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浆水优势发酵菌株鉴定及其发酵性能评价
1
作者 徐斯雅 贠建民 +4 位作者 郭伟红 屈玉玲 张紊玮 艾对元 赵风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2-111,共10页
为充分挖掘自然发酵浆水中的优质微生物资源,该试验通过经典的平板分离培养法对兰州浆水中的微生物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生长特性与产酸性能测定筛选出优势发酵菌株,并对其进行浆水的模拟发酵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从自然发酵浆水中分... 为充分挖掘自然发酵浆水中的优质微生物资源,该试验通过经典的平板分离培养法对兰州浆水中的微生物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生长特性与产酸性能测定筛选出优势发酵菌株,并对其进行浆水的模拟发酵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从自然发酵浆水中分离出的7株乳酸菌中,M6的生长特性与产酸性能最佳,其在MRS培养液中48 h产酸量为22.6 g/L;分离出的3株酵母菌中,J2的产酯能力最强,其在豆芽汁培养液中48 h产乙酸乙酯含量为263.77μg/mL。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M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J2为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模拟浆水发酵试验表明,混合菌株发酵浆水口感酸爽,且风味接近于原有浆水;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样品中共检出挥发性物质87种,其中,乙酸乙酯、双戊烯、乙醇、苯乙醇、乙酸等兰州浆水的主体呈味物质较原浆水均有所提供。说明筛出的2株菌株M6和J2是兰州浆水中的典型优势菌株,其对浆水发酵过程形成独特风味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水 优势菌株 筛选 模拟发酵 品质评价
下载PDF
人工辅助接种对白菜尾菜裹包青贮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叶晨光 贠建民 +4 位作者 郭伟红 王彪 徐斯雅 屈玉玲 张紊玮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探究人工辅助接种对尾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兰州高原夏季蔬菜初加工废白菜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发酵为对照(CK组),探究人工辅助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组)及其组... 为探究人工辅助接种对尾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兰州高原夏季蔬菜初加工废白菜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发酵为对照(CK组),探究人工辅助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组)及其组合接种(Lp+Bs组)对30 d青贮发酵过程中样品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发酵特性和优势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青贮天数下,接种菌剂各组发酵饲料的感官品质均优于CK组;各组pH值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Lp+Bs青贮30 d较15 d的pH值略有上升除外);青贮30 d时接种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均较CK组升高,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氨态氮/总氮含量低于CK组;各组干物质含量均随青贮天数的延长而下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青贮天数的延长而上升,青贮至30 d时,Lp组和Lp+Bs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Bs组。同一青贮天数下,各组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接种组的乳酸菌数量均高于CK组,而霉菌和酵母菌数量低于CK组。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组综合价值表现为Lp组>Lp+Bs组>Bs组>CK组。综上所述,接种L.plantarum、B.subtilis以及二菌组合可改善尾菜裹包青贮发酵饲料的品质,其中单独接种L.plantarum效果最好。本研究可为人工辅助接种裹包尾菜青贮发酵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尾菜 裹包青贮 植物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品质
下载PDF
双孢蘑菇采后冷链流通过程品质劣变及活性氧代谢规律
3
作者 王彪 王霆 +3 位作者 贠建民 李文辉 郭更新 屈玉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5-388,共14页
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冷链流通过程中子实体品质劣变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在采后预冷、冷链运输过程及模拟低温货架期的感官品质、主要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情况进行动态测定,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探究... 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冷链流通过程中子实体品质劣变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在采后预冷、冷链运输过程及模拟低温货架期的感官品质、主要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情况进行动态测定,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探究品质劣变与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冷链流通过程中,双孢蘑菇在预冷及冷链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不大,而在模拟超市低温货架期(12℃±1℃)贮藏期间出现品质逐渐劣变。在第3天出现呼吸高峰,之后其感官品质迅速下降,主要表现为萎蔫、褐变、开伞、质地软化等。同时,其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相对电导率(RC)、总酚(TP)、丙二醛(MDA)、O_(2)·^(-)和H_(2)O_(2)的含量及活性氧(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呈动态上升的趋势。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褐变受到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相关性最高(R^(2)=0.95),失重率(WL)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R^(2)=0.9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ROS不断积累,而抗氧化酶系中虽然PPO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总抗氧化能力呈下降趋势,导致其贮藏品质劣变加速。根据这些规律可更准确预测双孢蘑菇货架期,并为采后冷链流通与货架销售期间品质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冷链流通 品质劣变 相关性分析 生理变化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蓝田县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的筛选
4
作者 侯宇 宋方君 +8 位作者 卫鹏程 王毅 李锐 杨帆 屈玉玲 李菲 王珂 张萌 张圆媛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为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支撑,筛选适宜蓝田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机械化油菜品种,引进产量高、抗逆性强、抗倒伏等综合性状好的油菜品种秦优1618、秦优1699、合油杂2号、陕油2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618产量最高,为173.1 kg/667m^(2)... 为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支撑,筛选适宜蓝田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机械化油菜品种,引进产量高、抗逆性强、抗倒伏等综合性状好的油菜品种秦优1618、秦优1699、合油杂2号、陕油2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618产量最高,为173.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25%;越冬前叶片数、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分别为8.5片、13100株/667m^(2)、6个、192.3个;千粒重最重,为3.5 g;无病虫害发生,抗寒性、抗倒性均为强,可在蓝田县推广种植。秦优1699产量较高,为160.7 kg/667m^(2),较CK增产3.28%;株数最少,为10300株/667m^(2);越冬前叶片数、越冬前根茎粗、越冬前薹高、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均最高,分别为9.6片、1.8 cm、5.5 cm、149.6 cm、9个、256.3个,但冬前生长较快,易发生冻害,有轻度发生蚜虫,可在蓝田县原区、焦汤等地种植,不建议在岭区等高寒区大面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全程机械化 品种筛选 蓝田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中HNF-1β与O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屈玉玲 王晶 +2 位作者 朱嘉晖 刘晓莉 翟学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OCCC)中HNF-1β与O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卵巢内膜异位症、OCCC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目的探讨卵巢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OCCC)中HNF-1β与O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卵巢内膜异位症、OCCC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rioid carcinoma, OEC)中HNF-1β和OP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HNF-1β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卵巢内膜异位症及OCCC组的中~高阳性率分别为0(0/24)、84.6%(22/26)、100%(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605,χ~2=69.370,P<0.05)。OP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卵巢内膜异位症及OCCC组的中~高阳性率分别为0(0/24)、80.8%(21/26)、100%(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86,χ~2=71.508,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NF-1β和OPN在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574,P<0.05),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881,P<0.05),在卵巢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830,P<0.05),在OC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674,P<0.05),而两者在OEC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_s=-0.407,P>0.05)。结论 HNF-1β和OPN可能协同参与卵巢内膜异位症癌变为OCCC的过程,维持其生物学行为。阻断HNF-1β表达或与OPN的相互作用,有望成为OCCC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透明细胞癌 卵巢内膜异位症 HNF-1β OP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屈玉玲 孟永宏 +3 位作者 张宸 任媛媛 董桂茹 陈卫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克隆表达Bacillus subtilis natto HSF 1410谷氨酸脱氢酶(GDH),测定其酶活性,并阐述其体内功能。将gdhA基因克隆入pET28a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其蛋白结构、结构域特点。经测定Bacillus subtilis natto GD... 克隆表达Bacillus subtilis natto HSF 1410谷氨酸脱氢酶(GDH),测定其酶活性,并阐述其体内功能。将gdhA基因克隆入pET28a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其蛋白结构、结构域特点。经测定Bacillus subtilis natto GDH同时具有NADP^+和NAD^+依赖活性,酶活比活力分别为3.140U/mg蛋白和0.251 4U/mg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dhA基因包含一个长度为1 2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7.05kDa,理论等电点为5.58,不含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其三级结构表明,该蛋白在45—174位氨基酸残基形成二聚化结构域,191—424位氨基酸残基形成NAD(P)结合位域。B.subtilis natto HSF 1410与E.coli中gdhA的二聚化结构域、NAD(P)结合位域的氨基酸相似度分别为29.23%、29.27%,显著高于B.subtilis 168中gdhA的氨基酸相似度;与B.subtilis 168中gdhA蛋白空间结构相比,B.subtilis natto HSF 1410与E.coli中gdhA在空间结构上更为相似,在体内主要负责促α-酮戊二酸转化成谷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谷氨酸脱氢酶 CDNA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解脂亚罗酵母中HMG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催化域部分表达
7
作者 屈玉玲 谭思远 +2 位作者 董桂茹 苏安平 孟永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共6页
对解脂亚罗酵母中甲羟戊酸途径的限速酶HMGR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其活性结构域(tHMG,第441~875位氨基酸),并与标记分子GFP共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MGR基因可编码一个含有999个氨基酸的疏水性不稳定蛋白,该蛋白前500个氨基酸... 对解脂亚罗酵母中甲羟戊酸途径的限速酶HMGR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其活性结构域(tHMG,第441~875位氨基酸),并与标记分子GFP共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MGR基因可编码一个含有999个氨基酸的疏水性不稳定蛋白,该蛋白前500个氨基酸肽链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其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4.93kDa和4.77;活性结构域包含50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27.74kDa和4.93,不含跨膜区。两个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均以同源四聚体的状态存在。在激发光(488nm)下观察融合表达tHMGGFP的酵母细胞,发现产生绿色荧光。经测定解脂亚罗酵母超表达催化域(tHMG)后,酶比活为1.14U/mg,比对照组提高了62.7%,此结果说明HMGR催化域部分可以独立表达,提高细胞内的HMGR酶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亚罗酵母 甲羟戊酸途径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融合表达
下载PDF
农业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屈玉玲 贠建民 +2 位作者 赵风云 张紊玮 艾对元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38-43,共6页
目前,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科学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农业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 目前,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科学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农业院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对混合教学模式下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一体的高阶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思政建设 《细胞生物学》
下载PDF
胃癌组织和细胞中P115、MI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玮 易永芬 +2 位作者 闫田静 文雪 屈玉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MIF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S-P、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P115及MIF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3种细胞株(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MK...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MIF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S-P、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P115及MIF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3种细胞株(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P115和MI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80%,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6.7%,胃癌组织中P115和MI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且P115的表达和MI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3,P=0.017);胃癌组织中P115、MI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P115、MIF在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P<0.01);且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中P115和MI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胃癌细胞株MKN-28(P<0.05)。结论 P115和MIF的过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对P115和MIF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有可能使其成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胃癌 P115 MIF
下载PDF
大鼠结直肠腺瘤—癌序列模型的APC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伟 张曹 +2 位作者 李海 杨银学 屈玉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635-63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SD大鼠结直肠"腺瘤—癌"序列模型不同病变阶段正常组织、腺瘤和癌变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1,2-二甲基肼盐建立结直肠"腺瘤—癌"序列动... 目的探讨SD大鼠结直肠"腺瘤—癌"序列模型不同病变阶段正常组织、腺瘤和癌变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1,2-二甲基肼盐建立结直肠"腺瘤—癌"序列动物模型。按30mg·kg-1体质量,每周皮下注射1次,连续注射20周。造模完成后取同时存在正常、腺瘤和癌组织的30例SD大鼠结直肠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P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C阳性表达率在癌、腺瘤、正常组织中均不同(P<0.05);APC阳性率正常组高于腺瘤组和癌变组,腺瘤组高于癌变组(P<0.0125)。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在腺瘤-癌序列进展过程中,阳性细胞数与染色强度逐渐下降。结论 SD大鼠"腺瘤—癌"序列动物模型中,APC蛋白在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癌”序列 1 2-二甲基肼盐 APC基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介质覆盖无限长导电圆柱上缝隙辐射的GTD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良勇 屈玉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7-74,共8页
本文得到了薄介质覆盖无限长导电圆柱上缝隙辐射的高频渐近结果,它以GTD的简洁形式表示,并在过渡区连续。本文利用GTD解,计算了归一化方向图,讨论了介质层厚度及介电系数ε_r的影响。本文解与精确解吻合好,计算速度迅速。
关键词 介质覆盖 导电圆柱 散射 绕射 GTD
下载PDF
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羊肚菌深层发酵麦角甾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更新 贠建民 +3 位作者 王彪 赵雨萱 李文辉 屈玉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44,共7页
探究了6种甘肃道地中草药提取物对羊肚菌液体发酵生物量及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筛选适宜羊肚菌发酵产麦角甾醇的中药材种类,并重点考察了添加红芪提取物对羊肚菌液体发酵麦角甾醇的影响,优化了其发酵工艺参... 探究了6种甘肃道地中草药提取物对羊肚菌液体发酵生物量及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筛选适宜羊肚菌发酵产麦角甾醇的中药材种类,并重点考察了添加红芪提取物对羊肚菌液体发酵麦角甾醇的影响,优化了其发酵工艺参数,建立了羊肚菌在中草药液体环境中的发酵体系。结果表明,党参、红芪、柴胡对羊肚菌生物量和麦角甾醇产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红芪效果最佳,在100 g/L的添加剂量下,生物量干重和麦角甾醇产量最大,达到了10.57 g/L和47.69 mg/L,分别是对照组的2.83倍、2.50倍;甘草、当归、板蓝根在50 g/L的剂量下,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超过50 g/L剂量时,对其生长均有强抑制作用。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麦角甾醇含量的因素顺序为发酵时间>红芪剂量>发酵温度;最佳工艺参数为红芪剂量97.60 g/L,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11 d,接种量8%,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麦角甾醇产量达到59.16 mg/L,比工艺优化前提高了21.95%。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产业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促进羊肚菌液体发酵麦角甾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羊肚菌 深层发酵 麦角甾醇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1例报道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莉 屈玉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胃间叶肿瘤,2007年由Takahashi等首次报道并命名。该肿瘤已纳入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因PAMT病例相对较少,目前对其了解不足,临...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胃间叶肿瘤,2007年由Takahashi等首次报道并命名。该肿瘤已纳入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因PAMT病例相对较少,目前对其了解不足,临床易误诊为胃肠间质瘤或纤维瘤病等。为提高认识,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TERT启动子突变分析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莉 屈玉玲 +1 位作者 翟学锋 杨治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胶质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区(TERTp)突变状态,探讨其对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88例胶质瘤石蜡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Sanger测序法检测TERTp突变情况,分析在胶质瘤中突变率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运用Kapl... 目的研究弥漫性胶质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区(TERTp)突变状态,探讨其对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88例胶质瘤石蜡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Sanger测序法检测TERTp突变情况,分析在胶质瘤中突变率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ERTp状态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ERT启动子区突变在脑胶质瘤中总发生率为63.6%(56/88),主要集中在少突胶质细胞瘤(61.6%)和胶质母细胞瘤(74.2%)中。TERTp突变率与胶质瘤WHO分级无明显相关性,TERTp突变型(TERTp-mut)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低于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TERTp状态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指标,联合其他基因检测可能具有更精准的预后价值及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瘤 TERT启动子突变 预后分析 Kaplan-Meier
下载PDF
p115和MIF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表达情况
15
作者 文雪 易永芬 +2 位作者 邓玮 闫田静 屈玉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研究人肝癌低分化SMCC-7721细胞株,高分化HepG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的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factor,MIF)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 目的:研究人肝癌低分化SMCC-7721细胞株,高分化HepG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的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factor,MIF)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MCC-7721,HepG2的p115和MIF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SMCC-7721表达更强,与对照组正常肝细胞株LO2的表达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免疫组化方法结果显示:SMCC-7721,HepG2中p115在主要位于除高尔基体外的细胞质中,但在细胞质中HepG2着色相对较淡,而LO2中位于细胞核旁的高尔基体上。MIF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在SMCC-7721、HepG2、LO23组细胞表达量呈明显减弱,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115和MIF的含量在SMCC-7721、HepG2、LO2 3组细胞株中呈递减性变化。说明随着细胞恶性程度增加,p115和MIF表达增高,提示二者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SMCC-7721 HEPG2 LO2
下载PDF
shRNA抑制p115表达对胃癌体外血管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文雪 易永芬 +2 位作者 邓玮 屈玉玲 闫田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76-168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BGC-823细胞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golgi-vesicular transport protein,p115)对胃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115 shRNA-1318转染入胃癌BGC-823细胞株,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BGC-823细胞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golgi-vesicular transport protein,p115)对胃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115 shRNA-1318转染入胃癌BGC-823细胞株,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利用Western blot、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转染后的p115抑制效应及其对MIF、p-Akt、VEGF-A的调控情况;采用细胞活性检测实验、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方法分别检测转染p115 shRNA的胃癌BGC-823细胞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p115 shRNA-1318转染后胃癌BGC-823细胞p115、MIF、p-Akt和VEGF-A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抑制(P<0.01);细胞免疫荧光:与对照组相比,p115 shRNA组p115、MIF及VEGF-A的色泽暗红且抑制率分别为63%、65%、68%;细胞活性检测:与对照组相比,p115 shRNA组HUVEC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p115 shRNA组HUVECs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hNC)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24 h穿过Transwell的细胞数分别为:(39±5)、(174±4)、(179±4),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形成实验:p115 shRNA组HUVECs不能在Matrigel胶上形成网状结构,空白对照组、shNC组成管指数分别为:(1 289±37)、(1 329±33),p115 shRNA组成管指数为:(422±41),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15基因沉默下调胃癌的VEGF-A表达及抑制血管生成;其分子机制可能与MIF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途径调节胃癌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p11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渣对金针菇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辉 王逸璇 +3 位作者 贠建民 王彪 郭更新 屈玉玲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3期435-440,共6页
为拓展马铃薯淀粉渣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马铃薯淀粉渣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替代原料的可行性。以马铃薯淀粉渣为试验材料,通过袋栽方式,探究不同马铃薯淀粉渣配比(0、4%、8%、12%、16%和20%)的培养料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为拓展马铃薯淀粉渣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马铃薯淀粉渣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替代原料的可行性。以马铃薯淀粉渣为试验材料,通过袋栽方式,探究不同马铃薯淀粉渣配比(0、4%、8%、12%、16%和20%)的培养料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测定菌丝体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出菇产量和金针菇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马铃薯淀粉渣在金针菇栽培基质中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在普通基础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马铃薯淀粉渣对金针菇的生长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马铃薯淀粉渣最佳加入量为12%。金针菇栽培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淀粉渣12%,棉籽壳20%,玉米芯24%,木屑20%,麦麸15%,石膏1%和玉米粉8%,在此栽培基质配方下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浓密,颜色洁白,菌丝生长速度(0.333 cm·d^(-1))较其他试验组快,子实体生物学效率(71.61%)和产量(214.8 g·袋^(-1))最高。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马铃薯淀粉渣替代基础培养料中的部分棉籽壳可以促进金针菇的生长。因此,马铃薯淀粉渣作为金针菇栽培基质的替代原料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渣 金针菇 栽培基质配方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pH下低甲酯苹果果胶凝胶模型建立及基于流变学的凝胶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万友 董桂茹 +3 位作者 屈玉玲 孟永宏 郭玉蓉 邓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603-2611,共9页
【目的】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制备不同pH的低甲酯苹果果胶(LMP)凝胶,建立凝胶强度及破裂强度的数学模型,并依据流变学测定的储存剪切模量及损耗剪切模量解释不同pH范围的凝胶机理,为低甲酯苹果果胶在不同pH环境中的应用提供... 【目的】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制备不同pH的低甲酯苹果果胶(LMP)凝胶,建立凝胶强度及破裂强度的数学模型,并依据流变学测定的储存剪切模量及损耗剪切模量解释不同pH范围的凝胶机理,为低甲酯苹果果胶在不同pH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构仪测定LMP凝胶的凝胶强度及破裂强度,采用Mate lab 10.0模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流变仪在1 Hz条件下测定凝胶的储存剪切模量及损耗剪切模量。结合储存剪切模量与损耗剪切模量在图形中的交点寻找溶胶-凝胶转变点,确定形成凝胶的pH范围;依据储存剪切模量与损耗剪切模量在图形中的变化,并结合果胶的结构特征、形成凝胶的作用力分析不同pH下的凝胶机理。【结果】不同pH的LMP凝胶强度及破裂强度模型均遵循多项式规律,在pH 3.50附近凝胶强度达到最佳。pH在1.78—3.10时,依靠半乳糖醛酸未解离羧基基团或羟基间的氢键及甲氧酯基团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溶胶向凝胶转变。同时,随着果胶溶液pH的逐渐增大至3.10时,连续解离的羧基负离子与钙离子间逐渐形成钙桥,几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凝胶强度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储存弹性模量增加较为明显,凝胶强度增加到21.19 g,但由于连续解离的羧基负离子达不到形成稳定蛋壳结构所需要的量,凝胶质地偏软,凝胶形态不稳定;pH为3.10—4.20时,连续解离的羧基负离子的量达到最佳量,满足了与Ca^(2+)间形成稳定的钙桥作用的所需量,凝胶趋于稳定,达到22.00 g左右,此状态下的凝胶弹性较好,凝胶稳定;pH为4.20—6.62时,由于pH的升高导致果胶分子间静电排斥逐渐加强,果胶发生解聚,无法形成钙桥,溶胶凝胶转变点消失,逐渐不能形成凝胶。【结论】LMP形成凝胶的pH范围为1.78-6.30。凝胶在pH为1.78—3.10时,果胶可在强酸性条件下形成凝胶,适用于对酸度要求较高的食品及药品中;pH为3.10—4.20时,凝胶强度最佳,凝胶最稳定,可满足对食品胶凝质地要求较高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甲酯苹果果胶 PH 凝胶强度 流变学 弹性模量 数学模型 凝胶机理
下载PDF
永济市棉花“3414”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屈玉玲 庞烨 李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77-80,共4页
以氮肥、磷肥、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试图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并提出了不同肥力棉田田间优化施肥方案,从而为建立山西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奠定基础,通过试验... 以氮肥、磷肥、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试图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并提出了不同肥力棉田田间优化施肥方案,从而为建立山西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奠定基础,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果:一是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产量目标的数学模型;二是通过电算得出不同产量目标的田间优化施肥方案;三是通过田间产量得出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当季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3414”设计方案 回归方程 施肥方案 施肥参数
下载PDF
设施蔬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屈玉玲 胡朝霞 李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83-85,共3页
试验表明,在日光温室大棚内应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大棚湿度,达到节水、节肥、省药、省工的效果,并能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蔬菜 水肥一体化 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