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全氟辛烷磺酸及前体物的迁移归趋模拟
1
作者 唐财俊 赵祯 +4 位作者 钟昊斌 孟祥周 韩宝苍 张博暄 刘劲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9,共12页
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备受关注。文章利用CoZMo-POP 2逸度模型分析了1988-2022年长三角区域PFOS和其前体物(PreFOS)(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Et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Me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EtFO... 全氟辛烷磺酸(PFO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备受关注。文章利用CoZMo-POP 2逸度模型分析了1988-2022年长三角区域PFOS和其前体物(PreFOS)(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EtFOSA)、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MeFOSA)、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EtFOSE)和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N-MeFOSE))的环境行为。结果显示:1988-2022年研究区域PFOS、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的累计排放量分别约为26、2.5、0.16、7.8和5.9t。PFOS在土壤、淡水和沉积物中的模拟浓度与实测浓度残差在1个对数单位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表明:温度和分配系数是影响污染物浓度的关键参数。当环境系统达到平衡时,近海水体是PFOS主要的汇,占PFOS环境总量的79%;从淡水到河口到近海水体的迁移是PFOS在环境中的主要迁移过程,占PFOS总迁移量的53%;流向外部是PFOS最主要的输出途径。土壤是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最主要的储存库,各目标污染物分别约占其环境总量的99%、98%、91%和97%;降解反应是N-EtFOSA、N-MeFOSA、N-EtFOSE和N-MeFOSE的主要输出途径。该文探讨并明确了长江三角洲PFOS和PreFOS的迁移归趋,可为长三角的生态风险评价和污染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长江三角洲 逸度模型 迁移归趋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作用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岩梅 杨舒然 +4 位作者 孟晓东 许鸣杨 张博暄 郭晓春 付国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2,共8页
不同来源生物质炭表面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不同.以3种不同来源生物质炭(椰壳粉末、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为研究对象,应用被动采样技术监测治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揭示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及其与吸附固... 不同来源生物质炭表面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不同.以3种不同来源生物质炭(椰壳粉末、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为研究对象,应用被动采样技术监测治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揭示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及其与吸附固定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生物质炭粒径相差不大,但椰克粉末的BET比表面积比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高2个数量级,孔隙结构发达.(2)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静态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椰克粉末对3类有机物(多环芳烃、苯系物和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均很强,投加10个月,沉积物孔隙水中3类有机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2. 7%以上,与其属于非极性吸附剂、BET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有关;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较弱,分别为62. 5%和59. 6%,与其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有关.(3)生物质炭吸附固定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草木灰和聊城电厂灰对酞酸酯的吸附固定作用能很快达到平衡,也与其BET比表面积小、孔隙结构不发达相关.研究显示,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如BET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等)是影响有机物污染沉积物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污染沉积物 多环芳烃 苯系物 酞酸酯
下载PDF
垃圾分类前后焚烧飞灰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污染特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梦茹 张冰如 +1 位作者 席佳锐 张博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3-850,共8页
以上海市某垃圾焚烧厂焚烧飞灰为调查对象,分析垃圾分类前后飞灰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垃圾分类后飞灰表面积和孔容明显降低,氯化物含量也大幅降低;除Zn、Cu外,飞灰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在垃圾分类后均增加,其中Pb浸出浓度... 以上海市某垃圾焚烧厂焚烧飞灰为调查对象,分析垃圾分类前后飞灰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垃圾分类后飞灰表面积和孔容明显降低,氯化物含量也大幅降低;除Zn、Cu外,飞灰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在垃圾分类后均增加,其中Pb浸出浓度远高于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浓度限值,环境风险较大,必须对该飞灰进行无害化处置;由于飞灰中Pb、Cd、Zn含量和不稳定形态的变化,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浸出浓度显著增高,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飞灰 理化性质 浸出毒性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