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的证据属性
1
作者 庄乾龙 《公安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62-84,124,共24页
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与立法未将其纳入法定证据种类之间的矛盾,导致理论与实务人员对其定性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先后涌现出司法鉴定说、书证说、证人证言说、电子数据说及新型证据说等观点,也有人认为刑事案... 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与立法未将其纳入法定证据种类之间的矛盾,导致理论与实务人员对其定性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先后涌现出司法鉴定说、书证说、证人证言说、电子数据说及新型证据说等观点,也有人认为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只能作为查办案件的线索,不能将其视为证据。从司法实践应用情况、法律规定及其证明价值看,大数据分析报告具有证据属性。但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等科技手段尚未成熟的影响,对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定性宜将其区分为办案参考材料、鉴定意见与新型证据种类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应当积极稳妥地推进大数据分析报告取证、质证、认证程序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大数据分析报告 证据属性
下载PDF
论刑事电子数据取证制度新发展——兼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
2
作者 庄乾龙 安文霞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58,共14页
刑事电子数据取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为代表的法律文件将刑... 刑事电子数据取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为代表的法律文件将刑事电子数据取证制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上述法律规范性文件在厘定刑事电子数据取证基本概念、细化取证程序规则基础上,初步构建起刑事电子数据取证规则体系。上述法律规范并未明确取证行为与侦查行为、电子数据载体与电子数据、境外取证与境内取证之间的关系,难以有效协调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冲突。未来立法有必要将刑事电子数据取证行为纳入侦查行为范畴,并以电子数据载体与电子数据区分为标准构建二元化的搜查、扣押取证规则。同时,在尊重电子数据技术性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取证主体的专业技能,明确取证范围,细化取证程序,协调境外与境内电子数据取证关系,进一步完善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电子数据 取证 发展
下载PDF
刑罚目的观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矫正
3
作者 庄乾龙 安文霞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矫正措施的选择只能受是否有利于教育未成年犯这一条件制约。犯罪的严重危害性程度并不影响矫正行为的严厉性,而犯罪数量的上升更与矫正措施的严厉性无关。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未成年犯矫正项目...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矫正措施的选择只能受是否有利于教育未成年犯这一条件制约。犯罪的严重危害性程度并不影响矫正行为的严厉性,而犯罪数量的上升更与矫正措施的严厉性无关。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未成年犯矫正项目更为有效,具有矫治措施微观化、系统化、融合化等积极功能。项目矫正是循证矫正方法论的具体化运用,项目矫正是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的核心,采用何种项目更为有效既与未成年人本身有关又与其家庭、生活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犯 刑罚目的 矫正方法
下载PDF
刑事诉讼近亲属拒证权构建基础与路径研究
4
作者 魏昊然 庄乾龙 《南海法学》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刑事诉讼近亲属拒证权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尚付阙如,蕴含亲属拒证权内核的亲亲相隐制度随着国家本位主义观念的盛行而遭到废除,有碍家庭关系的维系及质证权的全面行使。事实上,该制度于人伦精神之丰富、社会关系之构建、... 刑事诉讼近亲属拒证权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尚付阙如,蕴含亲属拒证权内核的亲亲相隐制度随着国家本位主义观念的盛行而遭到废除,有碍家庭关系的维系及质证权的全面行使。事实上,该制度于人伦精神之丰富、社会关系之构建、服刑结束人员之关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近亲属拒证权的构建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和证人出庭制度,而且可以加快我国人权主流化的进程,回应我国对于刑事诉讼法多元化司法的要求,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究其构建的具体路径,应当注重多种价值的选择与平衡,设立合理的边界以免造成价值失衡,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危害公共卫生罪及亲属间的犯罪作为近亲属拒证权的例外情形,以相应机关的告知义务和审查义务为视角完善该制度的适用程序,探究申诉与审查并重的救济途径以保障权利的良好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多元化司法 拒证权 拒证权边界
下载PDF
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边界研究
5
作者 刘书文 庄乾龙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56,61,共3页
由于实务中案件情况复杂,加之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行为人的过度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罪之间存在着一条并不明晰的界限。为厘清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边界,通过研究相关案例,分析实务中过度维权入刑的司法现状,从知假买假者的身份认定... 由于实务中案件情况复杂,加之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行为人的过度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罪之间存在着一条并不明晰的界限。为厘清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边界,通过研究相关案例,分析实务中过度维权入刑的司法现状,从知假买假者的身份认定、维权依据、索赔数额和维权手段几个角度解构司法认定争议,尝试划清两者界限。过度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认定,应当在法益价值衡量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秩序现状、公众法治意识、维权成本与权利救济途径,谨慎入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过度维权 敲诈勒索罪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乾龙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法学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和法律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翻转课堂倡导将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法学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和法律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翻转课堂倡导将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生态系统内涵,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体系,通过对法学专业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配套制度等各要素进行优化,使教学系统形成生态式逻辑链条,在交叉互动中共荣共生、平衡发展,从而实现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有效提升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法学 教学生态系统
下载PDF
环境刑法定性之行政从属性——兼评《两高关于污染环境犯罪解释》 被引量:45
7
作者 庄乾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60,共8页
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源于行政刑法概念的提出。本源意义上的行政刑法属于行政法范畴,行政犯罪只有定性而无定量。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刑法建立于行政不法与刑事犯罪二元化立法模式基础之上,行政犯罪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行政从属性意指犯罪行... 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源于行政刑法概念的提出。本源意义上的行政刑法属于行政法范畴,行政犯罪只有定性而无定量。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刑法建立于行政不法与刑事犯罪二元化立法模式基础之上,行政犯罪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行政从属性意指犯罪行为性质受行政法律规范影响,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是指环境犯罪行为受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约束,对环境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应以环境行政法法律关系确认为准,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重点在于定量,相关条文均应有"量化"标志,以区分行政不法与刑事犯罪。环境刑法行政从属性特点源于刑法的保障法地位,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律规范是保障法与前置法之间的关系。推而广之,犯罪均有从属性特点,刑法以保护前置法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为己任,其扩张与限缩均受前置法所形成的法律关系范围制约,易言之,刑法有其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刑法 行政从属性 污染环境罪
下载PDF
中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庄乾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0,共6页
各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阶段划分不尽相同,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内容和幅度各有差异,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非刑罚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不宜降低,可改刑事责任年龄刚性规定为弹性规定,适当提高刑事责任... 各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阶段划分不尽相同,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内容和幅度各有差异,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非刑罚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不宜降低,可改刑事责任年龄刚性规定为弹性规定,适当提高刑事责任年龄上限。未来立法应扩大未成年人从宽处罚情节的幅度,对未成年罪犯的监禁期限进行限制化改造,丰富刑罚执行方式,增加刑罚替代措施,打造体系化、递进式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承担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未成年人 刑事责任 责任年龄 从宽情节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被引量:10
9
作者 庄乾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0,共7页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价值在于淡化犯罪标签并平衡人权保障与国家秩序之间的关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导致该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解读相关术语。目前该制度...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价值在于淡化犯罪标签并平衡人权保障与国家秩序之间的关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导致该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解读相关术语。目前该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信息难以封锁、法律规定及有关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鉴于此,未来立法有必要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保密程序等外围制度为中心,理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与其他法律规定之间的关系,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监督与救济程序,构建弹性、递进式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信息封锁 监督程序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庄乾龙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年第3期77-83,共7页
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并非完全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工具,而是基于预防犯罪而设。相较于普通程序,特别程序原则与制度均具有高度的融合性特点。未成年人心智的脆弱性与选择的无力性,要求诉讼程序与制度兼具教育、帮助以及融合国家与社会综... 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并非完全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工具,而是基于预防犯罪而设。相较于普通程序,特别程序原则与制度均具有高度的融合性特点。未成年人心智的脆弱性与选择的无力性,要求诉讼程序与制度兼具教育、帮助以及融合国家与社会综合力量的能力。萌发于普通程序下的特别程序既受普通程序原则制约,又受微观成人司法制度影响。确立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独立地位,实现由一元化普通程序向二元化诉讼程序的转变,既是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与相称性原则的要求,又是一元国家向二元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 特别程序
下载PDF
罪刑法定视野下刑法的扩张与克制——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庄乾龙 《东方法学》 CSSCI 2016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修正案")废除9个罪名死刑,并细化现有部分刑法条文,彰显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与人道性精神。"修正案"通过增设罪名与修改现有罪名构成要件方式对现有刑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同... 《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修正案")废除9个罪名死刑,并细化现有部分刑法条文,彰显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与人道性精神。"修正案"通过增设罪名与修改现有罪名构成要件方式对现有刑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同时"修正案"借助"从宽处理规定"及"较低的法定刑配置"保持刑法的克制。但总体上,"修正案"克制途径单一,扩张趋势明显。未来立法有必要在无被害人犯罪及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强化刑法克制情绪,提高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在刑法发展中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刑法修正案九 补充性原则 必要性原则
下载PDF
社区矫正执行衔接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庄乾龙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社区矫正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是对传统刑罚执行方式的一种突破与创新。而新制度构建的快速性使得执法实践出现了衔接隐患。未来立法宜通过完善机关衔接创造执行衔接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衔接、社区矫正机构与专... 社区矫正在我国作为新生事物,是对传统刑罚执行方式的一种突破与创新。而新制度构建的快速性使得执法实践出现了衔接隐患。未来立法宜通过完善机关衔接创造执行衔接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衔接、社区矫正机构与专业机构之间的衔接、监狱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及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组织的衔接等。社区矫正执行衔接的内部软件则可通过政策目标、无缝衔接制度及审前社会调查报告等制度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机关衔接 政策制度衔接
下载PDF
司法审查视野中的刑事搜查制度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乾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7-68,共12页
刑事搜查作为一项强制侦查措施,因立法文本的粗疏,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权力监督制约,易侵害被搜查人员的合法权益。现行刑事搜查监督手段过于软弱,监督效果较差。未来立法有必要以改革搜查令状审批主体为中心,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搜查作为一项强制侦查措施,因立法文本的粗疏,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权力监督制约,易侵害被搜查人员的合法权益。现行刑事搜查监督手段过于软弱,监督效果较差。未来立法有必要以改革搜查令状审批主体为中心,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无证搜查备案审查制度与搜查实时监督制度、健全相关辅助措施等方法构建司法化的刑事搜查制度,实现刑事搜查由单一惩罚犯罪功能向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双重功能并重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搜查 检察监督 司法令状 制度构建
下载PDF
实体法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庄乾龙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年第2期26-32,17,共8页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定性与定量方面均作了轻于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但总体而言,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规定幅度过小,难以满足司法实践贯彻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法原则要求。司法机关不得不借助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定性与定量方面均作了轻于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但总体而言,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规定幅度过小,难以满足司法实践贯彻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法原则要求。司法机关不得不借助司法解释突破立法规定,不断拓宽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幅度,但有司法权侵犯立法权之虞。未来立法有必要在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中确立立法定性、司法定量原则,以此确保司法机关在犯罪构成要件内完成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遇刑法评价基础上,利用刑法但书规定在定量方面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实体法 定性与定量 从宽处遇
下载PDF
论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原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庄乾龙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4-19,共6页
行政与司法的二元化模式是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制度原因。立法的精英化与司法评价的平民化是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主体原因。刑事判决技术化过剩而判决伦理化缺失是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法律原因。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公众认同 缺失 原因
下载PDF
论电子证据对传统刑事证据理论的冲击与应对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乾龙 朱德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74,共4页
电子证据对传统刑事证据的内在扩张表现为对传统证据概念的适度拓展及对传统证据规则与原则内涵的丰富。电子证据对传统刑事证据的冲击根源在于电子证据技术手段的关联性、无限性与刑事证据法律之人权保障性、有限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扩... 电子证据对传统刑事证据的内在扩张表现为对传统证据概念的适度拓展及对传统证据规则与原则内涵的丰富。电子证据对传统刑事证据的冲击根源在于电子证据技术手段的关联性、无限性与刑事证据法律之人权保障性、有限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扩张解释、类比推理及适时创新将是传统证据走进虚拟世界的三条重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传统刑事证据 冲突与磨合 对策因应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中警察职责之三维式考察与定位 被引量:5
17
作者 庄乾龙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年第4期4-10,16,共8页
警察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责先后经历了打击犯罪、打击兼顾保护和打击与保护并重阶段。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抑或是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均对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确立了警察保护性职责。但受警察一般性职责影响,法律执行职责成为警察处理涉... 警察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责先后经历了打击犯罪、打击兼顾保护和打击与保护并重阶段。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抑或是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均对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确立了警察保护性职责。但受警察一般性职责影响,法律执行职责成为警察处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首要职责,维护社会秩序与服务社会职责则成为次要性职责。未来立法有必要在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中明确服务社会职责为警察首要普通职责,并确立警察保护为主兼顾打击的案件处理原则,以贯彻我国新修订《刑事诉讼法》中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未成年人诉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未成年人犯罪 职责
下载PDF
论卧底侦查相关证据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乾龙 张秀军(编辑)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2-59,共8页
中国式的混合型刑事证据立法趋向契合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成为构建卧底侦查证据制度的前提性保障。卧底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是卧底侦查证据制度构建的核心,以卧底警察或侦查利益与保障人权为衡量标准,建立利益机制引导下的分层出庭作证制... 中国式的混合型刑事证据立法趋向契合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成为构建卧底侦查证据制度的前提性保障。卧底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是卧底侦查证据制度构建的核心,以卧底警察或侦查利益与保障人权为衡量标准,建立利益机制引导下的分层出庭作证制度。卧底侦查所获证据资料应在区分合法与非法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处理,并明确另案使用的条件或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底 侦查证据 制度构建
下载PDF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功能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乾龙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1年第4期39-48,共10页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弥补起诉权、区分成年人司法、分流案件与预防犯罪的重要功能。将附条件不起诉纳入酌定不起诉范畴进行一体化改良思路混淆了两者界限。附条件不起诉的系统化起诉权功能要求确立该制度的独立地位,以自由裁量权为核心...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弥补起诉权、区分成年人司法、分流案件与预防犯罪的重要功能。将附条件不起诉纳入酌定不起诉范畴进行一体化改良思路混淆了两者界限。附条件不起诉的系统化起诉权功能要求确立该制度的独立地位,以自由裁量权为核心,与绝对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一起构成宽严相济的严密起诉权体系。为发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二元化司法功能,宜以区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为基础完善其适用范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吸纳恢复性司法"合意"要素,并将帮教行为予以前置化,有利于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预防犯罪的综合性、复杂性特点要求"合意"与"帮教"内容具有自由发展空间,为此,立法只能对帮教行为做原则性规定,不宜固化其形式。此外,立法宜构建国家被害人补偿制度,以消解"以钱买刑"质疑,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公平适用提供制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功能 完善
下载PDF
卧底侦查概念评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乾龙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3,共7页
对卧底侦查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明确卧底侦查行为性质,划定卧底侦查的边界,从而实现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兼顾人权保障之诉讼目的。英美与大陆法系各国大都在广义与狭义分类的基础上界定卧底侦查概念。我国学者多认为卧底侦查宜采用狭义概... 对卧底侦查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明确卧底侦查行为性质,划定卧底侦查的边界,从而实现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兼顾人权保障之诉讼目的。英美与大陆法系各国大都在广义与狭义分类的基础上界定卧底侦查概念。我国学者多认为卧底侦查宜采用狭义概念,但因其概念所强调要素的不同又区分为诸如"隐瞒程度要素"、"时间要素"、"潜入要素"、"审判证据要素"等不同的卧底侦查概念。在对国外卧底侦查概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目的分析法,逐一分析我国卧底侦查的传统概念。传统概念吸收了过多的卧底侦查形式要素,遗漏了诸如欺骗、性质、规范目的等能够反映卧底侦查内涵的实质要素。从规范卧底侦查目的出发,卧底侦查概念宜包含启动原因、侦查属性及规范目的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底侦查 概念评析 启动原因 规范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