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6
1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路兴波 辛相启 罗瑞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用8 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寄主,将黄淮豆区8 省市202 个毒株划分为7 个株系(y1 ~y7) 。y1 及y2 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 、文丰5 号) ;y3 、y4 、y5 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 用8 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寄主,将黄淮豆区8 省市202 个毒株划分为7 个株系(y1 ~y7) 。y1 及y2 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 、文丰5 号) ;y3 、y4 、y5 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 齐黄10 号、徐豆1 号、诱变30 、鲁豆4 号) ;y6 及y7 为强毒株系,除侵染以上品种外,还侵染高抗品种( 齐黄22 、密荚1 号) 。全区弱毒株系占55 .9 % ,中毒株系占28 .7 % ,强毒株系占15 .3 % 。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和北京市以弱毒株系为主(43 .5 % ~88 .9 % ) ,山西省以中毒株系为主(50 .0 % ) ,陕西省弱毒株系、中毒株系各占50 .0 % ,山东、河南、河北3 省强毒株系所占比例较高(22 .4 % ~33 .3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黄淮区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3 位作者 王升吉 路兴波 孙红炜 杨崇良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8-132,共5页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山东株系(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DMV)。田间试验5种防...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主要是甘蔗花叶病毒山东株系(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DMV)。田间试验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最高防效在60%左右。采用种植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达61.35%~85.75%,增产率6.25%~1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毒病 病原鉴定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甘薯茎尖脱毒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尚佑芬 杨崇良 +3 位作者 辛相启 赵玖华 李长松 罗瑞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16,共3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切取的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r=-0.9875),表明病毒距茎尖呈递减分布,越接近茎尖顶端带病毒越少或不带病毒。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 本文报道了应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切取的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r=-0.9875),表明病毒距茎尖呈递减分布,越接近茎尖顶端带病毒越少或不带病毒。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脱毒效果较好,添加适量的病毒钝化剂可提高脱毒率,但抑制茎尖生长,成苗率有所降低。选用无症状、生长健壮的薯苗作脱毒材料,可以得到较高脱毒率的组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脱毒
下载PDF
玉米推广品种与品种资源抗病毒病苗期鉴定初报 被引量:5
4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都森烈 路兴波 王升吉 孙红炜 杨崇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3-5,11,共4页
通过苗期人工接毒 ,对当前推广的 3 8个杂交种、1 8个自交系玉米品种进行了抗玉米矮花叶病毒鉴定 ,调查了 4 3 8个品种资源材料田间自然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玉米粗缩病毒的情况。鉴定出高抗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杂交种 1 4个、自交系 6... 通过苗期人工接毒 ,对当前推广的 3 8个杂交种、1 8个自交系玉米品种进行了抗玉米矮花叶病毒鉴定 ,调查了 4 3 8个品种资源材料田间自然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玉米粗缩病毒的情况。鉴定出高抗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杂交种 1 4个、自交系 6个 ,分别占供试材料的 3 6 84 %和 3 1 58% ,品种资源中存有大量的抗性材料 ,抗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的材料均在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毒病 抗性鉴定 苗期鉴定 推广品种 品种资源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路兴波 辛相启 罗瑞梧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24-27,共4页
用8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品种,将黄淮豆区7省1市202个毒株划分为7个株系(y1~y7)。y1~y2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文丰5号);y3~y5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齐黄10号... 用8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品种,将黄淮豆区7省1市202个毒株划分为7个株系(y1~y7)。y1~y2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文丰5号);y3~y5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齐黄10号、徐豆1号、诱变30、鲁豆4号),y6~y7为强毒株系,y6除密荚1号外侵染齐黄22等7个品种,y7侵染所有8个鉴别品种,引起叶脉坏死症状。全区以弱毒株系为主(559%),中毒株系占287%,强毒株系占153%。明确了各地区株系的分布与流行趋势。株系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黄淮地区
下载PDF
山东省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尚佑芬 王升吉 +5 位作者 赵玖华 张家魁 吕志华 路兴波 孙红炜 杨崇良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为明确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在山东省发生的情况,2006-2007年在葡萄主栽区和葡萄品种资源圃进行了田间调查、样品采集和病原检测。应用GRSPaV外壳蛋白基因表达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TA-ELISA)和斑点酶联免... 为明确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在山东省发生的情况,2006-2007年在葡萄主栽区和葡萄品种资源圃进行了田间调查、样品采集和病原检测。应用GRSPaV外壳蛋白基因表达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TA-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在2a采集的298个样品中,125个样品为阳性反应,阳性率41.95%。125个阳性样品涉及43个品种,品种被侵染率74.14%。研究对检测的样品用RT-PCR法验证,有3对引物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分别为解旋酶基因340bp片段、外壳蛋白(CP)基因842bp片段和RNA聚合酶(RdRp)基因499bp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茎痘相关病毒 病原检测 ELISA RT-PCR
下载PDF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辛相启 罗瑞梧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1994年第4期23-24,共2页
甘薯茎尖采用2%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5~10分钟,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2mg/L腺嘌呤(Ad)5mg/L,7个品种间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50~78.1%,... 甘薯茎尖采用2%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5~10分钟,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2mg/L腺嘌呤(Ad)5mg/L,7个品种间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50~78.1%,成苗期43~60天,适量的腺嘌呤可使成苗率提高5.8~21%,成苗期缩短20天左右。转入第二培养基的时间,以18~20天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影响甘薯茎尖培养有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尚佑芬 杨崇良 +3 位作者 辛相启 赵玖华 李长松 罗瑞梧 《山东农业科学》 1995年第6期20-23,共4页
在26~34℃范围内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均能成苗,在此温度范围两端,因品种不同成苗率有差别。最适温度为29±1℃。22~24℃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虽能生长,但不能成苗。培养基pH4.6~7.0对较易培养成苗的甘... 在26~34℃范围内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均能成苗,在此温度范围两端,因品种不同成苗率有差别。最适温度为29±1℃。22~24℃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虽能生长,但不能成苗。培养基pH4.6~7.0对较易培养成苗的甘薯品种成苗率无明显影响,高pH值对较难培养成苗的品种有影响。培养基琼脂浓度0.4~0.7%均适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温度 琼脂浓度
下载PDF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2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路兴波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5期47-50,共4页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研究进展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李长松路兴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外报道有50多种分离物侵染大豆,其中近20种对大豆生产有严重威胁。国内已知...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研究进展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李长松路兴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外报道有50多种分离物侵染大豆,其中近20种对大豆生产有严重威胁。国内已知有12种病毒可侵染大豆,其中6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 防治 黄淮地区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病毒病病原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佑芬 王升吉 +3 位作者 赵玖华 路兴波 孙红炜 杨崇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毒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毒原主要为甘蔗花叶病毒(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RDV)。蚜虫是SCMV-SD的主要传毒... 利用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电镜观察、血清学测定、传播介体传毒试验等方法对山东省田间发生的玉米病毒病进行了毒原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病毒病毒原主要为甘蔗花叶病毒(SCMV-SD)和玉米粗缩病毒(MRDV)。蚜虫是SCMV-SD的主要传毒介体,灰飞虱是MRDV的传毒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玉米病毒病 病原 甘蔗花叶病毒 玉米粗缩病毒 蚜虫 灰飞虱 传毒介体
下载PDF
茎尖大小及病毒钝化剂对甘薯脱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尚佑芬 杨崇良 +4 位作者 赵玖华 辛相启 李长松 罗瑞梧 路兴波 《山东农业科学》 1996年第4期33-34,共2页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切取的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显著负相关(r=-0.9875),表明病毒在茎尖部呈递减分布,越接近茎尖顶端,带病毒越少或不带病毒,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脱毒效果较好。添加适量的病毒钝化...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切取的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显著负相关(r=-0.9875),表明病毒在茎尖部呈递减分布,越接近茎尖顶端,带病毒越少或不带病毒,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脱毒效果较好。添加适量的病毒钝化剂可提高脱毒率,但同时抑制茎尖生长,成苗率有所降低。选用无病症、生长健壮的薯苗作脱毒材料,可以得到较高脱毒率的组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脱毒 病毒钝化剂
下载PDF
影响大豆花叶病毒种子传毒有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佑芬 罗瑞梧 +1 位作者 杨崇良 赵玖华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5期34-36,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开花前感染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4.8~9.9%;开花后感病种子传毒率很低或基本不传毒.感病种子贮存8个月对传毒率无明显影响.褐斑粒与种子传毒与否无明显相关.测定17个大豆品种,种子传毒率2.5~21.4%.加温65~70℃或用Na_3...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开花前感染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4.8~9.9%;开花后感病种子传毒率很低或基本不传毒.感病种子贮存8个月对传毒率无明显影响.褐斑粒与种子传毒与否无明显相关.测定17个大豆品种,种子传毒率2.5~21.4%.加温65~70℃或用Na_3PO_4稀释液处理大豆病毒种子,对某些品种可降低种传率,但大豆出苗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 花叶病毒 传毒率
下载PDF
玉米病毒病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3 位作者 路兴波 王升吉 孙红炜 杨崇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47-48,共2页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7%克毒灵水剂防效达60%以上.采用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提高至61.35%~85.75%,增产6.25%~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防治植物病毒病专用药剂对玉米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7%克毒灵水剂防效达60%以上.采用抗病品种、苗期拔除病苗、药剂拌种防虫和适期施用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防病效果提高至61.35%~85.75%,增产6.25%~1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毒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发展概况 被引量:5
14
作者 尚佑芬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发展概况尚佑芬(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自1892年苏联学者(D.I.Ivanbvski)在研究烟草花叶病中首次发现病毒,已有百余年了。在这期间科学家们对农业上的病毒进行了较... 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发展概况尚佑芬(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自1892年苏联学者(D.I.Ivanbvski)在研究烟草花叶病中首次发现病毒,已有百余年了。在这期间科学家们对农业上的病毒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毒 研究 概况 国内外 发展概况
下载PDF
甘薯病毒及脱毒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佑芬 杨崇良 +1 位作者 赵玖华 路兴波 《植物医生》 1996年第4期35-39,共5页
甘薯病毒及脱毒薯的研究和应用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路兴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济南250100)甘薯(Ipomoeabatatas)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其产量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居第... 甘薯病毒及脱毒薯的研究和应用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路兴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济南250100)甘薯(Ipomoeabatatas)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其产量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居第7位。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占全世界的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 脱毒种 抗病育种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通过花粉漂移的频率和距离 被引量:27
16
作者 路兴波 孙红炜 +3 位作者 杨崇良 刘开启 尚佑芬 赵玖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50-2453,共4页
基因漂移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的主要风险之一,选用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GA21进行了外源基因向周边环境遗传漂移的距离和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可以向周边玉米品种进行漂移,其最大... 基因漂移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的主要风险之一,选用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GA21进行了外源基因向周边环境遗传漂移的距离和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可以向周边玉米品种进行漂移,其最大漂移频率为45.10%,150m处仍能检测到外源基因的漂移,防止转基因玉米基因向外扩散的最佳途径为设置隔离带,隔离距离以200m以上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基因漂移 抗除草剂基因EPSPS 定性PCR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麦蚜的防治作用及对麦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孙红炜 尚佑芬 +3 位作者 赵玖华 路兴波 王升吉 杨崇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3-547,共5页
为了明确杀蚜药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适宜的防治时期、对生态环境安全性和粮食作物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对4.5%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40%毒死蜱、3%啶虫脒、10%吡虫啉等9种防治麦蚜的药剂进行了筛选,发现各药剂对麦蚜的防效较好,喷药后7 ... 为了明确杀蚜药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适宜的防治时期、对生态环境安全性和粮食作物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对4.5%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40%毒死蜱、3%啶虫脒、10%吡虫啉等9种防治麦蚜的药剂进行了筛选,发现各药剂对麦蚜的防效较好,喷药后7 d防效均在90%以上。9种农药在喷施后的3 d内,对麦蚜的主要天敌蚜茧蜂和瓢虫影响较大,两种天敌数量锐减,但到7 d时各处理蚜茧蜂数量均有回升,其中不同剂型的吡虫啉、啶虫脒和鲁植顺克处理的蚜茧蜂数量同对照相差不大。由于瓢虫本身数量较少,而且喷药期内麦田瓢虫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种群数量回升不明显。在5月3日5、月8日5、月13日用4.5%高效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5%蚜螨虫净超微乳油、20%吡虫啉可湿性液剂四种药剂进行了不同时期防治麦蚜农药试验,表明在麦蚜发生初盛期喷施杀蚜剂可以有效防治麦蚜。各农药处理小麦收获晒干后的农药残留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内。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麦蚜发生初盛期喷施吡虫啉或0.7%阿维.BT WP,可以减少喷药次数,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保护田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杀虫剂 天敌 农药残留
下载PDF
不同抗性玉米品种接种甘蔗花叶病毒(SCMV)后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红炜 路兴波 +3 位作者 杨崇良 尚佑芬 赵玖华 王升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活性变化 玉米品种 防御酶 玉米矮花叶病 植物抗病性 接种 抗性 mosaic virus
下载PDF
152个黄淮地区小麦主要品种(系)的多抗性鉴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玖华 尚佑芬 +3 位作者 王升吉 杨崇良 路兴波 孙红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3-1127,共5页
为给小麦抗病抗虫育种提供依据,于2004-2006年在山东济南对152份来自黄淮地区的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了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及蚜虫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系)中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品种(系)占46.71%,中抗品种占25.66%;... 为给小麦抗病抗虫育种提供依据,于2004-2006年在山东济南对152份来自黄淮地区的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了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及蚜虫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系)中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品种(系)占46.71%,中抗品种占25.66%;高抗叶锈病的品种占23.68%,中抗品种占24.34%;高抗白粉病的品种占28.29%,中抗品种占55.92%;高抗蚜虫的品种(系)占5.26%,中抗品种占13.16%。综合来看,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系)47个,占30.92%;兼抗(中抗以上)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麦蚜的有5个品种(系),占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 麦蚜 抗性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MON88017旁侧序列分析及定性PCR检测 被引量:18
20
作者 袁磊 孙红炜 +3 位作者 杨崇良 尚佑芬 路兴波 赵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1-364,共4页
采用基因组步移法和巢式PCR方法研究转基因玉米MON88017外源基因插入位点旁侧序列特征,获得了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左边界旁侧序列504bp,包括336bp的插入载体序列和168bp的玉米基因组序列。根据此旁侧序列,设计MON88017转化事件特异性引... 采用基因组步移法和巢式PCR方法研究转基因玉米MON88017外源基因插入位点旁侧序列特征,获得了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左边界旁侧序列504bp,包括336bp的插入载体序列和168bp的玉米基因组序列。根据此旁侧序列,设计MON88017转化事件特异性引物并进行定性PCR扩增,扩增片段为446bp,建立了转基因玉米MON88017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0.1%),为转基因玉米品种MON88017进出口检测和标识检测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事件特异性检测 定性PCR MON88017转化事件 左边界旁侧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