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丰川教授治疗白癜风的辨证思路及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家悦 张丰川 +3 位作者 蔡玲玲 郭丽媛 王莹 李元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71-3474,共4页
白癜风属皮肤科易诊难治的损容性皮肤病,表现为多发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此病发病机制不详,目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是一种新的希望。张丰川教授认为情志异常、肝气郁结是... 白癜风属皮肤科易诊难治的损容性皮肤病,表现为多发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此病发病机制不详,目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是一种新的希望。张丰川教授认为情志异常、肝气郁结是本病的发病诱因,劳损是其发病基础,外邪侵袭、毒邪郁结是发病关键,络脉瘀阻是其发病终点。辨病辨证相结合,司外揣内,由皮损推断体内脏腑气血变化。对症治疗,灵活辨证,精准用药,巧用外治,对于难复色特殊部位的治疗别具匠心。吾师从张丰川教授,学习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对白癜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思路 白癜风 临床经验 @张丰川
下载PDF
张丰川运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
2
作者 计广 刘思含 +2 位作者 赵夙雅 李元文 张丰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6-29,共4页
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钱乙所创名方,由藿香、山栀子、石膏、防风、甘草五味药组成,主治小儿“脾热弄舌”,后世医家总结本方善清脾胃蕴热、发脾胃伏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张丰川教授从医20余年,临床治疗皮肤病经验... 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钱乙所创名方,由藿香、山栀子、石膏、防风、甘草五味药组成,主治小儿“脾热弄舌”,后世医家总结本方善清脾胃蕴热、发脾胃伏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张丰川教授从医20余年,临床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张教授结合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五轮学说等理论,将泻黄散运用于慢性唇炎、口周皮炎、眼周神经性皮炎、痤疮的治疗上,认为上述皮肤病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蒙伏火、胃中有热,郁于肌表而致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张教授对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判断清晰;依据中医辨证求因、整体观念、情志致病等理论,注重患者综合情况的调治,并且注重三因制宜的实际应用;遣方用药灵活、变通,常取得满意疗效。附病案一则以资佐证。文章将张丰川教授运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丰川 泻黄散 皮肤病 慢性唇炎 口周皮炎 眼周神经性皮炎 痤疮
下载PDF
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的辨证思路及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玮华 郭丽媛 +3 位作者 蔡玲玲 李流云 张丰川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4期1-3,共3页
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黄褐斑核心病机当为“肾虚血瘀”,自拟美白玉容汤内服补肾活血祛斑治疗黄褐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核心两阶段三要素”的黄褐斑治疗策略;同时,善于使用外治手段配合治疗,自拟美白活血... 张丰川教授治疗黄褐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黄褐斑核心病机当为“肾虚血瘀”,自拟美白玉容汤内服补肾活血祛斑治疗黄褐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核心两阶段三要素”的黄褐斑治疗策略;同时,善于使用外治手段配合治疗,自拟美白活血方外敷活血美白养颜,活血外洗方足浴活血通络,化瘀祛斑;并能根据气候、地域、个人等不同情况进行详细的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思路 黄褐斑 临床经验 张丰川
下载PDF
张丰川教授从心肾论治掌跖脓疱病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张丰川 蔡玲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6期17-19,共3页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病情缠绵反复,不仅带来躯体上的不适、影响美观,往往给患者带来较为沉重的精神压力。现代医学对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张丰川教授认为...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病情缠绵反复,不仅带来躯体上的不适、影响美观,往往给患者带来较为沉重的精神压力。现代医学对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张丰川教授认为,本病多发掌跖部位,为心经、心包经及肾经循行部位,结合脏腑和经络辨证,发于掌部多为心火,发为跖部多为肾火,并以此创新性提出从心肾论治思路,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论治 掌跖脓疱病 皮肤病
下载PDF
张从正攻邪理论指导蛇串疮治疗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响 张丰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6,200,共3页
张从正师承河间刘完素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基于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呈簇集状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quo... 张从正师承河间刘完素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基于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呈簇集状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邪之所以可以侵袭人体必有其正虚之处,因此最为重视邪气,这与张从正攻邪理论相一致。张从正治病首重攻邪;血气流通,不通则痛;消而勿伐,补养正气;以及因势利导就近祛邪之理论指导蛇串疮临床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疾病阶段、不同病变部位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串疮 攻邪 血气流通 张从正
下载PDF
黄褐斑治疗难点及中医药治疗优势
6
作者 王莹 蔡玲玲 +3 位作者 王羽侬 刘思含 郭丽媛 张丰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6-460,共5页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沉着为主的损容性皮肤病,目前中西医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治疗上存在许多难点,属于易诊难治类疾病。笔者团队研究黄褐斑近三十年,尝试探讨黄褐斑治疗的难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沉着为主的损容性皮肤病,目前中西医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治疗上存在许多难点,属于易诊难治类疾病。笔者团队研究黄褐斑近三十年,尝试探讨黄褐斑治疗的难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辨治此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治疗难点 对策
下载PDF
火针放血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丽媛 蔡玲玲 +6 位作者 张丰川 李元文 孙铭梓 聂颖 周红梅 馨月 刘恩知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究火针放血联合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按标准筛选符合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和治疗组(自拟除湿消痤汤联合火针放血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皮损变化评分、真菌检查、不... 目的探究火针放血联合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按标准筛选符合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和治疗组(自拟除湿消痤汤联合火针放血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皮损变化评分、真菌检查、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5.38%,组间疗效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对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真菌清除率组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出现明显皮肤局部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P>0.05)。结论火针放血联合除湿消痤汤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显著,且能抑制真菌感染,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局部皮肤炎症水平下降及微循环改善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毛囊炎 火针 放血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湿疹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铭梓 张丰川 +1 位作者 蔡玲玲 盛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54,共4页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皮疹多形态,常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为主要特点。中医医家多认为湿疹病因总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所致,与脾密切相关,湿邪是其发病核心病因。脾升...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以皮疹多形态,常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为主要特点。中医医家多认为湿疹病因总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所致,与脾密切相关,湿邪是其发病核心病因。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升降失常,痰湿内生,百病由生。该文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湿疹的病机,着重探讨在湿疹发生发展过程中病机演变以及分期诊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升降 湿疹 病机 治疗
下载PDF
外用应急软膏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杭小涵 李雪 +6 位作者 杨碧莲 李楠 孙占学 孔宇虹 蔡玲玲 张丰川 李元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观察外用应急软膏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9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外用应急软膏外涂),对... 目的 观察外用应急软膏联合活血解毒汤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9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外用应急软膏外涂),对照组33例(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涂抹每日2次,共8周,2组均口服活血解毒汤。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对患者皮损按照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评分;对患者的瘙痒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对患者生活质量参照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2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观察组P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红斑、鳞屑、浸润各项评分和VAS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应急软膏和卡泊三醇软膏临床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疗效相当。外用应急软膏可减轻银屑病皮损情况,缓解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应急软膏 银屑病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益气养血
下载PDF
浅析从脾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10
作者 潘佳璇 侯培蓉 +2 位作者 杨碧莲 张丰川 蔡玲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从脾论治思想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脾作为五脏中心,以抵御外邪、化生统运气血、运化水湿等生理功能为基础,对机体各脏腑进行调节,从而维系皮肤的生理状态,故脾与皮肤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寻常型银屑病是... 从脾论治思想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由来已久,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脾作为五脏中心,以抵御外邪、化生统运气血、运化水湿等生理功能为基础,对机体各脏腑进行调节,从而维系皮肤的生理状态,故脾与皮肤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寻常型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脾生理功能失常导致的卫外不固、脾血亏少、湿浊内生、脾气郁结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和疾病进程中的关键环节,现代医学中肠—皮联接理论也表明与脾功能相近的消化系统与银屑病发病的紧密联系。基于此,本病的临床治疗应以从脾论治为主,以固护脾气、培土生金,补脾养血、养心活血,健脾祛湿、调胃固中,健运枢机、理脾调肝等为原则,使得表固、血足、湿去、气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截断病程,促进患者皮肤症状的改善。从脾论治能够进一步丰富银屑病的临床论治实践,并为中医药防治银屑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从脾论治 肠—皮联接 治疗思路 培土生金 养心活血 调胃固中 理脾调肝
下载PDF
从内风论治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11
作者 郭丽媛 王羽侬 +4 位作者 张丰川 程亚清 蔡玲玲 王莹 刘思含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慢性荨麻疹(CU)最常见的表型。西医治疗以二代抗组胺药为主,但约有50%的患者对抗组胺治疗产生抵抗,且容易复发。中医方面,多数医家从表风如风寒束表、风热犯表等角度进行论治,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导师...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慢性荨麻疹(CU)最常见的表型。西医治疗以二代抗组胺药为主,但约有50%的患者对抗组胺治疗产生抵抗,且容易复发。中医方面,多数医家从表风如风寒束表、风热犯表等角度进行论治,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导师张丰川教授提出内风致病的观点,临床从内风论治CSU,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本文从CSU的中医病因病机;内风与CSU的关系;从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祛风填络、健脾祛湿、调畅情志四方面入手治疗CSU,深入探讨从内风论治CSU,为临床论治CSU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内风论治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赵炳南荆防方治疗风热血热型瘙痒性皮肤病探析
12
作者 何治宏 杨顶权 +2 位作者 虹亚 慧丽 张丰川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
荆防方是由赵炳南所创,常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经验方。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风、湿、热、虫、瘀等,风盛则痒,血热化燥,燥则生风,形成风热血热交互的证候,引起皮肤瘙痒。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存在风热血热的共同病机,荆防方具有祛风... 荆防方是由赵炳南所创,常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经验方。瘙痒性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风、湿、热、虫、瘀等,风盛则痒,血热化燥,燥则生风,形成风热血热交互的证候,引起皮肤瘙痒。多种瘙痒性皮肤病存在风热血热的共同病机,荆防方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止痒之功,加减荆防方也可用于治疗其他风热血热型瘙痒性皮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炳南 荆防方 瘙痒性皮肤病 风热血热
下载PDF
基于肠-脑-皮轴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撷萃
13
作者 杨皓瑜 于鸿妲 +1 位作者 周涛 张丰川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获得性色素异常疾病,好发于面部,女性多见。发病因素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脑-皮轴是指肠道微生态,情绪行为和皮肤炎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与中医认识黄褐斑发病涉及肝、脾功能异常的理论一致。张丰川教授基于上述理论,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兹略述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获得性 色素异常 情绪行为 疏肝健脾法 黄褐斑 皮肤炎症 中医认识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基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从虚论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14
作者 王莹 郭丽媛 +2 位作者 王羽侬 蔡玲玲 张丰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54-2057,共4页
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上存在远期效果欠佳、复发率高等问题,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易诊难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很大影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认为老年体质主要体现为下元虚衰及阳明脉衰两大特点,在治疗时强... 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上存在远期效果欠佳、复发率高等问题,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易诊难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很大影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认为老年体质主要体现为下元虚衰及阳明脉衰两大特点,在治疗时强调“形脉不足以柔药温养”,用药忌刚宜柔,并提出通补之法,为后世许多医家治疗老年疾病奠定了基础。笔者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根据叶天士对老年体质的认识,结合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易感体质多以虚为主,提出以虚论治此病,分别从气血亏虚、下元虚衰、本虚标实三个方面辨治老年皮肤瘙痒症。对肌肤干燥、脱屑明显的气血亏虚之痒,治以补气养血、通补阳明为主,辅以祛风通络之法;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顽固性患者,考虑下元虚衰、肾虚致痒,判断具体情况,调和阴阳,分而治之;对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下虚上盛之痒,既不可一味滋腻补益,又应治病求本。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笔者亦结合了叶天士的通补之法及忌刚用柔的用药理念,以期为临床辨治此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皮肤瘙痒症 风瘙痒 老年体质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从虚论治 用药特点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男性黄褐斑的证治体会
15
作者 郭丽媛 王羽侬 +4 位作者 王莹 蔡玲玲 刘思含 计广 张丰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01-2304,共4页
黄褐斑多发于女性,既往对男性黄褐斑研究较少。男性饮酒、高压、过食生冷、思虑过度、坐卧较多等工作生活方式导致男性脾胃更容易受损,而临床中男性黄褐斑患者多表现脾胃受损。脾胃经络循行于面部,具有运化腐熟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升... 黄褐斑多发于女性,既往对男性黄褐斑研究较少。男性饮酒、高压、过食生冷、思虑过度、坐卧较多等工作生活方式导致男性脾胃更容易受损,而临床中男性黄褐斑患者多表现脾胃受损。脾胃经络循行于面部,具有运化腐熟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升清降浊,使气血精微上荣于面的功能。当脾胃受损,面部气血失荣则表现为黄褐斑。所以笔者认为男性黄褐斑当从脾胃论治。本文将从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从脾胃论治男性黄褐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提出“脾胃亏损,气血失和”是男性黄褐斑发病的关键病机,以及从健脾和胃、调气和血等方法治疗男性黄褐斑的临床思路,以期为临床论治男性黄褐斑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男性 脾胃 调中美白汤 气血 阴阳
下载PDF
紫云风丸治疗老年特应性皮炎2例
16
作者 杨皓瑜 周涛 +1 位作者 白彦萍 张丰川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AD往往瘙痒更重,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人具有阴阳渐虚、气血渐亏、脏腑渐衰、形体渐弱的生理特点,老年AD也多与血虚风燥、脾虚湿蕴、风...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AD往往瘙痒更重,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人具有阴阳渐虚、气血渐亏、脏腑渐衰、形体渐弱的生理特点,老年AD也多与血虚风燥、脾虚湿蕴、风湿毒聚有关,治疗除祛风除湿止痒,还应注意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固护正气。紫云风丸源自《疡科选粹》,具有疏风止痒、祛湿润燥功效,赵炳南教授用其治疗各种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因其驱邪而不伤正,适用于虚实夹杂的老年A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特应性皮炎 风湿毒聚证 紫云风丸
下载PDF
运用象数形神气理论辨治黄褐斑
17
作者 杨皓瑜 刘家邑 +2 位作者 陶冶 白彦萍 张丰川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43-545,共3页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难治性、损容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发病影响因素多,病机复杂。“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抽象化思维体系,对黄褐斑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象数形神气的理论指导下,黄...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难治性、损容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发病影响因素多,病机复杂。“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抽象化思维体系,对黄褐斑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象数形神气的理论指导下,黄褐斑的临床诊疗将脏腑、气血、阴阳、寒热、经络相联系,依据疾病征象多维辨证,形神同治,内外一气,整体调节,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重视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善用调理情志,不拘泥于一方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象数形神气理论 取象运数 形神一体 气为一元
下载PDF
应用李东垣升阳法治疗亚急性湿疹风药的探讨
18
作者 孙铭梓 张丰川 +1 位作者 蔡玲玲 盛琪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8期922-924,共3页
李东垣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理论,临证组方中常运用风药调理脾阳气机升降。基于其《脾胃论》所述阴阳升降规律,亚急性湿疹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胃升降失司,脾虚湿蕴,复感外邪,郁于腠理,故可用风药组升阳除湿方,以升阳法治疗亚急性湿疹... 李东垣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理论,临证组方中常运用风药调理脾阳气机升降。基于其《脾胃论》所述阴阳升降规律,亚急性湿疹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胃升降失司,脾虚湿蕴,复感外邪,郁于腠理,故可用风药组升阳除湿方,以升阳法治疗亚急性湿疹,可延长缓解周期,巩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湿疹 病因病机 风药 升阳法
下载PDF
从“络”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选择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丰川 王京军 +1 位作者 孙占学 李元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159-162,共4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稽留毒邪发作为带状疱疹发病因素,气血阴阳失调为其发病基础;经伤络损不复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关键;恰当选择中药是修复络损的前提,针对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络损、络瘀、络虚...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稽留毒邪发作为带状疱疹发病因素,气血阴阳失调为其发病基础;经伤络损不复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关键;恰当选择中药是修复络损的前提,针对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络损、络瘀、络虚、络阻确立了清热解毒护络方、活血化瘀通络方、益气养血修络方、虫类药物选配等,同时在临证时要随证加减,或选择相应的最佳组合方药,另外可配合通络止痛方局部溻渍通络止痛,目的是修复络损,恢复络脉功能,消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时附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 经络 络损 络瘀 络虚 络阻 中药
下载PDF
苦参不同制剂及成分对合轴马拉色菌标准株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丰川 蔡玲玲 +3 位作者 李元文 赵雅静 周志强 赵凤珠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576-581,共6页
目的观察苦参的不同制剂(粉剂水提、免煎剂)及苦参碱对合轴马拉色菌标准株的抑菌作用,探讨中药对合轴马拉色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7组:苦参粉水提组、苦参免煎颗粒组、苦参碱组、氧化苦参碱组、酮康唑组,还设了不含药物的... 目的观察苦参的不同制剂(粉剂水提、免煎剂)及苦参碱对合轴马拉色菌标准株的抑菌作用,探讨中药对合轴马拉色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7组:苦参粉水提组、苦参免煎颗粒组、苦参碱组、氧化苦参碱组、酮康唑组,还设了不含药物的阳性组和不含菌的阴性组。通过不同的马拉色菌培养基对苦参的不同制剂及苦参中主要生物碱进行体外抑菌研究,并同酮康唑相对照,同时测定各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最佳抑菌浓度。结果五组的MIC值从低到高分别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酮康唑<苦参颗粒<苦参粉水提组,苦参碱组的抑菌作用比较明显,MIC值为0.3mg/ml,低于其他各组的MIC值。结论苦参的主要生物碱中苦参碱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马拉色菌作用,氧化苦参碱与酮康唑的体外抑菌作用相当,而苦参水提剂及苦参颗粒剂体外抑菌作用较差。推测苦参碱是苦参中主要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合轴马拉色菌 体外抑菌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