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衰期^(+)”室内质控频率新策略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明松 雷胡芯 +3 位作者 胡琼文 李智杰 宋姗姗 廖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20-232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室内质控失控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半衰期^(+)”室内质控实施频率模式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失... 目的通过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室内质控失控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半衰期^(+)”室内质控实施频率模式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失控数据、失控原因及处理措施,建立并评估“半衰期^(+)”室内质控实施频率模式。结果3年内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失控总次数为326项次,质控品原因(92.33%)为最主要失控原因,但该类原因所致失控不影响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准确度;试剂原因(3.37%)、校准原因(2.76%)和其他原因(1.53%)导致的失控会影响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准确度。“半衰期^(+)”室内质控新策略可明显减少室内质控失控频率(0.38%vs.0.16%),且有效识别影响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失控。结论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项目中,“半衰期^(+)”的室内质控频率新策略在保证检测系统质量可靠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室内质控频率及“假失控”次数,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衰期^(+) 室内质控 质控频率 化学发光 失控原因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生物标志物进展
2
作者 陈舒 廖璞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18-1428,共11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我国IBD患者将达150万例,其诊断目前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血液与粪便来源的生物标志物侵入性低、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我国IBD患者将达150万例,其诊断目前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血液与粪便来源的生物标志物侵入性低、可重复性高,在疾病诊疗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IBD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现状、前沿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旨在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高生物标志物诊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2018-2023年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3
作者 朱明松 李甜 +2 位作者 万雅芳 牛长春 廖璞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6期2719-2722,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3年重庆市肌钙蛋白即时检测(POCT)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了解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现状,为提高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3年参加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肌钙蛋白POCT EQA实验室结果,并进行... 目的分析2018-2023年重庆市肌钙蛋白即时检测(POCT)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了解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现状,为提高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检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3年参加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肌钙蛋白POCT EQA实验室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3年参加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 EQA的实验室数从36家增加至88家,所使用的仪器品牌分组数从无增加至8个,每批次实验室合格率从最低26.32%增加至最高89.77%,但仍存在各仪器品牌分组靶值差异较大的现象,2023年各批号分组靶值的变异系数为44.72%~105.69%。结论重庆市肌钙蛋白POCT EQA参加率和检测水平尚有待提高,需持续将肌钙蛋白POCT纳入EQA计划,以定期监测全市范围内该项目的检测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快速、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即时检测 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评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小儿推拿联合催咳催吐排痰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黄健光 孙艳 +1 位作者 廖璞 韦燕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6-0069,共4页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催咳催吐排痰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灵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按单盲随机法...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催咳催吐排痰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灵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按单盲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还采用小儿推拿联合催咳催吐排痰法;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前者更高水准(t=3.927,P=.048,P<0.05);治疗组在CRP、PCT等炎性化验指标上的参阅数据比对照组均为更低水准(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催咳催吐排痰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好,临床症状缓解率更高,有效降低炎性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小儿推拿 催咳催吐排痰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1例ABO疑难血型的鉴定与临床疑难输血探讨
5
作者 周宇 牛长春 +1 位作者 廖璞 陶翠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ABO疑难血型进行鉴定,探讨临床疑难输血的原则和策略。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采用PCR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其遗传基因型。结果该患者血清学... 目的通过对1例ABO疑难血型进行鉴定,探讨临床疑难输血的原则和策略。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采用PCR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其遗传基因型。结果该患者血清学检测正定型A抗原正常,B抗原减弱(呈2+^(mf)双群现象),反定型Ac、Oc不凝集,Bc有很轻微的凝集(W^(+))。进一步试验鉴定确定为ABx亚型。根据测序结果和基因分型推测该患者基因型为A1.02/Bw.03。结论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B基因)第7个外显子中nt721处的C>T变异可导致24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色氨酸,在该患者的红细胞上检测到A抗原和弱B抗原,血清中存在弱抗B抗体,血清学表型为ABx。ABx亚型是ABO血型亚型中的一类,人群中极其罕见,由罕见的等位基因产生。对于正反定型不符的异常血型结果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定,提高亚型检出率和疑难血型鉴定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血型 ABO亚型 输血 A102/Bw03
下载PDF
小儿推拿对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艳 黄健光 +1 位作者 廖璞 韦燕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5-0008,共4页
分析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小儿推拿所取得的疗效。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开展研究,研究患儿来源于灵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4例患儿,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单双随机分组方式,设置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分析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小儿推拿所取得的疗效。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开展研究,研究患儿来源于灵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4例患儿,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单双随机分组方式,设置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为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增加小儿推拿。1周后,观察患儿恢复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及中医临床积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存在组间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 建议在儿童社区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小儿推拿治疗方式,快速改善患儿症状,操作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小儿推拿 疗效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联合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祁彩虹 李丽 廖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对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7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81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对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7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81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并鉴定血清外泌体,提取外泌体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两组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和miRNA-214对OP的诊断价值。结果分离的血清外泌体中CD63标志蛋白呈高表达。OP组血清外泌体miRNA-21和miRNA-214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302(2.407,9.765)和1.875(1.605,2.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8(0.801,2.088)和1.163(0.860,1.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OP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诊断OP的AUC分别为0.853、0.811,灵敏度分别为80.5%、89.6%,特异度分别为79.0%、82.7%,二者联合诊断OP的AUC为0.919,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4.0%。结论血清外泌体miRNA-21和miRNA-214单独检测对诊断OP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血清外泌体 MIRNA-21 miRNA-214 诊断
下载PDF
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
8
作者 李晓颖 肖江明 廖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选取从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文献,并严...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选取从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文献,并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估量表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以及Stata16.0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汇总分析。通过计算I^(2)对研究间的异质性进行评估,并通过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涉及13项研究的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miRNA在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病的合并灵敏度为0.79(95%CI:0.69~0.86,I^(2)=86.24%),特异度为0.73(95%CI:0.64~0.81,I^(2)=81.80%),阳性似然比为2.96(95%CI:2.22~3.95,I^(2)=63.84%),阴性似然比为0.29(95%CI:0.20~0.41,I^(2)=84.04%),诊断比值比为10.33(95%CI:6.43~16.61,I^(2)=99.9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0.79~0.86)。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可能是导致灵敏度异质性的来源,miRNA的失调状态可能是导致特异度异质性的来源。Deeks漏斗图显示研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miRNA在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诊断能力,为改进结核病管理诊断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 微小RNA META分析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治疗中耐药性变迁
9
作者 颜令 徐兰兰 +2 位作者 王淑玲 张震 廖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住院患者后,在治疗过程中如再次分离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感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20年我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并分析某菌首次感染及一周后...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住院患者后,在治疗过程中如再次分离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感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20年我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并分析某菌首次感染及一周后的一个月内相同部位再次分离相同菌时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细菌感染患者后,如在一周后再次分离时,对几乎所有监测抗生素耐药性均有所增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再次分离时部分敏感株会转变为耐药株,转化率与本院细菌总耐药率呈正线性相关,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一周后再次分离时37.04%敏感株转变为耐药株。结论细菌感染患者后,在治疗过程中其耐药性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即使首次分离为敏感株,也应做好临床感控管理预防其向耐药株转变,并同时做好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耐药性变迁 临床感控 耐药监测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廖璞 王淑琴 +1 位作者 廖雪松 康格非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xtractofGinkgoBilboa,EG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EGB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进行了8wk治疗 ,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EGB能明显提高血清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xtractofGinkgoBilboa,EG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EGB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进行了8wk治疗 ,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EGB能明显提高血清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改善基底膜增厚及基质增生 ,减少实验大鼠肾脏尿蛋白排泄量 ,减轻肾功能损害。结论 :EGB在预防与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现状及相关检测技术价值
11
作者 雍彧滔 廖璞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699-6707,共9页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现状及相关检测技术运用价值。介绍了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现状及相关检测技术运用价值。介绍了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现状及相关检测技术。探讨了目前耐药性相关检测技术运用价值、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技术在结核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死亡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卫生机构更好地掌握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路径,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结核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检测 运用价值 未来发展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廖璞 程海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150株临床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并从蛋白酶活力高、中、低的白色念珠菌中分别选2株作血管内皮细胞毒力、黏附性测定.结果150株白色念珠菌全...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150株临床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并从蛋白酶活力高、中、低的白色念珠菌中分别选2株作血管内皮细胞毒力、黏附性测定.结果15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的113株占75.3%;中等24株占16%;低的13株占8.7%;细胞毒力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越高,细胞毒性越强,蛋白酶活力与毒力呈正相关(r=0.9946、P<0.01);细胞黏附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越高,黏附能力越强,蛋白酶活力与黏附呈正相关(r=0.9944、P<0.01).结论蛋白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活力可直接反映其毒力,蛋白酶活力与其黏附直接相关;临床标本中白色念珠菌具有相当的致病性,临床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致病性 蛋白酶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廖璞 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敏感性,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检测mecA基因、E-test、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乳胶凝集法、苯唑西林(OXA)琼脂筛选法和K-B法对临床分离的20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敏感性,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检测mecA基因、E-test、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乳胶凝集法、苯唑西林(OXA)琼脂筛选法和K-B法对临床分离的20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CNS)球菌进行MRCNS检测,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各方法MRCNS检测阳性率分别为:OXA琼脂筛选法74%;OXAK-B法72%;E-test71%;PBP2a乳胶凝集法73.5%,mecA基因检测法70%,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1.5124,P>0.05)。MRCNS对青霉素(PEN)、庆大霉素(GEN)、复方磺胺(SXT)、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克林霉素(CLI)、红霉素(ERY)等传统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SCNS)除PEN、ERY耐药率为80.4%和57.1%以外,其他抗生素均小于或在50%左右,CNS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达70%以上,未发现耐万古霉素(VAN)的CNS。结论:五种方法均能满足MRCNS的临床筛选,其中以乳胶凝集法最为简便、快速,临床值得推广;MRCNS对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存在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经验用药首选VAN,而MSCNS除VAN外,还可选用GEN、SXT、CIP、TET、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NS MECA基因 PBP2A 耐药性
下载PDF
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血液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璞 王淑琴 +1 位作者 王宁 康格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0,共3页
探讨NF κB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实验和超迁移率实验检测了 12周STZ—糖尿病大鼠血液单个核细胞和肾组织提取物中NF κB的表达及组成NF κB的亚单位。发现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和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的表达... 探讨NF κB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实验和超迁移率实验检测了 12周STZ—糖尿病大鼠血液单个核细胞和肾组织提取物中NF κB的表达及组成NF κB的亚单位。发现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和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进一步利用超迁移率实验证实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由P50 和P6 5抗体组成 ,而肾组织NF κB仅P6 5抗体参与 ;丙丁酚干预后可下调肾和血液单个核细胞NF κB的表达 ,但与糖尿病组比较 ,差异仍有显著性 (P均 <0 0 5 )。提示糖尿病时存在NF κB的激活与持续高表达 ,NF κB可能通过调节参与DN发病机制中重要因子的表达 ,在DN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丙丁酚可以抑制DN时NF κ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糖尿病 大鼠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肾脏 血液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璞 马永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所需基因的抑制作用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蛋白质分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阳性模型,用快速银染法鉴定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以1 000μg/mL...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所需基因的抑制作用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蛋白质分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阳性模型,用快速银染法鉴定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以1 000μg/mL盐酸小檗碱、3 mg/mL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处理生物被膜模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icaA基因和agr基因的表达变化;用改良双向电泳技术对500μg/mL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细菌的总蛋白进行分离。结果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阳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模型构建成功。盐酸小檗碱对icaA基因和agr基因表达存在抑制作用,与未经药物处理组比较,P均<0.05;其中对agr基因的抑制作用不及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及红霉素(P均<0.05),各药物处理组对icaA基因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电泳分离,共得到2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其中13个仅在药物处理组表达升高,有10个仅在非药物处理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中药单体盐酸小檗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关键基因的表达具有弱的抑制作用,通过二维电泳分离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子为后续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荧光定量RT-PCR 二维凝胶电泳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磷脂酶A_2活性变化及Ⅱ型磷脂酶A_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璞 王淑琴 +1 位作者 廖雪松 康格非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磷脂酶A2 酶学分析 病理
下载PDF
葡萄糖和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磷脂酶A_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璞 廖雪松 +1 位作者 唐维 康格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观察葡萄糖和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磷脂酶活性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或 (和 )胰岛素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同孵育 72h后 ,分别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磷脂酶A2 活性和Na+-K+依赖式ATP酶活性 ,磷脂酶A2 活性检测采用... 为观察葡萄糖和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磷脂酶活性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或 (和 )胰岛素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同孵育 72h后 ,分别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磷脂酶A2 活性和Na+-K+依赖式ATP酶活性 ,磷脂酶A2 活性检测采用 [3 H]—油酸标记法 ,Na+-K+依赖式ATP酶活性检测采用以ATP·2Na为底物的比色法。结果发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暴露于高糖或 (和 )高胰岛素环境中 ,上清液中磷脂酶A2 活性增加 ,而Na+-K+依赖式ATP酶活性下降 ,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葡萄糖浓度由 5 .6mmol L增加到 33.0mmol L ,上清液中磷脂酶A2 活性由 ( 4.2± 0 .2 )× 10 1 2 (min·L)增加到 ( 9.2± 0 .2 )× 10 1 2 (min·L) ;而Na+-K+依赖式ATP酶活性由 4.8± 1.0 2 μmol (g·min)下降到 2 .0 6± 0 .99μmol (g·min)。胰岛素浓度由 5 .0Mu L增加到 10 0 0Mu L ,上清液中磷脂酶A2 活性由 ( 3 .8± 0 .4)× 10 1 2 (min·L)增加到 ( 11.8± 0 .6 )× 10 1 2 (min·L) ;而Na+-K+依赖式ATP酶活性由 4.0± 1.6 8μmol (g·min)下降到 2 .19± 1.0 2 μmol (g·min) ,且进一步发现这一效应在作用 2 4h后才显著 ,高糖和高胰岛素有协同作用。结果提示磷脂酶A2 活性增高与糖尿病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 高血糖 血管平滑机
下载PDF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蛋白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璞 王东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9-280,共2页
目的 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00株白... 目的 评价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酶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7%(251株)、12.7%(37株)、4.0%(12株).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3%、63.3%和44.6%.结论 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耐药性分析 最低抑菌浓度(MIC) 2003年1月 抗真菌药物 检测 2004年 两性霉素B 蛋白酶活力 白带标本 氟胞嘧啶 同时测定 伊曲康唑 致病性 酶测定 氟康唑 检出率 耐药率 临床应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清磷脂酶A_2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璞 付晓 +2 位作者 廖雪松 王淑琴 康格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3H]-油酸标记生物膜法检测了60例PLC患者(其中Ⅰ、Ⅱ、Ⅲ期肝癌患者分别为14例、23例、23例)以及16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和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3H]-油酸标记生物膜法检测了60例PLC患者(其中Ⅰ、Ⅱ、Ⅲ期肝癌患者分别为14例、23例、23例)以及16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和19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患者血清PLA2的动态变化。结果 PLC患者血清PLA2活性29.27±4.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2±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磷脂酶A2 活性变化
下载PDF
转录因子-κB活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璞 王淑琴 康格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 κB(NuclearfactorkappaB ,NF κB)的活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测定了 41例 2型糖尿病患者 (A组 )和 1 0例健康正常人 (D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 κB(NuclearfactorkappaB ,NF κB)的活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测定了 41例 2型糖尿病患者 (A组 )和 1 0例健康正常人 (D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 κB的活性 ,并根据有无肾脏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 (B组 )和糖尿病肾病组 (C组 )。结果 与D组比较 ,A、B、C三组NF κB活性显著增强 (P均 <0 0 5) ,其中C组活性最高 ,B、C两组间NF κB活性也有差别 (P <0 0 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 κB活性显著增强 ,尤其是伴有肾脏病变的患者 ,NF κB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转录因子-ΚB 尿白蛋白 肾脏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