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威海双岛湾海域营养状态及有机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艳荣 唐伟 +2 位作者 赵蓓 杨东方 张友篪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根据2007年3月双岛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营养指数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H值、DO、COD、无机氮、磷酸盐部分测站超《海水水质标准》(... 根据2007年3月双岛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营养指数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H值、DO、COD、无机氮、磷酸盐部分测站超《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二类水质标准;NQI值在1.01~3.17范围内,平均值为2.18,E值在0.45~12.35范围内,平均值为5.02,呈现明显富营养化;A值的范围为1.15~6.81,平均值为4.05,有机污染相对较严重。总体上该海域已受到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态 有机污染 双岛湾(山东威海)
下载PDF
胶州湾海域营养状况的化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耀 陈聚法 张友篪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以无机氮(IN)、无机磷(IP)、化学耗氧量(COD)和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李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 本文以无机氮(IN)、无机磷(IP)、化学耗氧量(COD)和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李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除范围有所差异外,其污染程度和营养类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导致该海域有机质污染并使其呈富营养型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国内外赤潮研究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海域今后发生赤潮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海域 营养状况 化学指标 分析
下载PDF
化学消油剂在溢油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其今后发展方向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玉慧 张友篪 孙培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97-100,共4页
简要综述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发展历史,详细概述了溢油事故处理中使用消油剂的优缺点,特别介绍了学者们对化学消油剂的毒性效应的不同看法以及各国对使用消油剂的态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消油剂使用和... 简要综述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发展历史,详细概述了溢油事故处理中使用消油剂的优缺点,特别介绍了学者们对化学消油剂的毒性效应的不同看法以及各国对使用消油剂的态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消油剂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阐述了今后消油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油剂 溢油 污染控制 使用管理
下载PDF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的污染源及分布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黄宏 郭军辉 张友篪 《海岸工程》 2009年第4期69-78,共10页
根据1982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污染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在4月、6月、7月和10月,HCH的污染较轻。在胶州湾水域,4月、6月和7月,HCH的含量变化由近岸向湾中心有梯度形成:从大到小... 根据1982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污染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胶州湾水域在4月、6月、7月和10月,HCH的污染较轻。在胶州湾水域,4月、6月和7月,HCH的含量变化由近岸向湾中心有梯度形成:从大到小呈下降趋势,10月HCH的梯度变化刚好相反。表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与底层HCH的水平分布状况一致。HCH含量变化展示HCH通过河流输入近岸水域要比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输入近岸水域的质量浓度要高。因此,胶州湾水域HCH含量变化证明了HCH的陆地迁移过程。这表明在夏季,输入的胶州湾水域HCH的含量与春季相比,相对较高;HCH表、底层含量变化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证明了HCH的水域迁移过程。这揭示了HCH的表层含量高,通过沉降,HCH的底层含量就高。根据表、底层的HCH含量变化,提出了HCH的水体效应、稀释效应和累积效应,并用模型框图,表明了HCH穿过水体的含量变化,定量描述水体对HC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H 分布 污染源 水体效应 胶州湾
下载PDF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 Ⅲ.长江河口区水域磷酸盐供给的主要水系组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王凡 秦洁 张友篪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505,共11页
长江口水域的水系组成和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台湾暖流、气旋型涡旋和32°N附近的上升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长江口水域提供了丰富的磷酸盐,并且均以不同的时间、方式和强度提供磷酸盐。长江口的浅海区南侧有上升... 长江口水域的水系组成和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台湾暖流、气旋型涡旋和32°N附近的上升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长江口水域提供了丰富的磷酸盐,并且均以不同的时间、方式和强度提供磷酸盐。长江口的浅海区南侧有上升流出现,这可由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数据予以证实。这样,展示了整个长江河口区水域磷酸盐的输送过程,为研究长江河口区磷酸盐的分布成因和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 组成和特征 磷酸盐 长江口
下载PDF
胶州湾经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耀 杨琴芳 张友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1-65,共5页
于1987年和1988年春、秋两季分析测定了胶州湾24种经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铜、铅、镉、锌和铬含量。结果表明,受周围污染环境的影响,该湾经济生物体内的锌、铬、铅和铜含量明显高于受排污影响较小的黄海中部海域同种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 于1987年和1988年春、秋两季分析测定了胶州湾24种经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铜、铅、镉、锌和铬含量。结果表明,受周围污染环境的影响,该湾经济生物体内的锌、铬、铅和铜含量明显高于受排污影响较小的黄海中部海域同种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种类、体长和不同季节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都有较显著差异。本调查还采用在湾内广泛分布且游动能力差的菲律宾蛤仔探讨了不同地点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未发现潮下带蛤仔与距污染源远近有明显关系。鉴于该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标准”,可以认为,胶州湾经济生物体的可食部分对人类食用还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 经济生物 含量
下载PDF
有机农药六六六对胶州湾海域水质的影响—陆地迁移过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东方 丁咨汝 +2 位作者 石强 陈豫 张友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在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HCH的季节变化和月降水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上,整个胶州湾水域,由春季的HCH含量增加,到夏季高峰,然后到秋季降低到一年中最低值。通过胶州湾沿... 根据1979~1984年(缺少1980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在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HCH的季节变化和月降水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上,整个胶州湾水域,由春季的HCH含量增加,到夏季高峰,然后到秋季降低到一年中最低值。通过胶州湾沿岸水域的HCH含量变化,展示了HCH的陆地迁移过程:HCH含量变化由胶州湾附近盆地的雨量大小所决定。因此,在胶州湾水体中HCH含量的季节变化,是由陆地迁移过程所决定。HCH的陆地迁移过程范围分为三个阶段:人类对HCH的施用、HCH沉积于土壤和地表中、河流和地表径流把HCH输入到海洋的近岸水域。这可用模型框图来表示,展示了:HCH从生产到土地是由人类来决定,然而,从土地到海洋是由雨量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H 季节变化 陆地迁移过程 雨量 胶州湾
下载PDF
测量不确定度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尹维翰 齐衍萍 +2 位作者 温婷婷 张友篪 曹志敏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8期440-441,共2页
测量不确定度是比较新的概念,比传统的误差理论更科学合理,是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定量表征。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不同国家及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要有可比性,用以统一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不... 测量不确定度是比较新的概念,比传统的误差理论更科学合理,是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定量表征。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不同国家及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要有可比性,用以统一评价测量结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不确定度在海水和海洋沉积物监测过程不确定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海水 海洋沉积物
下载PDF
Silicon limitation on primary production and its destiny in Jiaozhou Bay, China VI: The ecological variation process of the phytoplankton 被引量:9
9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赵升 张友篪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6-203,共18页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light, wa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s on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Jiaozhou Ba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e on phytoplankton growth is de- termined as nu...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light, wa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s on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Jiaozhou Ba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of the influence on phytoplankton growth is de- termined as nutrients, water temperature, and light.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unveile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and revealed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the nutrients limiting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on, and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the phytoplankton reproduction capacity, and hence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Temporal and spatial quantification shows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fluence by wa- 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s on the phytoplankton growth. Moreover, the authors expatiated the ideal state of the phytoplankton growth and the reason of red tide occurrence. People should consider in their activity the input of nutrient Si first, and then the varia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ent water temperature PHYTOPLANKTON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harmful algae bloom (HAB) Jiaozhou Bay
下载PDF
top-down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尹维翰 齐衍萍 +2 位作者 孙培艳 曹志敏 张友篪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6-778,共3页
分析了现有GUM的bottom-up技术不确定度评定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局限性:评定步骤繁琐,容易造成遗漏或重复计算不确定度分量,而且某些不确定度分量难以准确量化等。利用top-down技术的质控图法对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2012年上半... 分析了现有GUM的bottom-up技术不确定度评定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局限性:评定步骤繁琐,容易造成遗漏或重复计算不确定度分量,而且某些不确定度分量难以准确量化等。利用top-down技术的质控图法对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2012年上半年原子荧光实验室海水总汞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测定不确定度为Hg,μg/L=0.050±0.015;该方法使用了长期积累的质控数据,评估过程全面反映不确定度的潜在来源,对推动我国海洋量值溯源改革研究在海洋环境实验室测量体系的质量保证活动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海区基层实验室对不同检测项目不同浓度的S R进行分类研究,确定分别用标准偏差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为基础来评定不确定度的浓度范围。在海洋环境评价,尤其是在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建议使用95%置信区间的上限值进行等级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top—down 质控图法 HG
原文传递
渤海主要温室气体与海水pCO_2环境特征
11
作者 尹维翰 齐衍萍 +2 位作者 曹志敏 张友篪 唐红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3,共5页
通过对渤海主要温室气体及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渤海区底层大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时空分布特征;渤海大气CH4含量春、夏、秋、冬季均值分别为2085、1974、2056和2060×10-9nl/L,各季节... 通过对渤海主要温室气体及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渤海区底层大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时空分布特征;渤海大气CH4含量春、夏、秋、冬季均值分别为2085、1974、2056和2060×10-9nl/L,各季节高值区均出现在黄河口邻近海域;黄河口邻近海域大气较高浓度的甲烷可能是渤海沿岸城市夏季出现高值的重要原因;渤海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2006年-2009年呈增高的趋势,2009年9月渤海中、北部海水pCO2在285~617μatm之间变化,渤海中部海水pCO2明显低于辽东湾内海水pCO2,研究区CO2海气通量-5.9~13.4mmol.m-2.d-1在之间,人类活动以显著影响到渤海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 PCO2 环境特征 海气交换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