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崔志海研究员访谈录
1
作者 李卫民 崔志海 《晋阳学刊》 CSSCI 2018年第6期3-12,共10页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化之速和之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段历史始终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社会形态的复杂性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存在很强的历史连续性,在许多方面制约和...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化之速和之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段历史始终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社会形态的复杂性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存在很强的历史连续性,在许多方面制约和影响今天中国历史的发展。基于此,本刊特别约访了崔志海研究员,崔先生就如何科学认识近代中国历史,如何以一种多元视角研究这段历史,做了系统阐释,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多元视角 研究员 访谈录 中国历史 近代中国 社会形态 历史连续性
下载PDF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志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3,共6页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崔志海一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并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早在20年前的戊戌维新时期。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改造国民性思想 维新派 中国近代 传统民族 《饮冰室合集》 封建专制制度 康有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梁启超
下载PDF
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再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志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4,共9页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时期蔡元培的政治立场并非南方国民党人在北方的代表,而是一位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学生运动问题上,蔡元培反对学生沉溺政治运动和支持五四运动,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盖由其自由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使然。...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时期蔡元培的政治立场并非南方国民党人在北方的代表,而是一位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学生运动问题上,蔡元培反对学生沉溺政治运动和支持五四运动,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盖由其自由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使然。在思想文化领域,蔡元培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同于陈独秀、胡适等五四同人的文化主张,则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之处和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学生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美国政府与清朝的覆灭 被引量:9
4
作者 崔志海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共21页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事前对清朝政府不久便在辛亥革命中覆灭并无先见之明。在如何对待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上,尽管美国驻华外交官有不同意见,但美国政府始终奉行中立政策,既拒绝承认南方革命政权,也不主张帮助...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事前对清朝政府不久便在辛亥革命中覆灭并无先见之明。在如何对待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上,尽管美国驻华外交官有不同意见,但美国政府始终奉行中立政策,既拒绝承认南方革命政权,也不主张帮助清朝政府或袁世凯势力镇压革命党人,反对有关国家干涉中国内政,寻求承认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意愿的并具有权威性的合法政府。美国政府之所以在清帝逊位之前严格执行中立政策,既有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同时与美国外交上的不干涉原则和孤立主义传统及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和美国国内舆论的影响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辛亥革命 清帝逊位 袁世凯
下载PDF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志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1901—1911年的新政既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也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之所以没有挽救清朝的统治,反而加速清朝的灭亡,首先在于其整体改革方案远远超出了当时清朝政府所能承担的国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 1901—1911年的新政既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也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之所以没有挽救清朝的统治,反而加速清朝的灭亡,首先在于其整体改革方案远远超出了当时清朝政府所能承担的国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新政改革不但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反而成为"扰民"之举,激化了官民矛盾;其次,清政府在存在严重争议的情况下启动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不但打乱了清末新政改革计划,而且诱发和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清朝政府与国内立宪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葬送了整个新政改革事业以及清朝的统治;再者,也是由于新政的改革内容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就此来说,新政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影响与辛亥革命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并行不悖的,都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下载PDF
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志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166,共6页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奉行中立政策。首先这是由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局势所决定;其次,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和对华门户开放原则有直接关系;其三,受美国国内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其四,防止和避...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奉行中立政策。首先这是由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局势所决定;其次,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和对华门户开放原则有直接关系;其三,受美国国内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其四,防止和避免少数国家特别是日本和俄国乘机单独干涉中国,谋取特殊利益。总之,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既有中国国内因素,也有美国自身因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价值观念因素。虽然一般来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但外交毕竟不能等同于内政,不能不受对方国家国情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制约。有些问题乍一看来,似乎是美国国内政治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但细加追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国际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促成的。因此,在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因素要有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或预见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辛亥革命 美国政府
下载PDF
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志海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3,92,共8页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在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上,承认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二、继承中国酷爱统一的传统,始终将谋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三、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反对...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在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上,承认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二、继承中国酷爱统一的传统,始终将谋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三、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反对以强凌弱,提倡"济弱扶倾",寻求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理想的辨证统一。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民族主义思想往往具有的狂热情绪和各种非理性成分,避免了由信仰民族主义而走上大国沙文主义歧途以及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不但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亦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不失为一份宝贵的人类共同思想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下载PDF
日俄战争时期的上海外交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志海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5,共10页
上海作为远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曾经历了一系列的外交考验。日俄战争时期的上海外交表明,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在上海虽然受到挑战,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贯彻,从而维护了上海的和平与安定。清政府和上海地方当局在... 上海作为远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曾经历了一系列的外交考验。日俄战争时期的上海外交表明,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在上海虽然受到挑战,但最终还是得到了贯彻,从而维护了上海的和平与安定。清政府和上海地方当局在上海外交中的因应之道,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局外中立 上海外交
下载PDF
论戊戌前后梁启超保教思想的肯定与否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崔志海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8,共8页
戊戌前后,梁启超在保教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肯定至否定的过程。梁氏于戊戌期间提倡保教,固然有推动维新变法的政治动机,但更主要还是出于文化动机,一方面抵制西方基督教的侵蚀,维护固有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试图藉此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戊戌前后,梁启超在保教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肯定至否定的过程。梁氏于戊戌期间提倡保教,固然有推动维新变法的政治动机,但更主要还是出于文化动机,一方面抵制西方基督教的侵蚀,维护固有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试图藉此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梁氏于1902年公开宣布放弃保教,这是他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根本性转变,不仅蕴涵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且也是梁脱离康有为的思想窠臼、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时期 梁启超 保教
下载PDF
清末中美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之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志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晚清的通商开埠问题曾引发近代中外战争,经历了从被动开埠到主动开埠的过程。清末中美关于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之争,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开放的两条道路之争,即独立自主开放同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开放之争。同时,它也表明尽... 晚清的通商开埠问题曾引发近代中外战争,经历了从被动开埠到主动开埠的过程。清末中美关于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之争,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开放的两条道路之争,即独立自主开放同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开放之争。同时,它也表明尽管美国对华奉行相对友好的门户开放政策,主张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但美国政府无意放弃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不愿看到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开放道路,平等对待中国。另一方面,它还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及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清政府并不自我封闭,开始变被动开放为主动开放,有意收回约开商埠丧失的国家主权与利权,展示了清朝政府的另一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开商埠 约开商埠 中美商约 东三省
下载PDF
美国驻华使馆档案中的“丙午日知会谋反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志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1907年的“丙午日知会谋反案”是1911年武昌首义之前发生在武汉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据美国驻华使馆所藏相关档案及其他中文档案和文献资料可知,清政府在此案中虽然采取了刑讯的手段,但指控的日知会谋反案均系实情,并非美方圣公会和美... 1907年的“丙午日知会谋反案”是1911年武昌首义之前发生在武汉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据美国驻华使馆所藏相关档案及其他中文档案和文献资料可知,清政府在此案中虽然采取了刑讯的手段,但指控的日知会谋反案均系实情,并非美方圣公会和美国政府所称缺乏证据。并且,日知会印刷的其中一本宣传反满革命的小册子书名并非既往中文文献或后来研究者所说的《德占辽东》或《俄占辽东》,而是《系占辽东》或《估占辽东》,内容应为讲述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出兵进占辽东的历史。对于中美基督教人士同情和支持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固然应予肯定,但对美国教会和政府为维护教会特权和领事裁判权,严重干涉中国司法权的行为,则不应盲目肯定。否则,易滋生错误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知会 “丙午日知会谋反案” 刘敬庵 中美交涉
下载PDF
梁启超日本观的演变与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志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6-180,共5页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日本的感情经历了由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以日为师,称赞日本为可爱可钦之国,以及辛亥旅日时期认日本为第二故乡,到民初“反日”、“憎日”、“惧日”的转变历程,这一历程深刻揭...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日本的感情经历了由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以日为师,称赞日本为可爱可钦之国,以及辛亥旅日时期认日本为第二故乡,到民初“反日”、“憎日”、“惧日”的转变历程,这一历程深刻揭示了19世纪的“大亚洲主义”愿景伴随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至20世纪10-20年代之交趋于破灭的现实。总之,梁启超日本观的演变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时代缩影,值得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日关系 日本观
下载PDF
寻找一个真实的梁启超——亦评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一书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志海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94年第Z2期115-119,共5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人物,国内外研究的人很多,但能准确把握他的思想的并不多见。要理解梁氏的思想,远比弄清他的活动来得困难。它要求研究者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而且还要有历史学家的求实精神。 美籍华裔学者张...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人物,国内外研究的人很多,但能准确把握他的思想的并不多见。要理解梁氏的思想,远比弄清他的活动来得困难。它要求研究者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而且还要有历史学家的求实精神。 美籍华裔学者张灏先生的这部著作,系由博士论文改写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人格理想 中国思想 国家主义 政治参与 中国文化传统 儒家传统 儒家人格 道德价值观 中国近代
下载PDF
1901-1905年清末政治改革述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志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5-74,共10页
1901-1905年的清末政治改革主要涉及行政机构改革和吏治改革两个方面。比较而言,前一改革收到了比较立竿见影的效果,打破了中国传统六部行政体制,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1906年预备立宪期间的官制改革做了准备;后一改革则鉴于吏治的腐... 1901-1905年的清末政治改革主要涉及行政机构改革和吏治改革两个方面。比较而言,前一改革收到了比较立竿见影的效果,打破了中国传统六部行政体制,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1906年预备立宪期间的官制改革做了准备;后一改革则鉴于吏治的腐败和弊端具有制度性根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害,没有取得前一改革那样的效果。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政治改革及其用心,将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以"欺骗"冠之。对于清末各项改革我们要以发展和联系的观点,长时段地、综合地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行政改革 吏治改革
下载PDF
解郁养心胶囊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志海 《河北中医》 2013年第3期421-421,F0003,共2页
解郁养心胶囊是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冀药制字Z20051468),全方由菊花、钩藤、白芍药、枸杞子、酒女贞子、黑豆、炒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茯神、龙骨、煅牡蛎、香附、郁金14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疏肝解郁、养... 解郁养心胶囊是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冀药制字Z20051468),全方由菊花、钩藤、白芍药、枸杞子、酒女贞子、黑豆、炒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茯神、龙骨、煅牡蛎、香附、郁金14味中药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功效,临床用于肝肾阴虚、气机郁滞、心神不宁所致的头晕、失眠、多梦、心悸、腰膝痠软等症。解郁养心胶囊原质量标准只收载了白芍药、枸杞子、酒女贞子3种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方中其余多数药味没有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因而不能满足有效控制制剂质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解郁 中药显微鉴定 菊花 白芍药 枸杞子 女贞子 酸枣仁 牡蛎 香附
下载PDF
重建国际新秩序与儒家王道政治哲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志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7-32,共6页
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是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可资多方面思想资源。在儒家王道政治哲学里,“王道”与“儒道”即是合而为一的。具体言之,儒... 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是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可资多方面思想资源。在儒家王道政治哲学里,“王道”与“儒道”即是合而为一的。具体言之,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仁义”“爱人”“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以及“无偏无党”“无反无侧”的原则和主张,为化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与国权关系上的尖锐对立和分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源和启示。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制民之产”“与民同乐”“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克服因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产生的弊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以夏变夷”的中国中心论观念,则从反面为建立一个更加互相包容、互相借鉴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了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在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亦完全可以为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秩序 全球伦理 儒家王道政治
下载PDF
近10年国内晚清边疆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志海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9-87,共9页
边疆史研究是中国史学中的一个传统学科。过去10年里,国内学界在晚清西南边疆史、西北边疆史、东北和北部边疆史研究领域多有一些新的探索,并出版了一些综合性研究著作,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且,边疆史的研究还呈现愈来愈受重视之势。... 边疆史研究是中国史学中的一个传统学科。过去10年里,国内学界在晚清西南边疆史、西北边疆史、东北和北部边疆史研究领域多有一些新的探索,并出版了一些综合性研究著作,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且,边疆史的研究还呈现愈来愈受重视之势。但另一方面,为推动晚清边疆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尚有待在以下两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加强跨学科的协同研究;二是加强对晚清边疆史在整个中国边疆史中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西南边疆史 西北边疆史 东北边疆史 北部边疆史
下载PDF
2014年晚清政治史研究综述
18
作者 崔志海 任智勇 +1 位作者 顾建娣 张海荣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274-284,共11页
"晚清政治史"学科既是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与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有所区别,有其独立性。大致说来,中国近代政治史主要从革命史角度,探讨和揭示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研究时段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迄... "晚清政治史"学科既是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与中国近代政治史学科有所区别,有其独立性。大致说来,中国近代政治史主要从革命史角度,探讨和揭示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程;研究时段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迄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史 晚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 综述 1949年 斗争历程 鸦片战争
下载PDF
谈定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地位
19
作者 崔志海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认为,定海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第一个占据的目标,是英国侵略者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一个总司令部;两次定海之战对鸦片战争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由抵抗到主和直至投降的转变。
关键词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者 定海之战 清政府 道光皇帝 英军 林则徐 英国政府 总司令部 对外政策
下载PDF
近十年来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
20
作者 崔志海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5-32,共28页
晚清政治史起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既从属于断代史清史学科,也从属于中国近代史学科。随着传统革命史叙事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臻于成熟,最近十年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明显加强了对晚清政局与人物、晚清政... 晚清政治史起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既从属于断代史清史学科,也从属于中国近代史学科。随着传统革命史叙事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臻于成熟,最近十年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明显加强了对晚清政局与人物、晚清政局与列强关系、晚清满汉关系及晚清制度史的研究,呈现出回归清史学科的趋向。但另一方面晚清政治史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性,一个新的独立的晚清政治史学科体系尚有待建立,且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治史研究 晚清政局与人物 列强与晚清政局 晚清满汉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