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指山猪IGF2基因5'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常怀普 欧江涛 +4 位作者 钟金城 王希龙 郭春华 宾石玉 马志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梅山猪和大白猪共60个样本的IGF2基因5'调控区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找到13个SNP,分别是:C5872T、C5888T、A5976G、C6010T、T6029A、C6037T、C6043T、C6063T、... 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梅山猪和大白猪共60个样本的IGF2基因5'调控区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找到13个SNP,分别是:C5872T、C5888T、A5976G、C6010T、T6029A、C6037T、C6043T、C6063T、C6112T、C6164T、G13520A、G13563A和G13669A。T6029A为T←→A碱基颠换,A5976G、G13520A、G13563A和G13669A为A←→G转换,其他均为C←→T转换。针对13个SNP位点得到23种组合基因型。统计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以及各组合基因型在总群体与各品种内的分布频率,发现3个小型猪在A5976G、C6164T和G13669A位点上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G、T和A,而梅山猪和大白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A、C和G;H19型为3个小型猪的特征组合基因型,而另两个猪品种为H15型。同时对123头五指山猪IGF2基因C5888T位点进行了PCR-RFLP分析,研究表明该位点C为优势等位基因(0.8536),CC为优势基因型(0.7235)。卡方检验表明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这些结果可为五指山猪等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矮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IGF2基因 SNP PCR—RFLP
下载PDF
大额牛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片段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常怀普 钟金城 +6 位作者 陈智华 胡汉傈 马志杰 李子良 杨蓉生 陈玉红 张亚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大额牛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氨基酸预测,并同其它牛种的资料进行了比对分析,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大额牛其核苷酸序列与牦牛、普通牛、瘤牛、水牛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4%、99.2%、97.0%。相... 对大额牛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氨基酸预测,并同其它牛种的资料进行了比对分析,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大额牛其核苷酸序列与牦牛、普通牛、瘤牛、水牛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4%、99.2%、97.0%。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大额牛与水牛的同源性为97.6%;与普通牛、瘤牛、牦牛的同源性均为99.4%,仅在第33位有1个氨基酸变异,即大额牛为异亮氨酸,而其它3个牛种均为缬氨酸,这是由该基因片段的第97位碱基发生转换(A←→G)造成的。从分子系统进化树看,瘤牛和普通牛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牦牛、大额牛、水牛相聚,这与传统的牛种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HSL基因 外显子Ⅰ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常怀普 徐水 +1 位作者 肖昌 刘仕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6期222-223,共2页
本文针对当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结合授课感受,提出从改革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的策略。部分内容已付诸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策略
下载PDF
端粒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怀普 马志杰 钟金城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5期43-47,共5页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结构稳定和功能,保护其免受核酸酶降解,防止其末端融合或重排等。端粒长度的维持机制主要有ALT机制和TA机制。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端粒酶的利用在...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结构稳定和功能,保护其免受核酸酶降解,防止其末端融合或重排等。端粒长度的维持机制主要有ALT机制和TA机制。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端粒酶的利用在衰老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述端粒的结构、端粒的维持机制以及端粒与衰老的关系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衰老
下载PDF
野牦牛(Bos grunniens mutus)mt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3 位作者 韩建林 徐惊涛 窦全林 常怀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98-4803,共6页
为从分子水平上评价野牦牛(Bosgrunniens mutus)的遗传多样性,对6头野牦公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FJ548840~FJ548845),结合GenBank中已刊登的2条野牦牛的相应序列,使用BioEdit7.0.9、DnaSP4.10.1... 为从分子水平上评价野牦牛(Bosgrunniens mutus)的遗传多样性,对6头野牦公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FJ548840~FJ548845),结合GenBank中已刊登的2条野牦牛的相应序列,使用BioEdit7.0.9、DnaSP4.10.1、Arlequin3.1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部8条序列开展了比对分析,确定了多态位点与单倍型数目,计算了核苷酸多样度和单倍型多样度。结果表明8条野牦牛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891~894bp之间,其中A、T、G和C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8%、28.65%、13.46%和25.21%,A+T的平均含量为61.33%。排除4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后,共检测到39处转换和颠换位点,占分析序列总长度的4.38%,其中包括4处单一多态位点和35处简约信息位点。依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为0.9643,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144,提示野牦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钟金城 马志杰 +3 位作者 陈智华 字向东 常怀普 刘盛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9-1650,共12页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RepeatMasker、DNAMAN4.0、BioEdit4.8.10、ClustalW1.8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牦牛H-FABP基因(已在NCBI上登录,登录号为DQ026674)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CDS序列全长为402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4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73bp、173bp、102bp和54bp;3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460bp、1892bp和1495bp;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通常的基因组成规律。外显子和内含子个数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相同。牦牛H-FABP基因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3.07%。内含子Ⅰ含有5个重复元件,包括1个SINE/Artiodactyls元件、1个SINE/MIR3元件、1个SINE/Bov-tA1元件和2个SINE/MIR元件;内含子Ⅱ无重复元件;内含子Ⅲ有3个重复元件,其中SINE/MIR元件、LINE/L2元件、SINE/Artiodactyls元件各1个。SINEs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1.85%,哺乳动物分散性重复序列MIRs比率为6.44%。LINEs所占比率为1.22%,小于SINEs元件。其中,LINE1、BovB/Art2、L3/CR1重复元件以及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在牦牛该基因区域中不存在。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间同源性大小为100%、96.9%、96.9%、92.4%、88.7%、85.7%、85.7%、77.4%、69.9%。结论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外显子I、外显子Ⅱ、外显子Ⅲ和外显子Ⅳ大小分别为73bp、173bp、102bp和54bp,内含子I、内含子Ⅱ和内含子Ⅲ大小分别为3460bp、1892bp和1495bp。牦牛该基因区域含有较为丰富的重复序列元件且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通常的基因组成规律。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9个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FAB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6 位作者 陈智华 字向东 常怀普 张雪琴 罗晓林 魏雅萍 肖玉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9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牦牛与其它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牦牛H-FABP基因由... 对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9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牦牛与其它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外显子2、外显子3和外显子4大小分别为73、173、102和54 bp,内含子1、内含子2和内含子3大小分别为3 460、1 892和1 495 bp。CDS序列全长为402 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3种方法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基本一致。系统树总体分为两支,斑马鱼为独立的一支,而牦牛与其它物种为另一大分支。牦牛与普通牛、绵羊与山羊先分别聚在一起,然后再聚为一类;后与猪、人依次聚为一类。小鼠和大鼠先聚为一类,再与人和其它物种聚类,然后再与鸡聚为一类。该系统聚类结果与动物学分类一致,表明H-FABP基因适合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的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FABP基因 克隆 分子系统进化
下载PDF
Sequence Variation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Genes in Species of Bovidae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3 位作者 陈智华 刘丽 常怀普 罗晓林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4,共9页
The partial sequences of exon Ⅰ of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 genes in yak (Bos grunniens), cattle (Bos taurus), zebu (Bos indicus), and buffalo (Bubalus bubalis) were analyzed. Comparisons of these seq... The partial sequences of exon Ⅰ of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 genes in yak (Bos grunniens), cattle (Bos taurus), zebu (Bos indicus), and buffalo (Bubalus bubalis) were analyzed. Comparisons of these sequences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ith the homologous HSL gene and protein sequences in other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pig (Sus scrofa), human (Homo sapiens), mouse (Mus musculus), and rat (Rattus sp.) retrieved from the GenBank were carried out and finally a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partial DNA sequences of the HSL genes in all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mologies of the partial exon Ⅰ sequences of the HSL genes between yak and cattle, zebu, buffalo, pig, human, mouse, and rat were as high as 99.8%, 99.6%, 97.4%, 90.6%, 88.4%, 83.5%, and 82.3%, respectively. This was accompanied by highly homologous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HSLs: 100%, 100%, 98.2%, 94.0%, 92.2%, 89.8%, and 89.8% identity, respectively. There are more transitions, less transversions, and no insertion or deletion in variable nucleotides of the HSL genes between the yak and other species. The majority of the variable mutations was synonymous and was found most frequently at the third codon, follow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codons, a finding that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utralism hypothesis for molecular evolution.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the cattle and zebu were clustered together first, followed by the yak, buffalo, pig, human, mouse, and rat. This was in agreement with taxonomy suggesting that the partial sequences of exon Ⅰ of the HSL genes were useful in constructing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mammalian species. Among the four species of Bovida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 the HSL genes between yak and buffalo is equivalent to that between buffalo and cattle and between buffalo and zebu. Furthermore, the genetic distances in the HSL genes are much smaller between yak, cattle, and zebu than those between each of the three species and the buffalo.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consider yak as an independent species of the genus B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DAE HSL gene PHYLOGENY evolution
下载PDF
三个牦牛群体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外显子Ⅰ的多态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志杰 钟金城 +6 位作者 字向东 陈智华 徐惊涛 金双 常怀普 宋海峰 刘建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0-376,共7页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共92头牦牛的HSL基因部分外显子Ⅰ进行SmaⅠ酶切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大小,进行卡方(χ2)适合性、独立性检验,并计算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态参数。【结果】3个牦牛群体在HSL基因外显子Ⅰ具有SmaⅠ酶切多态性,在该酶切位点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3个牦牛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而BB基因型只在巴州牦牛中检测到。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的AA基因型频率最高,而巴州牦牛AB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牦牛群体中均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牦牛群体在该酶切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独立性检验表明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测序分析表明,HSL基因外显子I第70位(从PCR产物测序片段的5′端计数)发生了单碱基突变(G→A),并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结论】牦牛在HSL基因外显子Ⅰ内具有SmaI酶切多态性,其多态性是因所分析序列内一单碱基突变(G→A)所致,该碱基转换导致了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在该酶切位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SL基因 PCR—RFLP
下载PDF
家蚕丝腺因子SGF-1的基因克隆及序列结构和表达特征与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叶菁 刘莉娜 +4 位作者 高春雁 李珍珍 常怀普 赵萍 何华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7,共9页
Fox类转录因子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SGF-1是家蚕丝腺细胞转录因子,属于Fox类转录因子家族。家蚕SGF-1(BGIBMGA005101-TA)基因位于第25号染色体nscaf2823:112743~113792(+strand),含有1个外显子... Fox类转录因子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SGF-1是家蚕丝腺细胞转录因子,属于Fox类转录因子家族。家蚕SGF-1(BGIBMGA005101-TA)基因位于第25号染色体nscaf2823:112743~113792(+strand),含有1个外显子,CDS全长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家蚕品种大造5龄第3天幼虫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显示,SGF-1基因在大多数组织中有表达,在丝腺中高量表达,其中在前部和中部丝腺的表达量略高于后部丝腺,在雄蚕中的表达量略高于雌蚕。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SGF-1蛋白富含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且多数为亲水性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SGF-1包含典型的Forkhead结构域,其两端分别为Forkhead_N末端结构域和HNF3_C末端结构域,其中大多数氨基酸残基形成了无规则卷曲结构,α-螺旋与β-折叠结构分别约占18.0%和0.6%。从家蚕后部丝腺克隆了SGF-1基因,并构建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重组SGF-1蛋白。通过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别从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证实,SGF-1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丝腺中高量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显示SGF-1定位于细胞核中。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SGF-1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有益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腺细胞转录因子SGF-1 基因克隆 序列结构 表达谱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高校研究型学院办公室主任工作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常怀普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1年第2期69-70,共2页
大众化教育前提下,适度发展研究型学院已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办公室主任工作是关系到研究型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结合笔者自身经历,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研究型学院办公室主任开展好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研究型学院 办公室主任 工作
下载PDF
藏绵羊GHRH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及HaeⅢ-RFLP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志杰 魏雅萍 +3 位作者 钟金城 杨万远 常怀普 陈生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对欧拉型藏绵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基因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纯化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n方法与普通牛相应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并对54只欧拉型藏绵羊该基因片段进行了HaeⅢ-RFLP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绵羊与普通牛... 对欧拉型藏绵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基因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纯化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n方法与普通牛相应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并对54只欧拉型藏绵羊该基因片段进行了HaeⅢ-RFLP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绵羊与普通牛GHRH基因部分序列间同源性为93%;序列间碱基变异类型主要表现为碱基转换和颠换,亦存在碱基插入和缺失;54只欧拉型藏绵羊该基因片段HaeⅢ-RFLP分析均为单态,表现为AA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型藏绵羊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克隆 PCR-RFLP
下载PDF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洁 刘劲 +2 位作者 常怀普 左伟东 徐水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79-80,124,共3页
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生命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为线索,构建全新的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文章对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建设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家蚕bHLH转录因子Bmsage可溶性表达、纯化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华伟 位曙光 +5 位作者 王叶菁 刘莉娜 李珍珍 赵朋 常怀普 赵萍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5-1407,共13页
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msage是家蚕丝腺中高量表达的一类bHLH转录因子,不仅参与了丝腺细胞在胚胎期的发育调控,而且对蚕丝蛋白的合成也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msage是家蚕丝腺中高量表达的一类bHLH转录因子,不仅参与了丝腺细胞在胚胎期的发育调控,而且对蚕丝蛋白的合成也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当前对其性质和结构了解不多。为研究其性质、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构建了NusA、MBP、SUMO、Trx和His融合标签的Bmsage重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改变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确定了Bmsage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最佳载体和表达条件,进而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Bmsage,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NusA与MBP标签可显著增强Bmsage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但难以与Bmsage分离。SUMO标签有一定的助溶效果,并且能够与Bmsage有效分离。其他标签对Bmsage可溶性表达的效果不明显。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Bmsage含有α-helix结构,推测SUMO标签可能促进了Bmsage折叠形成类天然的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Bmsage的性质、结构与功能建立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类似蛋白的表达纯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螺旋-环-螺旋 Bmsage MBP NUSA SUMO 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