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中世唐样佛堂的间架谱系及其与宋技术的关联性
1
作者 张十庆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2期28-39,共12页
日本唐样建筑以宋元江南建筑为祖型,是以往学界一致认定的通说。然分析发现,唐样建筑技术成分并不单一,间架形制上存在中国北系因素。本文基于东亚技术关联性的视角,比较与分析日本中世唐样佛堂的间架谱系及其技术源流,指出中世唐样建... 日本唐样建筑以宋元江南建筑为祖型,是以往学界一致认定的通说。然分析发现,唐样建筑技术成分并不单一,间架形制上存在中国北系因素。本文基于东亚技术关联性的视角,比较与分析日本中世唐样佛堂的间架谱系及其技术源流,指出中世唐样建筑是探讨东亚设计技术演变的重要标本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样 佛堂 间架形式 设计技术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M_6C强化2200 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唐远寿 张十庆 +6 位作者 李方 何钦生 赵振 王宏 邹兴政 王建桥 黄雅丽 《特殊钢》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中大尺寸碳化物存在会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成分设计优化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韧性。研究了M_(6)C碳化物在不同淬火温度(860~1150℃)下对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SEM、TEM等...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中大尺寸碳化物存在会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成分设计优化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韧性。研究了M_(6)C碳化物在不同淬火温度(860~1150℃)下对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SEM、TEM等表征方法对M_(6)C颗粒尺寸、数量及成分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寸M_(6)C颗粒使超高强度钢韧性降低,880℃淬火试样中的M_(6)C颗粒尺寸较大(~400 nm),容易在大尺寸M_(6)C周围造成应力集中,减弱了基体与M_(6)C碳化物的结合力,易在M_(6)C碳化物周围萌生裂纹,致使材料发生断裂。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M_(6)C颗粒尺寸减小、数量降低,且提升了M_(6)C颗粒中Si的浓度,M(Fe、Mo、Ni、Co)6C中原子被Si取代,提升了M_(6)C碳化物的稳定性;1050℃淬火温度试验钢中M_(6)C颗粒尺寸为25 nm,同时抑制原始奥氏体晶粒(8.5μm)长大,试验钢抗拉强度为2227 MPa,伸长率为7.0%,实现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 M_6C 淬火温度 力学性能 晶粒尺寸
下载PDF
基于栱心格线的斗栱构成:中日斗栱尺度设计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十庆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斗栱尺度设计方法的探讨,一直是建筑技术史研究关注的重点。斗栱尺度关系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基于其独特的斗栱构成关系,本文以斗栱构成关系这一线索,探讨唐宋斗栱尺度设计的方法和特色,并与日本唐样斗栱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 栱心格线 斗栱构成 尺度设计 唐样
下载PDF
新型Cu-Ni-Cr-Al合金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十庆 王宏 +2 位作者 聂尊誉 李方 刘庆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3-715,共3页
通过对新型Cu-Ni-Cr-Al合金成分的配料控制,研究的铜合金平均弹性极限σ0.005为1062MPa;1和100h的弹性稳定性指标分别达到99.6%和99.2%;使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元件具有力-位移关系曲线的良好一致性;使用研制材料制作的元件进行长期弹性稳... 通过对新型Cu-Ni-Cr-Al合金成分的配料控制,研究的铜合金平均弹性极限σ0.005为1062MPa;1和100h的弹性稳定性指标分别达到99.6%和99.2%;使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元件具有力-位移关系曲线的良好一致性;使用研制材料制作的元件进行长期弹性稳定性考核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青铜 铜合金 弹性极限 弹性稳定性 再结晶
下载PDF
GH4145合金弹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十庆 李方 王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18-2019,2022,共3页
研究了GH4145合金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扭转试验、弯曲试验、缠绕试验等,分析了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对弹性性能的影响。GH4145合金经过变形加时效处理,抗拉强度Rm达到1650MPa。扭转次数达到正负各3圈,弯曲次数达到7次,时效态绕簧缠绕... 研究了GH4145合金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扭转试验、弯曲试验、缠绕试验等,分析了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对弹性性能的影响。GH4145合金经过变形加时效处理,抗拉强度Rm达到1650MPa。扭转次数达到正负各3圈,弯曲次数达到7次,时效态绕簧缠绕7圈不发生折叠、起刺、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 弯曲 缠绕 弹性模量 热处理 合金元素
下载PDF
《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十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8-14,共7页
本文分析了《营造法式》变速用材制度的涵义以及八等级用材制度的构成形式,推定了变造用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指出了它在《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变造用材制度 基准量
下载PDF
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试论从《营造法式》至《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十庆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2-98,共7页
文章通过日本唐样与宋元江南建筑的比较,分析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演化。
关键词 建筑史 营造法式 工程做法 古代建筑 建筑设计
下载PDF
五山十刹图与江南禅寺建筑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十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7-41,共5页
论述了五山十刹图的历史源流及其在建筑史研究上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分析了其形式。
关键词 建筑史 五山十刹图 寺院建筑 佛教寺院史 中国
下载PDF
从样式比较看福建地方建筑与朝鲜柱心包建筑的源流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十庆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119,共9页
该文通过分析比较福建建筑与朝鲜建筑样式与技术的源流关系,追溯朝鲜柱心包建筑的源地祖型,并分析了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建筑技术向朝鲜传播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 福建建筑 朝鲜建筑 建筑样式 源流关系 建筑技术
下载PDF
古代楼阁式建筑结构的形式与特点——缠柱造辨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十庆 《美术大观》 2015年第9期91-97,90,共7页
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的发展从结构形式而言是从独立单元的叠加逐步走向整体构成的确立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从演变发展的角度来看缠柱造有可能是一较早的结构形式。或也可以说在楼阁式建筑结构发展演变的逻辑上是从缠柱造到叉柱造再到通柱... 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的发展从结构形式而言是从独立单元的叠加逐步走向整体构成的确立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从演变发展的角度来看缠柱造有可能是一较早的结构形式。或也可以说在楼阁式建筑结构发展演变的逻辑上是从缠柱造到叉柱造再到通柱造的。由缠柱造而叉柱造终至通柱造的一统高度概括了中国楼阁式建筑技术演变和发展的历程也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楼阁式建筑的一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古代 演化过程 演变发展 发展演变 技术演变 中国 构形
下载PDF
造园与植栽──中日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及其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十庆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3-45,共3页
该文以造园与植栽的关系为中心,并以日本《作庭记》的植栽内容为具体素材,分析和比较了中日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的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 古代园林 植物造景 植栽
下载PDF
《营造法式》的技术源流及其与江南建筑的关联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十庆 《美术大观》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营造法式》作为以汴梁为都的北宋王朝颁行的建筑营缮法规制度,无疑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制度与做法。然细读《营造法式》,往往又有这么一种感觉,即《营造法式》在诸多方面与江南做法有相当的关联。其中既反映了宋代南北建... 《营造法式》作为以汴梁为都的北宋王朝颁行的建筑营缮法规制度,无疑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制度与做法。然细读《营造法式》,往往又有这么一种感觉,即《营造法式》在诸多方面与江南做法有相当的关联。其中既反映了宋代南北建筑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表现了唐宋以来南北建筑地域特色的不同倾向。本文就此论题,试作探讨。一、《营造法式》的江南背景1.汴京与江南的关联中国历史的发展自秦至隋唐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北宋王朝 补间铺作 大木作 金华天宁寺 营造法式 宋末 苏州云岩寺塔 技术交流 明初
下载PDF
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代理石艺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十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47,共3页
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代理石艺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中国古代的造园,以其表现自然山水意趣的造园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并影响至周边诸国。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自然山水园,其造园艺术特色及造园技术的重... 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代理石艺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中国古代的造园,以其表现自然山水意趣的造园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并影响至周边诸国。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自然山水园,其造园艺术特色及造园技术的重点,自然就集中体现在理石与理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艺术 理石艺术 造园 筑山 中国 古代园林
下载PDF
古代造园的理水艺术与技术──从《作庭记》及其比较看早期造园理水的特色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十庆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49,共2页
文章以日本《作庭记》的比较为主要线索,具体分析探讨“水”这一要素在早期造园中的地位、作用和运用形式,以促进对早期造园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园林史 古代造园 园林艺术 理水
下载PDF
从建构思维看古代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演化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十庆 《建筑师》 2007年第2期76-79,共4页
建筑作为人类营建行为的产物,其结构形式的生成,亦是基于建构思维之上的。以往建筑史研究中关于结构形式的分类,偏于以表相特征为线素,本文从建构思维的角度,分析建筑结构的类型和演化,希望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和把握更为本质和明晰。
关键词 结构类型 建构思维 演化
下载PDF
东亚建筑的技术源流与样式谱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十庆 《美术大观》 2015年第7期103-105,共3页
一、东亚建筑大系历史上东亚建筑的发展,因与中国建筑的密切关联而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东亚诸国间的交往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尤其是自南北朝以来中国佛教在东亚的传播,犹如一根文化纽带,将东亚诸国联成一体。在中国建筑文化传播与影响的基... 一、东亚建筑大系历史上东亚建筑的发展,因与中国建筑的密切关联而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东亚诸国间的交往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尤其是自南北朝以来中国佛教在东亚的传播,犹如一根文化纽带,将东亚诸国联成一体。在中国建筑文化传播与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多样一体的东亚建筑文化圈。源于中国的木构建筑成为东亚共享的建筑技术体系,东亚古代建筑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一体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文化 补间铺作 个性特色 中国佛教 文化纽带 挑斡 上昂 下昂 日本列岛 源流关系
下载PDF
文化遗产环境的整治与古典园林氛围的再造——无锡薛福成故居西花园环境整治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十庆 《华中建筑》 2008年第4期126-129,共4页
薛福成故居是无锡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上西花园是故居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的目标是以薛福成故居主体为依托,通过文化遗产环境的整治与古典园林氛围的再造,改善并恢复薛福成故居的整体格局和环境风貌。
关键词 薛福成故居 西花园 环境整治
下载PDF
从帐幔装修到小木装修——古代室内装饰演化的一条线索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十庆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1年第6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室内装饰 帐幔 装饰美术 小木作 木装修 工程装修
下载PDF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二)——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十庆 《古建园林技术》 1991年第3期42-45,共4页
继唐之后,在建筑技术及风格上,最能体现和反映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者,当属辽代建筑及北宋建筑。尤以辽代建筑为突出。当然,辽代建筑在规模及尺度构成上不但继承了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同时也具有自已的独特风格。根据历代尺制的演变规律可... 继唐之后,在建筑技术及风格上,最能体现和反映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者,当属辽代建筑及北宋建筑。尤以辽代建筑为突出。当然,辽代建筑在规模及尺度构成上不但继承了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同时也具有自已的独特风格。根据历代尺制的演变规律可知,历代常用尺的长度不一,其发展的趋势有讹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木塔 面阔 陈明达 平坐 副阶 五重塔 塔刹 楼阁式 奉国寺
下载PDF
高强度抗疲劳不锈钢成分设计与分析
20
作者 张十庆 聂尊誉 +3 位作者 王宏 邹兴政 李方 刘庆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1期190-192,共3页
通过对18-8型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的NiCr当量的控制及合金元素的分析,设计化学成分。材料通过EVR冶炼后,采用ICP发射光谱仪、CCS-140红外碳硫分析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获得最佳18-8型形变马氏体的成分方案。
关键词 亚稳定奥氏体 马氏体相变 塑性 Ni当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