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结球白菜BcCHC1蛋白参与调控TuMV侵染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刘芳 吕善武 +3 位作者 袁梦果 杨紫蕊 侯喜林 张昌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9-1238,共10页
【目的】为增强不结球白菜对芜菁花叶病素养(TuMV)的抗性,研究探讨了不结球白菜中BcCHC1蛋白与TuMV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不结球白菜中鉴定出重链网格蛋白(CHC)基因家族的成员BcCHCs,随后克隆了1个代表性的CHC1基因,并对... 【目的】为增强不结球白菜对芜菁花叶病素养(TuMV)的抗性,研究探讨了不结球白菜中BcCHC1蛋白与TuMV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不结球白菜中鉴定出重链网格蛋白(CHC)基因家族的成员BcCHCs,随后克隆了1个代表性的CHC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筛选出与BcCHC1蛋白相互作用的TuMV蛋白,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来沉默BcCHC1基因,以评估其功能。【结果】(1)成功克隆了不结球白菜的BcCHC1基因,该基因的编码序列长5124碱基对,编码1708个氨基酸。(2)在TuMV感染不结球白菜30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染TuMV的不结球白菜中BcCHC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3)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BcCHC1蛋白主要定位于烟草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4)BiFC实验进一步证实,BcCHC1蛋白能够与TuMV的CI和6K2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其中与CI的互作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而与6K2的互作则主要位于细胞膜。(5)通过对BcCHC1基因沉默株系的观察发现,沉默BcCHC1基因会导致植株死亡。【结论】BcCHC1蛋白通过与TuMV的CI和6K2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作用途径及病毒复制,从而调控TuMV对不结球白菜的侵染。然而,BcCHC1基因调控TuMV侵染不结球白菜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BcCHC1 TUMV 互作蛋白 VIGS
下载PDF
武都地区初榨橄榄油酚类和脂肪酸组成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凤霞 李川 +3 位作者 周昊 陈虹霞 张昌伟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多酚和脂肪酸含量及油脂氧化稳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均符合欧盟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初榨橄榄油中油酸质量分数在(56.12±0.24)%(豆果)和(71.45±0.42)%(科拉蒂)之间,亚油酸质量分数在(5.73±0.06)%(皮瓜尔)和(15.80±0.05)%(阿斯)之间,棕榈酸质量分数在(12.67±0.12)%(科拉蒂)和(18.76±0.04)%(豆果)之间。裂环烯醚萜类是主要的酚类成分,总酚质量分数最高为奇迹,为(471.35±29.34)mg/kg,最低为豆果,仅(165.65±8.08)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富含橄榄苦苷苷元、女贞子苷元、橄榄裂环烯醚萜、油酸、芹菜素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高,而富含棕榈酸、亚油酸、酪醇、羟基酪醇、刺激醛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低。基于芹菜素、橄榄裂环烯醚萜、木犀草素和亚油酸建立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可以预测90.70%的油脂氧化稳定性变化(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裂环烯醚萜类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3
作者 侯继广 刘嘉 +3 位作者 张昌伟 牛小东 任艳明 李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脊髓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采用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栓塞。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14例(93%);肢体感觉障碍12例(80%);大小便功能障碍13例(86%),腰部或双下肢疼痛2例(13%)。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脊髓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髂内动脉)明确了诊断。所有瘘口均位于L_(5)-S_(3)水平。手术治疗12例,介入栓塞3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6.2个月)。症状改善13例(86%),稳定2例(14%),无症状加重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残留或复发。结论骶部DAVFs临床少见,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必须包括双侧髂内动脉在内才能找到瘘口。术前MRI上发现腰骶段椎管内增粗的终丝静脉(FTV)是进一步确诊骶部DAVFs的重要依据。手术和介入对骶部DAVFs的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骶部 脊髓血管造影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蔬菜、微生物及农作物种子诱变中的应用
4
作者 侯喜林 高跃 +3 位作者 付雅琼 李英 万京林 张昌伟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6期20-23,共4页
以等离子体是什么为切入点,介绍了等离子体研究现状和诱变技术原理。综述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在蔬菜和农作物领域的应用,阐明了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不结球白菜种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围绕低温等离子体在蔬菜、微生物及农作物中的诱变... 以等离子体是什么为切入点,介绍了等离子体研究现状和诱变技术原理。综述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在蔬菜和农作物领域的应用,阐明了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不结球白菜种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围绕低温等离子体在蔬菜、微生物及农作物中的诱变研究,论述了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诱变不结球白菜种子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蔬菜 微生物 农作物种子 诱变原理
下载PDF
不同纯度靛蓝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洋洋 张昌伟 +2 位作者 李川 周昊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在建立靛蓝含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方法制备高纯度靛蓝,并研究了不同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的抑菌活性。以马蓝叶为原料,通过水提取、加碱打花、酸中和以及氢氧化钠除杂等步骤得到了3种不同靛蓝质量分数(3.06%、20.13... 在建立靛蓝含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方法制备高纯度靛蓝,并研究了不同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的抑菌活性。以马蓝叶为原料,通过水提取、加碱打花、酸中和以及氢氧化钠除杂等步骤得到了3种不同靛蓝质量分数(3.06%、20.13%、22.16%)粗提物样品1~样品3;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葡萄糖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靛蓝样品4;最后,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了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工艺最佳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25 g/L、NaOH质量浓度26.9 g/L、反应温度60℃和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纯度为96.87%的高纯度靛蓝(样品4),并且靛蓝收率高达76.88%。抑菌实验结果表明: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均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效果,且随着样品中靛蓝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对3种菌的抑制效果均增加;其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半数抑菌浓度(IC_(50))分别为9.00~19.69 mm、1~512 mg/L、8~64 mg/L(黑曲霉)和0.6~448 mg/L,高纯度靛蓝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良好,其MIC、MBC和IC_(50)值分别为1、8和0.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靛蓝 纯化 葡萄糖还原 响应面法
下载PDF
HPLC-DAD法分析不同月份和干燥方式下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6
作者 沈红 张昌伟 +3 位作者 陈虹霞 袁花 蒋建新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7,共9页
采用HPLC-DAD法研究了不同月份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和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评价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4~11月银杏叶色素... 采用HPLC-DAD法研究了不同月份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聚类分析和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评价了不同干燥方式对银杏叶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4~11月银杏叶色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盐a和β-胡萝卜素在4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762±121)、(628±32)和(482±45)μg/g,叶绿素a和b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701±571)和(3140±274)μg/g,叶黄素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057±104)μ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种干燥方式可分为4类,冷冻干燥、40℃减压干燥、40℃常压干燥聚为A类,阴干聚为B类,100℃减压干燥和100℃常压干燥聚为D类,剩下6种干燥方式聚为C类。通过TOPSIS法分析发现:银杏叶干燥方式排名前5的依次为冷冻干燥、40℃减压干燥、40℃常压干燥、阴干和60℃常压干燥。综合考虑,40℃减压干燥是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干燥方法,干燥速度快,且色素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DAD 银杏叶 色素 干燥方式 变化规律
下载PDF
银杏叶色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7
作者 沈红 张昌伟 +3 位作者 陈虹霞 陶冉 蒋建新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8,共10页
以银杏鲜叶(样品1)、银杏干叶(样品2)和银杏陈叶(样品3)为原料,制备了3个样品的乙醇提取物,采用HPLC-DAD-MS法分析3个样品中银杏叶色素类化合物的组成;通过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HPLC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对样品2和样品3的银杏叶色素类... 以银杏鲜叶(样品1)、银杏干叶(样品2)和银杏陈叶(样品3)为原料,制备了3个样品的乙醇提取物,采用HPLC-DAD-MS法分析3个样品中银杏叶色素类化合物的组成;通过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HPLC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对样品2和样品3的银杏叶色素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从3个样品中初步推测出24种银杏叶色素类化合物,其中叶绿素类化合物17种,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7种。从样品2和样品3的乙醇提取物浸膏中分离纯化出10种银杏叶色素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素(A)、脱镁叶绿素a(B)、脱镁叶绿素b(C)、叶黄素(D)、植基紫红素18a(E)、焦脱镁叶绿素a(F)、13^(2)-羟基脱镁叶绿素a(G)、13^(2)-羟基脱镁叶绿素a′(H)、13^(2)-羟基脱镁叶绿素b(I)、13^(2)-羟基脱镁叶绿素b′(J),其中E、F、G、H、I、J为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色素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太仓大蒜根尖离体培养直接诱导不定芽及其试管鳞茎的形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昌伟 侯喜林 +1 位作者 袁建玉 李海莲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和NAA及根尖长度对太仓大蒜根尖不定芽直接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都有极显著影响,6-BA影响最大,NAA次之,根尖长度最小;筛选出的最佳生长调节物质组合为6-BA 3~5mg·L-1+NAA1.0mg·L-1,切取的最佳根尖...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和NAA及根尖长度对太仓大蒜根尖不定芽直接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都有极显著影响,6-BA影响最大,NAA次之,根尖长度最小;筛选出的最佳生长调节物质组合为6-BA 3~5mg·L-1+NAA1.0mg·L-1,切取的最佳根尖长度为1.2mm.并用得到的试管苗成功诱导形成了试管鳞茎,质量在60~320mg之间,破除休眠后,播种在蛭石和珍珠岩(3:1)混合的基质上,出苗率为91.3%,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仓大蒜 根尖 离体培养 诱导 不定芽 试管鳞茎 试管苗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2 位作者 徐丁 胡利刚 向守卫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且运用双微导管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9.284,P=0.016),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22.105,P=0.043)、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6.926,P=0.038),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x^2=6.947,P=0.032),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x^2=7.015、5.306、6.391,P=0.025、0.019、0.026),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7.031,P=0.033)。结论与手术夹闭治疗相比,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时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比例杜仲叶渣对平菇栽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昌伟 彭胜 +4 位作者 张琳杰 王志宏 周云雷 张水寒 彭密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采用不同比例杜仲叶渣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菌丝长势、满瓶时间、生长速度和总黄酮、蛋白质、脂肪以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替代10%~40%棉籽壳时,菌丝满瓶时间最短、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最好;替代100%棉籽壳时,... 采用不同比例杜仲叶渣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菌丝长势、满瓶时间、生长速度和总黄酮、蛋白质、脂肪以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替代10%~40%棉籽壳时,菌丝满瓶时间最短、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最好;替代100%棉籽壳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3.72倍;替代70%棉籽壳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04倍;替代40%棉籽壳时,脂肪含量最低,为对照组的0.660倍;替代60%棉籽壳时,Fe、Zn、Na、K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47、1.82、1.85、1.27倍;替代90%棉籽壳时,Ca、Mg、Mn、Cu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68、1.80、1.79、1.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渣 平菇 总黄酮 栽培效果
下载PDF
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昌伟 彭胜 +3 位作者 张琳杰 王志宏 周云雷 彭密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对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了4个主要因素:菌种组合、液料比、葡萄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杜仲叶渣中腐殖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并考... 对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了4个主要因素:菌种组合、液料比、葡萄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杜仲叶渣中腐殖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并考察了所制备的有机肥的毒性。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葡萄糖添加量1.5%,接入白腐菌和康宁木霉复合菌种,发酵6 d。此条件下,杜仲叶渣中的腐殖酸质量分数可达38.31%。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上海青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制备的有机肥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渣 固态发酵 有机肥 毒性试验
下载PDF
不同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昌伟 侯喜林 +1 位作者 袁建玉 李东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以韩国引进的马铃薯品种R.chip、Golden和Taedovg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在暗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外源激素(6-BA、IBA)组合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利于促进试管薯的形成和产量的提高。R.chip、Golde... 以韩国引进的马铃薯品种R.chip、Golden和Taedovg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在暗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外源激素(6-BA、IBA)组合对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利于促进试管薯的形成和产量的提高。R.chip、Golden和Taedovg所用的最佳外源激素组合分别为 6 -BA3. 0mg/L+IBA0. 05mg/L、6-BA5. 0mg/L+IBA0mg/L和 6-BA1. 0mg/L+IBA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试管薯 外源激素 6-BA IBA
下载PDF
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昌伟 谢晓东 +5 位作者 王朝华 李江涛 毛伯镛 游潮 孙鸿 贺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6-2387,238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愈的15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病人均行DSA确诊,其中6例来源于上颌动脉,采...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愈的15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病人均行DSA确诊,其中6例来源于上颌动脉,采用游离弹簧圈加PVA或明胶海绵栓塞;9例来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采用电解弹簧圈进行瘤腔填塞2例,采用游离弹簧圈闭塞颈内动脉主干1例,采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2例,可脱球囊进行假腔填塞2例,采用带膜支架置入2例。[结果]15例病人共行16次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其中7例病人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术后随访2~36月,未见复发征像。[结论]对颅脑外伤后表现为鼻衄的假性动脉瘤,应尽早进行DSA确诊,尽早进行治疗。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假性动脉瘤 鼻衄 介入性 栓塞
下载PDF
三种杜仲原料栽培平菇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昌伟 彭胜 +3 位作者 张琳杰 彭密军 张水寒 肖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采用矮林杜仲叶、乔林杜仲叶和乔林杜仲叶渣替代40%棉籽壳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菌丝生长过程和平菇蛋白质、脂肪以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组平菇总黄酮的含量、荧光法测定了各组平菇硒的含量。结... 采用矮林杜仲叶、乔林杜仲叶和乔林杜仲叶渣替代40%棉籽壳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菌丝生长过程和平菇蛋白质、脂肪以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组平菇总黄酮的含量、荧光法测定了各组平菇硒的含量。结果表明,乔林杜仲叶渣组平菇发菌实验结果最好,且蛋白质、脂肪、Cu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13、1.73、3.75、2.71倍;乔林杜仲叶组平菇总黄酮、Ca、Na、K和Mg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49、2.20、7.20、1.08、1.03倍;矮林杜仲叶组平菇Fe、Zn和Se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72、2.10、2.38倍,且硒的含量为0.07524μg·g-1,达到了富硒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杜仲叶渣 平菇 总黄酮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蕾期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昌伟 张蜀宁 +2 位作者 侯喜林 齐莉 孙菲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5-1550,共6页
以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它们蕾期基因的差异表达,以获得与胞质不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得到7条在GenBank中有同源性的差异表达片段,5条存在于不育系中,2条存在于保持系中.序列分析... 以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它们蕾期基因的差异表达,以获得与胞质不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得到7条在GenBank中有同源性的差异表达片段,5条存在于不育系中,2条存在于保持系中.序列分析发现,在不育系花蕾克隆到的5条差异片段,分别与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orf108和atpA、拟南芥焦磷酸酶基因、拟南芥的锚定蛋白家族基因、甘蓝型油菜中的水胁迫蛋白、大白菜叶绿体基因片段有较高同源性;在保持系花蕾克隆到的2条差异片段分别与拟南芥未知蛋白基因有较高同源性.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其中5条差异片段在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cA19T15、bcA7T9在不育系中特异表达,bcA6T9、bcA19T8、bcA12T19在不育中表达比保持系中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POL CMS CDNA-AFLP 差异表达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银杏叶聚戊烯醇的分离纯化及其亲水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昌伟 马余璐 +2 位作者 陶冉 叶建中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首先对银杏叶聚戊烯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及方法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C18为色谱柱,以异丙醇/甲醇(体积比32∶18)为流动相,在210 nm下测定聚戊烯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RSD为0.89%)、较好的稳定性(RSD为3.26%),平均加标回... 首先对银杏叶聚戊烯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及方法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C18为色谱柱,以异丙醇/甲醇(体积比32∶18)为流动相,在210 nm下测定聚戊烯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RSD为0.89%)、较好的稳定性(RSD为3.2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4%(RSD为1.75%)。然后通过正己烷提取、皂化、乙醇和丙酮脱蜡,以及硅胶柱层析(V(乙醚)∶V(正己烷)=3∶97)获得纯度为98.6%的聚戊烯醇。在此基础上,对高纯度聚戊烯醇末端羟基进行亲水改性,先与邻苯二甲酰亚胺进行光延反应(mitsunobu反应),再与水合肼进行还原反应,合成了氨基聚戊烯醇,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氨基聚戊烯醇的成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戊烯醇 分离 纯化 亲水改性
下载PDF
血浆B型利钠肽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昌伟 宋云虎 +4 位作者 刘赟 李浩杰 然鋆 高歌 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非心房颤动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别,分析BNP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结果: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大[(46.2±9.1)mm vs(41.2±6.8)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70.5±9.7)%vs(73.9±6.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LogB NP水平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B NP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B型利钠肽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徐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70-75,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危险因素,探讨围术期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CVS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老年... 目的分析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危险因素,探讨围术期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CVS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未继发CVS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围术期医疗因素,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查术后继发CVS的危险因素。两组随访3个月,观察近期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吸烟和酗酒史、高血压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患者预后(prognosison admission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PAASH)分级、既往动脉瘤破裂次数、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Fisher分级、栓塞程度、真假性动脉瘤、术后血压波动范围、介入手术时机、术后使用"3H"疗法为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CVS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15 mm、既往动脉瘤破裂>2次、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术前Fisher分级≥3级、非致密栓塞、假性动脉瘤、术后血压波动>30 mm Hg是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CVS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72 h以内)介入栓塞、术后使用"3H"疗法是其保护因素。两组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量表显示,观察组近期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老年颅内破裂性动脉瘤介入术后继发CVS患者病死率高、总体预后差,针对患者术后继发CVS的可控危险因素实施良好的控制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老年人 介入术 血管痉挛 颅内 手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3 位作者 谢晓东 孙鸿 贺民 游潮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病变部位后,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30例。结果:3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行47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 目的:探讨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病变部位后,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30例。结果:3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行47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以上者8例,其中4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15例,栓塞50%以下者7例。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2例,球麻痹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Onyx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并动眼神经麻痹的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徐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例Pcom AA并0MNP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162例和夹闭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16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0MNP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闭组OMNP完全恢复率高于栓塞组(P<0.05),但两组OMNP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术后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及脱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或P<0.01)。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Pcom AA并0MNP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缺点,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损伤 老年人 血管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