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重力流砂岩长石溶蚀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祝海华 张秋霞 +4 位作者 董国栋 商斐 张釜源 赵晓明 张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及溶蚀实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简称长7段)重力流砂岩中长石溶孔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明确长石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为预测优质储集层分布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研究区... 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及溶蚀实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简称长7段)重力流砂岩中长石溶孔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明确长石溶孔的形成与分布,为预测优质储集层分布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研究区长7段砂岩中的长石经历3类成岩作用:长石次生加大、黏土以及方解石的交代、长石碎屑的溶蚀作用。(2)长7段致密砂岩中的长石溶蚀主要源于有机酸溶蚀,此外还受长石类型、长石早期蚀变程度以及砂岩中云母碎屑对有机酸的缓冲作用影响。(3)不同长石的溶蚀程度不同,表现为钾长石较斜长石易溶蚀,钾长石中正长石较微斜长石易溶,未蚀变的长石较早期高岭土或绢云母化的长石易溶蚀。(4)溶蚀实验显示云母的存在会抑制长石溶蚀,相同质量的云母对有机酸的消耗能力明显强于长石。(5)在云母含量低的情况下,长7段砂岩长石溶孔较为发育,储集层物性得以改善,而云母含量较高的地区长石溶孔则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砂岩 长石差异溶蚀 云母-长石溶蚀实验 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Fournier坏疽临床诊断和综合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孔祥力 石凯 +3 位作者 张喜 薛岩 洪雷 张修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探讨Fournier坏疽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Fournier坏疽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42岁,因会阴、阴囊和肛周感染13 d入院。既往史,急性髓系白血病10个月,于当地医院行化疗8个疗程。腹部CT提示,左侧腹股沟区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浑浊。血常规,白细胞23.99×10^(9)L^(-1)。创面分泌物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专科检查,患者阴囊和左臀部近肛门处皮肤坏死,色黑,质硬,坏死皮肤周围溶解,与基底及周围正常皮肤分离,可见少量脓性渗出,无明显异味,创面周围皮肤红肿明显;肛门指诊无出血,未探及窦道。患者入院后当天行急诊清创手术,术后予以换药和多次留置简易负压后行会阴部皮瓣修复及皮肤移植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功能正常,无并发症。结论:Fournier坏疽起病急且进展快,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感染范围与疾病进展不一致。确诊主要依靠术中探查。反复多次的根治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该病预后较好,复发率低,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NIER坏疽 坏死性筋膜炎 负压治疗 会阴部 皮肤移植 皮瓣修复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侏罗世早期天文驱动下的湖平面波动及沉积物分布规律
3
作者 冯潇飞 赵晓明 +4 位作者 张喜 葛家旺 杨长城 梁岳立 Massine Bouchakour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8-1382,共15页
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升降导致的盆内沉积充填差异对油气形成与富集具有重要影响,而湖平面波动受气候作用影响明显。选取川中地区中侏罗世早期沙溪庙组一段的湖相连续沉积记录,采用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测井资料作为气候替代指标,开展了中侏罗... 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升降导致的盆内沉积充填差异对油气形成与富集具有重要影响,而湖平面波动受气候作用影响明显。选取川中地区中侏罗世早期沙溪庙组一段的湖相连续沉积记录,采用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测井资料作为气候替代指标,开展了中侏罗世早期陆相地层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对长、短偏心率周期进行滤波分析,建立了沙溪庙组一段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研究发现:(1)沙溪庙组一段陆相湖盆沉积地层中保存了完好的天文旋回响应信号;(2)通过川中地区沙溪庙组一段的天文年代标尺计算,认为沙溪庙组一段沉积持续时间约为2.43 Ma;(3)偏心率接近极大值且岁差振幅较大表明气候温暖、潮湿,湖平面相对上升,发育偏泥质沉积,偏心率接近极小值且岁差振幅较小表明气候寒冷、干旱,发育偏砂质沉积,砂质沉积物厚度差异受岁差振幅所调控;(4)中侏罗世早期不同尺度的轨道周期驱动力共同控制了气候的变化,气候变化引起湖平面的波动,湖平面的波动影响了沉积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平面波动 气候变化 旋回地层学 沉积物分布规律 沙溪庙组一段 中侏罗世 陆相湖盆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乔霍特铜矿区Ⅰ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喜 高俊 +4 位作者 董连慧 李继磊 江拓 钱青 苏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7-1648,共12页
新疆中天山乔霍特铜矿位于中天山南缘,毗邻南天山缝合带。矿区南侧出露有1个花岗闪长岩岩体,该岩体与包裹于赋矿火山岩中的钾长花岗岩均属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具显著的Eu、Ta、Nb、Ti... 新疆中天山乔霍特铜矿位于中天山南缘,毗邻南天山缝合带。矿区南侧出露有1个花岗闪长岩岩体,该岩体与包裹于赋矿火山岩中的钾长花岗岩均属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具显著的Eu、Ta、Nb、Ti负异常,其形成可能与南天山洋的北向俯冲密切相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50.4±1.1Ma,钾长花岗岩年龄为430.8±4.1Ma,指示晚奥陶世时期,乔霍特地区存在南天山洋向中天山复合弧地体之下的俯冲;早志留世晚期,俯冲作用依然持续,此时,天山地区岩浆活动强烈。乔霍特铜矿赋矿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晚于431Ma,矿区南侧出露的花岗闪长岩早于赋矿火山岩形成,成矿作用可能与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霍特铜矿 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中天山
下载PDF
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喜 薛建辉 +2 位作者 许效天 连宾 李克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7-537,共11页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方法,于2001-2005年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值为11.108mm、林分类型间变幅为1.765-22.934mm、年际间变幅为10.553-11.699mm,退耕还林幼林(22.93...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方法,于2001-2005年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值为11.108mm、林分类型间变幅为1.765-22.934mm、年际间变幅为10.553-11.699mm,退耕还林幼林(22.934mm)>针叶林(17.236mm)>针阔混交林(10.770mm)>阔叶林(8.876mm)。不同森林类型年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同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与同生物气候带、不同生物气候带森林相近类型的径流量规律相似,反映出黔中喀斯特山地森林与其它森林地表径流量规律的相似性。其中喀斯特山地森林中灌木林地表径流量与其它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森林中灌木林地表径流量变化的相异性又反映出黔中喀斯特山地森林地表径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成土母岩造成的。地表径流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中,退耕还林幼林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灌木林和阔叶林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这种差异与不同林分类型组成树种的生活型有关。旬地表径流量与反映温度和水分的气象指标间的单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模拟表明衡量温度的相关指标对地表径流量的贡献率高于降水,这反映了温度对近地气团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区域降水和林地径流量。森林不同层片特征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具有互补性和抑制性,受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和发育的共同影响。年地表径流量受小生境和林地表层土壤特性的综合影响,地表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模拟发现容重的贡献率达-9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林分类型 地表径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的掺合料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喜 吴勇生 +2 位作者 张剑波 何娟 尚江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试验研究了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建筑废弃细粉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掺合料的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为建筑废弃物细粉、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4种不同掺合料对于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影响:高碱玻璃纤维降... 试验研究了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建筑废弃细粉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掺合料的活性从大到小排列为建筑废弃物细粉、高碱玻璃纤维、磷渣、陶粒。4种不同掺合料对于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影响:高碱玻璃纤维降低了泡沫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其余3种掺合料均增大了表观密度,增大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陶粒、磷渣、建筑废弃物细粉。综合表观密度和强度评定4种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作用最好的为建筑废弃物细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高碱玻璃纤维 磷渣 陶粒 建筑废弃细粉 表观密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天文轨道周期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喜 张廷山 +6 位作者 赵晓明 祝海华 MIHAI Emilian Popa 陈雷 雍锦杰 肖强 李红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2-744,共13页
基于野外露头资料,通过旋回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运用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化学风化指标数据序列,滤波输出记录在沉积物中的天文轨道参数,探讨天文轨道周期变化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研究表... 基于野外露头资料,通过旋回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运用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化学风化指标数据序列,滤波输出记录在沉积物中的天文轨道参数,探讨天文轨道周期变化及火山活动对中上扬子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有机碳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文轨道周期驱动下的气候变化控制不同级次海平面波动,斜率周期调制的气候变化驱动海洋温盐循环,将位于高纬度区营养物质向中低纬度区转移,温盐循环是低纬度扬子区海洋生产力的主要动力。赫南特晚期海洋生产力指标Ba/Al及Ni/Al值显示,火山活动对海洋生产力贡献有限,对有机碳保存效率有显著影响;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指标Th/U、V/Cr及V/(V+Ni)值显示,火山活动与古海洋含氧量有显著关系,火山活动通过调节大洋含氧量来控制有机碳的保存效率,不同地区火山活动强度的差异是有机碳差异保存的重要因素。天文轨道周期驱动的有机碳输入动力及火山活动影响有机碳保存效率,二者耦合控制中上扬子区有机碳聚集。图10参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有机碳聚集 化学风化指标 温盐循环 火山活动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下载PDF
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的水文学过程和养分动态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喜 薛建辉 +4 位作者 生原喜久雄 许笑天 田野 户田诰夫 刘延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768,共12页
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固定样地的定位研究方法,研究了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对降水量的分配和随降水流动的主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内外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空旷地〉林隙〉乔木层〉灌草层〉地表和壤中流量〉树干径流量。年降水在林内... 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固定样地的定位研究方法,研究了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对降水量的分配和随降水流动的主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内外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空旷地〉林隙〉乔木层〉灌草层〉地表和壤中流量〉树干径流量。年降水在林内不同层次分配量的变化趋势为:林地蒸发等量〉灌草层降水截留总量〉林冠层降水截留总量。相关水量的月动态趋势以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森林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为土壤层〉植被层。植被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喀斯特原生林植被层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为28.20mm,是喀斯特次生林的194.48%。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加权值为19.24mm,是喀斯特次生林的187.89%。喀斯特原生林冠层降水截留总量、灌草层降水截留总量、地表蒸发等量总值占空旷地降水量的比例为97.93%,喀斯特次生林的相应值为97.89%。喀斯特原生林的调水能力大于喀斯特次生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占植被-土壤系统的95.88%~96.11%,保土可增加蓄水。合理调整森林植被层结构既可防治土壤侵蚀,又可提高森林的最大持水潜力。随降水流动的SO4^2-、Ca^2+、Mg^2+、NH4^+、K^+、NO3^-、Cl^-、Na^+月均浓度在不同喀斯特森林类型的林隙、林内和树干径流中的年变化规律明显,夏季浓度较低,冬季浓度较高。固定样地集水区溪流中相关离子月均浓度变化趋势与林隙、林内和树干径流中的不同。喀斯特原生林年随降水输人的相关离子量为430.951kg·hm^-2·a^-1,随地表径流和90cm壤中流的输出量为49.789kg·hm^-2·a^-1,年随降水净增的相关离子量为381.162kg·hm^-2·a^-1;而喀斯特次生林的相应值为304.101、39.216和264.885kg·hm^-2·a^-1。喀斯特原生林N^3-、K^+、Ca^2+、Mg^2+储量高于喀斯特次生林,土壤层储量〉植被层储量,植被层储量中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年随降水输人喀斯特森林的相关离子量占植被一土壤系统的总量较小、有效性较高,对森林的生长和养分循环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原生林 喀斯特次生林 水文过程 养分动态
下载PDF
西天山乔霍特铜矿成矿背景与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喜 范俊佳 +3 位作者 高俊 董连慧 江拓 钱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57-2073,共17页
本文对西天山乔霍特铜矿的围岩火山岩、矿化火山岩和矿石的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呈小岩株状侵入到火山岩地层中的辉绿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精确定年。研究表明,围岩火山岩为形成于岛弧... 本文对西天山乔霍特铜矿的围岩火山岩、矿化火山岩和矿石的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呈小岩株状侵入到火山岩地层中的辉绿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精确定年。研究表明,围岩火山岩为形成于岛弧区弧后拉张环境中的钙碱性火山岩,系受俯冲带中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通过岩浆结晶分异而来,乔霍特铜矿成矿物质与围岩火山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辉绿岩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定年获得281.0±1.9Ma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奥陶纪或更早时期,南天山洋向北侧中天山地体下俯冲,在乔霍特地区形成岛弧带,奥陶纪晚期(约450Ma)具I型花岗岩性质的岩浆侵位,形成了出露于矿区南侧的花岗闪长岩体;中-晚志留世(约430Ma),在浅海相岛弧区弧后盆地中火山喷发形成了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与火山岩同期的火山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乔霍特铜矿初始矿源层;志留纪后,南天山洋持续向北俯冲,于石炭纪末最终闭合,大洋岛弧火山与中天山古老陆块碰撞拼接,281Ma的辉绿岩呈小岩株状侵入到围岩火山岩地层中,初始矿体伴随南天山洋的持续俯冲及西天山增生造山作用受到了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最终形成了空间上呈近东西向成群、成带与主控矿断裂近平行展布的矿体。乔霍特铜矿系发育于造山带中的VMS型矿床,应属火山喷流沉积+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铜矿,是南天山洋俯冲、闭合及西天山增生造山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S型铜矿床 成矿背景 矿床成因 乔霍特铜矿 西天山
下载PDF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喜 张传森 +1 位作者 许家军 杨向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M0004-M0004,746,共2页
近年来,在解剖学教学中各种创新模式已经被尝试应用到授课活动中,如问题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上述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了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主权和活动自由度,建构了一种以探索、互动... 近年来,在解剖学教学中各种创新模式已经被尝试应用到授课活动中,如问题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上述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了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主权和活动自由度,建构了一种以探索、互动、交流、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有教学研究表明,上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更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 高素质医学人才 问题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基于正态隶属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喜 刘凌 +3 位作者 闫峰 邢西刚 李艳枫 王浠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6,共3页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考虑河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建立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集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联系度计算公式,用指标的隶属度代表对应的联系度分量,使用正态隶属度... 针对河流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综合考虑河流物理特征、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建立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集对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联系度计算公式,用指标的隶属度代表对应的联系度分量,使用正态隶属度函数处理指标的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正态隶属度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运河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中运河2012年健康等级为良,为进一步改善中运河的健康状况,应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隶属度 集对分析模型 河流健康评价 中运河
下载PDF
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土壤流失动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喜 连宾 +2 位作者 尹洁 吴永波 崔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3-3847,共5页
[目的]定位研究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侵蚀量变化。[方法]在喀斯特洼地底部建立雨量观测点,分别在不同森林类型建立径流场,定时定位观测主要指标变化。[结果]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呈单峰型,为2-11月,其中6-7月间有低谷;径... [目的]定位研究喀斯特洼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坡面径流和侵蚀量变化。[方法]在喀斯特洼地底部建立雨量观测点,分别在不同森林类型建立径流场,定时定位观测主要指标变化。[结果]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呈单峰型,为2-11月,其中6-7月间有低谷;径流系数呈双峰型,分别为2-5月、7-9月;径流变动系数呈三峰型,分别为3-4月、7-8月、9-11月;泥沙浓度呈单峰型,为3-5月;侵蚀模数呈双峰型,为3-5月、6-8月。随着林木生长和植被层结构的发育,径流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不同森林类型径流量同相应的泥沙浓度呈正相关,径流量同相应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泥沙浓度同相应降雨量和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趋势性明显。通过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拟合分析发现石漠化加剧了地表径流的不均匀性,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幼林地表土的渗透性小于森林地,不同森林类型表土的渗透性大于底土层。[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的生物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洼地 森林类型 地表径流 侵蚀模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知识约束的空车调整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喜 张全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20,共7页
铁路空车调整是一个集空车O D量(调配方案)生成与车流径路分配于一体的复杂的铁路网流量分配问题。由于实际的空车调整计划将受到许多模糊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凭借专家知识或经验来确定,所以如何基于知识建立空车调整问题的优化模... 铁路空车调整是一个集空车O D量(调配方案)生成与车流径路分配于一体的复杂的铁路网流量分配问题。由于实际的空车调整计划将受到许多模糊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凭借专家知识或经验来确定,所以如何基于知识建立空车调整问题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空车调配满足最小费用和路网中流量合理分布的综合评价原则,通过引入知识约束的概念,构造了一个带混合约束(数学约束+知识约束)的优化模型,并结合铁路空车调整计划的实际,采用模糊定量化指标的方法,对模型的求解提出一个应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车调整 知识约束 优化模型 优化算法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喜 连宾 +2 位作者 尹洁 刘延惠 崔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71-577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10000地形图对特定高原喀斯特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与归类,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剖面特性、理化性质变化。[结果]土层(A+B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为坡耕(...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10000地形图对特定高原喀斯特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与归类,分层取样分析土壤剖面特性、理化性质变化。[结果]土层(A+B层)厚度的变化趋势为坡耕(退耕林)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土壤剖面特征、水源涵养、颗粒组成、土壤肥力与肥力有效性的相关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间发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规律性变化。土壤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耕地>退耕林地>坡耕地、天然林地>人工林地。耕地土壤综合质量最高,是自然成土和人为经营的结果。3~5年的退耕林地土壤综合质量高于坡耕地,表明造林措施是改善喀斯特洼地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天然林土壤综合质量高于人工林地,这为利用"近自然经营"技术改善喀斯特洼地土壤质量提供了依据。[结论]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物治理、土壤质量演化的生物学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喀斯特洼地 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下载PDF
Dynamics of Slop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Karst Depression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喜 连宾 +2 位作者 尹洁 吴永波 崔迎春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3期166-171,共6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slop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karst depression.[Metho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sites at the bottom of karst depression and ru... [Objective]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slop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karst depression.[Metho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sites at the bottom of karst depression and runoff observation sites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were established to monitor regularly the main indices changes of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at fixed position in 4 years.[Result] The surface runoff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appeared singer peak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with lowest valley from June to July.The runoff coefficient appeared double peaks from February to May and from July to September.The changing coefficient of runoff appeared three peaks from March to April,from July to August an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The silt concentration appeared one peak from March to May and The erosion modulus appeared double peaks from March to May and from June to August.Runoff showed annually reduced trend with the growth of fore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tion layer's structure.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unoff and its silt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had not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unoff,and similar correlation but not marked with silt concentration.The fitting analysis results of surface runoff and erosion modulus showed tha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tensified the unevenness of surface runoff and increased the surface runoff and erosion modulus.The penetrability of surface soil in new planted fores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young forest,and that in surface soil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was higher than in bottom soil.[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iologic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depression Forest types RUNOFF Erosion modulus Affecting factors
下载PDF
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喜 陈艳萍 +2 位作者 黄建宝 孟燕妮 段效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126-1128,1131,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本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 BO 的儿童患... 【目的】观察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本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 BO 的儿童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口服,观察组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喘息控制测试的得分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总得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喘息得分及临床表现总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喘息得分及临床表现总得分较对照组的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 = 0.008)。【结论】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 BO 的临床效果显著,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布地奈德/投药和剂量 异丙托铵/投药和剂量 投药 吸入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药物疗法 儿童
下载PDF
《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内容模块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喜 许家军 +5 位作者 杨向群 熊绍虎 党瑞山 纪荣明 张传森 张晓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4-705,共2页
军队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是我校任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紧贴需求、打牢基础、强化技能”的培训要求,积极探索与卫生员岗位任职需要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改革,以及与学兵层次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对于培养高素质能力型卫生士官具有... 军队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是我校任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紧贴需求、打牢基础、强化技能”的培训要求,积极探索与卫生员岗位任职需要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改革,以及与学兵层次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对于培养高素质能力型卫生士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结构与功能》 课程内容 模块化 卫生士官 教育工作 教学模式 卫生员 任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马五5亚段颗粒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喜 张廷山 +4 位作者 雷卞军 张婧璇 张吉 赵忠军 雍锦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5-1127,共13页
基于钻井取心样品,通过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颗粒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运用岩心、岩石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阴极发光特征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取样微量元素分析、激光取样δ^... 基于钻井取心样品,通过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颗粒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运用岩心、岩石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阴极发光特征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取样微量元素分析、激光取样δ^18O和δ^13C分析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手段分析,证实颗粒白云岩是球状颗粒中的泥—粉晶白云石再结晶的产物,而不是颗粒灰岩白云化所致。在球状颗粒中,残留有与围岩泥晶白云岩中同样的石膏、石盐晶模;球状颗粒的组分(泥—粉晶白云石)与泥晶白云岩(泥晶白云石)微量元素特征、δ^18O、δ^13C值特征相近;颗粒白云岩球状颗粒之间的细—中晶白云石的Mn/Sr值约为5~8,而灰岩中的方解石、泥晶白云岩中的泥晶白云石、颗粒白云岩球状颗粒中的泥—粉晶白云石的Mn/Sr值约为0~2,表明颗粒白云岩经历强烈的成岩改造,包裹体均一温度(颗粒白云岩中细—中晶白云石约148.19℃、球状颗粒中的泥—粉晶白云石约122.60℃),进一步佐证颗粒白云岩经历埋藏成岩作用改造、δ^18O和δ^13C值负偏移的变化,颗粒白云岩球状颗粒中泥—粉晶白云石的δ^18O和δ^13C值符合负偏移而灰岩中方解石不符合。此外,指出阐明颗粒白云岩“云质再结晶”成因对该类白云岩储集层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马家沟组 微量元素 δ13C Δ18O 包裹体 成岩作用 颗粒白云岩 白云岩成因
下载PDF
断层垂向封闭演化史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喜 王贵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评价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一套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史研究方法。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为例,对其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史进行了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评价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一套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史研究方法。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为例,对其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史进行了研究,得到苏仁诺尔断裂西南部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于伊敏组沉积末期形成,之后垂向封闭性逐渐增强至今。东北部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于大二段沉积末期形成,但在伊敏组沉积时期因断裂活动开启,伊敏组沉积末期又开始形成垂向封闭,逐渐增强至今。苏仁诺尔断裂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略晚于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仍可封闭住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的大量油气,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这可能是造成该区油气主要沿苏仁诺尔断裂附近分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垂向封闭性 演化史 苏仁诺尔断裂
下载PDF
伊什基里克山切特木斯铜矿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背景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喜 高俊 +4 位作者 董连慧 李继磊 刘新 钱青 江拓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新疆伊什基里克山切特木斯铜矿赋矿围岩主要由高钾钙碱性安山岩组成,该套火山岩具高SiO2,Al2O3,低MgO,富Sr,贫Y和Yb特征,具埃达克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区火山岩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铕轻微负异常,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新疆伊什基里克山切特木斯铜矿赋矿围岩主要由高钾钙碱性安山岩组成,该套火山岩具高SiO2,Al2O3,低MgO,富Sr,贫Y和Yb特征,具埃达克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区火山岩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铕轻微负异常,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具大陆边缘岛弧火山岩亲缘性,可能形成于南天山洋向伊犁-中天山地块之下俯冲的火山岛弧环境.通过该矿区火山岩与土屋-延东地区火山岩对比,认为两地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岛弧火山岩特征,形成于相似构造环境.此外,含矿化的隐爆角砾岩筒、类似于斑岩型铜矿蚀变特征及较低剥蚀程度表明,切特木斯铜矿具寻找斑岩型铜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切特木斯铜矿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成矿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