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钬激光治疗巨大胃柿石1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少玲 黄裕新 +1 位作者 姜惠玲 秦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钬激光 胃柿石
下载PDF
胃息肉内镜套扎治疗术致穿孔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少玲 赵曙光 +1 位作者 王旭霞 姜惠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套扎 息肉
下载PDF
肾上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少玲 程桦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进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也明显上升。本文结合我国临床工作现状,概述近年来关于肾上腺意外瘤、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进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也明显上升。本文结合我国临床工作现状,概述近年来关于肾上腺意外瘤、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常见肾上腺疾病的临床进展、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意外瘤 CUSHING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少玲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8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探索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诊的254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分别开展不同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探索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诊的254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两组分别开展不同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围绕结论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8.4%显著高于对照组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期间风险发生率0.8%显著低于对照组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能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面对危险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此次研究结果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特殊人群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与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少玲 《药品评价》 CAS 2008年第4期156-159,共4页
1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特点 口服降糖药可按主要作用靶点分3大类:①促胰岛素分泌,包括磺脲类(SU)和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即格列奈类药物;②促胰岛素外周作用: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③延缓葡萄... 1 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特点 口服降糖药可按主要作用靶点分3大类:①促胰岛素分泌,包括磺脲类(SU)和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即格列奈类药物;②促胰岛素外周作用:包括双胍类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③延缓葡萄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 2型 药物 安全性 儿童 青少年 妊娠 老年人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少玲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年第5期197-201,共5页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侵犯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互连锁隐性遗传性过氧化酶体疾病,系由于饱和极长链脂肪酸在组织中储聚,引起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预后...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侵犯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互连锁隐性遗传性过氧化酶体疾病,系由于饱和极长链脂肪酸在组织中储聚,引起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脑白质 营养不良 脂肪酸 过氧化酶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药物治疗
7
作者 张少玲 马杜娟 《药品评价》 CAS 2011年第9期32-37,共6页
对门诊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其中只有20%患者使用调脂药物治疗,这提示了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治疗的艰巨性。
关键词 糖尿病 脂代谢紊乱 他汀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 胆酸螯合剂 烟酸
下载PDF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抢救护理体会
8
作者 张少玲 崔振吉 霍永新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目的 :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从洗胃、应用特效解毒剂、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 :13例中毒患儿除 3例因服用量较大 ,就诊较晚 ,未及时洗胃致呼衰而死亡外 ,余 10例均痊愈。结论 :对急性氟乙酰... 目的 :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从洗胃、应用特效解毒剂、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 :13例中毒患儿除 3例因服用量较大 ,就诊较晚 ,未及时洗胃致呼衰而死亡外 ,余 10例均痊愈。结论 :对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儿 ,应尽早充分彻底洗胃 ,及早足量的应用特效解毒剂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及时正确的对症治疗 ,积极防治合并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乙酰胺 中毒 抢救护理 体会
下载PDF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3
9
作者 赵曙光 王旭霞 +4 位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赵保民 张少玲 姜惠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21,25,共3页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APC 30 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行氩离子凝固治疗。结果  32例息肉患者 ,其中食管息肉 2例 ,胃息肉 16例 ,结肠息肉 8例 ,直肠息肉 6例 ,全部治...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APC 30 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行氩离子凝固治疗。结果  32例息肉患者 ,其中食管息肉 2例 ,胃息肉 16例 ,结肠息肉 8例 ,直肠息肉 6例 ,全部治愈。 16例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内镜复查病灶消失。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离子凝固术 内镜 息肉疣状胃炎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结扎术后近期再出血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3
10
作者 黄裕新 闻勤生 +2 位作者 雷巧玲 张少玲 穆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旨在的提高EVL的成功率及效果。方法 :对 10 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进行了择期内镜下结扎治疗 179次 ,对其术后近期再出血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并发近...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旨在的提高EVL的成功率及效果。方法 :对 10 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进行了择期内镜下结扎治疗 179次 ,对其术后近期再出血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并发近期再出血 15例 (14.3% ) ,分别发生于术后第 4~ 10d ,尤以术后第 7d为最高(40 .0 % )。经及时抢救治疗 ,9例出血停止 ,5例死亡 ,1例自动出院。结论 :术后 1周前后是再出血高危时期 ,饮食不当是主要诱因 ,胃食管返流是其危险因素之一 ,任何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造成术后再出血。另外 ,亦与全身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结扎治疗
下载PDF
单中心糖尿病足规范化专科治疗后的疗效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麦梨芳 李永洁 +4 位作者 王川 杨川 刘丹 张少玲 严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0-905,共6页
【目的】评价实施糖尿病足规范化专科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包括住院时间及截肢率)。【方法】回顾自2004年到2010年间我科收治的361名患者,以2008年开始采取规范化专科治疗为时间界点分为两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住... 【目的】评价实施糖尿病足规范化专科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包括住院时间及截肢率)。【方法】回顾自2004年到2010年间我科收治的361名患者,以2008年开始采取规范化专科治疗为时间界点分为两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住院相关检查结果、住院时间及截肢率;以Wagner分级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BP、BMI、WHR、FBG、PBG、Hb A1c等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也无差别。2008年后实施规范化治疗后,下肢血管介入治疗(30.77%vs 3.35%,P<0.05)、减压鞋的使用(47.25%vs 7.82%,P<0.05)以及新型辅料的应用增加;两组的治疗转归不同:平均住院时间有明显的缩短(24.9±1.8 vs 17.5±1.3,P<0.05),截肢率明显下降(18.44%vs 8.79%,P<0.001),大截肢率明显下降(10.61%vs 3.84%,P<0.001)。【结论】糖尿病足规范化专科治疗,包括进行全身治疗、局部伤口的评价与处理,以及发挥外科清创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4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琦 王景杰 +8 位作者 杨晔 闻勤生 秦明 赵宝民 王旭霞 赵曙光 刘震雄 张少玲 黄裕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介入治疗胃肠道息肉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介入治疗胃肠道息肉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结果:采集446例患者共659枚息肉,其中508枚为直径小于5 mm的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 mo内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直径大于5 m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136例,118例经1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 mo后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18例经第2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 mo后再次复查内镜病变消除;另有15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高频电刀治疗同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配合治疗,3 mo后再次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氩离子凝固术 息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端粒酶和p53及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旭霞 王景杰 +3 位作者 刘震雄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遗传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DNA重复序列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预防性针刺足三里穴对冷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秦明 黄裕新 +3 位作者 王景杰 张少玲 赵保民 王旭霞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针刺不同疗程足三里穴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电针1d组、电针3d组、电针5d组,每组8只。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粘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测定... 目的:探讨预防性针刺不同疗程足三里穴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电针1d组、电针3d组、电针5d组,每组8只。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粘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PGE2的变化,用生化法测定NO的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指数(UI)。结果:应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MBF明显下降,UI明显上升(P<0.01),而血浆PGE2、NO水平下降,ET水平上升(P<0.05)。电针1d组与应激组比较,GMBF上升,UI下降(P<0.01);血浆PGE2、NO水平上升(P<0.01或P<0.05),ET水平下降(P<0.05)。电针5d组与电针1d组比较,GMBF、PGE2、NO上升更明显,而UI则明显下降(P<0.05)。电针3d组与电针1d组、电针5d组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电针1、3、5d组之间指标ET血浆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针刺足三里穴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血浆ET、NO、PGE2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粘膜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唾液皮质醇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菊英 郑鹏杰 +2 位作者 黎锋 戚以勤 张少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678-2679,2681,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唾液皮质醇(SC)参考区间,并评价其在诊断库欣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招募健康成人志愿者(NS组)120例,非库欣综合征患者(NCS组)55例和库欣综合征患者(CS组)7例,分别于08:00、16:00... 目的初步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唾液皮质醇(SC)参考区间,并评价其在诊断库欣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招募健康成人志愿者(NS组)120例,非库欣综合征患者(NCS组)55例和库欣综合征患者(CS组)7例,分别于08:00、16:00及24:00收集唾液,并同步采血,NS组只在08:00采血。用ELISA法测定SC,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血清皮质醇(STC)。结果健康成人SC在08:00、16:00和24:00参考区间分别为:4.9~24.9nmol/L,2.2~16.0nmol/L,0.7~10.1nmol/L。3组受试者SC在08:00、16:00和24:00结果分别为,NS组:(14.9±5.1)nmol/L、(9.1±3.5)nmol/L、(5.4±2.4)nmol/L;NCS组:(17.6±5.3)nmol/L、(12.1±3.6)nmol/L、(9.7±4.8)nmol/L;CS组:(33.1±8.6)nmol/L、(36.4±14.2)nmol/L、(30.6±10.6)nmol/L。CS组各时间点SC均明显高于NCS组和NS组,NCS组也较NS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STC在08:00结果分别为:(428±118)nmol/L(NS组)、(509±254)nmol/L(NCS组)、(672±190)nmol/L(CS组);CS组STC在08:00较NS组高(P〈0.05);而与NCS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在16:00和24:00结果分别为:NCS组:(295±136)nmol/L、(109±98)nmol/L;CS组:(689±160)nmol/L、(624±131)nmol/L;CS组STC在16:00和24:00明显高于NCS组(P〈0.001)。受试者各时间点SC与STC均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依次为:0.602、0.876、0.859(P〈0.01)。各时间点SC诊断库欣综合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0.950、0.989、0.995,若分别以SC在08:00、16:00和24:00参考区间上限为切点诊断库欣综合征,敏感性分别为85.7%、85.7%、100%,特异性为93.3%、92.7%和85.0%;若分别以17.4nmol/L、12.5nmol/L、16.4nmol/L为切点,敏感性提高为100%,特异性为70.7%、80.0%、97.6%。结论 SC呈昼夜节律变化,与STC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筛查诊断CS的方便、无创、敏感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皮质醇 参考区间 库欣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胃息肉内镜套扎治疗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闻勤生 黄裕新 +2 位作者 张少玲 姜慧玲 穆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65-65,67,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方法 :在内镜下借助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 ,吸引息肉进行套扎 ,术后 1~ 3周进行胃镜复查。结果 :对 10 4例患者的 112枚胃息肉共结扎 10 6次 (119个圈 ) ,成功率达10 0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方法 :在内镜下借助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 ,吸引息肉进行套扎 ,术后 1~ 3周进行胃镜复查。结果 :对 10 4例患者的 112枚胃息肉共结扎 10 6次 (119个圈 ) ,成功率达10 0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 1~ 3周胃镜复查 ,息肉全部脱落。结论 :内镜下胃息肉套扎治疗术效果良好 ,操作简单安全 ,价格低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套扎 胃息肉
下载PDF
针刺对血浆骨动素、生长抑素及内皮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裕新 褚自宏 +1 位作者 张少玲 王庆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的动态变化.空白组不行针刺,只观察同一时间内MTL,SS及ET水平的自然波动.结果:空白组在150min内先后6次血浆MTL,SS及ET水平波动甚微;非穴位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在针前各自血浆MTL,SS及ET也无显著差异;然而,两个针刺穴位组在针后血浆MTL,SS及ET含量均显著高于针刺前水平;其中血浆MTL在起针后60min仍显著高于针刺前水平;但SS,ET在起针后即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针刺机体特定穴位所致这种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提示了血浆MTL,SS及ET均参与了针刺对胃肠功能的调整过程,这将为进一步探明针刺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针刺 生长抑素 肾动素 内皮素
下载PDF
成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少华 唐菊英 +6 位作者 张少玲 尤丽丽 向柯旭 林刁珠 郭颖 严励 黄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成人ACC患者,主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成人ACC患者,主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纳入成人ACC患者20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7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49.2个月(6~73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70.0%。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皮质醇高分泌(HR=14.53,95%CI:1.11-190.80,P=0.042)、低钾血症(HR=23.60,95%CI:2.49-223.79,P=0.006)的ACC患者预后不良。此外,在1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低钾血症(HR=6.45,95%CI:1.41-29.54,P=0.016)的患者肿瘤复发风险增加。【结论】合并皮质醇高分泌、低钾血症是影响成人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皮质醇高分泌 低钾血症 预后
下载PDF
吴萸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8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俊峰 申鲁生 +1 位作者 李曦 张少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16-616,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秋冬季腹泻 中医药治疗 吴萸散 中药敷脐
下载PDF
大鼠结肠扩张性刺激引起内脏活动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裕新 王景杰 +4 位作者 姜惠玲 张少玲 杨琦 秦明 赵曙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导致的内脏活动变化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因结肠牵张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囊充气模拟结肠镜引起大鼠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的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延髓内脏带(Me... 目的研究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导致的内脏活动变化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因结肠牵张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囊充气模拟结肠镜引起大鼠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的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延髓内脏带(Medullaryvisceralzone,MVZ)中迷走复合体(vagussolotarycomplex)放电频率的变化,并以胃的运动功能变化为指标,同步观察了大鼠胃电变化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原癌基因cfos为标志,观察MVZ中迷走复合体的神经元被激活情况。结果给予气囊充气达0.8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频率、Fos的表达以及胃电没有明显改变。给予气囊充气达1.0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开始增加。当气囊充气达1.2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开始有明显增加的改变。气囊充气达1.4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的改变最为明显,而当气囊注入空气1.5ml时,迷走复合体中神经元放电、Fos的表达以及胃电的变化与气囊充气1.4ml时相比,差异不是很明显。结论结肠扩张性刺激可以对支配内脏活动的延髓内脏带中的神经元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进而导致内脏活动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扩张 迷走复合体 电生理 C-FOS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