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1
作者 席焱海 王洋 +3 位作者 余将明 刘希麟 谢宁 叶晓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 目的观察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操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A组),12例采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VAS评分降低。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例患者术中一侧因骨质疏松明显,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把持力不足并出现钉道切割导致置钉失败,仅行对侧固定,其余患者置钉顺利。B组患者手术置钉过程未出现螺钉把持力不佳、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全部32例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在位,位置佳。所有病例无不良事件产生。结论应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轨迹 骨质疏松 脊柱融合术 腰椎退变
下载PDF
颈椎后路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选择性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伴短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11
2
作者 席焱海 何海龙 +2 位作者 余将明 王洋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25-329,共5页
探讨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选择性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伴短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一2014年11月,本院采用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选择性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25例伴短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9... 探讨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选择性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伴短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一2014年11月,本院采用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选择性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25例伴短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6^65岁;单节段不稳22例,双节段不稳3例;均伴有颈肩部疼痛、僵硬感等颈椎不稳症状。术前、术后摄颈椎正侧位、过伸位、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QM)、Pavlov比值(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并对术前、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用日本骨科学会(J0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本组患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13.6分,平均改善率68.5%。术后Pavlov比值>0.83。术后颈椎ROM及曲度较术前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所有患者颈椎不稳节段均固定牢靠。术后24例患者颈椎不稳症状缓解,其中1例出现典型轴性痛表现;1例出现C;神经根麻痹症状,3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颈椎后路ARCH椎板成形系统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结合两种术式的优点,在实现减压、稳定、适当保留部分ROM的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骨钉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席焱海 叶晓健 何海龙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骨科实习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专科检查复杂,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快。通过体验式教学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将实习期间授课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 骨科实习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专科检查复杂,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快。通过体验式教学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将实习期间授课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同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学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 PBL教学
下载PDF
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人工骨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席焱海 叶晓健 +4 位作者 葛亮 杨四川 欧阳跃平 刘岩 苟三怀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与半水硫酸钙(2CaSO4·H2O,CSH)组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材料,研究其降解速度、理化特性及物质的变化过程,并对该变化与构建人工骨材料的成骨活性的相互作用及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模拟人体体... 目的探索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硫酸钙与半水硫酸钙(2CaSO4·H2O,CSH)组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材料,研究其降解速度、理化特性及物质的变化过程,并对该变化与构建人工骨材料的成骨活性的相互作用及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模拟人体体液SBF9#浸泡液,将5组样品进行浸泡测试;5组分别是:n-HA、CSH、CSH/10wt%HA、CSH/20wt%HA和CSH/40wt%HA,测定钙磷元素释放速率、失重率及CSH/HA变化并对复合人工骨材料表面形态作扫描电镜观察和XRD分析。结果体外浸泡后,n-HA在24h内质量失重50%,24h后基本稳定;CSH外形及失重变化稳定,但2周后仅剩余少量,到17天时完全降解;3组复合材料质量失重及外形变化不大。5组在浸泡后24h内均有Ca释放,但n-HA组的Ca释放低于其他4组,各组均有P元素释出,但随时间逐渐减少。XRD结果分析:复合人工骨材料浸泡中的峰值下降,HA峰值强度增高。电镜观察到浸泡后复合材料形成新的晶体形态。结论本研究将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2种材料复合,其主要成分存在相互作用,在模拟人体体液浸泡的环境下出现表面Ca、P元素的释放-吸附动态过程并新生磷灰石层,材料的降解速度可通过调节成分配比而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纳米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材料
下载PDF
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席焱海 薛敏涛 +3 位作者 余将明 王伟恒 温剑坤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的影响,探讨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早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的影响,探讨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早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血液管理模式(常规组),后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管理模式(全程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全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术后3 d及1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降低输血量和输血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失血 手术 输血 自体 围手术期医护 老年人
下载PDF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席焱海 赵鹏 +3 位作者 邓翠君 李坤 叶晓健 何海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0-13,19,66,共6页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新型搭载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联抗结核药物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TCP/INH-RFP-PCL/SM-SA),通过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观察其成骨性能。方法通过建立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将缺损区植入的阶梯缓释抗...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新型搭载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联抗结核药物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TCP/INH-RFP-PCL/SM-SA),通过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观察其成骨性能。方法通过建立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将缺损区植入的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TCP/INH-RFP-PCL/SM-SA)设为实验组(A组),缺损区植入-TCP设为对照组(B组),缺损区不做处理作为空白组(C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进行标本取材,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CT扫描、固定后组织染色分析,进而确定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的体内成骨性能。结果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X线显示-TCP/INH-RFP-PCL/SM-SA实验组空白组相比较有着良好的成骨效能。同-TCP组比较成骨效能无明显差别。Lane-sandhu组织学和X线评分均显示: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材料-TCP/INH-RFP-PCL/SM-SA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和骨再生能力,复合INH、RFP、SM三联抗结核药物后不影响复合材料的体内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纳米材料 缓释 静电纺丝 骨缺损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非连续型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席焱海 何海龙 +1 位作者 许国华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假体和植入物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席焱海 薛敏涛 +1 位作者 叶晓健 何海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 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细胞存活率>90%,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未引起豚鼠过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材料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并能够降低利福平直接给药的生物毒性,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迟效制剂 设备安全性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伤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席焱海 《脊柱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微环境调控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80只,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脊髓损伤组(SCI组,n=20);使用乌司他丁组(U组,n=20);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组(M...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微环境调控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80只,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脊髓损伤组(SCI组,n=20);使用乌司他丁组(U组,n=20);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n=20);乌司他丁+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用药组(U+M组,n=20),所有给药组在脊髓损伤后0.5h、4h、8h、24h、36h、48h、60h、72h给药。在脊髓损伤后24h、72h、1周、2周、3周5个时间段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脊髓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使用乌司他丁可明显改善损伤脊髓的病理形态;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使用乌司他丁能有效的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细胞进一步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蛋白类 胰蛋白酶抑制剂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席焱海 何海龙 +4 位作者 李坤 刘希麟 薛敏涛 徐宁 叶晓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β-TCP/INH-RFP-PCL/SM-S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进行体外噻唑蓝(MTT)细胞毒性实验,动物体内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致敏实验,... 目的研究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β-TCP/INH-RFP-PCL/SM-S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进行体外噻唑蓝(MTT)细胞毒性实验,动物体内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致敏实验,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β-TCP/INH-RFP-PCL/SM-SA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组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不引起豚鼠过敏。原发性皮肤刺激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均提示复合材料对兔皮肤、皮内无刺激反应。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β-TCP/INH-RFP-PCL/SM-SA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直接使用抗结核药物所带来的生物毒性。动物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提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缓释 纳米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愈合与治疗理念 被引量:20
11
作者 苟三怀 欧阳跃平 +4 位作者 刘岩 葛亮 韩庆林 王琪 席焱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844-1845,1852,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愈合的因素及弥补治疗缺陷的措施和方法。[方法](1)对10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研究,分析探索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不愈合原因和治疗上存在的缺陷,仔细了解骨折前疾...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愈合的因素及弥补治疗缺陷的措施和方法。[方法](1)对10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研究,分析探索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不愈合原因和治疗上存在的缺陷,仔细了解骨折前疾病史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对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由专科协同治疗;(2)早期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3)鼓励早期肢体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关节退变、肌肉萎缩等骨折病。[结果]本组随访100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随访时间3.8年。死亡2例(2%),恢复自主生活能力78例(78%),部分恢复生活能力12例(12%),失去生活能力6例(6%)。骨折愈合情况:除死亡2例外,98例进行定期随访,8~10个月骨折愈合68例,10个月以上骨折愈合22例(其中包括慢性感染影响骨折愈合3例),骨折没有愈合之前发生内固定松动8例,内固定断裂4例,共12例。[结论]对老年人骨折在内科疾病的有效管理监护下,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减少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和老年人日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部骨折 治疗理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Atlas钛缆与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葛亮 苟三怀 +3 位作者 欧阳跃平 李阳 席焱海 梁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使用双股Arias钛缆和锁骨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双股Atlas钛缆和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2例,均为单侧。其中双股Atlas钛缆组28例,锁骨钩钢板组24例。男38例,女14... [目的]使用双股Arias钛缆和锁骨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双股Atlas钛缆和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2例,均为单侧。其中双股Atlas钛缆组28例,锁骨钩钢板组24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38.5岁。新鲜脱位39例,陈旧性13例。钛缆固定采用喙突根部钻孔,从喙突上方偏内1.5cm处的锁骨干孔道中穿过,锁骨钩钢板均为6孔。术中常规作喙锁韧带修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8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功能恢复及影像学评价,按照Lazcano标准对术后上肢肌力、肩部疼痛和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钩钢板组优14例,良6例,差4例,治疗优良率83%;钛缆组优22例,良5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96%,与钩钢板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双股钛缆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与锁骨钩钢板相当,且具有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此外钛缆生物相容性佳,可在体内长期存留而不必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缆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再手术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俊 席焱海 叶晓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7-1050,共4页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是指腰椎融合术后在融合节段的头端和/或尾端出现椎间盘退变、不稳、滑脱等退变表现,甚至出现相应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影像学”ASD和“症状学”ASD.是腰椎融合术后常见...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是指腰椎融合术后在融合节段的头端和/或尾端出现椎间盘退变、不稳、滑脱等退变表现,甚至出现相应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影像学”ASD和“症状学”ASD.是腰椎融合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 术后 手术策略 椎间盘退变 远期并发症 融合节段 ASD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葛亮 苟三怀 +3 位作者 杨四川 朱融融 席焱海 梁伟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研制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n-HA/CSH)复合型人工骨,并对其进行体内、外生物安全性测试。方法对n-HA/CSH人工骨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致敏试验、MTT细胞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实验(Ames试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目的研制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n-HA/CSH)复合型人工骨,并对其进行体内、外生物安全性测试。方法对n-HA/CSH人工骨进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致敏试验、MTT细胞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实验(Ames试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人工骨浸取液静脉及腹腔注射后不引起小鼠呼吸、进食改变或死亡,体重稳定。家兔皮内注射72小时后仅出现红斑或微弱水肿,豚鼠皮内注射后未出现过敏反应。MTT细胞毒性试验显示含HA10%、20%、40%人工骨及纯n-HA、CSH的细胞增殖率均在77%以上,细胞毒性均为0~1级,Ames试验表明含HA40%人工骨的不同浓度生理盐水浸取液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数均不超过阴性对照组的2倍。结论n-HA/CSH复合材料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且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同时,复合材料的生理盐水浸取液不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硫酸钙 人工骨 安全性 毒性
下载PDF
坐骨神经和T_(10)椎体部脊髓损伤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早期骨痂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春 苟三怀 +2 位作者 欧阳跃平 刘岩 席焱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146-5150,共5页
背景:神经因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调解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实验进一步观察了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失神经(坐骨神经和T10椎体部脊髓损伤)支配对Wistar大鼠股骨干骨折早期骨痂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W... 背景:神经因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调解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实验进一步观察了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失神经(坐骨神经和T10椎体部脊髓损伤)支配对Wistar大鼠股骨干骨折早期骨痂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单侧股骨中段开放性横行骨折动物模型,然后分别进行同侧坐骨神经横断和或T10椎体部脊髓开放性横断,并设仅行骨折建模者为对照组。所有大鼠分别于建模后14和28d后处死并于骨折部位取材,进行影像学测量及标本新生骨痂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建模14和28d后,骨痂影像学测量结果均显示,坐骨神经横断组骨折愈合最快,对照组其次,T10椎体部脊髓横断组最慢,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标本骨痂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骨痂较成熟,坐骨神经横断组和T10椎体部脊髓横断组均生成不成熟骨痂。实验以此推断周围神经损伤加速骨折愈合,中枢神经损伤则延缓骨折愈合,失神经支配下骨痂的构成有明显缺陷,完整的神经支配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T10椎体 中枢神经 股骨干骨折 骨痂 骨折愈合 骨组织构建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亮 苟三怀 +3 位作者 欧阳跃平 刘岩 席焱海 李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距及距下关节退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7.5岁。9例伴踩外翻,... [目的]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用于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间隙植骨融合加钛合金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胫距及距下关节退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2—69岁,平均57.5岁。9例伴踩外翻,2例伴马蹄内翻。手术距原发创伤的时间5-13年,平均7.6年。手术取部分远端腓骨植入关节间隙,自跟骨向胫骨逆行置钉并常规作近、远端锁钉。术前、术后对患者行AOFAS评分,并通过影像评价植骨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切口愈合均正常,恢复负重的时间9—16周,平均13.6周。手术后1名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塞。1人(5%)于平地行走时中度疼痛;2人(11%)于崎岖路面上行走时出现轻-中度疼痛;1人(5%)站立时轻度疼痛。14人(79%)无疼痛。手术前后患者的AOFAS平均评分分别为43.5分(40-52分)和69分(56—84分)。13人(72%)植骨完全融合,时间12~48周,平均16.8周;3人(17%)不完全融合;2人(11%)未融合。[结论]植骨融合加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距、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髓内钉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融合
下载PDF
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初步应用和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希麟 席焱海 +3 位作者 马俊 何海龙 谢宁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目的研究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4例,均在微创通道下采用XLIF治疗。分别... 目的研究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4例,均在微创通道下采用XLIF治疗。分别测量并分析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和盘黄间隙(关节下间隙),并通过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整体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3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5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右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和轻度髂腰肌肌力下降,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1例大体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出现持续性腰痛,给予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后症状改善。术后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效果满意,滑脱得到一定程度的复位。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测量椎间高度增加109.2%;椎间孔高度增加33.8%,症状侧椎间孔面积扩大41.4%,盘黄间隙平均增加2.3 mm。多项影像学评价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X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得到良好的症状缓解和满意的影像学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其远期疗效还需经过大样本长期的随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琪 苟三怀 +4 位作者 汤亭亭 刘岩 欧阳跃平 席焱海 韩庆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对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的传统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培养成功率,同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珐:无菌条件下取28份足月产新生儿脐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其中的单个核细胞,以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进行... 目的:对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的传统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培养成功率,同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珐:无菌条件下取28份足月产新生儿脐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其中的单个核细胞,以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原代培养5~7d后半量换液,后每隔3~4d全量换液1次。细胞贴壁之后按改良方法进行培养:方法一,当皿底圆形巨核细胞融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脱落时将细胞悬液移入新的皿中培养;方法二,待皿底圆形巨核细胞渐渐占取优势时,将培养基换为含15%FBS的α-MEM,当圆形巨核细胞大部脱落后换回含10%FBS的α-MEM培养基。显微镜下观察UCB-MSCs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体外成骨及成脂诱导并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结果:28份脐血中20份培养出贴壁细胞,其中13份培养出能融合且可稳定传代的成纤维样细胞,成功率为46.4%,可传至22代而无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强烈表达CD105、CD29等MSCs表面标志,而CD34、CD45和CDl06等表达呈阴性。在特定条件下,UCB-MSCs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脐血中存在MSCs,培养方法经改良后可提高UCB-MSCs的培养成功率。UCB-MSCs具有与其他来源的MSCs类似的表型及分化潜能,且易于体外扩增、传代稳定,可望在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 培养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屈曲位撑开提拉复位法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君 孙金星 +3 位作者 王红艳 张卫 谭远超 席焱海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屈曲位时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12~ 1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目的 探讨在屈曲位时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12~ 18个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评估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测量并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的Cobb角.结果 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脱位完全纠正;术后Cobb角由术前平均21°恢复至4°;15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 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屈曲位时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严重脱位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复位方法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脱位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及其成骨分化能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琪 苟三怀 +5 位作者 刘岩 欧阳跃平 席焱海 韩庆林 邹世恩 汤亭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采用两种改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实验于2006-05/09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与关节中心细胞实验室完成。①所用28份脐血标本由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提供,取自足... 目的:采用两种改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实验于2006-05/09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与关节中心细胞实验室完成。①所用28份脐血标本由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提供,取自足月健康顺产新生儿,产妇和家属均书面同意,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采集28份脐血标本,50~90mL/份,枸橼酸抗凝。采集后12h内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接种于100mm×20mm培养皿中,细胞浓度为1×1010L-1,置于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液中原代培养,5~7d后半量换液,后每隔3~4d全量换液一次。③细胞贴壁后,分两组予以改良培养。改良1组10份,当培养皿底圆形巨核细胞融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脱落时将细胞悬液移入新的培养皿中培养;改良2组18份,待培养皿底圆形巨核细胞渐渐占据优势时,将培养基更换为含体积分数为0.15小牛血清的α-MEM,当圆形巨核细胞大部脱落后换回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成纤维样细胞融合至80%~90%时胰酶消化,按1∶2或1∶3传代培养。④显微镜下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取第5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以碱性磷酸酶法检测成骨分化能力。结果:①28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共20份原代培养中出现贴壁细胞(改良1组6份,改良2组14份),其中13份培养出能融合且可稳定传代的成纤维样细胞(改良1组4份,改良2组9份),成功率46.4%。②原代培养5~7d后贴壁细胞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和圆形巨核细胞。改良1组与2组于原代培养5周可见成纤维样细胞集落,细胞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呈较均一的长梭形,传至22代形态无明显变化。③可强烈表达CD29、CD105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而不表达CD34、CD45和CD106等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细胞标志。④成骨诱导1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结论:脐血中存在的单个核细胞经过改良培养后,可提高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成功率。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其他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类似的表型及成骨分化潜能,且易于体外扩增、传代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骨生成 胎血 间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