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消化道黏液屏障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博越 夏佳佳 +5 位作者 徐程宇 范夏蒲 秦贵信 赵元 潘丽 鲍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3,共5页
黏液屏障主要由水、黏蛋白、脂质、盐、抗菌肽、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其他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组成,覆盖在胃肠道等表面。不同消化道部位的黏液结构不同,在胃和大肠中,黏液为2层;而在小肠中,黏液只有单层。黏液屏障在宿主的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免... 黏液屏障主要由水、黏蛋白、脂质、盐、抗菌肽、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其他蛋白质和细胞碎片组成,覆盖在胃肠道等表面。不同消化道部位的黏液结构不同,在胃和大肠中,黏液为2层;而在小肠中,黏液只有单层。黏液屏障在宿主的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免疫调节和维持肠道稳态等作用。肠道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与黏液屏障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保障体内的正常生命过程及机体健康。本文阐述了黏液屏障与微生物的关系及它们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动物消化道复杂变化、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屏障 黏蛋白 肠道微生物 消化道健康 肠道疾病
下载PDF
WRF模式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青海高原夏季一次降水过程模拟差异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王丽霞 刘娜 +2 位作者 王启花 马有绚 张博越 《气象科学》 2024年第4期766-774,共9页
为了解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青海高原地区夏季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利用WRF模式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Lin方案、WSM6方案和New Thompson方案等3种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了青海高原地区2017年夏季一次典型降水过程,并结合探空、降水等观... 为了解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青海高原地区夏季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利用WRF模式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Lin方案、WSM6方案和New Thompson方案等3种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了青海高原地区2017年夏季一次典型降水过程,并结合探空、降水等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WRF模式3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温度廓线的模拟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且均与实况接近,但对不同区域相对湿度廓线的模拟能力有明显差异;3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本次降水的主要走向、雨带及强降水中心,但模拟的雨带和强降水中心位置较实况偏东且局部雨量偏大;WSM6方案对降水空间分布的模拟与实况最接近,WSM6和New Thompson方案模拟的降水偏差均略小于Lin方案;3种方案降水模拟结果中,小雨TS评分最高,其次是中雨,对大雨模拟的可信度均较差;降水模拟小雨TS评分最高的是New Thompson方案,为0.60,WSM6方案次之,Lin方案较差,为0.43;对中量降水模拟,WSM6方案略优于其他两个方案;降水模拟New Thompson和WSM6方案整体优于Lin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青海高原 降水模拟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发展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3
作者 刘梅 张博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2期0126-0129,共4页
伴随着能源结构转变的不断深化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设定,分布式能源正迈向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的长期愿景明确了构建智能能源系统的目标,而分布式能源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其中关键的一环。但由于分布式能源有... 伴随着能源结构转变的不断深化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设定,分布式能源正迈向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的长期愿景明确了构建智能能源系统的目标,而分布式能源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其中关键的一环。但由于分布式能源有别于传统电力供应模式,其发展将给电网企业带来冲击。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分布式发电对电网公司经济效益、运行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电网企业的应对举措,为分布式发电快速发展形势下的电网企业投资与运行提供参考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电网企业 应对举措
下载PDF
动物肠道杯状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程宇 范夏蒲 +4 位作者 鄂天姣 夏佳佳 张博越 秦贵信 潘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22,共6页
杯状细胞(goblet cells,GCs)是一种黏液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肠道、鼻腔等黏膜表面,位于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之间。在肠道中,这些细胞产生并释放黏蛋白,与水、无机盐、抗菌肽等物质形成一层黏稠的凝胶型网状结构,分布在整个肠道黏膜表... 杯状细胞(goblet cells,GCs)是一种黏液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肠道、鼻腔等黏膜表面,位于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之间。在肠道中,这些细胞产生并释放黏蛋白,与水、无机盐、抗菌肽等物质形成一层黏稠的凝胶型网状结构,分布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黏液屏障,以保护肠道黏膜免受酸、碱、消化酶和其他有害物质等的损害。文章综述了动物肠道GCs的形态特征、细胞类型、分化调控机制、分泌功能及调节机制,以及影响肠道GCs数量及功能的因素,探讨了GCs功能与动物肠道疾病的关系,以期为后续研究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杯状细胞 黏蛋白 黏液 肠道疾病
下载PDF
青海东北部一次典型冰雹过程的观测分析
5
作者 王启花 林春英 +4 位作者 刘潇 张莉燕 赵占秀 张博越 龚静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青海东北部是青海省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也是冰雹高发区和灾害影响的高风险区,冰雹预报预警和人工防雹作业是降低冰雹灾害的重要手段,掌握冰雹发生时各监测资料的变化特征是提高冰雹预报能力、尽早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前提。2021年6月2... 青海东北部是青海省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区、也是冰雹高发区和灾害影响的高风险区,冰雹预报预警和人工防雹作业是降低冰雹灾害的重要手段,掌握冰雹发生时各监测资料的变化特征是提高冰雹预报能力、尽早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前提。2021年6月29日青海东北部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雨滴谱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对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北部地区高空有冷平流输送,地面增温明显,导致层结不稳定,是产生此次冰雹的天气背景。平安地区降雹阶段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均呈多峰分布,人工观测的平安冰雹最大直径和雨滴谱仪观测的相差不大,说明雨滴谱仪能很好的观测到冰雹粒子,并且能确定最大冰雹出现的时间。雹云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生、跃增、降雹和消亡等阶段,降雹前低层雷达反射率因子出现明显的“V”字型入流缺口;雹云成熟阶段具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结构,中低层有明显的偏南气流入流,且此时径向速度图上雹云有明显的“0线”,“0线”垂直向上,穿过悬垂回波和有界弱回波区域上部,指向冰雹云顶。此次冰雹个例的分析,对青海东北部冰雹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冰雹发生前各要素变化特征是后期科学指导防雹作业点适时、适量开展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雨滴谱特征 回波特征 观测分析 青海东北部
下载PDF
基于M-K检验法的青海高原降水特征分析
6
作者 侯永慧 张玉欣 +2 位作者 张博越 朱世珍 龚静 《青海科技》 2024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利用青海省49个气象站1961-2018年降水资料,将青海省分为3个区域,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Mann-Kendall(M-K)检验法,分析了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青海省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日数、... 利用青海省49个气象站1961-2018年降水资料,将青海省分为3个区域,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Mann-Kendall(M-K)检验法,分析了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青海省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日数、年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三者最高在黄河源地区、祁连山东段、青海省东部地区和三江源东部地区,其次为三江源中西部地区,最低值在柴达木盆地。青海省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Ⅰ区(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区)和Ⅲ区(三江源地区)降水量显著上升引起的,而Ⅱ区(青海省东部地区)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在整体趋势分析方面,单变量检验只能分析单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多变量检验能综合分析联合变量的变化趋势,单变量和多变量M-K趋势分析方法结合应用,能同时考虑整体序列中的每个成分的趋势变化,从而得出更加可靠和准确的结论,分析结果对进一步了解青海高原降水特征,合理开发和利用降水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降水 多变量趋势分析 M-K检验
下载PDF
青海高原人工消(减)雪试验效果分析探讨
7
作者 周万福 姚展予 +6 位作者 马学谦 田建兵 贾烁 张博越 赵文慧 王伟健 张沛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
利用2017年1—5月在青海省泽库县实施的人工消(减)雪试验,应用气象台站和布设的测雪点数据,通过双比分析方法分析人工消(减)雪作业效果,探讨了消(减)雪作业设计,使用物理检验分析消(减)雪试验过程。结果显示:通过4次过程作业前、后的液... 利用2017年1—5月在青海省泽库县实施的人工消(减)雪试验,应用气象台站和布设的测雪点数据,通过双比分析方法分析人工消(减)雪作业效果,探讨了消(减)雪作业设计,使用物理检验分析消(减)雪试验过程。结果显示:通过4次过程作业前、后的液态水含量分析,所选作业高度较合适,水汽条件较好,作业后整体回波强度减弱,回波体积减小,后续回波有继续发展,但持续时间较短;双比分析方法得到4次相对消(减)雪1%,绝对消(减)雪0.03mm。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定量统计分析和基于观测资料的定性分析表明,人工消(减)雪作业有一定的减雪作用,但作业不适当也有可能增大降雪量而形成雪灾,还需通过大量实例总结和验证开展人工消(减)雪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消(减)雪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多点联合防雹个例分析
8
作者 朱世珍 龚静 +2 位作者 张玉欣 王丽霞 张博越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雹云发展变化的物理过程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冰雹云,总结人工防雹作业经验,提高人工防雹的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回波演变及效果检验等方面,对2020年7月1日发生在青海... 雹云发展变化的物理过程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冰雹云,总结人工防雹作业经验,提高人工防雹的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回波演变及效果检验等方面,对2020年7月1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一次多点联合防雹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图上多个对流单体的合并,有利于雹云进一步发展;作业后回波最大强度、30 dBZ回波顶高、CR≥45 dBZ回波面积等均明显减弱;作业后5 min,作业区平均雨量出现跃增现象。在雹云跃增阶段、移动方向前沿进行多点联合过量播撒作业,能起到良好的防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人工防雹 联合作业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模型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建林 牛萌 +1 位作者 张博越 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1-1918,共8页
电池储能技术可用于改善电网暂态响应,提高电网抗扰动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仿真软件缺少准确的电池储能系统组件模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储能系统响应特性的准确度。提出一种计及电池充放电功率及充放电次数限制的无时延电池储... 电池储能技术可用于改善电网暂态响应,提高电网抗扰动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仿真软件缺少准确的电池储能系统组件模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储能系统响应特性的准确度。提出一种计及电池充放电功率及充放电次数限制的无时延电池储能系统机电暂态模型。该模型由有功/无功解耦控制部分、模型接口部分以及储能系统限制环节三部分组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基于节点电流注入法对控制模型进行搭建,并选取EPRI-7标准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植入性,并且在给定工况下具有与理论分析一致的出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机电暂态 控制策略 用户自定义建模
下载PDF
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春英 李希来 +3 位作者 韩辉邦 Jay Gao 颜海前 张博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地理地形指标、土壤指标和植物群落指标出发,对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偏碱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草土比减小,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为松沙土,土壤含水量随... 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地理地形指标、土壤指标和植物群落指标出发,对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和植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偏碱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草土比减小,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土壤为松沙土,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黄河源区河漫滩湿地主要养分在垂直方向上都表现出上层高于下层的规律;调查的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23种,分属于11科21属,样方内藏嵩草的重要值为36.87%,禾本科重要值为10.53%,莎草科的重要值为27.23%,杂草的重要值为17.42%,毒草的重要值最低,为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河漫滩湿地 土壤特征 土壤养分 植被特征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GP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检验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辉邦 张小军 +2 位作者 张博越 田建兵 康晓燕 《干旱气象》 2020年第1期50-57,共8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站2014年每日00:00和12:00 (世界时,下同) L波段探空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PWV_RS)用来验证GPS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_(WV_GPS))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格尔木、德令哈两站P_(WV_GPS)资料,对该地区大...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站2014年每日00:00和12:00 (世界时,下同) L波段探空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PWV_RS)用来验证GPS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_(WV_GPS))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格尔木、德令哈两站P_(WV_GPS)资料,对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P_(WV)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P_(WV_RS)和P_(WV_GPS)逐日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_(WV_GPS)略高于P_(WV_RS),两者相关系数在0. 9以上。夏秋季P_(WV_RS)和P_(WV_GPS)相关性明显好于冬春季,00:00的相关系数略高于12:00。00:00和12:00 P_(WV_GPS)均方根误分别为1. 8和2. 4 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 2和0. 4,平均偏差分别为4. 2和4. 3 mm。柴达木盆地P_(WV_GPS)能够反映这一地区实际大气可降水量水平。柴达木盆地P_(WV_GPS)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最大、12月最小。P_(WV_GPS)夏季最为丰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柴达木盆地日均P_(WV_GPS)为0. 4~28. 0 mm,逐时P_(WV_GPS)为6. 9~7. 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GPS大气可降水量 精度检验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康晓燕 马学谦 +2 位作者 韩辉邦 张博越 王黎俊 《干旱气象》 2017年第6期975-983,共9页
利用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5个气象站的水汽压和降水量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呈单... 利用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5个气象站的水汽压和降水量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呈单峰形态分布,而降水转化率呈双峰分布。1981—2015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平均大气可降水量为3 315.5 mm,其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降水和降水转化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根据突变检验,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春、夏季和年大气可降水量发生突变,突变时间分别为1985年、1995年和1996年。气温是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气候突变 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大口径输气管道的投产气体运移规律及注氮量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叶恒 李光越 +2 位作者 刘钊 张博越 刘家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外径1 422 mm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投产采用氮气作隔离、后续天然气置换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明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各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确定合理的注氮量,采用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外径1 422 mm管道的组分输运模型,进行了基于投产实测数据的模型可靠性验证,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初始氮气封存管容比、不同置换速度条件下的气体运移规律,得到了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置换时,重力因素不可忽略,与小口径管道天然气沿着管道中心线"锥进"不同,中俄东线天然气沿着管段的顶部突进;②天然气置换速度是影响气体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置换速度越快,纯氮气管容比值越大,最终将趋于一个极大值,投产时应适当提高天然气置换速度;③在氮气封存压力为0.02 MPa的条件下,5 m/s、7 m/s、9m/s、15 m/s、30 m/s的天然气置换速度对应的理论最优注氮管容比值分别为7.60%、5.00%、4.50%、4.00%、4.00%。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口径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经济投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投产 重力 气体运移规律 注氮量优化 天然气置换速度 数值模拟 组分输运模型
下载PDF
基于FY-2卫星数据的青海东部春季不同类型降水过程云参数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万福 田建兵 +2 位作者 康小燕 张博越 颜海前 《干旱气象》 2018年第3期431-437,446,共8页
卫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识别云的宏微观物理参数将有利于人影业务的发展。利用2005—2007年春季青海省东部地区FY-2卫星观测资料,针对不同形态、等级的降水过程,反演该区域降水云的宏微观物理参数,并与降水量做相关... 卫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识别云的宏微观物理参数将有利于人影业务的发展。利用2005—2007年春季青海省东部地区FY-2卫星观测资料,针对不同形态、等级的降水过程,反演该区域降水云的宏微观物理参数,并与降水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FY-2卫星反演的春季降水云粒子有效半径大多为8~65μm,云顶温度大多为215~240 K,云层厚度大都在1 500~5 200 m之间,云水含量大多为10~150 g·cm-2,但不同形态、量级降水过程反演的云特征参数值及其与地面降水量的相关性差异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2 反演 云参数 青海东部
下载PDF
2016年玛柯河林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雪)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晓燕 周万福 +3 位作者 马学谦 韩辉邦 张博越 田建兵 《青海农林科技》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基于2016年1-4月青海省果洛州玛柯河林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雪)作业情况,利用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16玛柯河林区人工增雨(雪)效果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并从大气降水转化率、目标区与对比区降水差值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基于2016年1-4月青海省果洛州玛柯河林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雪)作业情况,利用经典的区域历史回归统计方法,对2016玛柯河林区人工增雨(雪)效果进行了客观定量地评估,并从大气降水转化率、目标区与对比区降水差值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在1-4月的作业期内,通过增雨作业为该地区增加降水11.7mm,相对增水率为13.4%,增雨效果明显,为降低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增加土壤含水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柯河林区 森林防火 人工增雨(雪) 效果评估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青海省东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康晓燕 马学谦 +1 位作者 张博越 韩辉邦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214-217,共4页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增雨作业后各雷达参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上升趋势,第5~7个体扫时达到最大,之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考虑对此类降水云系的重复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作业后第5~7个体扫,即作业后30~40 min。在对流云增雨过程中,通过对照对比云,增雨作业有助于延长对流单体的生命史,具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资料 人工增雨 效果检验 应用 青海省东部
下载PDF
青海省东北部冰雹云提前识别及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晓燕 金惠瑛 +2 位作者 马玉岩 韩辉邦 张博越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8期250-252,260,共4页
利用2008—2012年西宁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较强的低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较低的0℃层和-20℃层高度也是利于冰雹云形成的重要参数。2所有冰雹云的组合反... 利用2008—2012年西宁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较强的低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较低的0℃层和-20℃层高度也是利于冰雹云形成的重要参数。2所有冰雹云的组合反射率均≥55 d Bz,占75%在60~65 d Bz之间;降雹时回波顶高均在9 km以上,其中回波顶高≥11 km的冰雹云占90%;当冰雹天气出现时,大部分雹云的最大垂直液态含水量≥25 kg/m^2,其比例为80%,最高可达40 kg/m^2。3利用45 d Bz回波顶高可较好地识别冰雹云,当强回波高度达到8.0 km时预示有冰雹出现,其临界成功指数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探空资料 雷达参数 预警 青海省东北部
下载PDF
青海东部地区一次双架次飞机增雨作业的云参数变化与地面降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静 张玉欣 +3 位作者 林春英 张博越 郭三刚 薛丽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利用云参数卫星反演产品,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降水资料,以2018年7月1日在东部农业区实施双架次飞机增雨作业为例,对作业区与对比区作业前后的云系进行跟踪,对宏微观物理量、降水量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作业1h后作业区粒子... 利用云参数卫星反演产品,结合地面自动站观测降水资料,以2018年7月1日在东部农业区实施双架次飞机增雨作业为例,对作业区与对比区作业前后的云系进行跟踪,对宏微观物理量、降水量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作业1h后作业区粒子半径和液水路径增长明显,与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对比区两个值变化不明显;云中过冷层厚度、云顶高度和光学厚度等宏观物理量在作业区和对比区均没有明显变化特征。过冷层厚度、光学厚度和云顶高度可以用来判断降水系统的发展时段,粒子半径和液水路径可以作为判断作业时是否有效果的判断标准,对降水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地区 飞机增雨 宏微观物理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过表达及对病毒的抑制
19
作者 阳佑天 张琼 +7 位作者 张博越 刘文俊 罗永文 赵静 梅明珠 张莹 罗均 郭霄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7,共8页
【目的】探究G蛋白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中的作用,以揭示携带双G基因的重组RABV的Hep-dG与亲代毒株rHep-Flury在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滴度差异的原因,为RAB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病毒吸附、入侵、荧... 【目的】探究G蛋白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复制中的作用,以揭示携带双G基因的重组RABV的Hep-dG与亲代毒株rHep-Flury在神经母细胞瘤(NA)细胞中滴度差异的原因,为RAB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病毒吸附、入侵、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以及中和抗体阻断等试验,检测G蛋白过表达对IFN-β以及相关因子转录的影响。【结果】Hep-dG感染能显著上调NA细胞中IFN-βmRNA的表达,激活了下游因子STAT1的表达与磷酸化,在较低的感染复数(MOI=0.01)下,Hep-dG感染后24 h即可显著促进IFN-β基因的表达,36 h达到最高水平(P<0.00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产生了更多的病毒Leader RNA和RIG-I mRNA,且与IFN-βmRNA的表达高度一致。抗体阻断IFN-β后,Hep-dG在NA细胞中的病毒滴度显著上升(P<0.01),约为阻断前的7.9倍,且与亲代毒株rHep-Flury无显著差异。与阴性对照比较,5μg的pH-G质粒转染能刺激IFN-β的转录(P<0.05),表明真核表达RABV G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FN-β的转录。【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G蛋白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原因和作用。RABV G蛋白的过表达,通过促进病毒Leader RNA的转录,激活了RIG-I介导的IFN-β通路,进而抑制了Hep-dG在NA细胞的繁殖。G蛋白的过表达也对干扰素通路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G蛋白 IFN-β通路 Β干扰素 病毒滴度
下载PDF
基于复合控制策略的并网光伏电站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博越 刘宗歧 李建林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年第16期66-71,共6页
对现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合CVT及P&O两种算法,提出复合控制策略。基于此策略,构建10 MW并网光伏电站(PPS)机电暂态仿真模型。该模型由光伏阵列、直流侧电容、MPPT控制器、并网逆变器以及电流注入模块五... 对现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合CVT及P&O两种算法,提出复合控制策略。基于此策略,构建10 MW并网光伏电站(PPS)机电暂态仿真模型。该模型由光伏阵列、直流侧电容、MPPT控制器、并网逆变器以及电流注入模块五部分组成。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7.0对模型进行搭建。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策略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振荡的特点,PPS并网模型具有准确的出力特性,且能够在仿真软件中无障碍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PSASP MPPT 机电暂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