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地震震级与重力变化异常的统计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1
作者 李树鹏 胡敏章 +5 位作者 祝意青 朱成林 崔华伟 陆汉鹏 张刚 王锋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2-3059,共28页
依据收集到的107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研究中国陆区中强地震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统计特征,探讨地震震级与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各要素及地震性质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S、量级G和时间T参考指标,... 依据收集到的107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研究中国陆区中强地震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统计特征,探讨地震震级与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各要素及地震性质之间的统计关系,给出了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S、量级G和时间T参考指标,并对比、分析了逆冲型、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的重力变化特点,进而结合流体物质运移假说及岩石物理实验结果,探讨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的物理机制,以及其与亚失稳阶段、地震孕育能量的联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震前重力变化异常参量与震级之间更符合非线性关系,5、6、7、8级地震的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参考指标分别为67、111、185、305 km,重力变化异常量级参考指标分别为49、67、92、125μGal,重力变化异常时间参考指标分别为1.6、2.5、3.7、5.2 a.(2)地震类型对震前重力变化参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7级以上强震的差异更加明显,逆冲型地震的重力变化量级及时变距可能更大;重力变化异常时间方面,正断型地震可能对应更长的重力变化时间,逆冲型次之,走滑型最短.(3)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的物理机制可能是,在孕震晚期、亚失稳阶段,震中周边区域岩石裂隙增多、扩展、贯通,引起流变性的深部幔源物质向地壳运移,同时地壳内先存的流体物质由于应力分布不均而大规模迁移,最终在地表引起重力场变化响应.(4)目前流动重力观测受到时空密度的制约,地震预报主要针对5级以上地震,且震级越大预报效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重力变化异常 震级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前重力变化
2
作者 李树鹏 胡敏章 +8 位作者 祝意青 郝洪涛 殷海涛 贾媛 崔华伟 陆汉鹏 张刚 王锋吉 刘洪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91,共20页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发生M_(S)5.5地震,此次地震是山东地区40a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前山东省地震局在震中附近开展了每年2期的流动重力观测,观测到了震前4a的重力场时空变化。文中利用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19年9月以来的区... 2023年8月6日山东平原发生M_(S)5.5地震,此次地震是山东地区40a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前山东省地震局在震中附近开展了每年2期的流动重力观测,观测到了震前4a的重力场时空变化。文中利用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19年9月以来的区域重力场变化特征,并结合形变场、震源机制解、动力环境等探讨了震前重力变化与发震机理。结果表明:1)2022-05—2023-04震中南部重力正值变化>50μGal,区域直径>160km,震中两侧正负差异变化>70μGal;震中重力变化平稳,处于“闭锁”状态。2)区域重力场变化与水平形变场、震源机制解、同震位移场的空间分布具有对应性——震源机制解的压缩区和同震位移场的流入区、沉降区对应了震前的面压缩区与重力下降区;震源机制解的膨胀区和同震位移场的流出区、隆升区,对应了震前的面膨胀区与重力上升区。3)此次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流体物质迁移,次要原因是上地壳形变产生的重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MS5.5地震 重力变化 中期前兆 GPS
下载PDF
潍坊青州M_(L)4.1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分析
3
作者 柴光斌 张辉 +5 位作者 崔华伟 李翠芹 赵银刚 池国民 刘海林 李世莹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2022年5月2日7时53分山东潍坊青州发生M_(L)4.1地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山东数字化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法对潍坊青州地震序列进行重新精定位,利用P波初动方法对其中11个M_(L)2.0以上的地震求震源机制解。利... 2022年5月2日7时53分山东潍坊青州发生M_(L)4.1地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山东数字化台网的波形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法对潍坊青州地震序列进行重新精定位,利用P波初动方法对其中11个M_(L)2.0以上的地震求震源机制解。利用阻尼时空应力反演方法和MSATSI软件包反演震源区局部应力场特征。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青州地震序列往SN向展布、倾向N。主震震源机制显示为正断,其节面Ⅰ走向263°、倾角31°、滑动角-109°,节面Ⅱ走向106°、倾角61°、滑动角-78°,局部应力场最佳主压应力轴呈NWW-SEE向(-92.19°)低倾角(16.09°)挤压,最优主张应力轴呈SSE-NNW向(0.26°)近水平(8.45°)拉张。本文推断发震断层为走向EW的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州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双差重定位 应力场
下载PDF
福建仙游震群的应力场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余海琳 万永革 +2 位作者 崔华伟 王晓山 黄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19,共20页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究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将得到的震群震源机制解结果分区域和分深度求解应力场,结果显示:金钟水库的东南部附近应力方向更远离背景构造应力方向,并且应力形因子小于0.5,中间轴呈现为拉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场的方向也更接近背景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此外,根据前人研究推断该区域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在深部的低角度俯冲挤压导致浅部张开,应力呈现为东西向拉张所致。在上述两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经震源机制解反演出的应力场结果与背景应力场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断层面拟合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2023年10月24日甘肃肃北Ms5.5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构造
5
作者 张潇 李振月 +5 位作者 郭祥云 崔华伟 盛书中 王甘娇 米梓菲 徐仁义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收集到青海和甘肃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和震相观测数据,利用ISOLA近震全波形方法对2023年10月24日甘肃肃北Ms5.5地震进行矩张量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通过双差定位方法获得地震序列精定位结果和时空分布特征,并结... 收集到青海和甘肃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和震相观测数据,利用ISOLA近震全波形方法对2023年10月24日甘肃肃北Ms5.5地震进行矩张量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通过双差定位方法获得地震序列精定位结果和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该地区构造背景对发震构造进行分析。获得肃北Ms5.5地震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为170°、73°和108°,节面Ⅱ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为300°、24°和42°,震源矩心深度为4km;重定位后,此次地震序列震中集中分布在长约22km、宽约10km的区域内,地震丛集的优势方向为NNW-SSE向。通过对震源机制解、定位结果、区域构造背景等进行分析,推测震源机制解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此次地震为发生在隐伏断层上的一次逆冲兼有走滑型地震事件,发震断裂与周边主要断裂的性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全矩张量 肃北地震 发震构造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西太平洋火山带大喷发与中国大陆东部强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刁守中 李霞 +1 位作者 王志才 崔华伟 《华南地震》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对1586年以来的西太平洋火山带VEI≥5级火山大喷发与中国大陆东部M≥6强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西太平洋火山带大喷发,大陆东部一般滞后半年至5年开始强震丛集,且火山连续性大喷发后大陆东部可能出现强震活动高潮或丛集活... 对1586年以来的西太平洋火山带VEI≥5级火山大喷发与中国大陆东部M≥6强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西太平洋火山带大喷发,大陆东部一般滞后半年至5年开始强震丛集,且火山连续性大喷发后大陆东部可能出现强震活动高潮或丛集活动时间增长及频度增加现象;强震平静时段一般在火山间歇期内,且强震最长平静期与火山最长间歇期同步。由此认为,火山的大喷发--间歇性活动,显示了西太平洋火山带相关板块运动及上地幔热对流的微动态(10~20年左右尺度)的韵律性活动过程,这可能是大陆东部强震韵律性活动的“节拍器”,西太平洋火山带大喷发是大陆东部强震丛集活动的警报“哨声”,但不是“触发”或“诱发”了大陆东部的强震丛集活动。对火山带大喷发后强震丛集活动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估计了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VEI 5级大喷发后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火山带 大喷发 中国大陆东部地区 强震丛集 “哨声”
下载PDF
2023年土耳其两次强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靳志同 崔华伟 +2 位作者 刘佳璐 冯淦 余海琳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基于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M_(W)7.8地震和M_(W)7.5地震的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两次强震在周围地区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以及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对M_(W)>4.0的余震的应力触发。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在地表产生了较大的位移... 基于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M_(W)7.8地震和M_(W)7.5地震的有限断层破裂模型,计算了两次强震在周围地区产生的位移场、应力场以及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对M_(W)>4.0的余震的应力触发。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在地表产生了较大的位移,其中,M_(W)7.8地震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3.1m,最大隆升约为0.4m,最大沉降约为0.6m。M_(W)7.5地震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4.3m,最大隆升约为1.9m,最大沉降约为0.8m。两次强震后地表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4.15m,最大隆升约为1.9m,最大沉降约为0.8m。(2)M_(W)7.8地震震中南北两侧为面膨胀区,东西两侧为面压缩区,震中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主张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M_(W)7.5地震震中北东和南西侧为面膨胀区,南东和北西侧为面压缩区,震中区域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主张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3)M_(W)7.8地震在M_(W)7.5地震震中处的库伦应力增加约为0.28MPa,说明M_(W)7.8地震对M_(W)7.5地震的发生是有触发作用的。两次强震的发生使得有限断层周围出现较大范围的应力卸载,库伦应力增加的区域主要出现在两个地震的有限断层的两端,应该注意库伦应力增加区域发生地震的危险性。(4)M_(W)7.5地震对M_(W)7.8地震所在断层的南段和北段上M_(W)>4.0的余震是有促进作用的,14~25km深度上的M_(W)>4.0的余震主要发生M_(W)7.8地震所在断层北段与M_(W)7.5地震所在断层东段的交叉区域,M_(W)7.5地震震中西侧的M_(W)>4.0的余震是由M_(W)7.5地震所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地震 破裂模型 位移场 应力场 库伦应力分布
下载PDF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及拆离板片应力形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崔华伟 万永革 +2 位作者 黄骥超 盛书中 靳志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3-1649,共17页
从Global CMT目录搜集了1976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的震源深度大于70km的255个震源机制解,用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分70~160km和170~310km两个深度,计算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同时以10km为间隔计算了兴都库什地区深度介于70... 从Global CMT目录搜集了1976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的震源深度大于70km的255个震源机制解,用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分70~160km和170~310km两个深度,计算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同时以10km为间隔计算了兴都库什地区深度介于70~310km之间的应力形因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兴都库什板片向下俯冲和帕米尔地区断裂带的横向拉张,可能是导致应力场不同的原因.兴都库什俯冲带与帕米尔俯冲带碰撞,导致交汇地区(37°N—37.5°N)的应力场参数突变.兴都库什俯冲板片受到深部温度、压力等因素,出现薄弱面进而形成拆离板片.其脱离了主俯冲板片的束缚后,重力的上下拉张作用导致空区附近张轴倾伏角接近90°,拆离板片俯冲至上地幔不连续面,导致板片部分熔融进而应力形因子随着深度变小.而拆离板片受到地幔挤压其内部发生破碎,其压应力轴由西部的NS到东部NW-SE方向偏转及纵向张应力轴倾伏角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兴都库什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俯冲带 应力形因子
下载PDF
2015年3月新不列颠M_s7.4地震震源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华伟 万永革 +3 位作者 黄骥超 李祥 高熹微 闫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5-998,共14页
2015年3月30日至5月15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为研究该地区的构造应力环境及孕震背景,本文基于Global CMT目录,对新不列颠区域浅部进行构造应力场反演,拟得到高精度的应力图像.反演结果显示:(1)沿着南、北俾... 2015年3月30日至5月15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为研究该地区的构造应力环境及孕震背景,本文基于Global CMT目录,对新不列颠区域浅部进行构造应力场反演,拟得到高精度的应力图像.反演结果显示:(1)沿着南、北俾斯麦块体边界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呈走滑体系,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呈SWW—NEE向.(2)所罗门海的NW和NE走向的海沟处于压缩状态,所罗门海块体向新不列颠和所罗门群岛俯冲的板块弯曲部分是局部拉张.(3)受俯冲带的北向推挤,南俾斯麦板块顺时针旋转的挤压,太平洋板块向西部运动汇聚作用,新不列颠岛东北部与新爱尔兰岛南部交汇区域呈现明显非均匀应力状态.(4)此次地震序列的大多数走滑型和逆冲型地震,可能是所罗门海块体俯冲运动,和南俾斯麦块体与太平洋板块的近EW向挤压作用共同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新不列颠 俯冲带 海沟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3年洱源、2017年漾濞地震的异同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华伟 郑建常 +6 位作者 万永革 程宇豪 杨帆 孙庆山 赵瑞 许鑫 柴光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0-636,共17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M_(S)6.4地震.为深入了解该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发震构造特征,探讨其与2013年洱源与2017年漾濞地震发震构造及背景的异同,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观测报告,使用双差方法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从全球矩...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M_(S)6.4地震.为深入了解该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发震构造特征,探讨其与2013年洱源与2017年漾濞地震发震构造及背景的异同,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观测报告,使用双差方法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从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搜集了9个震源机制解计算了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2021年漾濞地震序列呈NW-SE向展布且SE端余震数量多于NW端,余震区地壳应力不均匀释放,致使5.0级及以上地震周边余震稀少;4个5.0级及以上地震初始破裂深度大于矩心深度,推测发震断层是从断裂底部向浅部破裂.(2)发震断裂是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南侧的未知断裂F2、F3,其走向NW-SE、倾向SW、倾角近垂直,具有右旋走滑特征.其中F2贯穿整个地震序列,长约30 km,F3主要发育在中南段,长约11 km,两条发震断层相交于地震丛集中间位置.(3)震源区构造应力场是走滑的应力机制,呈SSE向(174.57°)低倾伏角(18.79°)挤压,及SWW向(-93.65°)近水平(5.21°)拉张状态.震源区的发震构造受川滇块体与滇南块体形成的右旋走滑边界控制.(4)这3个地震均发生在川滇块体右旋走滑西南边界形成的走滑应力机制作用背景下.2013年洱源地震可能更多的受控于局部构造的垂向差异运动;2017年漾濞地震仅受到川滇块体西南边界的右旋走滑作用;2021年漾濞地震则主要受控于川滇块体西南边界的右旋走滑运动,还存在少量局部构造垂向差异运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双差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异同
下载PDF
长岛地区小地震断层面参数拟合及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华伟 郑建常 +2 位作者 张正帅 李冬梅 柴光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2-1445,共14页
文中基于小地震重定位数据计算了2017年长岛2个震群的断层面参数,并使用综合震源机制法求解了长岛地区应力场。通过应力场及断层面参数求得断层面上的滑动角,确定了南部与北部震群发震断层的左旋走滑性质,分析了南部与北部2个震群的应... 文中基于小地震重定位数据计算了2017年长岛2个震群的断层面参数,并使用综合震源机制法求解了长岛地区应力场。通过应力场及断层面参数求得断层面上的滑动角,确定了南部与北部震群发震断层的左旋走滑性质,分析了南部与北部2个震群的应力场特征及发震构造,并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南部与北部震群的断层参数、应力场存在一定差异;北部震群断层面的走向为287.18°、倾角为84.09°,推断发震断层是大竹岛-威海北断裂NWW向延伸的隐伏断层;北部震群受左旋走滑性质的蓬莱-威海断裂带控制,呈NEE-SWW向挤压及NNW-SSE向拉张的走滑应力机制;南部震群断层面的走向为269.67°、倾角为67.46°,其应力场呈NE-SW向挤压,为近SN向拉张的正断兼走滑的应力机制,其可能在蓬莱-威海断裂带左旋走滑的控制下还受到SN向的拉张作用,北部震群的持续活动诱发EW走向的次级断裂错动产生南部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岛地区 断层面拟合 P波极性 综合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
12
作者 袁晓夏 孔建梅 崔华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8期0013-0016,共4页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从建设计划编制到完工验收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同时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所以施工质量与安全情况都极易受影响。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易受技术手段以及材料性能...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从建设计划编制到完工验收都要经过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同时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所以施工质量与安全情况都极易受影响。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易受技术手段以及材料性能等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也使其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与限制。在此情况下,若施工技术的选择不尽合理,则建筑工程的质量,效能将无法得到强有力的保证,施工风险将进一步加大。所以施工企业应该采用精细化管控方式来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建设进程中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混凝土 质量控制 措施
下载PDF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特点及组织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崔华伟 贾俊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在论述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概念和种类的基础上,分析流线的特点及规律,指出按照传统铁路客运站的分区功能分析流线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需要。提出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考虑流线的... 在论述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概念和种类的基础上,分析流线的特点及规律,指出按照传统铁路客运站的分区功能分析流线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需要。提出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考虑流线的设计和组织,以互不交叉、短捷合理、明确清晰为基本原则,加强流线的通过性和导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流线 组织
下载PDF
湖南常德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重定位与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华伟 郑建常 +2 位作者 侯志刚 赵金花 郑旭 《华南地震》 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于历史地震资料,用双差定位法对湖南常德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进行重定位,同时使用P波初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应力场。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位于中上地壳,主要分布在石门附近,而常德周边地震分布相对较少;应力场研究显示:常德、临澧... 基于历史地震资料,用双差定位法对湖南常德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进行重定位,同时使用P波初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应力场。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位于中上地壳,主要分布在石门附近,而常德周边地震分布相对较少;应力场研究显示:常德、临澧、津市附近的应力场呈NEE-SWW向挤压NW-SE向拉张。太阳山断裂带附近的应力场呈逆冲为主兼有部分走滑的应力机制,而澧南断裂东西两侧及石门附近地区应力轴发生偏转,这可能是由构造垂直运动差异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地区 双差定位法 P波极性 综合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津保铁路引入保定地区方案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华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4,66,共6页
在分析保定地区铁路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地区铁路总图规划,根据地区客货运量预测,客货运系统分工,提出津保铁路引入京广线,并修建京石客专客车联络线。针对接轨方案中提出的徐水站接轨方案和漕河站接轨方... 在分析保定地区铁路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地区铁路总图规划,根据地区客货运量预测,客货运系统分工,提出津保铁路引入京广线,并修建京石客专客车联络线。针对接轨方案中提出的徐水站接轨方案和漕河站接轨方案,通过对不同引入方案的综合比较,最终推荐采用徐水站接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保铁路 引入方案 保定地区
下载PDF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负面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华伟 孙恒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1,66,共5页
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我们首先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外部经济失衡,顺... 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论调,我们首先应当对近年来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外部经济失衡,顺差的积累造成很多负面效应: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阻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国际方面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以及欧美等国长期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国内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影响下,我们必须以哲学的眼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才能处理好"双顺差"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顺差 外部经济失衡 负面效应 国际收支
下载PDF
浅析近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华伟 赵莉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4X期70-70,共1页
巨额土地出让金最终转嫁到房价中,这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地基;银行信贷扩张、过剩的流动性,参与了房地产建设、销售的各个环节,它们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主体;住房预售制度降低了开发商和炒家进入房地产业的门槛,再加上房价上涨预期,... 巨额土地出让金最终转嫁到房价中,这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地基;银行信贷扩张、过剩的流动性,参与了房地产建设、销售的各个环节,它们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主体;住房预售制度降低了开发商和炒家进入房地产业的门槛,再加上房价上涨预期,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不断攀升的天花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泡沫 流动性 预期
下载PDF
新不列颠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华伟 万永革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35-35,共1页
构造应力场是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聚焦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汇聚边界-新不列颠海沟及其附近区域的的构造应力场.新不列颠地区(150°E~155°E,3°S~7°S)位于澳大利... 构造应力场是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聚焦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汇聚边界-新不列颠海沟及其附近区域的的构造应力场.新不列颠地区(150°E~155°E,3°S~7°S)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汇聚边界,复杂的板块构造使该地区衍生出多个次级板块:北俾斯麦次级板块、南俾斯麦次级板块、所罗门海次级板块、伍德拉克盆地.2015年3月至今已经发生多次强烈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不列颠 地震学 震源区 太平洋板块 澳大利亚 构造地质学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制度安排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华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8-32,共5页
金融危机后由于欧美等国的需求不足,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受到挑战,于此同时,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不够合理、急需转变,为外贸出口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制度环境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迫切需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制约着一国对外贸易的... 金融危机后由于欧美等国的需求不足,我国的外贸出口不断受到挑战,于此同时,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不够合理、急需转变,为外贸出口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制度环境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迫切需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制约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明晰的产权结构、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其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有效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制度、良好的信用制度为出口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交易环境,并能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费用。我国财税、金融等方面对外贸的支持体制不健全,外贸企业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完善财税、金融等对外贸出口的支持体系,全面扶持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以形成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出口 制度安排 产权 交易费用 稳定增长
下载PDF
2020年济南长清M_(S)4.1地震震源区发震构造特征
20
作者 崔华伟 郑建常 +1 位作者 赵金花 赵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78-179,共2页
2020年2月18日,在山东济南长清区发生了M_(S)4.1(M_(L)4.6)地震(116.620°E,36.478°N),震源深度5 km,震源区附近震感强烈,社会影响较大,受到广大群众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此次地震发生之后,山东省地震局布置4个流动地震监测... 2020年2月18日,在山东济南长清区发生了M_(S)4.1(M_(L)4.6)地震(116.620°E,36.478°N),震源深度5 km,震源区附近震感强烈,社会影响较大,受到广大群众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此次地震发生之后,山东省地震局布置4个流动地震监测台站,为地震的重定位研究提供有效的台站约束条件。主震后陆续记录到一系列余震活动,构成主震-余震序列,截至5月18日,长清地震序列共记录地震活动46次,其中M_(L)>4.0地震1次(主震),ML 3.0-3.9地震3次,M_(L)2.0-2.9地震6次,M_(L)1.0-1.9地震21次,小于M_(L)0.9地震15次。文中拟使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地震序列重新进行定位,使用P波极性数据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对震源区构造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清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法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