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鱼的精子发生 被引量:22
1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陈莲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1-466,T001-T002,共8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的精子发生过程。其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在精原细胞阶段 ,部分核仁物质排...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的精子发生过程。其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在精原细胞阶段 ,部分核仁物质排出核外 ,成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糖体。在精子发生中 ,拟染色体逐渐扩散到生精细胞的胞质中。成熟分裂的前期Ⅰ ,同源染色体经历了联会复合体形成和解体的变化。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精子细胞先形成鞭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精子发生 拟染色体 联会复合体
下载PDF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鲉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钟秀容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5,T001,T002,共8页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Sebastiscusmarmoratus精子发生的过程。褐菖的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阶段 ,最终形成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和次级精原细胞阶段 ,细胞核中释放...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Sebastiscusmarmoratus精子发生的过程。褐菖的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阶段 ,最终形成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和次级精原细胞阶段 ,细胞核中释放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分布于精原细胞和前期Ⅰ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在前期Ⅰ以后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 ,拟染色体已消失。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 ,前期Ⅰ至末期Ⅰ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在前期Ⅰ的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并形成联会复合体 ;在粗线期 ,联会复合体完全形成 ;在双线期 ,联会复合体开始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YOU 精子发生 拟染色体 联会复合体 卵胎生硬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卵子发生中生殖质的产生 被引量:10
3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苏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黑脊倒刺的卵原细胞和各期卵母细胞中生殖质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仅在卵原细胞和Ⅱ时相卵中观察到了生殖质的产生过程 ,在Ⅲ、Ⅳ时相卵中未观察到生殖质的产生过程。生殖质来源于核仁。它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 ,进...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黑脊倒刺的卵原细胞和各期卵母细胞中生殖质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仅在卵原细胞和Ⅱ时相卵中观察到了生殖质的产生过程 ,在Ⅲ、Ⅳ时相卵中未观察到生殖质的产生过程。生殖质来源于核仁。它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 ,进入细胞质。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产生生殖质的方式不同。在卵原细胞的生殖质形成过程中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先移到核膜内侧 ,核膜解体 ,形成囊泡 ,随后 ,在生殖质前体物质所在处的内侧重新形成核膜 ,这样 ,细胞核表面就形成一个凹陷 ,生殖质前体物质位于核表面的凹陷之中 ,就这样被隔离于细胞核之外而进入细胞质中 ,成为生殖质。生殖质形成后 ,在细胞质中与线粒体相结合。生殖质的这种形成方式与精原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相似。而在卵母细胞的生殖质形成过程中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移到核膜内侧之后 ,核膜并无囊泡化 ,核孔明显 ,生殖质的前体物质通过核孔离开细胞核 ,位于细胞核表面 ,形成生殖质。生殖质产生之后也与线粒体结合。以后 ,生殖质连同线粒体离开细胞核。生殖质最终与线粒体分离 ,分散于细胞质中。在Ⅲ时相卵中 ,生殖质细小 ;在Ⅳ时相卵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脊倒刺鲃 卵子发生 生殖质 产生方式 线粒体 核膜 核孔
下载PDF
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1
4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大黄鱼的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两部分组成。头部结构较为独特。其腹侧有一较大的细胞核,背部有中心粒复合体。头部的后端是袖套。细胞核的腹面稍向外突出,背面则稍向内凹。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浓缩成致密的团块状。团块状的染色质之... 大黄鱼的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两部分组成。头部结构较为独特。其腹侧有一较大的细胞核,背部有中心粒复合体。头部的后端是袖套。细胞核的腹面稍向外突出,背面则稍向内凹。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浓缩成致密的团块状。团块状的染色质之间分布着松散的纤维状染色质。植入窝位于细胞核的背部表面,由细胞核背面向内凹陷而成,呈一沟状,其走向与精子的长轴平行。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精子的长轴垂直,基体的长轴与精子的长轴平行。基体的头端呈筒状,由电子致密物质构成,其间分布着少量的微管。基体的尾端,筒状结构分裂成九束。袖套中分布着线粒体和一些囊泡。近袖套内膜的细胞质中存在着一层与袖套内膜平行并且比它薄的膜。尾部从袖套腔中伸出。尾部细长,分为主段和末段。主段的中心结构是轴丝。轴丝外仅有少许细胞质。轴丝与基体的尾端相连。轴丝起始端的结构较为特殊。该处无中央微管对,九组外周二联微管仅具雏型,A小管和B小管的管腔呈电子致密状,也无动力蛋白臂附于二联微管之上。在主段的末端,构成轴丝的微管螺旋成篓状结构。一小部分微管从篓状结构延伸进入末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纲 大黄鱼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鲤鱼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7-383,共7页
鲤鱼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组成。头部的细胞核卵形,染色质致密。核中有些小空隙。空隙中有电子致密物质存在。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中片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后植入窝中。袖套一侧肥厚,一侧狭窄。袖套中有... 鲤鱼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组成。头部的细胞核卵形,染色质致密。核中有些小空隙。空隙中有电子致密物质存在。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中片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核后植入窝中。袖套一侧肥厚,一侧狭窄。袖套中有线粒体和囊泡。囊泡有二类;一类含有电子致密物质;另一类无电子致密物质。近油套内膜处的细胞质中还存在着与内膜平行的膜。精子尾部从袖套腔中伸出。尾部的轴丝与基体相接。尾部的近核端有许多囊泡包围着轴丝。尾部的远核端则无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超微结构 精子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精子形成中核内囊泡的释放 被引量:20
6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尼罗罗非鱼的精子形成过程。尼罗罗非鱼精子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由双层生物膜构成的囊泡。囊泡中均匀分布着电子密度低的物质。该囊泡逐渐从细胞核内排到细胞核外。在此过程中细胞核不但排出不参与染色质...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尼罗罗非鱼的精子形成过程。尼罗罗非鱼精子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由双层生物膜构成的囊泡。囊泡中均匀分布着电子密度低的物质。该囊泡逐渐从细胞核内排到细胞核外。在此过程中细胞核不但排出不参与染色质浓缩的物质,还将多余的核膜排出。进入袖套的囊泡可以留在精子的袖套中,而排到核前方和核侧面的囊泡继续以出芽的方式排出精子细胞。尼罗罗非鱼成熟精子的头部仅有染色质高度浓缩的细胞核。细胞核前方没有顶体。中片连着细胞核的后端。其中的中心粒复合体由基体和退化的近端中心粒组成。袖套分为两部分:上段含有线粒体和囊泡;下段仅含有多余的核膜。鞭毛(尾部)自袖套腔中伸出。鞭毛上有侧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核内囊泡 释放 顶体 精子
下载PDF
黄毛鼠精子尾部主段超微结构 被引量:7
7
作者 尤永隆 赵翔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5-361,共7页
黄毛鼠精子尾部主段具有纤维鞘。纤维鞘具背腹两条纵柱和环肋。纤维鞘之内分布着从中段延伸下来的外周致密纤维。在主段的近中段端,有9条外周致密纤维。随后,外周致密纤维逐渐变细,且逐一终止。在9条外周致密纤维中,最早终止的是F8。随... 黄毛鼠精子尾部主段具有纤维鞘。纤维鞘具背腹两条纵柱和环肋。纤维鞘之内分布着从中段延伸下来的外周致密纤维。在主段的近中段端,有9条外周致密纤维。随后,外周致密纤维逐渐变细,且逐一终止。在9条外周致密纤维中,最早终止的是F8。随后的终止顺序是F3、F4、F7、F2、F9、F5、F6、F1。在主段的近末段端,没有外周致密纤维。根据外周致密纤维的数量,可以将主段分为10个区域。从近中段端至近末段端,这10个区域依次是:9条纤维区域、8条纤维区域……1条纤维区域和0条纤维区域。在这10个区域中,第7条纤维区域最长。在主段的近中段区域,外周致密纤维之间还存在着卫星原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精子 尾部 主段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6
8
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5,共9页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脊倒刺把生精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拟染色体在初级精原细胞中形成。在初级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先附着于核膜内侧,该处核膜崩溃并在拟染色体前体物质的内侧,新核膜形成。新核膜将拟染色体前体... 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脊倒刺把生精细胞中拟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拟染色体在初级精原细胞中形成。在初级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先附着于核膜内侧,该处核膜崩溃并在拟染色体前体物质的内侧,新核膜形成。新核膜将拟染色体前体物质分隔出细胞核之外新核膜呈凹陷状。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集中于该凹陷中,并聚集成拟染色体。新核膜上有较大的空隙核内还有少量拟染色体前体物质通过该空隙进入核表面的凹陷中,并结合到拟染色体上黑脊倒刺鲃生精细胞拟染色体的形成方式与通常认为的核内物质通过核孔排出核外的方式不同,似可表明核内物质向外运输存在着另一种机制。拟染色体形成后不久就与线粒体结合,并离开核凹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拟染色体又与线粒体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脊倒刺Ba 生精细胞 鱼类 拟染色体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奶牛精子尾部主段外周致密纤维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尤永隆 高小莹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29-337,共9页
奶牛精子尾部主段的中央结构为轴丝。在轴丝的外方有外周致密纤维。外周致密纤维由中段延伸而来。进入主段后,9条外周致密纤维逐一终止。最早终止的是第8条纤维。随后的终止顺序是第3、7、4、2、6、5、9、1条。因此,9条外周致密纤维中,... 奶牛精子尾部主段的中央结构为轴丝。在轴丝的外方有外周致密纤维。外周致密纤维由中段延伸而来。进入主段后,9条外周致密纤维逐一终止。最早终止的是第8条纤维。随后的终止顺序是第3、7、4、2、6、5、9、1条。因此,9条外周致密纤维中,最长的是第1条纤维,最短的是第8条纤维。9条纤维按长短顺序排列依次是第1、9、5、6、2、4、7、3、8条。根据外周致密纤维数量的多寡,可以将主段分为10个区域。从近中段端至近末段端,这10个区域依次是9条、8条、7条、6条、5条、4条、3条、2条、1条、0条纤维区域。外周致密纤维的外方有一纤维鞘。纤维鞘的背侧纵柱和腹侧纵柱分别向内伸出一个嵴。在主段的0条纤维区域,纤维鞘直接位于轴丝之外。在纤维鞘的外方还有精子的细胞质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外周密纤维
下载PDF
瘤头鸭精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永隆 高小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49-255,共7页
瘤头鸭精子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部包括顶体和细胞核。顶体位于最前方。顶体下腔中有顶体突起。细胞核棒状,位于顶体之后。尾部由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构成。颈段含有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近端中心粒位于核后端的植入窝中。远端中... 瘤头鸭精子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部包括顶体和细胞核。顶体位于最前方。顶体下腔中有顶体突起。细胞核棒状,位于顶体之后。尾部由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构成。颈段含有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近端中心粒位于核后端的植入窝中。远端中心粒紧随其后。中心粒的外方有线粒体鞘。中段的中央结构是前轴丝(轴丝的前体),它与前方的远端中心粒相连。前轴丝的外方也有线粒体鞘。主段的中央结构是轴丝,它接于前轴丝的后端。轴丝外方有一圆筒状鞘。末段只有轴丝而无圆筒状鞘。整条精子外方包有细胞质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头鸭 精子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22
11
作者 苏敏 林丹军 尤永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0-84,共5页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黑脊倒刺的受精卵 ,详细观察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过程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及胚胎行为 ,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划分为 6个阶段 ,2 2个胚期 .在 2 5~ 2 8℃水温条件下 ,从受精到孵化出膜 ,胚胎发育历时 4 5h1...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黑脊倒刺的受精卵 ,详细观察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过程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及胚胎行为 ,将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划分为 6个阶段 ,2 2个胚期 .在 2 5~ 2 8℃水温条件下 ,从受精到孵化出膜 ,胚胎发育历时 4 5h1 5min.和其他鲤科鱼类的胚胎发育相比 ,黑脊倒刺的胚胎发育时间较长 .黑脊倒刺胚胎的胚盘下包卵黄 3 /4时就进入神经胚期 ,而一般淡水鱼类往往在胚盘下包卵黄 4 /5时才进入神经胚期 .仔鱼孵出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脊倒刺Ba 胚胎 发育 鲤科 鱼类 受精卵 胚盘下包卵黄 神经胚期
下载PDF
黑脊倒刺鲃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苏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3-571,共9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黑脊倒刺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精巢属于小叶型 ,由精小叶、小叶间质、壶腹腔和输出管构成。精小叶由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除初级精原细胞以外的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黑脊倒刺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精巢属于小叶型 ,由精小叶、小叶间质、壶腹腔和输出管构成。精小叶由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除初级精原细胞以外的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囊。每一精小囊中的生精细胞发育同步。成熟的精子从精小囊中释放出来 ,进入小叶腔中。在精巢的腹侧 ,小叶腔与壶腹腔连接。在壶腹腔的外侧 ,有一条与壶腹腔平行的输出管。壶腹腔与输出管相通。在壶腹腔和输出管中都充满精子。精巢的后端与贮精囊相连。贮精囊中充满形状不规则的腔隙。腔隙中有精子分布。输出管从精巢延伸出来 ,进入贮精囊中 ,位于贮精囊的一侧。左右两个贮精囊通向一条共同的输精管。输精管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精子发生在精小叶中进行。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经过精子形成过程 ,形成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巢 组织结构 精子发生 黑脊倒刺鲃 鲤科 鱼巴亚科
下载PDF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精巢的周期发育 被引量:20
13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陈莲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 (Sebastiscusmarmoratus)的精巢结构和生殖周期。褐菖精巢属于小叶型。每年 8~ 9月 ,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原细胞分裂增殖 ,产生次级精原细胞。后者和支持细胞组成精小囊。 10月~翌年 1月进入...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 (Sebastiscusmarmoratus)的精巢结构和生殖周期。褐菖精巢属于小叶型。每年 8~ 9月 ,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原细胞分裂增殖 ,产生次级精原细胞。后者和支持细胞组成精小囊。 10月~翌年 1月进入精子发生期。精小囊中的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 ,逐渐形成精子。 2~ 7月是精子退化吸收期 ,精巢中仅有初级精原细胞和残余的精子。在生殖季节 ,精子经由输出管和输精管运至尿殖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YOU 精巢结构 生殖周期 卵胎生 硬骨鱼
下载PDF
泥鳅的性腺分化及温度对性腺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玉红 林丹军 尤永隆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嵴的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性腺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日龄仔鱼PGCs位于消化管上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部的...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嵴的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性腺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日龄仔鱼PGCs位于消化管上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部的腹膜上皮上;10日龄时生殖嵴生成;20日龄时PGCs迁入生殖嵴,形成原始性腺;25日龄时原始性腺开始向卵巢分化;30日龄时原始性腺向精巢分化。46日龄时,双侧卵巢已经合并成1个卵巢。仔鱼孵化后的25~30d为性腺分化的关键时期。在自然水温(23-25)℃和较低水温(22±1.0)℃中培育的幼鱼,雄性率分别为(51.1±1.5)%和(48.6±1.8)%,而培育于较高水温[(27±1.0)℃,(32±1.0)℃]中的泥鳅,雄性率分别达到了(82.0±3.4)%和(90.0±2.5)%,有些个体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泥鳅的性腺分化,高温会诱导产生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温度 性腺分化 雄性率
下载PDF
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丽丽 郑欣欣 +1 位作者 尤永隆 林丹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对从闽江中上游水域中捕获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进行了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实验,并观察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半刺厚唇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生长,性腺发育至成熟。在繁殖季节(5—6月)... 对从闽江中上游水域中捕获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进行了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实验,并观察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半刺厚唇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生长,性腺发育至成熟。在繁殖季节(5—6月),对培育的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雌鱼催产率为54.0%,受精率为83.3%。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过62 h发育,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过55-65 d的培育成全长25-35 mm的鱼苗,鱼苗成活率为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 人工繁殖 性腺发育
下载PDF
性成熟黄颡鱼Pseudobu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精巢的年周期变化Ⅰ:生精部的周年变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小真 林丹军 尤永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黄颡鱼的精巢从外形上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生精部 ,下段为贮精囊 .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 ,其周年变化经历如下过程 : 期— 期— 期— 期— 期 .4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 .生殖季节为 5~ 7月 ,5月生精部处于 ... 黄颡鱼的精巢从外形上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生精部 ,下段为贮精囊 .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 ,其周年变化经历如下过程 : 期— 期— 期— 期— 期 .4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 .生殖季节为 5~ 7月 ,5月生精部处于 期 .6~ 7月生精部处于 期 ,产生大量精子 .8~ 1 1月虽非生殖季节 ,生精部仍进行生精活动 .1 2月至翌年 4月 ,生精部处于 期 ,并以 期精巢过冬 .贮精囊在生殖季节分泌活动旺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精巢 年周期 性成熟 鲇形目 生殖生物学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的形态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江寰新 尤永隆 +1 位作者 林丹军 苏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的形态结构.中华乌塘鳢鱼精巢分为两部分,前段为生精部,线形;后段为贮精囊,末端1cm区域有薄膜状结构.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贮精囊为网状管腔结构.
关键词 鳢鱼 中华乌塘鳢 精巢 贮精囊 形态结构 叶型 区域 末端
下载PDF
温度对江黄颡鱼性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程晓春 林丹军 尤永隆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80,共8页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江黄颡鱼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生殖嵴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探讨在不同温度培育下性腺分化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日龄仔鱼PGCs位于鱼体中肠背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方的腹膜上皮;8日龄时,生殖嵴形...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江黄颡鱼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生殖嵴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探讨在不同温度培育下性腺分化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日龄仔鱼PGCs位于鱼体中肠背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方的腹膜上皮;8日龄时,生殖嵴形成;14日龄时,原始性腺形成;23日龄时,性腺开始分化。从孵化后的第10天开始,分别用(20±0.5)、(24±1.0自然水温、对照组)、(30±0.5)和(34±0.5)℃4种水温培育仔鱼达25天。实验结束后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和(20±0.5)℃组的雌、雄性比接近1∶1(分别为1∶1.09和1.22∶1);(30±0.5)℃组的为1∶4.89,雄性率达(83.3±0.7)%;(34±0.5)℃组的为2.85∶1,雄性率仅为(26.4±0.4)%。提示(30±0.5)℃可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雄性,(34±0.5)℃则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雌性。实验结果表明,江黄颡鱼的性分化是属于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黄颡鱼 性分化 温度 性比
下载PDF
大黄鱼精子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 被引量:35
19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75,共7页
研究了大黄鱼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大黄鱼精液pH值为6.72—7.25。精子平均密度为14.45×109·ml-1。精子离体后在精液中3.5h(25℃)仍有80.5%可以存活。在精子激活液中,不同的盐度和酸碱度对精子的活... 研究了大黄鱼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大黄鱼精液pH值为6.72—7.25。精子平均密度为14.45×109·ml-1。精子离体后在精液中3.5h(25℃)仍有80.5%可以存活。在精子激活液中,不同的盐度和酸碱度对精子的活力、存活时间和运动状况影响很大。精子适宜的盐度为20—35,pH值为6.60—8.50。在海水中精子的直线快速运动仅持续3min。使用筛选出的精液稀释液和抗冻剂组成精子冷冻保存液。采用快速冷冻保存方法在液氮中保存精子。经保存1a,采用室温(21—23.5℃)自然解冻冻精,精子活力可达到89.5%±4.2%。利用冻精进行大黄鱼的人工授精试验,受精率达82.7%±5.5%,孵化率达85.7%±5.8%,与鲜精对照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精子 生理特性 冷冻保存 盐度 酸碱度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大黄鱼精子冷冻复苏后活力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陈炳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6,共6页
大黄鱼精子以甘油为冷冻保存剂,经冷冻-解冻复苏后观察精子的活力和超微结构变化,并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冻精的受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冷冻精子的活力较高(83.1±6.2)%.大部分冷冻精子结构完整,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71.5... 大黄鱼精子以甘油为冷冻保存剂,经冷冻-解冻复苏后观察精子的活力和超微结构变化,并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冻精的受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冷冻精子的活力较高(83.1±6.2)%.大部分冷冻精子结构完整,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71.5±11.6)%.与鲜精对照组比较,仍存在差异(P<0.05).部分冷冻-解冻后的精子结构出现异常,畸形率达到29.3%(P<0.01).较常见的异常是精子质膜膨胀或破损,核膜消失,染色质解体,线粒体嵴消失,轴丝断裂成许多段等.冷冻精子结构异常可能是冻精解冻复苏后精子活力和受精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冷冻精子 活力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