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2058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龙冰清 熊曾 +3 位作者 刘书林 程远大 李敏 廖伟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5,共9页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生存率低,与癌症预防政策和人口构成相关的因素会影响癌症的发病率和诊疗方式。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特征,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19年在...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生存率低,与癌症预防政策和人口构成相关的因素会影响癌症的发病率和诊疗方式。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特征,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19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进行肺癌手术的20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信息、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的变化。结果:从2016年到2019年,每年患者数分别为280、376、524和878例;腺癌是最常见(68.1%)的病理类型,占比从2016年的55.5%增加至2019年的74.1%;ⅠA期肺癌占比从2016年的38.9%上升至2019年的62.3%;亚肺叶切除手术占比由2016年的1.8%增加至2019年的8.6%。2019年的淋巴结采样比例增加。与2016年相比,2019年术前CT发现的直径≤1 cm的结节发现率明显提高(2.0%vs 18.2%),直径>3 cm的肿块发现率降低(34.7%vs 18.3%);CT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及部分实性密度的病变比例由2.0%和16.6%上升至20.0%和37.3%,实性密度比例由81.4%下降至42.7%。结论:肺癌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加,CT发现的纯磨玻璃密度及部分实性密度病变的比例增高,腺癌患者比例逐年上升,早期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发现的肺癌更小、临床分期更早,从而使手术方式更趋向于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节 病理类型 影像学
下载PDF
MRI检查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的漏诊原因
2
作者 陈睿婷 赵琳枚 +4 位作者 杨方雪 周高峰 王冬翠 赵晴 廖伟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4,共7页
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容易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radiotherapy-induced temporal lobe injury,RTL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的主要诊断方法,但容易漏诊。本研究旨在探... 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容易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radiotherapy-induced temporal lobe injury,RTL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的主要诊断方法,但容易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MRI检查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鼻咽癌且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重新审阅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所有头颈部(包括鼻咽部和颅脑)MRI资料,对首次发现颞叶晚迟发反应型放射性脑损伤的患者作出首次RTLI诊断。若首次诊断鼻咽癌RTLI患者的原始诊断未报告颞叶病变,则定义为漏诊。将首次诊断鼻咽癌RTLI患者分为漏诊组和非漏诊组。比较漏诊组与非漏诊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RI漏诊首次RT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首次诊断为RTLI的患者187例,原始诊断报告漏诊120例,未漏诊67例,首次诊断RTLI的准确率为35.8%,漏诊率为64.2%。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在病灶大小、病灶是否仅在内侧颞叶、对侧颞叶有无病灶、有无白质高信号/囊变及出血、MRI检查部位以及有无水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25 mm、病灶无强化、病灶无囊变及出血、病灶仅在内侧颞叶和仅检查鼻咽部MRI是MRI漏诊首次RTL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RI首次诊断RTLI的漏诊主要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及MRI检查部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颞叶损伤 磁共振成像 漏诊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评价放疗前后鼻咽癌肿瘤血管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廖伟华 杨力芳 +3 位作者 姜武忠 孙仑泉 曹亚 王小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4-959,共6页
目的:纵向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的DCE-MRI各种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4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1-2 d、放疗中(放射剂量为50 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为70 Gy)进行常规MRI和... 目的:纵向研究鼻咽癌放疗前后的DCE-MRI各种定量参数的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4例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鼻咽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1-2 d、放疗中(放射剂量为50 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为70 Gy)进行常规MRI和DCE-MRI扫描。以两腔室模型为基础,计算出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比较放疗前、中及放疗结束时各参数的变化;分别探讨放疗中肿瘤消退率(RS0-50)与放疗前和放疗中各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放疗结束时各参数的差别。结果放射治疗后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下降趋势,放疗结束时肿瘤组织的Ktrans值与放疗前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放疗中肿瘤组织的Ktrans值虽然下降,但与放疗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后kep值下降,Ve值出现不同程度增高。放疗中肿瘤消退率与放疗前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正相关(P值为0.005),与放疗中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呈负相关(P值为0.001)。随访3年,5例患者死亡,3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转移病例与其他患者放疗结束后的Ktrans值、kep值、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放疗过程中DCE-MRI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放疗前和放疗中肿瘤组织Ktrans值可作为鼻咽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估指标,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和治疗方案修正提供依据。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与Ktrans值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肿瘤血管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MRI表现 被引量:25
4
作者 廖伟华 王小宜 +3 位作者 黄军 姜新雅 陈长青 胡忠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征象及DWI和PWI特点。方法结合病理特征分析21例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表现,并分析其中10例DWI表现,9例PWI特征。结果21例患者中发现24个病灶,其中19例为单发,2例为多...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征象及DWI和PWI特点。方法结合病理特征分析21例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表现,并分析其中10例DWI表现,9例PWI特征。结果21例患者中发现24个病灶,其中19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常规MRI表现为:病灶好发于大脑半球,主要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区、皮质下、基底节,病灶均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T1WI多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均以轻、中度为主,呈团块状和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可出现较有特征性"缺口征"、"尖角征"。10例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行DWI检查,其肿瘤实质DWI多呈均匀高信号,ADC值平均值为[(79.73±10.21)×10^-5]mm^2/s。9例行PWI检查,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0.85-2.55,平均值为1.71±0.59,呈低灌注趋势。结论结合常规MRI表现和DWI、PWI特点可提高MRI对颅内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常规Gd-DTPA增强后脑DWI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伟华 王小宜 +3 位作者 姜新雅 王润文 邓利猛 周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T2WI及DWI(b=0、1000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 目的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T2WI及DWI(b=0、1000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药速度为1ml/s,注入对比剂4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s/mm2)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行脑DWI(b=0、1000s/mm2)扫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钆喷替酸葡甲胺 可行性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廖伟华 王小宜 +8 位作者 刘凡 彭仁罗 姜新雅 陈长青 王润文 李季龙 周高峰 周建华 付春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 33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TurboFLASH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对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分析 ,获得对比剂首过期曲线的最大斜率 (SSmax)和Tm1两参...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 33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TurboFLASH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对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分析 ,获得对比剂首过期曲线的最大斜率 (SSmax)和Tm1两参数。术后取病检分别进行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及MVD。将VEGF表达与SSmax、Tm1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max或T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星形细胞瘤的SSmax与VEGF表达程度成正相关 ,rs值为 0 .6 8;Tm1与VEGF表达程度成负相关 ,rs 值为 - 0 .6 97,P值均 <0 .0 0 1。VEGF表达程度与MVD存在相关性。结论 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程度与SSmax、Tm1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相关 ,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MRI检查 VEGF 相关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廖伟华 聂鑫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0-1317,共8页
信息技术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在城市服务业中,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注册自己带有坐标的信息,构成了空间服务业的空间大数据源。首先建立限定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模型,介绍该模型产生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在城市服务业中,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注册自己带有坐标的信息,构成了空间服务业的空间大数据源。首先建立限定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模型,介绍该模型产生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的方法与步骤。最后利用Python爬取糯米网南宁站的商家信息,用Apriori算法做出了10~1 000 m 6种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和服务业空间频繁项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服务业 南宁市
下载PDF
静默疗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廖伟华 陈丽华 +1 位作者 冯建博 张小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静默疗法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治疗,静默疗法组给予术前静默疗法... 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静默疗法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治疗,静默疗法组给予术前静默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24h、入手术室5min后的焦虑情绪、平均收缩压、心率、术后疼痛、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24h和入手术室5min后,静默疗法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收缩压以及心率显著降低;术后3、7d,静默疗法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默疗法组患者的胸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默疗法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血压和心率,缓解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默疗法 开胸手术 焦虑 疼痛感
下载PDF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DSC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廖伟华 王小宜 +4 位作者 姜新雅 陈长青 王润文 周高峰 胡忠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动态对比磁敏感增强(DSC)灌注成像的特点。资料与方法采用平面回波(EPI)序列对9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术前行DSC灌注成像,获得相对脑血容量(rCBV)图、相对脑血流量(rCBF)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和时间-信号曲...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动态对比磁敏感增强(DSC)灌注成像的特点。资料与方法采用平面回波(EPI)序列对9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术前行DSC灌注成像,获得相对脑血容量(rCBV)图、相对脑血流量(rCBF)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和时间-信号曲线,并计算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和MTT比值,结合病理特征与14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作对照。结果颅内原发淋巴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1.71±0.59,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5.17±1.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病例肿瘤实质MTT比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首过期后曲线超过基线水平,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回复基线前可出现一个小的再下降波形,且首过期后曲线均未超过基线水平。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瘤细胞密集,核大浓染,胞质少,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排列,肿瘤血管内皮增生少见。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见大量肿瘤血管。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DSC灌注成像呈相对低灌注,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且时间-信号曲线有别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是由两者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决定,DSC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颅内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综合医院专家驻站查床对社区家庭病床管理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伟华 郑国俊 张金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技术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家庭病床管理的影响,为制订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小榄医院成立家庭病床管理专家组,对管辖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二对一"派对驻站查床,以管辖...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技术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家庭病床管理的影响,为制订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小榄医院成立家庭病床管理专家组,对管辖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二对一"派对驻站查床,以管辖的8家社区家庭病床患者为对象进行驻站查床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社区家庭病床建床数、家庭病床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实行医院专家驻站查床管理后,社区家庭病床建床数明显增加,家庭病床临床路径得到有效落实,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医院专家驻站查床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家庭病床管理,增强了社区医生和居民的信心,确保了家庭病床医疗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确保了家庭病临床路径的实施,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病床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为基础的在岗医生培训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伟华 李璐琳 黄军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为基础的在岗医生培训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本院管辖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等距随机抽样,其中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47名在岗医生为试验组,其余5所的49名在岗医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为基础的在岗医生培训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本院管辖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等距随机抽样,其中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47名在岗医生为试验组,其余5所的49名在岗医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试验组采用以胜任为基础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项目开展情况的评价,除门诊基本医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为基础的在岗医生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社区医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服务项目的开展,达到人才培养、机构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在岗医生 项目胜任培训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廖伟华 岑峰 +2 位作者 梁锋攀 李莲英 赵精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9期239-241,共3页
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外渗发生原因复杂,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造成皮肤组织溃疡、坏死或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本文初步探讨了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预防和处理造影剂外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静脉穿刺 健康宣教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对颅内肿瘤术后脑梗死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伟华 唐北沙 +3 位作者 王小宜 姜新雅 陈长青 黄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肿瘤术后早期并发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373例脑肿瘤患者术后72h内均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分析方法评价DWI与T2WI对术后早期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患者最后确...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肿瘤术后早期并发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373例脑肿瘤患者术后72h内均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分析方法评价DWI与T2WI对术后早期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患者最后确诊为术后脑梗死,DWI、T2WI两种方法诊断术后早期合并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951±0.032、0.868±0.050,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0)。DWI可清楚地区分瘤周水肿区与脑梗死灶区。结论DWI对脑肿瘤术后早期并发脑梗死的诊断优于常规T2WI,可成为脑肿瘤术后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脑梗死 颅内肿瘤 手术
下载PDF
上肢不同静脉注射部位与速率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廖伟华 岑峰 +2 位作者 梁锋攀 李莲英 赵精洁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6期512-513,共2页
影像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CT增强扫描、CT血管成像及CT灌注成像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CT增强检查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与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相匹配,可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并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影像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CT增强扫描、CT血管成像及CT灌注成像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CT增强检查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与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相匹配,可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并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提供很大帮助。目前CT增强的造影剂仍为水溶性碘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高速注射,由于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部位 造影剂外渗 CT增强扫描 水溶性碘造影剂 高压注射器 预防 速率 上肢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力为基础在岗护士培训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伟华 李璐琳 林俊 《中华护理教育》 2009年第9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护士提高综合服务素质的培训模式。方法将管辖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5所社区站有社区护士52名,对照组有社区护士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培训方法。...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护士提高综合服务素质的培训模式。方法将管辖的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5所社区站有社区护士52名,对照组有社区护士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培训方法。试验组采用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培训结束对护士进行综合服务知识与技能考试,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项目进行评价。结果2组社区护士综合服务知识与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项目开展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胜任力为基础的社区护士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服务项目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护士 基于能力的教育 在职培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CT室管理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伟华 李雪清 +1 位作者 杨秋杏 阮佳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71-17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迅速扩散,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此病潜伏期1~14 d,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影像学检查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感染者的重要预警信号。因影像科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迅速扩散,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此病潜伏期1~14 d,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影像学检查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感染者的重要预警信号。因影像科患者流动大,影像学检查流程复杂,防护要求又高,故对人员的管理比较复杂。CT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决定了CT在相关救治中承担的重要角色,故CT室管理与防控措施尤显重要。本研究结合影像科CT检查特点,提出了疫情蔓延期间在影像科进行CT检查的防护和管理策略,通过总结管理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广大医护工作者进一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检查 防控措施 防疫
下载PDF
基于空间内插的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伟华 徐彬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4-17,共4页
由于地面的不规则,场地平整中的填、挖方计算工作量往往非常大,且精度受限。目前场地平整一般采用四棱柱体法和三棱柱法,这两种方法当测量点较多时,测绘工作巨大。文中选用一个规划区作为试验研究区,利用GIS的空间内插方法,通过模型精... 由于地面的不规则,场地平整中的填、挖方计算工作量往往非常大,且精度受限。目前场地平整一般采用四棱柱体法和三棱柱法,这两种方法当测量点较多时,测绘工作巨大。文中选用一个规划区作为试验研究区,利用GIS的空间内插方法,通过模型精度检验。最后确定反距离权重(IDW)作为最佳的插值方法。并利用GIS的GRID思想分别求出每个栅格的填挖高程,以及整个区域的填挖面积和填挖零线,最后求出全区域的填挖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场地平整 GIS
下载PDF
COPD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廖伟华 黄军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通过COPD患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分析,为COPD患者制定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管辖范围的396例COPD患者选择社区康复护理相关问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对社区护理需求包... 目的:通过COPD患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分析,为COPD患者制定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管辖范围的396例COPD患者选择社区康复护理相关问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对社区护理需求包括心理需求、用药指导、戒烟、实际困难、家庭氧疗、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分别为93.90%,91.87%,56.34%,89.84%,89.84%,81.97%,81.47%。结论:COPD患者社区护理有较高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研究制定社区护理对策,把COPD纳入社区健康专案管理,可实施规范、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需求分析 社区护理
下载PDF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GIS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伟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6期759-761,共3页
GIS按照数据结构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GIS的空间建模大部分是基于栅格数据进行的,因此,对于一些在矢量结构中表达的属性(如人口密度等),需要转换成栅格数据。传统的数据转换方法一般都是面积占优法,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空... GIS按照数据结构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GIS的空间建模大部分是基于栅格数据进行的,因此,对于一些在矢量结构中表达的属性(如人口密度等),需要转换成栅格数据。传统的数据转换方法一般都是面积占优法,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的模糊性问题。采用模糊粗糙集的理论,对矢量多边形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的方法做了探讨。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数据转换方法考虑到了多边形数据的边界模糊性,利用隶属函数来确定多边形边界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粗糙集 GIS 数据转换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廖伟华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192-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需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需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诊断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让患者配合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扫描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