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腰椎X线关键参数识别的应用
1
作者 常献 张百川 +4 位作者 王晓雯 龚佳丽 刘池池 李悦洋 李长青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腰椎X线的指标自动测算过程。方法首先构建基于U-net+Attention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并评估其对于腰椎数字化摄影影像中椎间隙高度指数、腰椎活动角和节段活动度这三个指标自动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回顾性收集200... 目的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腰椎X线的指标自动测算过程。方法首先构建基于U-net+Attention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并评估其对于腰椎数字化摄影影像中椎间隙高度指数、腰椎活动角和节段活动度这三个指标自动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回顾性收集2008年至2016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站立位腰椎DR摄影的1500例的1527张站立态下的侧位脊柱图像数据。将此数据按8∶1∶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通过labelme标注工具对每节椎体的主体结构进行标注。使用平均准确率(ACC)、交并比(IOU)和Dice系数来评价模型的具体分割性能。结果构建的网络平均IOU能达到0.940;平均Dice系数为0.980。与U-net和Deeplab-v3分割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数据测算准确有效。椎间隙高度指数的误差均值为±2.4 mm;腰椎活动角的误差均值在±3.1°;节段活动度的误差均值在±5.8°,均符合计算中的正常误差水平。结论基于人工智能能构建的网络模型实现了对腰椎X线关键参数的自动精准测算,有助于临床医师综合多参数定量分析和评估PETD手术复发风险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腰椎 X线 人工智能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下载PDF
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龚俊峰 汤宇 +4 位作者 常献 张超 郑文杰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 目的:分析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治疗的2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4~77岁(58.3±8.4岁);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不稳伴神经根管狭窄症10例;L3/43例,L4/523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和CT片上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8.9±6.6min,术中出血量41.0±12.6mL,术后引流量38.1±9.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9d,无硬膜外血肿、感染或肌肉麻痹瘫痪等并发症。随访17.7±4.2个月,术前和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85±0.67分、2.15±0.54分、1.12±0.33分、0.54±0.51分,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分别为(47.38±6.66)%、(11.73±6.73)%、(6.58±6.51)%,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随着术后时间推移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前缘10.95±1.24mm、后缘9.45±1.13mm)、腰椎前凸角(47.38°±4.56°)和手术节段前凸角(8.62°±1.92°)均较术前(前缘8.85±1.00mm、后缘6.78±1.07mm、43.81°±4.85°、6.62°±2.02°)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严格适应证选择的病例,MP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改良经皮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脊柱外科
下载PDF
人软骨终板干细胞与退变髓核细胞体外非接触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常献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探究人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s,CESCs)与退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方法:对取自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软骨终... 目的:探究人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s,CESCs)与退变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方法:对取自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软骨终板、退变髓核进行CESCs及NP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通过琼脂糖悬浮培养法获得CESCs的克隆,扩增后行流式技术及免疫荧光对CESCs进行干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取第三代CESCs与第一代NPCs进行实验,建立三个细胞培养组:CESCs单独培养组、NPCs单独培养组、CESCs与NPCs共培养组(分别接种于Transwell底部和上层插槽中进行非接触共培养)。在培养之后的不同时间点(3、5、7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聚糖(Agg)、SOX-9及Ⅱ型胶原蛋白(CollⅡ)m 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共培养7d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蛋白、Sox-9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经过分离培养及鉴定,筛选出的细胞为CESCs(流式细胞计数分析,CESCs细胞表面的CD73、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97.5%、98.7%、98.7%);共培养后,RT-PCR显示单独培养的CESCs在各检测时间点几乎无Agg、CollⅡ、SOX-9基因表达;而共培养组的CESCs在第5天开始出现Agg、CollⅡ、SOX-9基因表达(其表达量分别为0.10、0.11、0.15),与单独培养CESCs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组NPCs的Agg、CollⅡ及SOX-9基因表达量(其表达量分别为1.32、1.25、0.92)高于单独培养NPCs的表达量(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共培养与单独培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7d后,Westernblot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共培养组CESCs的Agg、CollⅡ、SOX-9蛋白表达量高于单独培养组(P<0.05)。结论:CESCs与NPCs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能促使CESCs表达髓核细胞特异性标记物Agg、CollⅡ和SOX-9;通过相互作用,CESCs可增强NPCs表达自身特异性相关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干细胞 退变髓核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44
4
作者 李长青 张伟 +5 位作者 常献 周跃 王建 初同伟 张正丰 郑文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对18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全麻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正中小切口进行神经减压、椎间植... 目的:探讨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对18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全麻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正中小切口进行神经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骨折复位固定术,并加装横连接(微创手术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0-58岁,平均42-8岁;T123例,L16例,L24例.L35例;AO分型A3型3例,C1型14例,C2型2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2例,D级2例。记录肌肉剥离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减压等并与同期20例传统开放手术患者(开放手术组)情况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肌肉剥离长度为6.9±1.2cm,术中出血量为538.3±188.7ml,术后引流量为116.4±55.0ml,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为2.5±1.4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例为16.7%;开放手术组分别为18.6±2.8cm.735.8±252.2ml,233.5±95.8ml,4.4±1.8分和7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椎管得到有效减压。两组均获得最少6个月以上随访,两组不完全瘫患者术后均获得1级及以上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正中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确保良好神经减压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且能安放横连接,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神经损害 小切口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神经减压
下载PDF
组织工程学黄韧带干细胞的筛选与鉴定
5
作者 韩小博 李海音 +5 位作者 陈斌 常献 杨匡 张伟 周跃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9-1108,共10页
目的:通过Fibronectin介导进行差别粘附法筛选出人黄韧带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椎间孔镜或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中获取10例人黄韧带标本,机械-酶消化法联合获取原代细胞,扩增第二代后接种于Fibron... 目的:通过Fibronectin介导进行差别粘附法筛选出人黄韧带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椎间孔镜或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中获取10例人黄韧带标本,机械-酶消化法联合获取原代细胞,扩增第二代后接种于Fibronectin包被过的培养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干细胞表达相关特异性蛋白。使用干细胞诱导培养基(实验组)向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诱导分化,使用常规生长培养基培养者作为阴性对照(对照组),分别行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阿利辛兰染色鉴定。PT-PCR检测成骨、成脂肪、成软骨基因表达。取同一患者的髂骨骨髓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统计学分析黄韧带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和干性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原代细胞形态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经Fibronectin介导粘附培养后形态比较均一,呈长梭形克隆群。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后的黄韧带干细胞CD90、CD73阳性率〉96.8%,CD105阳性率〉95.9%,而stro-1为阴性。实验组茜素红染色呈强阳性,油红O染色可见大小不等脂滴呈红色,阿利辛兰染色大量蛋白聚糖聚集呈蓝色,对照组均为阴性。PT-PCR测定实验组成骨基因(OC、ALP、RUNX-2)、成脂肪基因(LPL、APP、PPAR2)、成软骨基因(COLⅡ、AGG、SOX9)显著上调,其中RUNX-2在对照组有低水平表达。免疫组化显示黄韧带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a-SMA、Ⅰ型胶原、纤连蛋白,但均不表达Ⅱ型胶原。两种干细胞均超过80%的细胞比例处于G0/G1期提示都有很强自我更新能力(P〉0.05)。CCK-8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在第1~10天时OD值逐渐增加,第10~14天达稳定状态,二者有相似的增殖能力(P〉0.05)。两种干细胞均表达干性基因NONAG、OCT-4、SOX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Fibronectin差别粘附筛选法可有效筛选纯化出黄韧带干细胞,其可向成骨、成脂、成软骨多向分化,为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退变椎间盘提供了新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髓核 Fibronectin差别粘附法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常献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第3期63-63,共1页
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班级规模大、教师教学负担重等实际问题。虽然很多中学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新型教学设施并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多的只是成为板书的替代品。由此形成了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学... 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班级规模大、教师教学负担重等实际问题。虽然很多中学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新型教学设施并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多的只是成为板书的替代品。由此形成了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学效率低,语言交流少,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等问题。本文就目前人教版教材背景下省内中学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听说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辅助 教学环境 培养 多媒体教学 人教版教材 班级规模
下载PDF
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悦洋 李海音 +5 位作者 常献 胡志雷 刘晨浩 高小新 张雨尧 李长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55-2461,共7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 目的评估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手术的病例,完成至少5年的术后随访。观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腰椎疾病的功能评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病例1 807例,完成随访病例1 706例,失访101例,随访率为94.08%。随访时间(6.36±1.08)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ODI评分分别为(26.01±7.48)、(20.87±7.50)、(17.25±7.77)及(17.26±13.53)分,较术前[(58.23±13.06)分]均明显下降;术后1年ODI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腰部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分别为(2.50±0.83)、(1.93±0.84)、(1.54±0.82)、(1.46±1.28)分,均较术前[(5.48±1.24)分]明显下降;腰部术后1年VAS评分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最终随访腿部VAS评分分别为(2.00±1.07)、(1.43±1.02)、(1.01±1.01)、(0.89±1.39)分,较术前[(4.73±1.84)分]均有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53%(9/1 706),包括椎间盘囊肿2例,椎间隙感染2例,邻近节段突出5例。术后症状未缓解11例。术后复发177例,复发率10.38%。术后1年为患者复发高峰时间,61~90岁患者复发率较高。复发再手术率为50.85%,全部再手术率5.98%。复发治疗方式:手术治疗90例,保守治疗87例。结论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 手术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8
作者 常献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第4期67-67,共1页
在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尽管许多教师对英语词汇教学都给予了很高重视,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不够灵活。究其原因,
关键词 英语词汇教学 高中 英语教学实践 主要表现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髓核细胞老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常献 陈斌 李长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椎间盘是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周围的纤维环以及上下两侧的软骨终板构成的一个可以缓冲机体自身张力与抵抗外部压力的完美闭合系统。由其退行性变所导致的颈部及腰腿部位疼痛一直都是骨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关键词 髓核细胞 细胞老化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献 陈斌 李长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38-1540,共3页
生长因子是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系列多肽,它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基因表达。目前已经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生长因子种类繁多,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家族、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 生长因子是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系列多肽,它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基因表达。目前已经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生长因子种类繁多,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家族、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等。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软骨细胞这条定向的分化通路中,这些生长因子发挥着不同的促进作用并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软骨化 转化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高表达HOXB4基因对人软骨终板干细胞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斌 常献 李长青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表达HOXB4基因对人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s,CES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构建HOXB4基因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至CESCs;将CESCs分为转染高表达HOXB4病毒组(A组),导入空病毒载体组(B组... 目的探讨高表达HOXB4基因对人软骨终板干细胞(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s,CES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构建HOXB4基因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至CESCs;将CESCs分为转染高表达HOXB4病毒组(A组),导入空病毒载体组(B组)和对照组。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组HOXB4基因及对应蛋白表达状况;采用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技术检测三组细胞增殖的差异,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成功构建高表达HOXB4的病毒并顺利转染至CESCs;(2)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病毒后CESCs的HOXB4的表达为对照组的3.6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OXB4蛋白表达为对照组的3倍;(3)HOXB4可促进CESCs的增殖(P〈0.05),并可将细胞阻断于S期,A组S期细胞从29.27升至30.28(P〈0.05)。结论高表达HOXB4可显著促进CESCs的增殖,并使细胞积聚于S期,可能是HOXB4延缓CESCs退变从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软骨 干细胞
原文传递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常献 任中武 +5 位作者 刘长利 韩敦鑫 王建民 刘勇君 姜圣洋 尹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12诊治的58例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责任椎间盘定位,29例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12诊治的58例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进行责任椎间盘定位,29例采用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29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 PELD组27例获得随访,MIS-TLIF组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8)个月。PELD组与MIS-TLIF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作为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靠,能弥补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为多节段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限却有效的微创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应用TESSYS TM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1-2椎间盘突出1例报道 被引量:7
13
作者 常献 刘长利 +5 位作者 韩敦鑫 王建民 刘勇君 姜圣洋 尹龙 任中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2,共3页
从2002年Hoogland首次提出经椎间孔内镜下脊柱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HESSYS)至今,THESSYS技术已走过了15年的临床历程。该技术借由德国Joimax公司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依赖逐级环踞进行椎... 从2002年Hoogland首次提出经椎间孔内镜下脊柱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HESSYS)至今,THESSYS技术已走过了15年的临床历程。该技术借由德国Joimax公司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依赖逐级环踞进行椎间孔成形,最终得以在7mm的手术切口下实现精准清除突出椎间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献 李长青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对近年来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方式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文献,对不同术式的手术入路、技术特点、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 目的对近年来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方式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文献,对不同术式的手术入路、技术特点、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目前临床应用术式主要包括经皮内镜下经后方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经皮内镜下经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OLIF)、经皮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Z系列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EndoLIF/ZELIF)、单侧双通道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UBE-TLIF)5种,每种手术方式皆有其自身技术特点及发展历程。结论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基于患者个体化解剖特点和手术医生技术差异化的组合式方案,术者具备良好的传统手术基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对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减压 腰椎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亚甲蓝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建民 刘长利 +3 位作者 韩敦鑫 刘勇君 常献 任中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术中用亚甲蓝对责任椎间盘染色,细致、彻底摘除蓝染椎间... 目的探讨亚甲蓝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术中用亚甲蓝对责任椎间盘染色,细致、彻底摘除蓝染椎间盘组织。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术后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186例均获得至少3个月随访。2例出现美蓝尿(尿液呈蓝色),尿液颜色均在术后24 h内恢复正常。5例于术后2个月内复发,其中4例再次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1例行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优134例,良35例,可12例,差5例,优良率90.9%。术后3 d、1个月、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个月较术后3 d降低,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操作过程中应用亚甲蓝对退变椎间盘组织染色,能使术者在镜下及时、准确地辨别致压靶点,充分摘除病变髓核组织。此方法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强术者信心,改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亚甲蓝 椎间盘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