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效果评估
1
作者 王俊 张辉 +3 位作者 李正远 郝琳 陈圣洪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39-5844,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会经历明显的疼痛,这对功能恢复存在负面影响,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镇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为探求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有效的围术期镇痛策略,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和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新...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会经历明显的疼痛,这对功能恢复存在负面影响,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镇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为探求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有效的围术期镇痛策略,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和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新型局部浸润麻醉制剂,同时探讨该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换过程中是否使用局部浸润麻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周围注射吗啡、氟比洛芬酯及复方倍他米松配置而成的局部浸润麻醉制剂,而对照组术中未使用任何镇痛药物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学会评分、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置换后6,12及24 h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367,-2.906,-4.199,P<0.05);但在术后48,72 h,两组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Z=-1.287,-1.478,P>0.05);②置换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学会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19,-8.027,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818,P<0.05);④在术后早期,两组患者的发热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及假体周围感染;⑤结果表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由吗啡、氟比洛芬酯及复方倍他米松组成的局部浸润麻醉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并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局部浸润麻醉 镇痛 复方倍他米松 疼痛目测类比评分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BOPPPS联合假骨Workshop教学方法在留学生关节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辉 王俊 +4 位作者 尹力 陆鸣 高维陆 李叶天 尹宗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为探讨BOPPPS联合假骨Workshop教学方法在留学生关节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临床实习的52名留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名学生。研究组采用BOPPPS联合假骨Wor... 为探讨BOPPPS联合假骨Workshop教学方法在留学生关节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临床实习的52名留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名学生。研究组采用BOPPPS联合假骨Workshop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结合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两组留学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研究组留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BOPPPS联合假骨Workshop教学方法可更直观地帮助留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科 留学生 临床教学 BOPPPS WORKSHOP
下载PDF
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叶天 刘富恩 +4 位作者 郝琳 李兴照 李鸿 张辉 尹宗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8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8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名。对照组采用CBL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住院医师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临床病例分析的掌握情况及对骨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基础知识、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及住院医师满意度评分[(87.24±4.18)分、(88.38±2.68)分、(44.37±2.82)分]均高于对照组[(84.41±3.98)分、(83.80±4.87)分、(39.97±3.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临床技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中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能力和住院医师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骨科 CBL 继续医学教育 教学
下载PDF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早期感染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正远 郝琳 +3 位作者 陈圣洪 彭凯 王俊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46-5350,共5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观察组患者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 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万古霉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术后连续7 d发热率、膝关节肿胀程度、累计引流量及术后1年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发生率,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连续7 d发热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和累积引流量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在术后早期预防切口感染方面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万古霉素 切口感染 发热 关节假体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引流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亚洲人群转子间骨折髓内钉突出程度的比较
5
作者 王安全 陈昊 +5 位作者 华兴一 卢晓林 周剑 崔益亮 李光宇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1-1906,共6页
背景:因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设计与亚洲人群的不匹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可能会出现股骨转子近端的髓内钉突出,突出长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定量测量PFNA-Ⅱ内固定后髓内钉股骨转子近端突出长度,分... 背景:因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设计与亚洲人群的不匹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可能会出现股骨转子近端的髓内钉突出,突出长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定量测量PFNA-Ⅱ内固定后髓内钉股骨转子近端突出长度,分析突出长度对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68例因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在髋关节X射线前后位片上定量测量股骨大转子近端髓内钉外突值,按照是否存在股骨大转子近端髓内钉突出分为突出组与非突出组。采集患者的性别、身高、骨折类型、使用的髓内钉长度、直径、螺旋刀片在股骨颈的位置及大转子近端髓内钉突出长度等数据,术后6个月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判断术后疗效,观察PFNA-Ⅱ大转子近端突出对手术疗效是否存在影响。结果与结论:①突出组及非突出组患者性别特征存在明显差异(P=0.001);②按AO/OTA分类,两组患者的骨折类型无明显差异(P=0.289);③两组患者使用的髓内钉直径、长度特征均无明显差异(P=0.067,P=1.000);④患者身高与使用的髓内钉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510),但与突出长度有明显相关性(P=0.034);螺旋刀片位置与突出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968);⑤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73),但突出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高于非突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⑥结果提示PFNA-Ⅱ在治疗亚洲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大转子近端经常发生髓内钉突出;当髓内钉伸入大转子近端软组织时,患者主诉大转子近端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高于非突出组;为了更好地适应亚洲人群骨骼特点,建议对PFNA-Ⅱ进行改良,进一步缩短近端钉端,以获得更好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Ⅱ 髓内钉突出 内固定 疼痛
下载PDF
38例游离组织移植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宗生 卜海富 +2 位作者 高学纯 董吟林 江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确定患者四肢大面积缺损行皮瓣、肌皮瓣移植及游离骨移植术和手指缺损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的最适宜手术时机。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吻合血管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 目的确定患者四肢大面积缺损行皮瓣、肌皮瓣移植及游离骨移植术和手指缺损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的最适宜手术时机。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吻合血管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吻合血管的游离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和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结果临床应用38例,36例成功,2例失败。急诊行游离(肌)皮瓣移植术9例,4例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坏死;延期(肌)皮瓣移植4例无血管危象;急诊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8例,择期手术5例,全部成活,仅1例出现血管危象。结论四肢大面积组织缺损,尤其是污染明显的病例,急诊行游离组织移植风险大,宜行延迟一期游离组织移植术;外伤性手指缺损具有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指征病例,争取急诊行再造术。静脉血管危象是游离组织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四肢 骨缺损 手指再造 游离组织
下载PDF
桡骨远端瘤段切除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重建桡腕关节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宗生 胡勇 +2 位作者 卜海富 高学纯 董吟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松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 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桡骨 腓骨移植 腕关节
下载PDF
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宗生 王姚斐 +1 位作者 华兴一 汤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研究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对其愈合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健康红宝鸡,其中3只6趾不做手术,用于正常鸡足屈趾深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的测定; 51只双侧足的第三趾屈趾深肌腱切断后行改良Kessler法吻合... 目的 研究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对其愈合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健康红宝鸡,其中3只6趾不做手术,用于正常鸡足屈趾深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的测定; 51只双侧足的第三趾屈趾深肌腱切断后行改良Kessler法吻合,术后实验足不用任何固定,对照足予管型石膏固定。24只用于术后3、7、14、21d的形态学观察, 30只用于术后即刻和3、7、14、21d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各个时间段,实验足肌腱愈合的形态学观察均优于对照足,实验足的抗断裂力均不差于对照足,实验足从术后即刻开始其抗断裂力均大于正常鸡足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结论屈趾肌腱吻合术后进行早期主动活动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肌腱的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运动活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周围神经生物力学特性及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尹宗生 王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周围神经无论在生理状态下,还是在牵拉伤的发生机制中,以及在损伤后的张力缝合或神经损伤后移植神经长度的选择等方面,均与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周围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目前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的研究现状... 周围神经无论在生理状态下,还是在牵拉伤的发生机制中,以及在损伤后的张力缝合或神经损伤后移植神经长度的选择等方面,均与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周围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目前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生物力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小鼠Wnt-3a基因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初步分析
10
作者 尹宗生 张辉 +4 位作者 张胜权 王伟 华兴一 胡勇 李光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212-2215,共4页
目的:表达具备生物活性的重组小鼠Wnt-3a信号蛋白.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Wnt3a转染并筛选稳定表达的NIH3T3细胞,WesternBlot鉴定重组Wnt-3a蛋白的表达,并对Wnt3a/NIH3T3细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 目的:表达具备生物活性的重组小鼠Wnt-3a信号蛋白.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Wnt3a转染并筛选稳定表达的NIH3T3细胞,WesternBlot鉴定重组Wnt-3a蛋白的表达,并对Wnt3a/NIH3T3细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给予检测.结果:Wnt-3a信号蛋白在Wnt3a/NIH3T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Wnt-3a信号蛋白能够明显提高NIH3T3细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结论: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的重组Wnt-3a信号蛋白具备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3a 真核表达 接触抑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11
作者 尹宗生 胡勇 +1 位作者 李鸿 王伟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 目的:评价前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前入路减压
下载PDF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维陆 李鸿 +6 位作者 刘必全 胡勇 刘敬军 尹力 刘虎 梅斌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966-2972,共7页
背景: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中的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50... 背景: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中的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全麻组术前行常规全麻;股神经阻滞组在全麻前行术侧股神经阻滞;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在全麻前分别行术侧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比较3组患者术后静息、运动状态下的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术后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及复诊时的膝关节HSS评分。结果与结论:(1)股神经阻滞组、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运动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显著低于股神经阻滞组(P<0.05);(2)股神经阻滞组、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全麻组(P<0.05),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显著大于股神经阻滞组(P<0.05);(3)股神经阻滞组、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全麻组(P<0.05),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显著少于股神经阻滞组(P<0.05);(4)术后1个月时,股神经阻滞组、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的膝关节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组显著高于股神经阻滞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3组间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与全麻及股神经阻滞相比,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为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股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多模式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解剖学与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48
13
作者 王世栋 邓雪飞 +5 位作者 尹宗生 王伟 胡勇 朱友志 张禹 韩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解剖构成及其显露腰椎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部MRI与CT图像,观察肌间隙的影像学显示特点。结果:Wiltse间隙位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由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无血管、神经穿行;通过该间隙可清晰显露腰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及横突;75.0%的CT片和93.3%的MRI片可显示Wiltse间隙。LIMP间隙位于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由一层薄而透明的筋膜分隔两肌,69.4%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肌支穿行间隙内;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区及椎弓根;41.6%的CT片和56.6%的MRI片可显示LIMP间隙。Watkins间隙位于髂肋肌与腰方肌之间,由腰背筋膜中层及少量脂肪分隔肌肉形成,75.0%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血管走行;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及椎体两侧;63.3%的CT片和86.6%的MRI片可显示Watkins间隙。结论:熟悉腰椎不同肌间隙的形态特点及穿行结构,术前影像学准确观测有助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腰椎 解剖学 MRI CT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修复后股骨头坏死7个相关因素:199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谢康 高维陆 +1 位作者 常俊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529-3534,共6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一直没有明确的专家共识。目的:回顾性提出和分析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例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病例进... 背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一直没有明确的专家共识。目的:回顾性提出和分析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例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Garden分型,骨折季节,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后完全负重下床时间7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这些因素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19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3%;(2)体质量指数,Garden分型,骨折季节季节性变动及骨折复位质量与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患者年龄、性别,内固定后负重时间与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无明显相关性;(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Garden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季节性变动(冬季vs夏季)对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展有明显影响;(4)结果提示,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及骨折复位质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有很大的影响;冬季骨折可能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GARDEN分型 体质量指数 季节性变动
下载PDF
合肥地区人工髋关节置换病因及相关因素:6年5所医院305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志翔 尹宗生 +3 位作者 许鹏飞 高维陆 胡钦 祁家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52-1357,共6页
背景: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因较多,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原发性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上述疾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不同,导致其在人工髋关... 背景: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因较多,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原发性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上述疾病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不同,导致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目的:分析合肥地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在性别、年龄及发病趋势上的分布特点,以期对影响髋关节健康的疾病及易感因素进行早期筛查及预防。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合肥地区5所医院收治的3 05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出院诊断分成11类,统计其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3 05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髋部骨折1 763例(56.7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45例(17.55%),原发性骨关节炎461例(14.85%),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96例(6.31%),类风湿关节炎35例(1.13%),强直性脊柱炎10例(0.32%),创伤性关节炎26例(0.84%),感染性关节炎12例(0.39%),髋部肿瘤4例(0.13%),骨纤维性发育不良3例(0.097%),大骨节病1例(0.032%)。5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大于50岁以下(包括50岁)(χ2=12.7,P<0.05)。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χ2=61.07,P<0.05)。提示合肥地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因复杂,主要病因是髋部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原发性髋关节炎,以50岁以上患者为主,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合肥地区 病因 构成比 髋部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原发性关节炎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早期关节遗忘度的对比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辉 李鸿 +6 位作者 李叶天 陆鸣 尹力 高维陆 刘敬军 刘必全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4802-4806,共5页
背景:临床长期随访显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与后稳定型假体置换后的膝关节活动度、10-15年假体生存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区别,但针对两种膝关节假体孰优孰劣的争论依然存在。目的: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 背景:临床长期随访显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与后稳定型假体置换后的膝关节活动度、10-15年假体生存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区别,但针对两种膝关节假体孰优孰劣的争论依然存在。目的:对比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差别。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3例,女47例,年龄46-83岁,其中30例接受后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换治疗,另30例接受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关节遗忘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评价。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60例患者获得5-16个月随访,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及僵硬等并发症;②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关节遗忘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后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置换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早期关节遗忘度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后叉韧带保留型 后稳定型 人工关节遗忘度评分 骨性关节炎 疼痛 膝关节活动度 HSS评分
下载PDF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自我控制锻炼与持续被动运动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辉 刘必全 +4 位作者 李鸿 刘敬军 甘玉云 李伦兰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30-3135,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持续被动运动曾经是标准的锻炼方法,但其效果饱受诟病;自我控制锻炼是患者自己控制的主动锻炼方法,同样也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住院期间患者...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持续被动运动曾经是标准的锻炼方法,但其效果饱受诟病;自我控制锻炼是患者自己控制的主动锻炼方法,同样也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住院期间患者自我控制功能锻炼与持续被动运动锻炼的差别。方法:纳入接受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自我控制锻炼组术后24 h开始自我控制功能锻炼;持续被动运动组术后24 h开始使用持续被动运动机开展被动功能锻炼。该研究方案已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患者均被充分告知并完全知情同意。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第1,3,5,7天的膝关节活动度、静息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2组一般资料在置换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术后静息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最大伸直角度、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术后第3天最大屈曲角度和术后第7天的膝关节周径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持续被动运动组优于自我控制锻炼组;(4)结果表明,基于患者自主控制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锻炼方法与传统持续被动运动锻炼效果之间无明显差别,持续被动运动可以不作为常规使用,且自主控制锻炼法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 持续被动运动 功能锻炼 活动度 疼痛 引流量 血容量 膝关节周径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流行病学分析:2008至2013年合肥市1146例回顾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鹏飞 尹宗生 +1 位作者 高维陆 马志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4-509,共6页
背景:众所周知膝关节骨关节炎普遍存在于亚洲的中老年人中,但是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开展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目的:通过对合肥市相关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合肥市过去6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年... 背景:众所周知膝关节骨关节炎普遍存在于亚洲的中老年人中,但是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开展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目的:通过对合肥市相关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合肥市过去6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年龄和性别的人口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3-12-31合肥市相关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合肥市相关医院病案室数据库,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教育水平、体质量指数及手术部位等。在其中一家医院调取更加详细的临床信息,便于更详细的对男女性别间临床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2008至2013年共有1 146例患者因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增长速率明显增快,且女性高于男性。其中在一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不同性别间在年龄、病程、教育水平、体质量指数及手术部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调查结果发现合肥市从2008至2013年间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数量稳步增长,且女性比例较男性高。但造成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数量差距的相关危险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性别特性 流行病学 合肥市 危险因素 回顾性分析 年龄 病程 教育水平
下载PDF
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后肢体功能和生存率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江正 尹宗生 +2 位作者 胡勇 刘必全 王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23-528,共6页
背景:股骨远端是原发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目前大部分都选用保肢治疗。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股骨远端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早期和中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但对其长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尚少。目的:探讨行国产型股骨远端肿瘤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 背景:股骨远端是原发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目前大部分都选用保肢治疗。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股骨远端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早期和中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但对其长期功能及预后的报道尚少。目的:探讨行国产型股骨远端肿瘤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患者的假体长期预后情况及肢体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34例,均采用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4个月(11-126个月),末次随访23例患者生存,11例患者死亡;23例生存患者中7例发生与假体相关并发症:4例行翻修,3例行截肢。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6%;29例患者在置换后2年时行膝关节Enneking评分,总体平均分为19.3分(7-27分):优6例,良16例,中5例,差2例,患者假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75.9%。结果提示,旋转铰链式人工假体置换在治疗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中能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膝关节 恶性骨肿瘤 肿瘤型人工关节 置换 生存率
下载PDF
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培养、纯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良春 尹宗生 +3 位作者 王伟 胡勇 高荣保 王明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7-819,T0001,共4页
目的:比较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的体外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分别取新生和成年SD大鼠的坐骨神经,用混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低浓度胰酶快速消化法进行培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S-100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行MT... 目的:比较新生和成年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的体外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分别取新生和成年SD大鼠的坐骨神经,用混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低浓度胰酶快速消化法进行培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S-100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两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均呈S-100免疫细胞化学反应阳性,纯度均达95%以上;由生长曲线显示新生鼠SCs生长更快,第2代SCs倍增时间:新生鼠3d、成年鼠4d。结论:从新生和成年大鼠坐骨神经能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量高纯度的SCs,新生鼠SCs增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大鼠 坐骨神经 细胞培养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