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1
作者 霍岩松 孙海燕 +4 位作者 庞金磊 郭向飞 刘亚静 冉广原 何明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治疗的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治疗的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疼痛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VAS及N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VAS:5.36(4,7)vs.1.32(1,2),P<0.0001;NDI:32.72(24,70)vs.7.62(3.55,8.9),P<0.0001]。手术治疗两周后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减轻炎性反应[IL-6:4.33(2.51,5.04)vs.3.49(2.08,4.43),P<0.05;TNF-α:1.95(1.41,2.21)vs.1.61(1.02,2.03),P<0.05;IFN-γ:1.84(1.18,2.47)vs.1.55(0.76,2.09),P<0.05]。结论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臭氧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穿刺技术教学培训模式探索
2
作者 孙海燕 何明伟 +3 位作者 庞金磊 郭向飞 霍岩松 马骏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以解剖定位为基础的蝶腭神经节穿刺技术(sphenopalatine ganglion puncture,SPGP)教学培训模式。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学习的54名进修医生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长为1周...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以解剖定位为基础的蝶腭神经节穿刺技术(sphenopalatine ganglion puncture,SPGP)教学培训模式。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学习的54名进修医生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长为1周,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模拟操作和临床实践3个部分。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这些医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后期电话回访,调查其培训后1年内和2年内独立开展SPGP技术的情况。结果 所有进修医生均通过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理论知识平均分为(84.7±5.1)分,临床实践平均分为(82.9±5.0)分。31.5%的医生认为收益最大的培训内容为理论教学,29.6%医生认为受益最大的培训内容为模拟操作,38.9%的医生认为收益最大的培训内容为临床实践。77.8%的医生对培训模式非常满意,22.2%的医生对培训模式基本满意。83.3%的医生有信心独立开展SPGP技术。培训后第1年和第2年,分别有47名和49名医生开展了SPGP技术,且培训后2年内201~300例的开展率高于培训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对本中心开展的SPGP教学培训模式满意度较高;该教学培训模式可明显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便于其学成后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腭神经节 穿刺 教学 培训模式 模拟培训
下载PDF
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霍岩松 孙海燕 +5 位作者 庞金磊 郭向飞 刘亚静 冉广原 符舟洋 何明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行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4.2%(49/52)比78.8%(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2周,2组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1.4±1.2)分比(2.4±1.0)分、(13±4)分比(2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2周,2组血浆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臭氧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臭氧 低温等离子射频热凝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庞金磊 符舟洋 +3 位作者 刘亚静 孙海燕 冉广原 何明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究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0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0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PRI、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2例、好转3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40/50);观察组治愈0例、显效13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48/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9,P<0.001)。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出血、治疗区域感染等不良事件情况。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诉口服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的不适感,症状较轻微,能自行缓解。结论枕下肌群筋膜阻滞在治疗CEH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能够显著减少头痛的频率和强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枕下肌群筋膜阻滞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卡压性头颈部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庞金磊 倪家骧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74-575,共2页
颈神经后支属于混合性神经,穿行于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的骨性纤维管内,出管后行走于颈部诸肌及固有筋膜内。由于上颈段活动度大,特别是附于C2横突处的诸肌肉容易劳损,颈部长期受凉易造成肌筋膜炎,颈部外伤和长期不良姿势均可... 颈神经后支属于混合性神经,穿行于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的骨性纤维管内,出管后行走于颈部诸肌及固有筋膜内。由于上颈段活动度大,特别是附于C2横突处的诸肌肉容易劳损,颈部长期受凉易造成肌筋膜炎,颈部外伤和长期不良姿势均可造成不同程度关节突退行性变。当骨性纤维管发生狭窄或颈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缺血、损伤造成肌肉痉挛、肌筋膜炎时,颈神经后支受到卡压或化学性刺激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由颈神经后支直接引起的头痛或牵涉引起头痛。本文着重对颈神经后支的分支走行及其卡压因素进行详细的解剖观察,以期为颈神经后支卡压源性头颈部疼痛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疼痛 颈神经支卡压性 解剖学 诊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文 张喜维 +2 位作者 何明伟 孙海燕 庞金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灾难化(PC)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得分、住院...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灾难化(PC)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PHN患者的一般资料、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得分、住院期间治疗措施、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抑郁筛查量表(PHQ-9)得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究PC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303例PHN患者的调查数据,PCS得分为(30±10)分,其中有65例患者的PCS得分≥38分,占21.5%;164例(54.1%)患者的PHQ-9得分≥5分;176例(58.1%)患者的GAD-7得分≥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未接受椎旁神经阻滞和止痛药物治疗、GAD-7和PHQ-9得分≥5分患者PCS得分更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旁神经阻滞和止痛药物治疗、PHQ-9得分和GAD-7得分是PHN患者PCS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HN患者中出现PC的比例较高,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此外,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可能是减轻PC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抑郁和焦虑的严重程度也需要被重视,因为它们可能与PC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疼痛灾难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明伟 庞金磊 +7 位作者 葛维鹏 王中伟 楚云超 王成彬 刘亚光 吴宪宏 白会波 孙海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确诊为... 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活动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6.429,P=0.011)。2组患者治疗后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AROM均高于对照组(t=8.076、8.317、8.533、9.544、8.455、8.472,P均<0.01);2组患者治疗后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椎动脉左右侧Vp、Vm、Vd及基底动脉Vp、Vm、Vd均优于对照组(t=3.060、2.509、2.402、2.195、2.193、2.694,2.054、2.276、2.229,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7.577、36.062、29.346、43.656,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Mulligan手法及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患者的TCD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旁神经阻滞 Mulligan手法 头痛 颈源性 颈椎活动度 经颅多普勒检查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电针深刺对三叉神经痛大鼠ERK蛋白表达及Kv3.4、Kv4.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明伟 庞金磊 +3 位作者 王成彬 刘亚光 吴宪宏 孙海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神经节中p-ERK蛋白及Kv3.4、Kv4.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雄性SD大鼠48只,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神经节中p-ERK蛋白及Kv3.4、Kv4.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雄性SD大鼠48只,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建立TN模型,电针组建模14 d后接受电针深刺治疗14 d。采用BME-403型细丝法检测仪监测各组大鼠痛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RK、ERK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Kv3.4、Kv4.3 mRNA水平。结果3组大鼠建模前1 d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7 d,模型组大鼠痛阈高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14 d,模型组大鼠痛阈值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电针组与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电针组痛阈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14 d,模型组p-ERK、ERK免疫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电针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14 d,模型组Kv3.4mRNA、Kv4.3mRNA低于假手术组,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深刺治疗TN可提高痛阈,其机制与抑制大鼠三叉神经节中p-ERK、ERK蛋白表达及上调Kv3.4、Kv4.3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电针深刺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瞬时外向钾电流 痛阈 大鼠
下载PDF
温针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明伟 葛维鹏 +5 位作者 庞金磊 吴建学 王中伟 楚云超 王成彬 孙海燕 《中国医药》 2022年第8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及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温针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疼痛科及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疼痛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温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内热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量表(NPQ)评分、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0)。治疗后,2组VAS、NP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5±0.4)分比(2.8±0.5)分、(17±5)分比(25±7)分];2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温针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头颈部疼痛,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温针电针治疗 内热针治疗
下载PDF
腰椎旁神经阻滞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明伟 王晨晖 +6 位作者 庞金磊 郭向飞 霍岩松 刘志英 张文文 马骏 孙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针对基层医院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教学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培训的112名来自基层医院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培训班的培训时长为1周... 目的探索一种针对基层医院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教学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培训的112名来自基层医院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培训班的培训时长为1周,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教学、模拟操作和临床实践3个部分。教学结束后,对培训学员进行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培训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1)您认为收益最大的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教学、模拟操作和临床实践;(2)您对培训模式是否满意(其中满分为10分,很满意为>9分;基本满意为6~8分;不满意为<6分);(3)您是否有信心独立开展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包括是、否、不确定]。分别于培训后1、2年,对培训学员进行回访,调查培训学员独立开展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1~100例、101~200例、201~300例、>300例的情况。结果教学结束后,所有培训学员均通过了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成绩为(80.1±11.8)分,临床实践成绩为(80.3±12.4)分。教学结束后,48名(42.9%)学员认为受益最大的培训内容为理论知识教学,106名(94.7%)的学员对培训模式满意,93名(83.0%)的学员有信心独立开展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培训后1、2年,均有109名(97.3%)学员开展了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且与培训后1年比较,学员培训后2年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201~300例、>300例的开展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中心开展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教学培训模式的学员满意度较高,该培训模式可显著提升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员完成培训后可顺利于基层医院开展腰椎旁神经阻滞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旁神经阻滞 教学 培训模式 基层医院
下载PDF
电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何明伟 曹静 +3 位作者 庞金磊 王成彬 孙海燕 刘进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疼痛科治疗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组和内热针联合电针组...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疼痛科治疗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组和内热针联合电针组(联合针组),每组40例。每组每周治疗2次,连续2周,共4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联合针组临床效果优于内热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针组低于内热针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针组高于内热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和TNF-α低于治疗前,且联合针组低于内热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内热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热针比较,电针联合内热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内热针加电针 臀上皮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向飞 孙海燕 +1 位作者 庞金磊 霍岩松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CDH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后路联合...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CDH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后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活动度。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术后1个月,2组VAS、N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0±0.6)分比(1.2±0.7)分、(10.8±1.6)分比(13.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89、55.395,均P<0.001);2组颈椎左旋、右旋、前屈及后伸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左旋、右旋、前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前后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CDH,在患者症状及颈椎活动度方面优于前路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射频 前后路联合
下载PDF
青春期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偏头痛
13
作者 庞金磊 《青春期健康》 2023年第13期57-59,共3页
周末,张女士正在进行大扫除,只听见洗衣机运转的声音、吸尘器的“嗡嗡”声、气流的“嗤嗤”声,以及偶尔特别明显的蝉鸣声,在家里此起彼伏。此时,蜷缩在沙发上的苗苗朝张女士喊道:“妈妈,光线太亮了,可以拉窗帘吗?家里太吵了,可以让机器... 周末,张女士正在进行大扫除,只听见洗衣机运转的声音、吸尘器的“嗡嗡”声、气流的“嗤嗤”声,以及偶尔特别明显的蝉鸣声,在家里此起彼伏。此时,蜷缩在沙发上的苗苗朝张女士喊道:“妈妈,光线太亮了,可以拉窗帘吗?家里太吵了,可以让机器都停下来吗?”苗苗等了一会儿并没有得到张女士的回复,便起身去拉窗帘、关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吸尘器 偏头痛 洗衣机 窗帘 不容忽视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三例临床误诊分析
14
作者 庞金磊 孙海燕 +2 位作者 郭向飞 霍岩松 何明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3例三叉神经痛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女性患者右侧面部间断性剧烈疼痛半年,初步诊断为牙髓炎,多次接受牙科治...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3例三叉神经痛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女性患者右侧面部间断性剧烈疼痛半年,初步诊断为牙髓炎,多次接受牙科治疗但均无效,后经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其疼痛呈电击样,并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三叉神经痛。1例男性患者因左侧面部疼痛伴头痛2个月就诊,初步诊断为偏头痛,接受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抑郁药治疗无效后经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1例女性患者因左侧面部反复发作的电击样疼痛就诊,初步诊断为面肌痉挛,随后接受肉毒素局部注射等相关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后经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误诊时间分别为6、2、3个月。确诊后均予卡马西平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三叉神经痛初期误诊率较高,需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加强病史采集,必要时行相关的影像学等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误诊 牙髓炎 偏头痛 面肌痉挛 疼痛 诊断 卡马西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