物甾醇油
下载PDF
浓香菜籽油SiO_(2)脱胶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3
作者 曾诗琴 梁强 +5 位作者 李云成 赵玲 徐霞 熊伟 宣朴 姚英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进一步验证SiO_(2)脱胶工艺的可行性,以浓香菜籽原油为研究对象,以磷脂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SiO_(2)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了SiO_(2)脱胶工艺与传统水化脱胶工艺得到的脱胶浓香菜籽油品质。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验证SiO_(2)脱胶工艺的可行性,以浓香菜籽原油为研究对象,以磷脂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SiO_(2)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了SiO_(2)脱胶工艺与传统水化脱胶工艺得到的脱胶浓香菜籽油品质。结果表明:在SiO_(2)添加量2.25%、脱胶温度35℃、脱胶时间22 min、搅拌速度107 r/min条件下,脱胶效果最优,此时脱胶油中磷脂含量为1719.61 mg/kg,磷脂脱除率达到86.1%;SiO_(2)脱胶油与水化脱胶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SiO_(2)脱胶油中总酚及Canolol含量均显著低于水化脱胶油的(p<0.05),SiO_(2)脱胶油的亮度和磷脂脱除率均显著高于水化脱胶油的(p<0.05)。对于非水化磷脂比例较高的浓香菜籽油,SiO_(2)脱胶相比于传统水化脱胶可能具有更好的脱胶效果,可以作为传统水化脱胶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菜籽油 SiO_(2) 脱胶 磷脂 Canolol
下载PDF
菜粕蛋白营养、制备及食品应用
4
作者 熊伟 赵玲 +2 位作者 梁强 宣朴 姚英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从菜粕蛋白的营养价值、制备工艺、改性及食品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菜粕蛋白可食化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菜粕蛋白 食用蛋白质 改性蛋白质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被引量:12
5
作者 宣朴 岳春芳 +3 位作者 李跃建 郭元林 尹春蓉 陈放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苦瓜 诱导率 愈伤组织 创伤组织 再生植株
下载PDF
苦瓜ISS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宣朴 邓婧 +2 位作者 陈新 尹春蓉 陈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7,168,共4页
本文对ISSR-PCR扩增苦瓜基因组DNA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5μl的反应体系中采用20~30ng的模板DNA、1μmol/L ISSR引物、1U Tag DNA聚合酶,以及48℃~52℃的复性温度为苦瓜ISSR-PCR扩增条件的最佳选择。苦瓜I... 本文对ISSR-PCR扩增苦瓜基因组DNA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筛选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5μl的反应体系中采用20~30ng的模板DNA、1μmol/L ISSR引物、1U Tag DNA聚合酶,以及48℃~52℃的复性温度为苦瓜ISSR-PCR扩增条件的最佳选择。苦瓜ISSR-PCR扩增条件的优化为进行苦瓜种群间遗传分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ISSR 影响因子 PCR 反应体系
下载PDF
低温对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宣朴 郭元林 +1 位作者 岳春芳 尹春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花粉植株诱导率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共同决定。本试验以12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的F2代为材料,研究了在转愈初期短期低温处理对小麦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 小麦花药培养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花粉植株诱导率由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共同决定。本试验以12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的F2代为材料,研究了在转愈初期短期低温处理对小麦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愈伤组织初期,采用了4℃和6℃低温培养1~3d能大幅度提高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低温处理 绿苗分化率 杂交组合 单倍体育种
下载PDF
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宣朴 徐利远 +3 位作者 瞿世洪 余桂容 尹春蓉 岳春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诱变处理杂交当代干种子,以 MW14 和改良 MS 为基本培养基;从MF1 或MF2 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为供体进行花药培养。针对辐射诱变剂量、低温预处理供体幼穗、变温诱导培养和低温预处理愈伤组织与花培出愈率、绿苗...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诱变处理杂交当代干种子,以 MW14 和改良 MS 为基本培养基;从MF1 或MF2 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为供体进行花药培养。针对辐射诱变剂量、低温预处理供体幼穗、变温诱导培养和低温预处理愈伤组织与花培出愈率、绿苗分化率的关系以及越夏控苗和花粉植株移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获得遗传稳定的可育性加倍单体—纯合二倍体花粉植株的频率,通过大田系谱法可快速选育出新的小麦突变体品种( 系) 及育种材料。这种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途径不仅保留了辐射诱变育种固有的特点,同时可将育种周期缩短3 ~4 个世代,提高了小麦辐射诱变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辐射诱变 单倍体 诱变育种 花药培养
下载PDF
植物DNA快速高效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宣朴 徐利远 +1 位作者 余桂容 尹春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关键词 植物 DNA提取 方法
下载PDF
生姜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宣朴 郭元林 +1 位作者 岳春芳 尹春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84-486,共3页
以生姜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用于生姜脱毒脱菌的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组合,对生姜组培快繁有明显的影响。诱导生姜愈伤组织以2,4 D2mg/L+KT1mg/L组合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诱导生姜芽分化较好的培养基是KT2mg/L+NAA0 5mg/L。
关键词 生姜 茎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小麦花培突变体新品种川辐5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宣朴 尹春蓉 +1 位作者 岳春芳 瞿世洪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用 1 50Gy的6 0 Coγ射线诱变处理 (绵阳 88 3 3 4× 88 1 1 52 5)杂交当代干种子 ;从MF2 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为供试材料 ,以MW1 4和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离体花药培养 ,获得MH1代纯合二倍体花粉株系 ;1 996年选育出遗传稳定、综合... 用 1 50Gy的6 0 Coγ射线诱变处理 (绵阳 88 3 3 4× 88 1 1 52 5)杂交当代干种子 ;从MF2 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为供试材料 ,以MW1 4和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离体花药培养 ,获得MH1代纯合二倍体花粉株系 ;1 996年选育出遗传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花培突变体新品系 60 86及其姊妹系 60 85和 60 87。 2 0 0 2年新品系 60 86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川辐 5号。表明利用辐射诱变并结合花药培养 ,可有效地缩短小麦育种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射诱变育种 花药培养 小麦 突变体 新品种 川辐5号 选育
下载PDF
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宣朴 陈新 +1 位作者 岳春芳 陈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940-942,共3页
将3种苦瓜的上胚轴、下胚轴、子叶、真叶和茎尖等外植体接种于脱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结构致密,乳白色或淡绿色,表面呈球状或瘤状突起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上,45 d后,部分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形成胚状体。将... 将3种苦瓜的上胚轴、下胚轴、子叶、真叶和茎尖等外植体接种于脱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结构致密,乳白色或淡绿色,表面呈球状或瘤状突起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上,45 d后,部分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形成胚状体。将胚状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可形成根系完整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胚状体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植物育种中的RFLP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宣朴 翟世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RFLP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在一个经过有性繁殖过程产生的分离群体中,只要利用有效的克隆探针进行检测,就能获得丰富的RFLP标记,再结合常规的遗传分析和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构建一套在精密度上都比其它遗传连锁图... RFLP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在一个经过有性繁殖过程产生的分离群体中,只要利用有效的克隆探针进行检测,就能获得丰富的RFLP标记,再结合常规的遗传分析和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构建一套在精密度上都比其它遗传连锁图更为先进的RFLP连锁图。利用RFLP连锁图及其检测技术可以在植物基因组中对一些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主基因以及复杂的数量性状基因的位点进行准确的标记定位,从而能有效地进行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和作物改良,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以及种间杂交等研究,大大地提高植物育种的效率。利用人工酵母染色体和染色体逐段检测技术结合高密度的RFLP连锁图,可以将一些基因产物未知的目标基因克隆出来,以提高转基国植物创造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标记 植物育种 RFLP连锁图
下载PDF
川辐系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宣朴 徐利远 +2 位作者 瞿世洪 余泽良 尹春蓉 《核农学通报》 1996年第2期58-61,共4页
70年代末,采用β射线处理小麦种子,育成川辐1号。此后,用γ射线处理杂交F_1代种子,又相继育成川辐2号、3号和4号。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属穗重型,穗粒数40~60粒,千粒重40~46g,产量5250~7500kg/hm^2,耐肥抗倒,高抗条锈病,籽粒含蛋白质12.... 70年代末,采用β射线处理小麦种子,育成川辐1号。此后,用γ射线处理杂交F_1代种子,又相继育成川辐2号、3号和4号。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属穗重型,穗粒数40~60粒,千粒重40~46g,产量5250~7500kg/hm^2,耐肥抗倒,高抗条锈病,籽粒含蛋白质12.6%~16.8%,湿面筋30.4%~33.5%,品质优良,适应性广。至1994年,在四川省内外种植,面积累计达100万hm^2,共增产小麦3亿kg,增加产值1.5亿元。文中论述了川辐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并就辐射育种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川辐系列品种 辐射育种 四川
下载PDF
因地制宜发展四川现代化设施农业
15
作者 宣朴 阎文昭 向跃武 《四川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产业化发展 因地制宜 现代化设计农业 四川
下载PDF
组培条件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魏琴 周黎军 +3 位作者 宣朴 岳春芳 周锦霞 张新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研究了外植体年龄、处理方式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及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细胞分裂素(BA)浓度等因素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玻璃化苗少,污染少;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 研究了外植体年龄、处理方式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及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细胞分裂素(BA)浓度等因素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玻璃化苗少,污染少;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糖分及琼脂浓度的降低、BA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封口膜的透气性与油樟苗的玻璃化关系不大.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调整蔗糖、琼脂、BA的浓度,可有效地控制油樟玻璃化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玻璃化现象 组织培养
下载PDF
马铃薯米酒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强 姚英政 +3 位作者 曾诗琴 熊伟 董玲 宣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8-214,共7页
以不同比例的鲜马铃薯与糯米酿造的马铃薯米酒为对象,测定马铃薯米酒中营养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鲜马铃薯对米酒中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米酒中添加鲜马铃薯,膳食纤维... 以不同比例的鲜马铃薯与糯米酿造的马铃薯米酒为对象,测定马铃薯米酒中营养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鲜马铃薯对米酒中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米酒中添加鲜马铃薯,膳食纤维大幅增加,VC含量从0 mg/100 g增至3.95 mg/100 g,乙醇体积分数从0.64%提高至3.34%,糖酸比与氨基酸总量均降低,但色氨酸含量增加,优化米酒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所有酒样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61种,主体为异戊醇、异丁醇、苯乙醇、正己醇、棕榈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乙酸、正己醛、3-羟基-2-丁酮、β-石竹烯和2-戊基呋喃;醇类与酯类种类总数与相对含量总和分别占整体67%和80%以上;马铃薯占比在0%~50%范围内的米酒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为异戊醇,而75%马铃薯米酒为苯乙醇;主成分分析表明马铃薯添加与否及添加量对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总之,添加适量鲜马铃薯(25%~50%)可均衡米酒的营养成分、改善口感以及丰富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糯米 米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四川省近10年小麦区试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蒋云 张洁 +5 位作者 郑建敏 王相权 刘登才 宣朴 王颖 郭元林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9-595,共7页
【目的】为给今后四川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借鉴。【方法】统计了2006—2017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的6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分析了各性状的演变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该阶段四川小麦单产有明显增加,达标品系的平均单产已超过5 500 kg/h... 【目的】为给今后四川小麦高产育种提供借鉴。【方法】统计了2006—2017年四川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的6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分析了各性状的演变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该阶段四川小麦单产有明显增加,达标品系的平均单产已超过5 500 kg/hm^2。与过去10年相比,单产从5 024.10 kg/hm^2增加到5 559.20 kg/hm^2,增加了10.6%,年均增加0.9%。穗粒数从40.0粒上升到43.5粒,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从43.6 g上升到45.5 g,差异显著;有效穗差异不显著。【结论】产量的增加主要源自穗粒数的增加,其次是千粒重的提高。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在产量提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进程 西南冬麦区 区试 产量变化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变育成穗重型小麦新品种川辐4号 被引量:9
19
作者 瞿世洪 宣朴 +2 位作者 余泽良 徐利远 尹春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2-36,共5页
川辐4号是利用200Gy的60Co-γ射线对(川辐1号×78中2882)杂交F1代干种子进行急性照射处理,经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的辐射诱变小麦新品种。川辐4号小麦属穗重型品种。有效穗300~330穗/m2,每穗粒数... 川辐4号是利用200Gy的60Co-γ射线对(川辐1号×78中2882)杂交F1代干种子进行急性照射处理,经系谱法多代选育而成的辐射诱变小麦新品种。川辐4号小麦属穗重型品种。有效穗300~330穗/m2,每穗粒数50~60粒,千粒重43g左右,单穗重可达2.69g,产量水平为4500~6750kg/hm2。株高90cm左右,耐肥抗倒,早播早熟,高抗条锈病,耐赤霉病,感白粉病,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较广。籽粒饱满,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16.8%,湿面筋含量33.5%。1993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目前累计种植面积已达4.7万公顷。本文就川辐4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对辐射诱变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小麦 辐射育种 川辐4号 穗重型
下载PDF
空间环境诱导小麦变异及ISSR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云 张洁 +2 位作者 郭元林 尹春蓉 宣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5-1671,共7页
为探讨空间环境诱变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试验对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搭载的3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干种子的SP1农艺性状变异和SP4、SP5选系的I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环境诱变后小麦SP1农艺性状与... 为探讨空间环境诱变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试验对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搭载的3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干种子的SP1农艺性状变异和SP4、SP5选系的I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环境诱变后小麦SP1农艺性状与野生型差异明显,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不同。突变系与野生型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226~0.8777之间,与野生型相比,突变系在多个位点发生了DNA水平上的改变。突变系与野生型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各品种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结果不一致,其可能原因是人工选择增大了突变后代中有利变异的频率。综上,空间环境诱变引起了小麦分子水平的变异,这为我国小麦的空间育种提供了一批优异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诱变 小麦 农艺性状 ISSR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