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热岛环境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宫阿都 李京 +2 位作者 王晓娣 陈云浩 胡华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8,共4页
借助北京地区1997年、2004年的LandsatTM热红外图像,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大气探空数据对 图像进行大气校正,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市区和周围地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地面验证表明单窗算法反演 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发... 借助北京地区1997年、2004年的LandsatTM热红外图像,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大气探空数据对 图像进行大气校正,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市区和周围地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地面验证表明单窗算法反演 地表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发现,北京市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不同下垫面所对应的地表温度有明显差 异,总体上城区地面温度明显高于郊区,水体温度最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有逐年增强 的趋势,且人为因素对城市热岛的贡献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地表温度反演 大气校正 LANDSAT TM 单窗算法 北京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北京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宫阿都 江樟焰 +2 位作者 李京 陈云浩 胡华浪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3期18-20,30,i001,共5页
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地面温度分布图。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城区地面温度比郊区地表温度高,郊区地表温度较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体的温度最低,总体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 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地面温度分布图。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城区地面温度比郊区地表温度高,郊区地表温度较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体的温度最低,总体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表比辐射率是通过Van经验公式反演得到,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对自然地表的比辐射率反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反演 LANDSAT TM 单通道算法 城市热岛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宫阿都 陈云浩 +1 位作者 李京 胡华浪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76-1482,共7页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TM热红外遥感影像定量反演的城市地表温度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北京
下载PDF
城市热岛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15
4
作者 宫阿都 徐捷 +1 位作者 赵静 李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99,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气象观测法、基于遥感技术的定量反演法和基于边界层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进展和优缺点,供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创新参考。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土壤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能客观地反映退化土壤的结构状况和退化程度 ,可作为退化土壤结构评价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退化土壤的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之间存在... 分形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能客观地反映退化土壤的结构状况和退化程度 ,可作为退化土壤结构评价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退化土壤的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土壤中 <0 .0 0 1mm粘粒含量越高 ,>0 .2 5 mm团粒含量越低 ,则分形维数越高 ,结构性越差。对于同一土壤退化系列 ,分形维数越高 ,土壤退化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土壤退化 分形维数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系统分类典型土系划分 被引量:6
6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2 位作者 黄成敏 杨昭琮 雷清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运用国际土壤系统分类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选择土层特征、土壤基本特性和土壤矿物学特性这三类指标作为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划分的依据 ,重点概述了蒲江样区的光明系、敦厚系两个土系。研究表明 :新的土壤基层分类根据土壤本身的属性 ,以诊... 运用国际土壤系统分类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选择土层特征、土壤基本特性和土壤矿物学特性这三类指标作为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划分的依据 ,重点概述了蒲江样区的光明系、敦厚系两个土系。研究表明 :新的土壤基层分类根据土壤本身的属性 ,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诊断指标 ,因而具有定量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实用化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基层分类 土系 成都 平原土壤 矿物学 土层特征 土壤特性 光明系 敦厚系 诊断指标 土壤系统分类
下载PDF
攀西地区实施退耕和天保工程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宫阿都 彭奎 +1 位作者 杨清伟 范月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 ,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的依赖性砍伐 ,法律法规等...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 ,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的依赖性砍伐 ,法律法规等各项具体配套措施不到位 ,利益分享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落后于实践 ,群众的落后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难以摒除等都使工程实施初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当地群众脱贫又返贫 ,社会矛盾激化等。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即区分当前和长远两个层次 ,在当前主要依靠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吸引民间投资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强化普法执法 ,加强现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等 ;远期内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水电、旅游等资源商品型替代产业 ,重视农村科教文卫普及 ,摒除陈规陋习 ,控制人口增长 ,树立“环境容量 /土地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化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攀西地区 对策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退化土壤的结构性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8
8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的土壤退化区域。通过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组成、孔隙分布状况等指标 ,探讨了土壤结构对土壤退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1.采用分散率、侵蚀率、团聚度、团聚状况、结构体破坏率、受蚀性...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的土壤退化区域。通过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组成、孔隙分布状况等指标 ,探讨了土壤结构对土壤退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1.采用分散率、侵蚀率、团聚度、团聚状况、结构体破坏率、受蚀性指数EVA 、孔隙度等量化指标可以较好反映土壤退化程度 ;2 .土壤颗粒分散特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孔隙度是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的三个重要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土壤退化 金沙江干热河谷
下载PDF
土壤退化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论述了土壤退化的涵义、现状、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退化 研究进展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四川紫色雏形土的蒸发性及其与土壤结构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阿都 何毓蓉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S1期42-45,共4页
结合四川土壤基层分类 ,选取四川紫色雏形土的几个土系 ,对土壤的水分发性能及其与土壤结构性尤其是机械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的相关关系分析发展 ,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蒸发历时之间总体上符合乘幂方程 ;... 结合四川土壤基层分类 ,选取四川紫色雏形土的几个土系 ,对土壤的水分发性能及其与土壤结构性尤其是机械组成和微团聚体组成的相关关系分析发展 ,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蒸发历时之间总体上符合乘幂方程 ;土壤蒸发速度与〈0 .0 0 1mm的颗粒含量呈明显相关关系 ,与 >0 .2 5mm的大团聚体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雏形土 蒸发性 机械组成 微团聚体组成 相关性
下载PDF
面向信息安全的域间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的改进
11
作者 宫阿都 吴亚非 +2 位作者 孙俊峰 任金强 赵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于传统的IRBAC2000模型,对域间角色转换时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RBAC2000模型,该模型将传统模型中的角色分为域内角色和域间管理员角色,为域间角色转换产生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判定方法,提出了先决条件... 基于传统的IRBAC2000模型,对域间角色转换时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RBAC2000模型,该模型将传统模型中的角色分为域内角色和域间管理员角色,为域间角色转换产生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判定方法,提出了先决条件的概念来加强IRBAC2000模型安全性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模型 角色转换 角色继承 信息安全
下载PDF
面向信息安全的具有时间特性RBAC授权策略
12
作者 宫阿都 李新友 +2 位作者 李晨 陈晨 蔡洪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5,共6页
授权管理是访问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以往对于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约束的讨论多是基于非时间特性的。具有时间特性的RBAC授权策略的研究对传统的RBAC模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入时态条件约束。从访问控制策略的数学建模出发,提出了... 授权管理是访问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以往对于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约束的讨论多是基于非时间特性的。具有时间特性的RBAC授权策略的研究对传统的RBAC模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入时态条件约束。从访问控制策略的数学建模出发,提出了对用户、资源、策略等的数学定义,设计出了基于时态角色的跨域授权策略规则,并用形式化的数学定义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策略 角色访问控制 域间操作
下载PDF
不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差异及其管理协调探析
13
作者 宫阿都 方媛妍 王丽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39,共3页
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维护我国重要生态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划设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本文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类型、涵义、空间布局特征等进行了探讨,... 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维护我国重要生态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划设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本文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类型、涵义、空间布局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保护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 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下载PDF
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何毓蓉 周红艺 +1 位作者 张保华 宫阿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四川省的耕地地力以土壤质量系数衡量 ,多数在 0 .70以下。其中在 0 .70以上的一、二、三等耕地面积为2 78.17万hm2 ,占全省耕地面积 (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 )的 4 2 .5 %。而四等及其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占过半数。四川省耕地粮食作物生产潜... 四川省的耕地地力以土壤质量系数衡量 ,多数在 0 .70以下。其中在 0 .70以上的一、二、三等耕地面积为2 78.17万hm2 ,占全省耕地面积 (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 )的 4 2 .5 %。而四等及其以下的中低产田土占过半数。四川省耕地粮食作物生产潜力 ,按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面积计算为 10 715 .986× 10 7kg。按现有耕地面积 (2 0 0 1年 )计算为 6 981.75 7× 10 7kg。按耕地最大生产潜力 ,在 2 0 4 0年后 ,四川省的粮食产量与人口需求间将出现亏缺 ,分别以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预测 ,预计分别缺口粮食 5 2 3.70 2× 10 7kg和 16 8.4 4 2× 10 7kg ,那时四川将超载人口386 .34万人至 12 0 1.2 0万人。按耕地现实粮食生产力 (单产 )计算的四川省耕地承载力 ,从 2 0 0 0年后 ,出现粮食缺口和人口超载。预计未来 5 0年 ,粮食亏缺将在 887.4 2 5× 10 7kg至 2 982 .2 80× 10 7kg ,人口超载达到 2 0 35 .4万人至 6 84 0 .1万人。表明四川省的耕地超载、粮食危机将不可避免 ,形势是严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壤质量 粮食生产潜力 承载力 四川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高啸峰 王树德 +1 位作者 宫阿都 于冬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和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条件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因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胶南市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杨万勤 王开运 +2 位作者 宋光煜 宫阿都 何毓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的生态安全问题与西部大开发中金沙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初步调查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段生态安全现状,指出区域内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与破坏严重、不良耕作与过度...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的生态安全问题与西部大开发中金沙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初步调查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段生态安全现状,指出区域内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与破坏严重、不良耕作与过度放牧、生态安全意识薄弱、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等是威胁区域内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建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典型区 生态安全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2 位作者 宫阿都 张丹 杨万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B12期9-13,共5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探讨该区土壤退化机理 ,对于有效防治土壤退化 ,尽快恢复生态和合理开发该区有重要意义。着重研究了该区母质类型和特性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该区强烈反...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土壤退化十分严重。探讨该区土壤退化机理 ,对于有效防治土壤退化 ,尽快恢复生态和合理开发该区有重要意义。着重研究了该区母质类型和特性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该区强烈反差的岩土特性和母质层次组构 ,控制了所发育土壤退化发生的区域分布 ;2 不同岩性母质发育土壤的退化指数 (SDI)差异较大 ,体现了母质岩性对土壤退化的主导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母质特性 退化机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Ⅱ)——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21
18
作者 蒋卫国 李京 +2 位作者 武建军 邓磊 宫阿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分布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原理,以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马来西亚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为例,剖析了洪水灾害... 准确了解区域洪水灾害风险分布状况及规律,对于洪水灾害预警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估法的原理,以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然后以马来西亚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为例,剖析了洪水灾害风险模糊评估的方法及过程,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洪水灾害风险并制作了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图和风险指数图。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洪水灾害风险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估 模型 应用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退化机理研究——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何毓蓉 周红艺 +4 位作者 张保华 黄成敏 张丹 杨万勤 宫阿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侵蚀普遍而严重 ,对土壤退化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该区不同退化土壤的侵蚀状况 ,从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类型的发生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和影响... 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侵蚀普遍而严重 ,对土壤退化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该区不同退化土壤的侵蚀状况 ,从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类型的发生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 :(1)侵蚀和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壤退化的要因 ,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强度控制了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 ;(2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 ,决定了土壤退化发生类型的数量和程度 ;通过对该区几类主要土壤退化类型发生机制进行分析 ,看出土壤侵蚀是以冲刷剥蚀、搬运扩散和沉积掩埋等作用为主 ,造成和加速了土壤退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退化机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层分块的海量三维地形四叉树简化模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扬 宫阿都 李京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0-415,共6页
在对比几种典型的地形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分块且适合海量三维地形的局部自适应最优化简化模型(LSOSTM模型)。该简化模型以四叉数模型为基础,针对海量地形进行分层分块组织,构造地形四叉树;根据视点以及局部地形粗糙... 在对比几种典型的地形简化算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数据分块且适合海量三维地形的局部自适应最优化简化模型(LSOSTM模型)。该简化模型以四叉数模型为基础,针对海量地形进行分层分块组织,构造地形四叉树;根据视点以及局部地形粗糙程度动态地改变地形四叉树节点的分裂或合并状态,实时调整不同地形四叉树节点的显示层次;利用"包围盒"法来判断地形四叉树节点是否需要被绘制;使用广度优先遍历方法解决不同分辨率地形四叉树节点拼接造成的裂缝问题。基于LSOSTM模型构建一个演示系统,实现海量地形数据流畅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分块 海量三维地形 四叉树 地形简化 包围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