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现代化与外语学科建设”十院长谈 |
陈彦旭
范武邱
郭英剑
何宁
蒲若茜
曲涛
尚必武
王钢
王丽丽
张智义
纪秀明
|
《语言教育》
|
2024 |
0 |
|
2
|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 |
罗良功
黄晖
郭英剑
生安锋
尚必武
李保杰
张帆
陆怡玮
刘略昌
綦亮
高静
叶晓瑶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3
|
非自然的故事,非自然的序列:非自然叙事学简论 |
布莱恩·理查森
尚必武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管窥 |
尚必武
胡全生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5
|
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论《大大方方的输家》的后现代创作技巧 |
尚必武
胡全生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6
|
文学叙事中的非自然情感:基本类型与阐释选择 |
尚必武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7
|
叙述谎言的修辞旨归: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述”观论略 |
尚必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8
|
西方叙事学界的“隐含作者”之争述评——兼纪念韦恩·布思去世两周年 |
尚必武
胡全生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7
|
|
9
|
叙述者聚焦、双重聚焦与伦理取位——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聚焦观探析 |
尚必武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0
|
从“两个转向”到“两种批评”--论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的兴起、发展与交叉愿景 |
尚必武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11
|
叙事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语料库叙事学评析 |
尚必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2
|
“结构让我得到快感”:论《欧米伽点》与电影 |
尚必武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3
|
什么是叙事的“反模仿性”?——布莱恩·理查森的非自然叙事学论略 |
尚必武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4
|
隐含作者研究五十年:概念的接受、争论与衍生 |
尚必武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5
|
讲述“我们”的故事:第一人称复数叙述的存在样态、指称范畴与意识再现 |
尚必武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6
|
文学世界建构的叙事方式与伦理价值传播 |
尚必武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7
|
《灿烂千阳》中的态度系统及其运作:以评价理论为研究视角 |
尚必武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29
|
|
18
|
叙事的“非自然性”辨微:再论非自然叙事学 |
尚必武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9
|
非常规叙述形式的类别与特征:《非自然的叙述声音:现当代小说的极端化叙述》评介 |
尚必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9 |
21
|
|
20
|
超越与走向:后经典叙事学存在之维论略 |
尚必武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