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黄德庆 高玉广 +5 位作者 张元侃 王政林 邓海霞 黄夏冰 庞延 吴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58,共6页
目的基于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途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后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室颤法建立CA/CPR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参照,采用高通量测序分... 目的基于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GSNOR)/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途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后神经功能及生存情况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室颤法建立CA/CPR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参照,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挖掘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并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海马组织中GSNOR、GSNO含量;筛选血必净注射液活性成分,并与GSNOR进行分子对接。将同法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30只)、抑制剂(GSNOR抑制剂)组(30只)、血必净组(30只)、血必净+抑制剂组(30只),并设置假手术组(30只),分别于药物首次干预后3h、24h、3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及生存情况记录,并检测上述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NOR、GSNO含量,分析GSNOR、GSNO含量与大鼠改良的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表(m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GSNOR编码基因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之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NOR含量显著升高,而GSNO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必净注射液中去甲丹参酮、鼠尾草酚酮等活性成分与GSNOR蛋白的结合能均低于-6 kcal/mol,以氢键连接为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的mNSS评分和海马组织中GSNOR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生存率和GSNO含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血必净组mNSS评分显著低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GSNOR、GSNO含量的变化较血必净组更明显,血必净+抑制剂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血必净组和抑制剂组(P<0.05)。GSNOR含量与mNSS评分呈正相关,GSNO含量与mNS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CA/CPR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存率,该作用可能与下调GSNOR并上调GSN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S-亚硝基谷胱甘肽 S-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
下载PDF
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庞延 毛美玲 +3 位作者 卢健棋 陈佳永 唐梅玲 黄溥玮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31-1836,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线粒体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CHF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强心汤组[12.25 g/(kg·d),按生药...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线粒体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CHF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强心汤组[12.25 g/(kg·d),按生药量计]、卡托普利组[10.38 mg/(kg·d)]、强心汤+卡托普利组(用法用量同各单药组),每组8只;另取正常大鼠8只,仅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但不结扎,作为假手术组。从造模成功次日开始,各药物组大鼠每天分2次灌胃相应药液,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梗死心肌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一磷酸(AMP)、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观察其病理改变和线粒体形态,检测其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ANK结合激酶1(TBK1)、p6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明显,大量线粒体肿胀、融合,内嵴断裂;梗死心肌组织中AMP、FFA水平和Bax、p6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ATP水平和Bcl-2、TBK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和线粒体肿胀均有所改善,梗死心肌组织中AMP、FFA水平和Bax、p6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5),ATP水平和Bcl-2、TBK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P<0.05),且强心汤+卡托普利组的效果优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强心汤能够减轻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线粒体肿胀,改善其心肌能量代谢;上述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Bax、TBK1、p62蛋白表达,促进心肌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汤 慢性心力衰竭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稳态 能量代谢
下载PDF
桂枝及桂枝类方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丽钰 卢健棋 +4 位作者 罗宇东 毛美玲 蒋志雄 庞延 朱智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2-86,共5页
桂枝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因其具有发汗解肌、平冲降逆、温经通脉、温阳助气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中,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中尤为突出。现代研究发现桂枝及桂枝类方具有保护血管和调节血管活性因子、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冠状动脉循... 桂枝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因其具有发汗解肌、平冲降逆、温经通脉、温阳助气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中,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中尤为突出。现代研究发现桂枝及桂枝类方具有保护血管和调节血管活性因子、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心肌纤维化、降血压、防治心力衰竭等作用,充分发挥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文章综述了桂枝及桂枝类方从抗冠心病、抗高血压、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心肌纤维化、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防治心力衰竭等内容,以求为桂枝及桂枝类方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桂枝类方 心血管疾病 药理机制
下载PDF
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毛美玲 谢丽钰 +4 位作者 罗文宽 杨敏 周家谭 庞延 卢健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4,共5页
中国传统药材丹参因极佳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历来被广泛用于医疗实践中,尤以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突出。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凝、降脂、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应激、降压、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细... 中国传统药材丹参因极佳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历来被广泛用于医疗实践中,尤以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突出。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凝、降脂、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应激、降压、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保护血管和促进血管扩张、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微循环、防治心室肥大等作用,使得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综述丹参及其有效活性成分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高血压和心室肥大等内容,力求为丹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心血管系统 药理机制
下载PDF
国医大师诊治心律失常的特色
5
作者 黄溥玮 卢健棋 +2 位作者 潘朝锌 唐梅玲 庞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0,共4页
现代医学治疗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手术虽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颇有成效,文章通过总结国医大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证经验... 现代医学治疗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手术虽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颇有成效,文章通过总结国医大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证经验,归纳国医大师的诊疗思路及遣方用药特色,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快速型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 中医药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心肌能量代谢探讨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佳永 庞延 +1 位作者 潘朝锌 卢健棋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5,共4页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即使近年来现代医学在HF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HF的住院率、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随着2022年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更新,HF治疗从传统的“金三角”踏入了崭新的“新四联”治疗时代,提示心...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即使近年来现代医学在HF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HF的住院率、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随着2022年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的更新,HF治疗从传统的“金三角”踏入了崭新的“新四联”治疗时代,提示心肌能量改善HF预后的重要地位。而中医药治疗H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HF心肌能量代谢中同样具有重要治疗作用,本文通过总结梳理中医药在心肌能量代谢中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H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线粒体 能量代谢 补气活血 温阳利水 祛痰平喘 益气养阴
下载PDF
益气活血开心汤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毛美玲 卢健棋 +5 位作者 朱智德 庞延 谢丽钰 陈佳永 肖湘 黄溥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心汤是否通过p-CREB/BDNF途径改善大鼠冠心病(CHD)后抑郁症状以及是否能够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联...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心汤是否通过p-CREB/BDNF途径改善大鼠冠心病(CHD)后抑郁症状以及是否能够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联合慢性不可预知刺激(CUMS)21 d构建CHD合并抑郁模型;同时,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益气活血开心汤、氟西汀灌胃21 d。通过大鼠整体状态、体质量、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和蔗糖偏好实验评估抑郁样行为;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评估海马复合体CA1区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经过益气活血开心汤和氟西汀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海马CA1区的p-CREB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结果表明,益气活血开心汤可以明显改善CHD后抑郁大鼠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并能够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且与氟西汀的改善作用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抑郁 益气活血开心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P-CREB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甘松化学成分及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佳永 庞延 +1 位作者 潘朝锌 卢健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363-2366,共4页
综述甘松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期为甘松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甘松是临床常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外用可祛湿消肿。甘松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挥发... 综述甘松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期为甘松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甘松是临床常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外用可祛湿消肿。甘松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酚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等,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甘松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角度探讨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
9
作者 罗文宽 卢健棋 +4 位作者 潘朝锌 唐梅玲 庞延 毛美玲 陈佳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2169-2174,共6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总结文献发现血管内皮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总结文献发现血管内皮已成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等途径达到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的目的,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症状及预后。本研究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角度综述中医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内皮功能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心肌能量代谢防治心力衰竭中药作用探讨
10
作者 陈佳永 卢健棋 +7 位作者 庞延 周家谭 罗文宽 潘朝锌 陆微 张蕴力 张艺博 陈丽丹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82-185,共4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使现代医学在治疗HF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HF的住院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改善HF预后一直是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2022年HF管理指南更新,在传统“金三角”基础药物...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使现代医学在治疗HF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HF的住院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改善HF预后一直是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2022年HF管理指南更新,在传统“金三角”基础药物治疗上,推荐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纳入HF基础治疗模式中,提示心肌能量改善HF预后的重要地位。中医药治疗H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HF心肌能量代谢中同样具有重要治疗作用,本文拟通过总结和梳理中医药在心肌能量代谢中治疗HF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力衰竭 线粒体 心肌能量代谢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11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信号通路
下载PDF
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2
作者 杨敏 卢健棋 +2 位作者 庞延 周家谭 罗文宽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目的:对常规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证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更具优势,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 目的:对常规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证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更具优势,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等数据库中常规西药治疗以及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采用Cochrance推荐的RCT的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用Rev Man 5.4及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常规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常规西药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的心功能疗效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每搏输出量(SV)、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数。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共20篇,包括295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508例,对照组14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评价、LVEF、LVEDD、SV、6MWT及NT-proBNP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心功能疗效评价(OR=2.09,95%CI:1.71~2.55,P<0.001)、LVEF(WMD=7.05,95%CI:5.30~8.79,P<0.00001)、LVEDD(WMD=6.73,95%CI:3.18~10.29,P=0.0002)、SV(WMD=6.73,95%CI:3.18~10.29,P=0.0002)、6MWT(SMD=0.70,95%CI:0.54~0.87,P<0.00001)、NT-proBNP(SMD=-1.95,95%CI:-2.52~-1.38,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西药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改善LVEF、LVEDD、SV及NT-proBNP指数,提高运动耐量,在治疗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杨敏 卢健棋 +3 位作者 庞延 周家谭 毛美玲 罗文宽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恶性心律失常更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针刺治疗具有简易、便廉、安全与有效的特点,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而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能作为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针刺防治心律失...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恶性心律失常更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针刺治疗具有简易、便廉、安全与有效的特点,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而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能作为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针刺防治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针刺能通过调节神经活动、抑制钙超载、抑制细胞自噬和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途径对抗心律失常,其相关机制与下丘脑外侧区(LHA)-小脑顶核(FN)神经环路、蓝斑核(LC)、血管活性肠肽(VIP)、k-阿片受体(k-OR)信号通路、线粒体活性氧(ROS)升高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基因和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AR)等有关,期望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针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PCI时间窗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明剑 潘朝锌 +5 位作者 谢集花 吴万里 王庆高 庞延 陀鹏 卢健棋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CI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AMI患者180例,根据PCI时间窗不同分为≤3 h组59例、>3~6 h组63例、>6~12 h组58例,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行PCI。比较三组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时间,以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PCI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AMI患者180例,根据PCI时间窗不同分为≤3 h组59例、>3~6 h组63例、>6~12 h组58例,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行PCI。比较三组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时间,以及PCI后24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 BNP)、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结果≤3 h组血管再通率为100.0%(59/59),>3~6 h组为90.5%(57/63),>6~12 h组为86.2%(50/58);≤3 h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9.8%(53/59),>3~6 h组为39.7%(25/63),>6~12 h组为20.7%(12/58);三组血管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两两比较P均<0.05。≤3 h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为PCI后(91.2±19.3)min,>3~6 h组为PCI后(96.5±21.8)min,>6~12 h组为PCI后(107.1±22.4)min,>6~12 h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较≤3 h组、>3~6 h组明显延长(P均<0.05),而≤3 h组与>3~6 h组比较P>0.05。>3~6 h组、>6~12 h组LVEF及血清NT-pro BNP、c Tn I水平均低于≤3 h组,且>6~12 h组较>3~6 h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3~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灌注心律失常 预后
下载PDF
黄芪-三七药对调节脂质代谢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进展及潜在机制探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卢健棋 林浩 +3 位作者 朱智德 潘朝锌 王庆高 庞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66-3473,共8页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及加重心血管疾病,乃至引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罪魁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调节脂质代谢的主要西药他汀类药物,在高强度、大剂量、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常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肌毒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其已成... 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及加重心血管疾病,乃至引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罪魁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调节脂质代谢的主要西药他汀类药物,在高强度、大剂量、不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常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肌毒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其已成为近年来亟待解决的心血管领域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多,如稳心颗粒调节心肌内脂肪化生预防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等MACE。本文就中医药调节脂质代谢的原理和稳心颗粒中主要组分黄芪、三七活性成分及其含两者的中成药调节脂质代谢预防MACE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稳心颗粒中黄芪-三七药对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预防MACE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代谢 心血管疾病 黄芪 三七 药理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7
16
作者 彭志林 卢健棋 +3 位作者 温志浩 周宇桢 黄舒培 庞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01-310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万方(Wanfang),Cochrane library,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6年1月—2016年6... 目的:系统评价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万方(Wanfang),Cochrane library,Pub 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6年1月—2016年6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单纯西药常规与西药常规加真武汤及其加味方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Cochrane Handbook提供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s,总计851例样本,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在心功能疗效(OR=4.57,95%CI:[2.91,7.17],P<0.01)、中医证候积分(OR=-2.32,95%CI:[-3.30,-1.34],P<0.01)、心衰积分(OR=-1.61,95%CI:[-2.14,-1.08],P<0.01)、左室射血分数(OR=6.34,95%CI:[4.52,8.15],P<0.01)、N-末端B型脑钠肽(OR=-120.97,95%CI:[-158.85,-83.09],P<0.01)、脑钠利肽(OR=-122.41,95%CI:[-204.34,-40.49],P<0.01)、生存质量积分等指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加用真武汤及其加味方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心肾阳虚型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志浩 黄德庆 +6 位作者 黄明剑 潘朝锌 王庆高 梁逸强 庞延 曹亚平 李倩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内皮祖细胞功能(EPCs)的干预作用,探索该方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取健康大鼠54只,共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组、中药干预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对大鼠进行分组干预,空白组给...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内皮祖细胞功能(EPCs)的干预作用,探索该方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取健康大鼠54只,共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组、中药干预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对大鼠进行分组干预,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造模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干预组造模后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西药对照组造模后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中西医结合组造模术后给予补阳还五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灌胃。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培养各组大鼠EP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以及改良的Boyden小室的方法,分析对比各组EPC的增殖、黏附以及迁移能力。结果:第7天、第14天及第4周,模型组大鼠外周血EPCs计数、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中药干预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外周血EPCs计数、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较模型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较中药干预组及西药对照组对EPCs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补阳还五汤较单纯的中药或西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内皮功能,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新的研究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急性心肌梗死 大鼠 内皮祖细胞功能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含药血清预处理内皮祖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兔心肌bFGF、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庞延 卢健棋 +5 位作者 朱智德 温志浩 梁逸强 韩景波 彭志林 林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方含药血清预处理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兔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5只雄性SPF级兔中随机选取25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兔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E...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方含药血清预处理内皮祖细胞(EP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兔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5只雄性SPF级兔中随机选取25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兔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EPCs心肌注射组、中药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EPCs心肌注射组、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每组5只,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5只,通过移植干预后14 d取梗死心肌区及缺血心肌区组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bFGF、VEGF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FGF、VEGF蛋白表达。结果在梗死心肌区及缺血心肌区,中药EPCs心肌注射组和中药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bFGF、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EPCs心肌注射组、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EPCs心肌注射组bFGF、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中药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Cs心肌注射组bFGF、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EPCs耳缘静脉注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含药血清预处理EPCs,能够明显增加损伤心肌bFGF、VEGF表达,但耳缘静脉注射与心肌注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养心通脉方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耳缘静脉注射 心肌注射
下载PDF
中医药从脏腑论治高脂血症的概况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健棋 黄舒培 +3 位作者 庞延 彭志林 周宇桢 王林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2-2734,共3页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量减少及工作压力加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西药的降脂作用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历代中医家运用...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量减少及工作压力加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西药的降脂作用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历代中医家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维,从脏腑论治本病,疗效满意。对近年来中医药从脏腑论治高脂血症的概况进行总结及分析,并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脏腑 中医药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脂肪化及E6AP、C/EBPα表达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庞延 卢健棋 +6 位作者 朱智德 王庆高 温志浩 梁逸强 林浩 唐梅玲 许志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稳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细胞诱导分化成前脂肪细胞E相关蛋白(E6 assiociated Protein,E6AP)、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表达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对心肌脂肪化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诱导分化成前脂肪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稳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细胞诱导分化成前脂肪细胞E相关蛋白(E6 assiociated Protein,E6AP)、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表达的影响,探讨稳心颗粒对心肌脂肪化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诱导分化成前脂肪细胞,分成空白组、E6AP腺病毒组、E6AP封闭组、E6AP过表达组、胺碘酮组、稳心颗粒组,相应组别给予腺病毒感染及含药血清处理培养,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E6AP、C/EBPα表达,同时通过油红染色对比各组前脂肪细胞脂肪化情况。结果:E6AP过表达组E6AP表达明显高于各组而C/EBPα表达显著低于各组,E6AP与C/EBPα表达具有负性调节关系,稳心颗粒组E6AP表达显著高于胺碘酮组但C/EBPα表达2组无明显差异,E6AP封闭组油红染色程度最深而E6AP过表达组染色明显减少,胺碘酮组和稳心颗粒组染色程度相对于空白组有较为明显的减少。结论:稳心颗粒可能通过上调E6AP和抑制C/EBPα表达抑制心肌脂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心肌细胞 脂肪化 E6AP C/EBP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