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文学知识介入风景园林设计的空间机制分析框架
1
作者 岳邦瑞 钱芝弘 姚龙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随着风景园林设计对水文分析要求的提升,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无法准确理解与应用水文学知识的情况。在引入“空间机制”概念后,发现明晰景观空间(自变量x)与景观功能(因变量y)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基于水文学... 随着风景园林设计对水文分析要求的提升,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无法准确理解与应用水文学知识的情况。在引入“空间机制”概念后,发现明晰景观空间(自变量x)与景观功能(因变量y)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基于水文学知识的水文过程分析则是研究特定景观空间与景观功能因果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了“景观空间变量-水文要素变量-景观功能变量”的分析框架。应用该框架,将河流流速相关的水文学知识转译为设计语言,并分析河流流速与河流廊道空间变量和景观功能变量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从而提出不同功能目标导向下的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策略,并提炼出水文学知识向风景园林设计语言转译及应用于实践的一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 空间机制 景观水文 水文要素 河流流速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控分区模拟与优化——以陕西陇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禹元 席愉 +2 位作者 王玉 岳邦瑞 朱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54,364,共12页
[目的]明晰生态脆弱区县域单元内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与综合管控路径,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践行生态文明战略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陇县为例,评估县域空间2000年、2010年、2020年5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值,识别服务供给... [目的]明晰生态脆弱区县域单元内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与综合管控路径,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践行生态文明战略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陇县为例,评估县域空间2000年、2010年、2020年5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值,识别服务供给高值区及权衡关系、权衡协同变化趋势;结合OWA方法,筛选出综合最优的管控情景并给出优化建议。[结果](1) 2000—2020年,县域多项服务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生境质量的高值聚集区分布与自然保护地位置一致;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热点区主要分布于南北部林草高覆盖区域;食物供给的热点区沿千河主河道分布。(3)生态休闲与食物供给服务在东南镇、温水镇、天成镇权衡空间扩张较为明显。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的协同空间在西南部呈扩大趋势。(4)选取能够响应“供给高值区、权衡协同变化区”管控需求的模拟情景9作为最优管控模式,其中管控优先级最高的“关键保护与修复区”占县域面积的13.9%。[结论]生态脆弱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管控不仅应注重对服务供给高值地区的保护,还应关注局部服务权衡加剧、协同减弱的现象,适时调控地域发展导向,探索综合可持续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脆弱区 县域 生态管控 多情景模拟
下载PDF
以景观感知为中介的生态美学践行途径:目标体系与营造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生态美学是一门面向生态危机、致力审美体验与环境健康共赢的规范性学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何借由景观感知研究助推生态美学观的传播,引导公众审美意识转向自然关怀与伦理正义,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 生态美学是一门面向生态危机、致力审美体验与环境健康共赢的规范性学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何借由景观感知研究助推生态美学观的传播,引导公众审美意识转向自然关怀与伦理正义,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旨在借由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以景观感知为中介的生态美学践行途径。具体包括:(1)在概念框架层面,讨论了景观感知、生态美学观及风景园林实践的关系;(2)在价值规范层面,构建了践行生态美学的目标体系,包含“安全氛围的暗示”“关怀意图的显露”“地方文脉的反映”“生态规律的阐释”及“生态伦理的激发”5个关键维度;(3)在实践应用层面,凝练了围绕目标体系的一系列风景园林营造策略。通过系统认识美学规范与景观实践间的作用关系,以期为基于人本感知的、面向当代美学诉求的风景园林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美学 景观感知 目标 策略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框架与应用路径
4
作者 王蓓 岳邦瑞 +2 位作者 董清榕 雷雅茹 薛建锋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忽视土地利用冲突分析可能导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失准,阻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有效推进。采用内涵分析、类型比较、模型解析等方法建构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框架,以水源涵养视角下的西安市长安区国土空间...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忽视土地利用冲突分析可能导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失准,阻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有效推进。采用内涵分析、类型比较、模型解析等方法建构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框架,以水源涵养视角下的西安市长安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基于3类土地利用冲突经典模型和3类冲突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结合“格局—过程—功能—服务”理论建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空间分析框架;其次,提出“场地认知—指标选取—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的应用路径;最后,结合实践阐述框架的具体应用路径和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分析框架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生态修复关键区
下载PDF
我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学科领域及其评述 被引量:44
5
作者 岳邦瑞 郎小龙 +1 位作者 张婷婷 左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3-1570,共8页
论文对不同学科在乡土景观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综述性研究,探索低资源建设高效性人工生态系统的途径,具体方法为:围绕农业农田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两大对象梳理了研究发展历程,横向比较了美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 论文对不同学科在乡土景观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综述性研究,探索低资源建设高效性人工生态系统的途径,具体方法为:围绕农业农田景观及乡村聚落景观两大对象梳理了研究发展历程,横向比较了美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科关于乡土景观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内容的差异,总结出既往研究的两大特征,即纵向观察得出的外部因素对乡土景观研究热点变迁的主导性影响,横向观察得出的多学科交叉互动对乡土景观研究的推动作用。从以上两大特征可以看出,在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体现为高效利用地域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智慧,这些经验和智慧深刻地反映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物质空间中,体现在不同尺度的乡村聚落景观系统、农田景观系统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具有典型性和模式化特点,值得认真继承与发扬。利用低资源建设高效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即为乡土景观研究的本质问题。从而界定出如下结论:乡土景观的概念为能够充分适应特定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在特殊人地关系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乡村复合生态系统。最终,提出加强深层本质问题与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推进学科领域的多元探索与范式收敛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景观 乡村景观 农业景观 乡土建筑
下载PDF
生态安全视角下山地-平原型城市土地利用冲突区分级识别
6
作者 王蓓 岳邦瑞 +3 位作者 南昊 雷雅茹 董清榕 姚龙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130-137,149,共9页
山地—平原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冲突区识别对于预防区域生态系统失稳至关重要。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融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景观连通性的多维评价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生态安全格局与人为活动区域(耕... 山地—平原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冲突区识别对于预防区域生态系统失稳至关重要。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融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景观连通性的多维评价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生态安全格局与人为活动区域(耕地、建设用地)的叠合分析识别冲突区,并据此制定管控策略。结果表明:1)长安区共识别生态源地79处(总面积867.57 km^(2)),潜在生态廊道178条(总长258.59 km);2)土地利用冲突类型被细分为12类,分布于秦岭北麓山前区域以及主要流域中下游;3)根据冲突区分级结果,划定不同级别的冲突管控区,即一级管控区(建设用地/耕地与生态源地等冲突)、二级管控区(与中安全缓冲区冲突)、三级管控区(与高安全缓冲区冲突)并制定相应级别的管控策略。因此,本研究在提升冲突区识别准确性的同时减少了土地利用冲突发生,这种差异化管理有助于管控实施的针对性和落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平原型城市 土地利用冲突区 分级识别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
下载PDF
气候主导下的吐鲁番麻扎村绿洲乡土聚落营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岳邦瑞 李春静 +1 位作者 李慧敏 陈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3-569,共7页
研究界定了乡土聚落的概念,并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通过对气候环境特点与乡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从村落、院落、建筑单体三个层面,对绿洲乡土聚落在回应气候环境特征方面所具有的营造策略与适应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凝练归纳出&q... 研究界定了乡土聚落的概念,并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通过对气候环境特点与乡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从村落、院落、建筑单体三个层面,对绿洲乡土聚落在回应气候环境特征方面所具有的营造策略与适应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凝练归纳出"生土建材"、"平屋顶"、"高密度"、"窄巷道"、"深院落"、"爬山屋"、"过街楼"、"高架棚"、"花格窗"、"内向性院落"、"葡萄架庭院"、"通风墙"、"屋顶窗"、"葡萄晾房"、"土拱"、"转移生活方式"、"厚重的围护结构"、"半地下室"等具有普遍性的绿洲聚落营造模式18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气候 干旱区人居环境 绿洲乡土聚落 营造模式 吐鲁番麻扎村
下载PDF
“景观可持续性”思想对秦岭北麓城市水源地空间规划实践的启迪
8
作者 兰泽青 戴巍 +1 位作者 岳邦瑞 王敬儒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以秦岭北麓城市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梳理出该区域空间规划中保护与利用矛盾,从而寻找适宜的规划方法指导规划设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整理出该区域在生态系统服务中暴露的问题,指出景观可持续是平衡该区域保用关系的重要方... 以秦岭北麓城市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梳理出该区域空间规划中保护与利用矛盾,从而寻找适宜的规划方法指导规划设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整理出该区域在生态系统服务中暴露的问题,指出景观可持续是平衡该区域保用关系的重要方法。根据科学问题的指向与疑项,提出该区域空间规划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与利用‘格局-功能’相互耦合”。最终提出“空间机制”的理解方式,解析“景观可持续性”对秦岭北麓城市水源地空间规划实践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源地 空间规划 景观可持续性 空间机制
下载PDF
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岳邦瑞 康世磊 江畅 《风景园林》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研究探讨了空间尺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的对应关系,认为在城市—区域这一特定尺度上,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宏观保护的关键层次,基于城市—区域整体环境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以及生物流与过程,建立城市—区域框架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文研究探讨了空间尺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的对应关系,认为在城市—区域这一特定尺度上,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宏观保护的关键层次,基于城市—区域整体环境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以及生物流与过程,建立城市—区域框架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寻找"最优景观格局"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并藉此总结出城市—区域尺度的两种空间类型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针对城市基质的区域空间类型提出了"城乡景观格局优化途径",该途径包括有"集聚间有离析"、"景观安全格局","绿色基础设施"3大模式及5大格局优化策略;第二种是针对自然基质的区域空间类型提出的"自然保护区途径",该途径包含有"保护区圈层"与"保护区网"2大模式以及6大保护区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规划 区域规划 景观规划 城市规划 景观格局 景观尺度效应
下载PDF
西方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岳邦瑞 邵素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5,共6页
通过对西方景观学科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采用资料搜集分析和方案解析的方法,将景观学及其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西方传统园林阶段、自然风景园与城市公园阶段、... 通过对西方景观学科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采用资料搜集分析和方案解析的方法,将景观学及其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西方传统园林阶段、自然风景园与城市公园阶段、新艺术运动景观阶段、现代主义景观阶段、生态主义景观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最终,指出了景观分析方法的未来趋势是体现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思想,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建构了多尺度下设计结合自然、人文与美学的分析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西方景观史 景观分析方法
下载PDF
绿洲建筑学研究基础与构想——生态安全视野下的西北绿洲聚落营造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邦瑞 王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干旱区绿洲研究在建设大西北、开发边疆中具有重大价值,近年来成为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但目前绿洲人居环境领域的研究却相当薄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文章提出了建立绿洲建筑学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洲建筑学在填补学科空白... 干旱区绿洲研究在建设大西北、开发边疆中具有重大价值,近年来成为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但目前绿洲人居环境领域的研究却相当薄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文章提出了建立绿洲建筑学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洲建筑学在填补学科空白、保护绿洲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作为绿洲建筑学研究基础的绿洲人居环境研究现状及其空白。最终,从四方面构建了绿洲建筑学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建筑学 绿洲聚落 人居环境科学 营造体系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1
12
作者 岳邦瑞 段德罡 《高等建筑教育》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多年来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的教学等同于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教学,造成了学生对高年级城市规划专业课阶段的学习难以适应。针对这一问题的根源,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城市规化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教学... 多年来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的教学等同于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教学,造成了学生对高年级城市规划专业课阶段的学习难以适应。针对这一问题的根源,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城市规化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专业 低年级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试论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及其遗产属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岳邦瑞 侯全华 邱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寻找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资料调研与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辩析了风景名胜区的涵义是风景资源集中的地域、风景资源的稀缺性、脆弱性及多种复合价值,使风景名胜区... 目的探讨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本质任务,寻找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资料调研与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辩析了风景名胜区的涵义是风景资源集中的地域、风景资源的稀缺性、脆弱性及多种复合价值,使风景名胜区具有“突出的、普通的价值”,从而具有人类遗产属性。结论应将风景名胜区保护纳入遗产保护体系中来,并遵照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保护风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世界遗产体系 遗产属性 遗产保护准则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 被引量:18
14
作者 岳邦瑞 《规划师》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当前,国家法规对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各地区风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直接套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风景区“严格保护”“保护为先”的特征,对于“景观控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前,国家法规对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各地区风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直接套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体现风景区“严格保护”“保护为先”的特征,对于“景观控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指导实际建设中存在大量问题。参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架应包括阶段任务、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指标体系、用地划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 规划编制 指标体系 风景区 国家法规 景观控制 阶段任务 控制对象 控制内容 城市 保护 用地
下载PDF
从生态的尺度转向空间的尺度--尺度效应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岳邦瑞 刘臻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81,共5页
从尺度效应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途径入手,探索广义的生态学研究尺度转向空间应用尺度的方法,从而在实践中通过多尺度空间规划回应研究对象的自然组织尺度特点。首先分析了尺度效应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尺度的组织维度可构成一种多层次... 从尺度效应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用途径入手,探索广义的生态学研究尺度转向空间应用尺度的方法,从而在实践中通过多尺度空间规划回应研究对象的自然组织尺度特点。首先分析了尺度效应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尺度的组织维度可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功能-结构体系,即"多尺度的组织嵌套体",继而界定了尺度嵌套与尺度转向的定义,认为"多尺度的组织嵌套体"可对应转向"多尺度的空间嵌套体",最后提出了尺度转向的机制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多尺度空间嵌套模型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尺度效应 尺度嵌套 尺度转向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邦瑞 王军 +1 位作者 雷玉山 侯全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黄土高原旱作区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农"问题的重要区域。围绕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建设已积累了广泛的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与示范推广,导致收效有限。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 黄土高原旱作区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农"问题的重要区域。围绕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建设已积累了广泛的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与示范推广,导致收效有限。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建设的3类关键技术体系: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现代集水农业与农业主导产业技术体系,以类型化为核心的新农村绿色生态社区规划建设技术体系,以及以循环农业模式为核心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体系,并逐一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 新农村建设 农业集水技术 农村社区规划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岳邦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前,中国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领域存在着研究空白性、实践盲目性、潜力巨大性三大特点,而对于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内涵研究这一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针对当前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存在的... 目前,中国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领域存在着研究空白性、实践盲目性、潜力巨大性三大特点,而对于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内涵研究这一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针对当前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根据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与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与控制方法,从土地使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设施配套控制、建筑建造控制、景观环境控制、行为活动控制、保护游赏控制这七方面建构了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各项指标的具体内涵和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从生态学语言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转化途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岳邦瑞 费凡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景观规划设计领域中的生态知识(生态学语言)与生态实践(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之间的转化关系,希望通过一套逻辑严密、步骤清晰、简单有效的转化途径推进这一学界持续讨论的问题。研究首先通过相关综述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 本研究旨在探索景观规划设计领域中的生态知识(生态学语言)与生态实践(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之间的转化关系,希望通过一套逻辑严密、步骤清晰、简单有效的转化途径推进这一学界持续讨论的问题。研究首先通过相关综述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三层次研究体系,从而确立了应用基础研究在转化过程中的桥梁地位。然后通过剖析基于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开展的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经典方法,发现从生态学基础研究通往生态规划设计应用的桥梁是"空间导则与空间格局"的提炼,基于此提出了T-P-C的转化途径。最后,通过T-P-C途径的指导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5步骤转化方法。研究希望通过这5步骤的转化方法,引导更多生态学基础知识能够言之有理、行之有效地转化到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设计语言 空间导则 空间格局 转化途径
下载PDF
绿洲建筑学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西北绿洲地区生土聚落变迁研究与生态技术优化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岳邦瑞 王军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绿洲建筑学是以人居环境科学及绿洲学为理论指导,针对绿洲人居环境的突出矛盾——绿洲生态安全面临威胁,以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绿洲人居建设适宜模式为目的,并最终落实在地域性聚落营造体系和营造技术的一门学科,其总体研究框架包括研究内... 绿洲建筑学是以人居环境科学及绿洲学为理论指导,针对绿洲人居环境的突出矛盾——绿洲生态安全面临威胁,以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绿洲人居建设适宜模式为目的,并最终落实在地域性聚落营造体系和营造技术的一门学科,其总体研究框架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该文的研究重点从西北绿洲地区传统聚落变迁与当代发展、西北绿洲地区生土聚落的种类及分布特征、西北绿洲地区生土聚落中的绿色生态技术分析与优化、西北绿洲地区新型小康生土聚落营造技术集成与示范四方面论述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研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建筑学 绿洲聚落 人居环境科学 关键问题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机制及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邦瑞 钱芝弘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0期20-25,共6页
景观规划师常会面临在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现实需求,而当前针对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如何应用于景观规划的研究仍不足。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从形成基础和变化... 景观规划师常会面临在特定区域协调多种生态系统服务(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现实需求,而当前针对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如何应用于景观规划的研究仍不足。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从形成基础和变化动因两方面揭示其机制,并梳理机制研究的方法与进展。其次,以3类景观规划为例,分析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研究案例探索将其应用于景观规划的途径。研究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能够在景观规划中为实现ESs降权衡升协同提供重要信息:1)在生态功能区划中,能指导ESs目标的分区分配;2)在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中,能指导空间网络优化方案的制定;3)在生态修复规划中,能指导关键修复区域识别及修复策略的提出。最后,提出应以规划实践为导向展开研究,加强学科合作交流,完善研究方法,并探索整合多种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将ESs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及机制研究应用于景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