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秀莲 李健慧 +2 位作者 邱立新 寻春雷 林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存在的问题、对策,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9年2月37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先天缺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涉及多个学科(主要包括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 目的:探讨先天缺牙患者种植修复存在的问题、对策,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9年2月37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的先天缺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涉及多个学科(主要包括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科)的系统治疗并最终完成种植修复。所有患者均按照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复查程序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分为3类:先天单牙缺失、先天多牙缺失、先天多牙缺失继发无牙颌,其中单牙缺失21例,多牙缺失12例,多牙缺失继发上颌和/或下颌牙列缺失4例(上颌2个,下颌2个)。37名先天缺牙患者接受了种植修复,共植入120个种植体,种植修复后平均追踪39.3(10~109)个月。截止至最后1次复查共2个种植体在修复后半年脱落,其余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未见疼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X线检查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平均1.91 mm。结论:先天缺牙患者一般需经多学科协作序列治疗,方可进行种植修复,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发音及容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牙种植 牙修复体
下载PDF
微型种植钉增强正畸支抗的临床稳定性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弘 刘洪臣 +2 位作者 顾晓明 寻春雷 王立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将微型种植钉作为增强支抗措施的临床稳定性,分析影响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错患者48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23.2±6.5岁),植入微型种植钉的总数量为152枚,微型种植钉的负载期为10个月,评价11个... 目的:探讨将微型种植钉作为增强支抗措施的临床稳定性,分析影响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错患者48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23.2±6.5岁),植入微型种植钉的总数量为152枚,微型种植钉的负载期为10个月,评价11个临床变量与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关系。结果:微型种植钉的总成功率为90.1%,口腔卫生状况、微型种植钉植入部位的牙周组织肿胀、牙周炎史、下颌平面角的高低等与微型种植钉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宿主因素(年龄、性别)、微型种植钉因素(长度)、微型种植钉植入的设计因素(上下颌骨植入部位、植入微型种植钉的角度、是否即刻负载、微型种植钉的加力方式)等对微型种植钉成功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使用微型种植钉的患者,维持好的口腔卫生、对下颌平面角较高的患者采取谨慎设计、防止微型种植钉周围组织肿胀,对于提高微型种植钉植入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钉 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即刻负载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喻小辉 陈金春 +1 位作者 寻春雷 彭诗芸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7期42-44,共3页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低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47例,分种植组(n=34)和J钩组(n=13),分别用微种植支抗和J钩均辅以MBT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低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47例,分种植组(n=34)和J钩组(n=13),分别用微种植支抗和J钩均辅以MBT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模型测量和露龈宽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深覆、深覆盖及露龈微笑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微种植组的矫治周期短(P<0.05),压低、内收前牙及软组织指标改善效果优于J钩组(P<0.05),磨牙无明显移位(P>0.05),J钩组磨牙现明显前移(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垂直向前部过度发育均有明显效果,但微种植支抗的矫治效果优于J钩,并可有效防止磨牙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 J钩 安氏Ⅱ1类错 上齿槽前部 垂直向过度发育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喻小辉 陈金春 寻春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者32例,用微种植支抗结合MBT矫正器进行矫正,观察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模型指标的变化,...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者32例,用微种植支抗结合MBT矫正器进行矫正,观察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模型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正后前牙明显压低、内收、牙冠变短,覆颌和覆盖明显改善,软组织指标Stoms-U1、ULP、LLP、露龈宽度明显变小,U1/PP角、鼻唇角、Z角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磨牙无明显移位(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能有效压低前牙,阻止前牙飘移,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微种植体 支抗 成人 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
下载PDF
正常蒙古族、汉族人牙弓测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广辉 郑国勤 +1 位作者 寻春雷 陈晓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S2期12-17,共6页
本研究以正常恒牙汉族人76名、蒙古族人10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牙颌模型测量分析。比较蒙古族与汉族人牙弓长度、宽度、腭盖高度及Spee氏曲线深度的民族、性别差异。结果表明,蒙、汉族人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蒙、汉族人之... 本研究以正常恒牙汉族人76名、蒙古族人10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牙颌模型测量分析。比较蒙古族与汉族人牙弓长度、宽度、腭盖高度及Spee氏曲线深度的民族、性别差异。结果表明,蒙、汉族人的牙弓长度和宽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蒙、汉族人之间的牙弓宽度,牙弓长度、腭盖高度和Spee氏曲线深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 恒牙 牙颌模型 牙弓 测量
下载PDF
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在前牙美学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柳玉树 李峥 +6 位作者 赵一姣 叶红强 周彦秋 胡文杰 刘云松 寻春雷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 目的:探索一种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前牙美学重建中,以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方法:选取可能需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解决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20名,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数字模型,分别进行直接修复治疗设计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对于直接修复治疗设计,采用修复设计系统在数字模型基础上进行诊断蜡型数字化设计;对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首先利用正畸分析及设计系统以最终修复目标为导向进行虚拟排牙设计,随后将虚拟排牙后的数字模型导入修复设计系统进行最终修复效果的诊断蜡型设计。将两种设计效果分别向患者展示,由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种修复设计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方案美学评分的中位数有无差异,最终由患者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对直接修复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8.4,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的评分的中位数为9.0,后者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最终12名患者选择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案,8名患者选择直接修复治疗方案。结论:在复杂前牙美学治疗病例中,数字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设计具有可行性,可在治疗前为患者提供最终疗效预测,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助于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美学 牙科
下载PDF
In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with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被引量:6
7
作者 寻春雷 赵弘 +1 位作者 曾祥龙 王兴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80-785,共6页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in- 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using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 The aim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in- trusion of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using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fter molar intrusion. The subjects included 30 patients whose average ages were 35.5±9.0 years. All patients had received intrusion treatments for overerupted maxillary molars with miniscrew anchorage. There were 38 maxillary first molars and 26 maxillary second molars to be in- truded. Two miniscrews were inserted in the buccal and palatal alveolar bone mesial to the overerupted molar. Force of 100-150 g was applied by the elastic chains between screw head and attachment on each side. Lateral cephalograms and panoramic radiograph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intrus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dental changes and root resorption of molars. Only 6 of the 128 miniscrews failed. The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were significantly intruded by averages of 3.4 mm and 3.1 mm respectively (P〈0.001). The average intrusion time was more than 6 months. The crown of the molars mesially tilted by averages of 3.1 degrees and 3.3 degrees (P〈0.001) for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The amounts of root resorption were 0.2-0.4 mm on average. The intrusion treatment of overerupted molars with miniscrew anchorages could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method to recover lost restoration space for pros- thesis. Radiographically speaking, root resorption of molars was not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applica- tion of intrusive forces of 200 to 3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erupted molar miniscrew implant anchorage molar intrusion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in Adults by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for Orthodontic Miniscrews Placement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弘 顾晓明 +2 位作者 刘洪臣 王照五 寻春雷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2期303-308,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of the inter-dental area of both jaws for orthodontic miniscrew placement. The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s of 32 non-orthodontic a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of the inter-dental area of both jaws for orthodontic miniscrew placement. The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s of 32 non-orthodontic adul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were taken to measure the cortical bone thick- ness in both.jaw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Buccal cortical bone in the mandible was thicker than that in the maxilla. In the maxilla,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was thicker in the buccal side than in the palatal side. Bucc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in the mandible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distal to the first molar, and in the maxilla it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mesial to the first molar, while in the palatal side of maxilla it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mesial to the second premolar.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varies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buccal side of maxilla, the thinnest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was lbund to be at 4 mm level from the alveolar crest, while the thickest was at 10 mm level (except for the site mesial to the first premolar). The bucc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at the sites mesial or distal to the first molar in the mandible and palat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of maxilla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alveolar b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SCREW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bone quality
下载PDF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2
9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王兴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 介绍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 ,评价该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 在 6 7例采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临床病例中 ,选择 5例II类骨型、上牙弓前突或双牙弓前突患者 ,矫治设计上颌均为减数双侧第... 目的 介绍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 ,评价该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 在 6 7例采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临床病例中 ,选择 5例II类骨型、上牙弓前突或双牙弓前突患者 ,矫治设计上颌均为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 ,支抗设计为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种植体 ,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 ,以每侧 15 0~ 2 0 0g力滑动法内收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 ,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  5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切牙切缘平均内收 6 4mm ,支抗磨牙平均前移 0 3mm ,均获得磨牙强支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种植体均保持了稳定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结论 自攻微型钛钉种植体能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 ,代替口外力的使用 ,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能。该型种植体具有操作简单灵活 ,可即刻加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 磨牙 支抗 正畸治疗 有效性
原文传递
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寻春雷 黄一平 林野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25名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9.2±10.1岁.样本人群总计41颗过长磨牙需正畸压低治疗,其中上颌第一磨牙21颗,上颌第二磨牙16颗,下颌第...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25名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9.2±10.1岁.样本人群总计41颗过长磨牙需正畸压低治疗,其中上颌第一磨牙21颗,上颌第二磨牙16颗,下颌第一磨牙1颗,下颌第二磨牙3颗.完善牙周治疗并达到健康牙周状况.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无托槽数字化隐形矫治器(IROK隐形矫治系统,西安恒惠科技有限公司)治疗.为了使压低磨牙的力量有更好的贮存和释放形式,我们改良设计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牙齿的结构形式.过长磨牙压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结果 25名患者的41颗过长磨牙均取得良好的正畸压低治疗效果,压低治疗的平均时间7.4±177;2.3个月.21颗过长上颌第一磨牙和16颗过长上颌第二磨牙,相对于腭平面,分别平均压低3.3 mm(P<0.001)和2.8 mm(P<0.001).相对于下颌平面,3颗过长下颌第二磨牙平均压低2.7mm,一颗过长下颌第一磨牙治疗后压低3.5 mm.磨牙压低治疗后未见明显根吸收.结论 应用改良无托槽数字化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种植修复的正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正畸 修复前辅助性正畸 磨牙过长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原文传递
微螺钉支抗闭合式牵引压低下颌切牙矫治成人深覆(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寻春雷 黄一平 赵弘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9,共8页
目的 评价微螺钉支抗闭合式牵引压低下颌切牙矫治成人深覆(牙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深覆(牙合)患者,在下颌中切牙间切开黏膜,于下颌骨正中联合部位植入微螺钉一枚,并以结扎丝连接穿出黏膜形成牵引钩,加力进... 目的 评价微螺钉支抗闭合式牵引压低下颌切牙矫治成人深覆(牙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深覆(牙合)患者,在下颌中切牙间切开黏膜,于下颌骨正中联合部位植入微螺钉一枚,并以结扎丝连接穿出黏膜形成牵引钩,加力进行下前牙压低治疗.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结果 20例患者矫治后覆(牙合)均达正常范围,平均减小4.0 mm(P<0.001).下切牙抗力中心的垂直向变化值平均2.8mm,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同时,下切牙显著性唇向倾斜,L1/MP和L1/NB平均增加5.8°和2.3°,上下颌中切牙角显著性减小(P<0.01).伴随切牙的压低和唇倾,(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变化,治疗后MP/OP显著性减小3.5°(P<0.001).而下颌磨牙在轴倾度和垂直向上均无显著性变化,下颌切牙压低治疗后未见显著根吸收现象.结论 应用微螺钉支抗取得压低下切牙的良好效果,是矫治成人深覆(牙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支抗 闭合式牵引 下切牙压低 深覆(牙合)
原文传递
种植体支抗在磨牙矫治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584-587,共4页
目前对磨牙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使得正畸医生对错机制的认识和矫治设计的理念正在发生某些改变。而针对主要由磨牙问题形成的错畸形进行的磨牙矫治,无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矫治手段上,都是一类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得... 目前对磨牙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使得正畸医生对错机制的认识和矫治设计的理念正在发生某些改变。而针对主要由磨牙问题形成的错畸形进行的磨牙矫治,无论是在设计思想还是矫治手段上,都是一类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有助于在解决这类难题时提供崭新的思路。本文概述种植支抗和磨牙矫治的结合带给正畸设计和治疗理念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磨牙治疗 微型种植体支抗
原文传递
微螺钉直接支抗直立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寻春雷 黄一平 林野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81-186,共6页
目的 评价微螺钉直接支持的片段弓矫治器直立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包括18例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2.8±5.7岁.样本人群总计有25颗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需要正畸直立治疗.所有患者经牙周专科医师检查不存在活动期... 目的 评价微螺钉直接支持的片段弓矫治器直立下颌第二磨牙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包括18例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2.8±5.7岁.样本人群总计有25颗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需要正畸直立治疗.所有患者经牙周专科医师检查不存在活动期牙周病.18例患者在其下颌前磨牙区植入一颗微螺钉(1.6×9.0mm,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植入高度在膜龈结合部位或稍偏向方.愈合一周后,微螺钉头部连接由0.016×0.022英寸(1英寸=25.4 mm)的TMA丝制作的磨牙直立片段弓丝.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直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结果 18例患者的25颗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二磨牙均获得良好的正畸直立治疗效果,直立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0±1.0个月.相对于下颌平面,第二前磨牙的角度和高度均未发生变化.而第二磨牙角度平均增加16.5度(P〈0.001),第二磨牙和第二前磨牙距离平均增加4.4 mm(P〈0.001),均有显著性意义.第二磨牙远中颊尖高度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 应用微螺钉直接支抗支持的TMA丝片段弓矫治器可以有效地远中直立下颌倾斜磨牙,支抗稳定,第一磨牙间隙适度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支抗 修复前辅助性正畸 磨牙直立治疗
原文传递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矫治前牙开(牙合) 被引量:15
14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63-167,共5页
近些年来各种骨性支抗系统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来完成牙齿各种类型的运动.微型种植体用于垂直支抗控制方面比传统方法有着更多的优势.本文病例通过应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下颌后部牙齿槽,治疗严重的骨性前牙开(牙合)畸形,... 近些年来各种骨性支抗系统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来完成牙齿各种类型的运动.微型种植体用于垂直支抗控制方面比传统方法有着更多的优势.本文病例通过应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下颌后部牙齿槽,治疗严重的骨性前牙开(牙合)畸形,证明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提供垂直支抗控制的能力.本文也提示通过简单有效的骨性支抗手段,可以提供一种治疗较复杂骨性开(牙合)畸形的全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 前牙开猞畸形
原文传递
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切牙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75
15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王兴 《口腔正畸学》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介绍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评价自攻型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压低前牙的有效性.材料方法在26例采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手段的临床病例中,选择3名患者(年龄20-25岁),均表现为上颌或下颌前部牙齿... 目的介绍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评价自攻型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压低前牙的有效性.材料方法在26例采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手段的临床病例中,选择3名患者(年龄20-25岁),均表现为上颌或下颌前部牙齿槽发育过度,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种植体植入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的牙槽间隔或下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牙槽间隔,每侧以50克力压低前牙.比较压低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前牙切缘的压低量和转矩的改变量.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切缘平均压低4.3毫米,转矩平均增加9.8度.治疗过程中所有微型种植体均保持了稳定,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结论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能够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压低前牙,改善覆(牙合)和龈笑.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可即刻加力,不依赖患者合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自攻钛钉 种植体 支抗 切牙压低 正畸治疗
原文传递
减数下颌切牙在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中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寻春雷 赵弘 +1 位作者 林野 邱立新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评价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合的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操作要点。方法从148例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病例中选出涉及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21例患者,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1岁。... 目的评价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合的病例选择标准及临床操作要点。方法从148例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病例中选出涉及减数下颌单个切牙矫治的21例患者,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缺失数目不等的上颌前牙。21例患者均存在针对具体矫治目标而需要考虑的前牙牙量不调。其中7例接受了上下颌矫治,14例仅接受了下颌固定矫治器治疗。正畸治疗和种植修复完成后,对21例患者的前牙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1例下切牙拔牙间隙完全关闭,相邻牙齿牙冠无倾斜,X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拔牙间隙关闭处两侧牙齿牙根平行。所有患者治疗后下前牙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后牙段维持了治疗前的排列和与[牙合]关系。下切牙间隙关闭处未出现和邻近牙位明显差异的“黑三角间隙”。正畸治疗后上前牙种植牙处覆盖平均2mm。种植医师对正畸治疗后的前牙[牙合]关系满意。结论对存在Bolton指数不调,上前牙牙量较小,下前牙中度拥挤或伴有下牙轻度前突的Ⅰ类或轻度Ⅲ类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患者,设计减数单个下切牙治疗,可以获得正畸和种植均满意的牙齿排列和前牙[牙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拔牙矫治 下切牙拔除
原文传递
力值、时间因素对即刻加载微钛钉最大抗力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1 位作者 王兴 孙志辉 《口腔正畸学》 2007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建立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力值、时间因素对即刻加载的微钛钉支抗种植体最大负载强度的影响。材料方法本研究包括8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4组:即刻组、2周、4周、8周加力组。即刻组实验动物上颌骨两侧分别植入2枚微钛钉,右侧的4枚微... 目的建立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力值、时间因素对即刻加载的微钛钉支抗种植体最大负载强度的影响。材料方法本研究包括8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4组:即刻组、2周、4周、8周加力组。即刻组实验动物上颌骨两侧分别植入2枚微钛钉,右侧的4枚微钛钉用于即刻植入后最大抗力强度的检测。加力组试验动物上颌骨两侧分别植入3枚微钛钉,近中的两枚问相互加力,右侧150克力,左侧50克力,远中的一枚微钛钉不加力。加力组分别在2、4、8周时各处死两只动物,用于微钛钉最大抗力强度的力学检测。结果自攻型微钛钉植入后即刻加载时种植体-骨界面最大负载强度平均为2.1公斤。即刻加载并持续负载的微钛钉最大负载强度随时间明显增长,2—4周有显著性提高。150克和50克负载组之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最大负载强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微钛钉种植体能够有效的提供正畸支抗,其最大负载强度受加载时间的影响大于力值变化的影响。最大负载强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提示种植体骨界面在负载正畸力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骨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 即刻加载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骨性Ⅱ类双牙弓前突错He 被引量:14
18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王兴 《口腔正畸学》 200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骨性支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正畸临床提供支抗控制的手段,应用骨性结合的修复种植体可以实现绝对的支抗控制而不需要依赖患者的合作,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正畸患者,修复种植体正畸支抗受到植入部位有限,术式复杂,愈合期长等的限制。... 骨性支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正畸临床提供支抗控制的手段,应用骨性结合的修复种植体可以实现绝对的支抗控制而不需要依赖患者的合作,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正畸患者,修复种植体正畸支抗受到植入部位有限,术式复杂,愈合期长等的限制。近来,微型钛钉和微型钛板种植体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钉 治疗 种植体支抗 双牙弓前突 支抗控制 错HE 修复 正畸患者 正畸支抗 植入
原文传递
应用微钛钉支抗矫治上颌前牙严重拥挤 被引量:26
19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王兴 《口腔正畸学》 2007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畸形牙齿的治疗变化,介绍该治疗方法的临床要点。材料方法本研究包括8名正畸患者,年龄范围14.5—40.5岁,平均年龄25,7±7.7岁。8名患者的上牙列前牙区牙齿拥挤在Ⅱ度以上,拥挤平均在9.2毫米... 目的研究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前牙严重拥挤畸形牙齿的治疗变化,介绍该治疗方法的临床要点。材料方法本研究包括8名正畸患者,年龄范围14.5—40.5岁,平均年龄25,7±7.7岁。8名患者的上牙列前牙区牙齿拥挤在Ⅱ度以上,拥挤平均在9.2毫米。粘结矫治器之前在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或双侧第一、第二磨牙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钛钉种植体。治疗早期应用自攻型微钛钉进行尖牙向远中结扎,并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微钛钉分期移动尖牙和侧切牙,牵引力值100克力。前牙排齐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 8名应用微钛钉支抗治疗上前牙拥挤组,牙列排齐后中切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结论微钛钉支抗能够有效治疗严重牙列拥挤,可以避免前牙的往复运动,并达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钛钉支抗 牙列拥挤畸形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正畸支抗的新手段: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寻春雷 曾祥龙 王兴 《口腔正畸学》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正畸治疗是对牙齿或颌骨施力,并使之达到预期位置的过程,这一力量的反作用力必须由一稳定的装置来承担,即所谓"正畸支抗"的概念.
关键词 正畸支抗 种植体支抗系统 应用 牙科材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