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致叙事: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话语策略——以腾讯为例
1
作者 张明羽 张志安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4年第1期48-65,292,共19页
伴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和互联网治理中的“国家回归”,互联网平台企业为获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合法性,在努力追求用户规模增长和产业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数字平台在积极开展CSR履职实践的过... 伴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和互联网治理中的“国家回归”,互联网平台企业为获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合法性,在努力追求用户规模增长和产业价值实现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数字平台在积极开展CSR履职实践的过程中,怎样通过有效、创新的叙事话语策略让自身履职行为被利益相关者感知,是诸多互联网平台企业面前的挑战。腾讯作为超级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代表,其在战略升级过程中,通过建制化的高阶组织结构,追求CSR传播叙事极致的题材场景、情感表达与呈现形态,富有张力地呈现稀缺场景中的真实情感故事,逐步建立起“用户-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极致叙事”话语策略。极致叙事正日益成为行业普遍做法,但我们仍要对其效果保持审慎的态度。腾讯采取极致叙事的背后,平台强势监管是外因,争夺注意力是动因,专业化传播组织是内因。腾讯CSR传播的话语策略,对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公共叙事和传播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企业社会责任 极致叙事 腾讯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版权保护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明羽 《新闻论坛》 2015年第4期14-17,共4页
本文旨在结合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案例,梳理和分析大数据时代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现状和具体困境,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版权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版权保护 困境和策略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党报改革的路径与方向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羽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1期26-29,共4页
新媒体时代,党报面对新闻与宣传的两难、信息传播观念落后、都市报的竞争以及新媒体的冲击等内外问题,需要通过借助微博,重新争夺话语权、持续改版,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强舆论监督,发挥批评报道核心优势等改革路径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党报面对新闻与宣传的两难、信息传播观念落后、都市报的竞争以及新媒体的冲击等内外问题,需要通过借助微博,重新争夺话语权、持续改版,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强舆论监督,发挥批评报道核心优势等改革路径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未来,党报需要充分发挥权威优势,不走纯市场化转型之路,并积极面向全媒体转型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党报 改革
下载PDF
融合时代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再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羽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12期46-51,共6页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浙江甬温线发生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微博成为核心消息源,关于事故的第一手文字、图片信息在事发4分钟后就陆续通过"@袁小芫"、"@Smm_苗"、"@小刀"、&quo...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浙江甬温线发生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微博成为核心消息源,关于事故的第一手文字、图片信息在事发4分钟后就陆续通过"@袁小芫"、"@Smm_苗"、"@小刀"、"@羊圈圈羊"等人的微博率先传播开来,以往突发事件经过专业媒体"加工"后再报道的模式被完全打破。另外,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部分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逐步从转引新华社稿件转向积极与微博网民合作,鼓励他们参与报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公众参与推动了新闻生产的开放化和互动化。新时期,我国新闻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开始发生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报道 机制再造 信息传播技术 传媒市场竞争 媒介融合 传播形态 报纸 广播
下载PDF
坚守与突破——财新《新世纪》调查性报道封面故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羽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0期6-9,11,共5页
财新《新世纪》周刊以调查性报道为其做新闻的主要方法,是当下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分别从报道主题、标题制作、报道方式、报道倾向和报道策略等五个方面分析其调查性报道封面故事的特征与问题,希望能给其他媒体提供借鉴... 财新《新世纪》周刊以调查性报道为其做新闻的主要方法,是当下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分别从报道主题、标题制作、报道方式、报道倾向和报道策略等五个方面分析其调查性报道封面故事的特征与问题,希望能给其他媒体提供借鉴意义并试图管窥近年来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业绩和瓶颈于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新传媒 《新世纪》周刊 调查性报道 封面故事
下载PDF
章士钊:不应被忽略的报刊活动家
6
作者 张明羽 《青年记者》 2011年第3Z期67-68,共2页
章士钊,作为一位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经历了清朝、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清末的《苏报》主笔到联合创办《国民日日报》,从主持《民立报》笔政到负气别组《独立周报》再到独立创办《甲寅》... 章士钊,作为一位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经历了清朝、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清末的《苏报》主笔到联合创办《国民日日报》,从主持《民立报》笔政到负气别组《独立周报》再到独立创办《甲寅》月刊、周刊,章士钊,这个名字注定要被载入新闻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士钊 中国新闻史 国民日日报 民立报 苏报 报律 甲寅 办报方针 新闻思想 新闻事业
下载PDF
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以《非诚勿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景天成 张明羽 《新闻世界》 2011年第2期32-33,共2页
《非诚勿扰》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广受关注,但热播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探讨,并以《非诚勿扰》为例,分析了上述三种文化在娱乐节目中的冲突和融合,指出多元文化的融... 《非诚勿扰》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广受关注,但热播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对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探讨,并以《非诚勿扰》为例,分析了上述三种文化在娱乐节目中的冲突和融合,指出多元文化的融合才是娱乐节目的发展正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电视娱乐节目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凤臣 王璞玉 +6 位作者 刘琳 李宏亮 张正勇 王统霞 何捷 高煜 张明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7-1729,共13页
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评估冰川能量物质平衡及认识冰川消融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产品,并结合冰面反照率实测数据,开展了2011—2021年北疆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 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评估冰川能量物质平衡及认识冰川消融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产品,并结合冰面反照率实测数据,开展了2011—2021年北疆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冰川物质平衡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Landsat反演反照率和MOD10A1反照率与同期内冰面实测反照率的相关性分别为0.95和0.62,均显示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空间尺度上,冰面反照率沿主流线整体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但由于局部地形差异,反照率在海拔3 600 m以下区域随海拔升高出现下降趋势;在同一海拔处,反照率沿冰川两侧边缘向中部递增。2011—2021年,冰川年均反照率微弱增加,消融期内(5—8月)平均反照率与全年平均反照率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024 a-1和0.0017 a-1;逐月反照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6—8月冰面反照率较低(0.330),12月—次年2月冰面反照率较高(0.586);消融期内冰川消融区反照率下降幅度大于积累区。研究进一步表明,夏季(6—8月)平均反照率与冰川物质平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84,P<0.01),气温、固态降水、云量、太阳入射角、吸光性杂质等是影响冰川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将对冰川消融过程和机理、能量物质平衡模拟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斯岛冰川 冰川反照率 时空变化 MOD10A1 Landsat OLI
下载PDF
2000—2019年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9
作者 高煜 刘琳 +7 位作者 张正勇 田浩 陈泓瑾 张雪莹 张明羽 王统霞 康紫薇 余凤臣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2-1861,共20页
山体效应(MEE)是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其引起的水热组合空间分异深刻影响了山地及内部分区的地理生态格局与环境演变。本文基于MOD11C3和气象观测数据构建地—气温回归模型模拟青藏高原气温分布,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9年高原全域及各地... 山体效应(MEE)是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其引起的水热组合空间分异深刻影响了山地及内部分区的地理生态格局与环境演变。本文基于MOD11C3和气象观测数据构建地—气温回归模型模拟青藏高原气温分布,估算并分析了2000—2019年高原全域及各地貌分区山体效应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研究区山体效应的成因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高原全域山体效应均值为4.13℃,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向心圈层增强的空间格局和海拔垂向递减特征,与经、纬度均呈显著负相关;高原地貌分区山体效应多年均值为5.06℃,且各地貌分区内部空间分异更加明显和复杂,山体效应得以更精细和规律地刻画。(2)高原山体效应季节性差异显著,干季山体效应略强于湿季;干季山体效应呈西北弱、东南强的分异格局,而湿季则呈西强东弱特征。(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山体效应呈现不对称线性增强规律,其年际倾向率为0.26℃/10a,表现出东强西弱、以腹地为核心向边缘递减的“环状”特征,山体效应弱区显著增强,强区变幅较小。干季山体效应波动幅度及变化速率均大于湿季,干季是山体效应变化的主要贡献季节。(4)高原山体效应时空格局的驱动过程存在一定尺度效应。宏观尺度下山体效应受三维地带性因素主控,其中纬度地带性贡献度达36.37%,奠定了高原山体效应分布的整体基调,而微地形因素及下垫面、气候等差异对山体效应有区域性影响;地貌分区尺度下高原山体效应空间分异仍受纬度控制,但海拔对其贡献更为突出,进而可划为6个地形主导型和3个位置主导型分区;同时NDVI和气压等因子又增强了研究区山体效应的季节尺度空间差异。文本可为深化山地科学规律认知、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效应 时空分异 地貌分区 地理探测器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亚洲的调查性报道:使命、方法与未来——来自首届亚洲调查记者大会的信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羽 展江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1,共9页
由全球调查记者网(GIJN)①、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lung)和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PCIJ)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调查记者大会于2014年底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300多名调查记者、... 由全球调查记者网(GIJN)①、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lung)和菲律宾调查记者中心(PCIJ)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调查记者大会于2014年底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300多名调查记者、数据新闻工作者、媒体法与信息安全专家们参加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记者 信息安全 调查性报道 亚洲 自首 新闻工作者 菲律宾 马尼拉
原文传递
中国天山山体效应评估及空间分异归因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明羽 张正勇 +6 位作者 刘琳 张雪莹 康紫薇 陈泓瑾 高煜 王统霞 余凤臣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4-1270,共17页
山体效应是隆起山地产生的热力效应,其对山区水热条件格局和生态地理过程有着普遍且深远的影响,也是山地科学相关研究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中国天山气温空间降尺度反演,开展研究区山体效应估算和时空... 山体效应是隆起山地产生的热力效应,其对山区水热条件格局和生态地理过程有着普遍且深远的影响,也是山地科学相关研究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中国天山气温空间降尺度反演,开展研究区山体效应估算和时空格局分析,借助地理探测器及GWR模型探析中国天山山体效应时空异质性成因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国天山气温格局复杂多样,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气温的地带性特征明显,且与海拔、内外程度均呈负相关。②研究区山体增温效应普遍且突出,同海拔气温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均呈阶梯式递增;大型沟谷和山间盆地等地貌单元削弱了同海拔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和海拔依赖性特征,其中天山南脉、额尔宾及巴里坤等隆起区山体增温效应尤其明显。③影响中国天山山体效应整体格局的主导因子为地形及区位,其中内外程度与高程的贡献突出;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山体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地形与气候、降水、NDVI等因子的交互作用强烈。④主要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山体效应空间变化的作用方向及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绝对高程与山体效应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降水和NDVI则以负反馈作用为主。总体而言,地形与降水、下垫面等因子耦合形成独特的山地环流系统和气候特征,进而增强天山山体效应的时空异质性。本文研究结果是对山体效应成因分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效应 空间降尺度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天山
原文传递
电视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定位
12
作者 张明羽 景天成 《新闻窗》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入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刘处理的负面事件^①;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政府在管理固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入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刘处理的负面事件^①;有的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政府在管理固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自然灾害,流行疾病,恐怖袭击等公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报道 电视新闻 突发公共事件 负面事件 自然灾害 恐怖袭击 学者
原文传递
中国天山山体效应评估及空间分异归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明羽 张正勇 +6 位作者 刘琳 张雪莹 康紫薇 陈泓瑾 高煜 王统霞 余凤臣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10期2031-2051,共21页
The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is a thermal effect,in which heating produced by long wave radiation on a mountain surface generates atmospheric uplift,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natu... The mass elevation effect(MEE)is a thermal effect,in which heating produced by long wave radiation on a mountain surface generates atmospheric uplift,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natural geographical processes in mountainous areas.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field observations,a spatial downscaling inversion of temperature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China was conducted,and the MEE was estimated and a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The Geo Detector model(GDM)and 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model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the study area.Four key results can be obtained.(1)The temperature pattern is complex and diverse,and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presented a pattern of high in the south and east,but low in the north and west.There were clear zonal features of temperature tha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eas of the mountains.(2)The warming effect of mountains was prominent,and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altitude increased in steps from west to east and north to south.Geomorphological units,such as large valleys and intermontane basins,weakened the latitudinal zonality and altitudinal dependence of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altitude,with the warming effect of mountains in the southern Tianshan Mountains.(3)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MEE were topography and location,among whic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eas of the mountains,and the absolute elevation played a prominent rol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ctors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mountain effects than single factors,and there wa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rrain and climate,precipitation,n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other factors.(4)There was a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MEE.Absolute elevati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of MEE,while precipitation and the NDVI were dominated by negative feedback.In general,topography had the largest effect on the macroscopic control of MEE,and coupled with precipitation,the underlying surface,and other factors to form a unique mountain circulation system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which in turn enhanc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the ME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in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ME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elevation effect spatial downscaling GeoDetector GWR Tianshan Mountains
原文传递
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版权保护
14
作者 张明羽 《南方传媒研究》 2017年第2期9-14,共6页
互联网时代,依靠新兴技术侵害新闻版权的行为更加隐蔽多样。根据“谁起诉谁举证”原则,新闻版权权利人在遇到侵权时的举证成本非常高昂。针对这种现实,可采取三种对策予以应对。
关键词 互联网+ 新闻版权 侵权
原文传递
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利主张与司法回应--基于隐私侵权案由裁判文书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婷婷 张明羽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107,共23页
本文旨在研究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司法实践问题。通过北大法宝上隐私侵权为案由的民事案件判决书展开全数据库搜集,本文得到可分析的案例共计858例。本文认为,裁判文书体现了原告、被告和法院三方对话,原被告双方对话呈现出人们的权利主张... 本文旨在研究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司法实践问题。通过北大法宝上隐私侵权为案由的民事案件判决书展开全数据库搜集,本文得到可分析的案例共计858例。本文认为,裁判文书体现了原告、被告和法院三方对话,原被告双方对话呈现出人们的权利主张,而法院的裁判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隐私权保护态度。通过编码和内容分析,本文发现,信息社会人们的隐私认识与时俱进,隐私焦虑无处不在,但人们通过侵权责任法主张隐私权的能力受到诸多限制:人们害怕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监视监听,但对信息社会中其他个人信息交换行为、痕迹信息的获取行为和无所不在但隐形不可见的监视却缺乏举证能力,针对熟人实施的"看得见的伤害"是人们通过民事案件所仅能主张隐私权;而法院在隐私侵权民事案件的审理中表现出平衡各种法益的保守态势,总体上依然以传统的隐私侵权认识为基础,保护显然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隐私权。由此本文提出,信息社会隐私权的保护仅依靠民法和侵权责任法已经过于单薄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主张 司法态度 裁判文书 内容分析
原文传递
抖音短视频下的“地方”:粤语短视频的地方感话语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镓 许晓盈 张明羽 《南方传媒研究》 2021年第3期87-99,共13页
研究以抖音平台粤语短视频(N=521)为样本,扎根理论编码和视觉话语分析,发现粤语短视频的视觉内容表征以认知层面的独特性、社会性和相似性,情感层面的亲切感、荣誉感和认同感,行动层面的奉献性、持续性和习惯性,塑造了受众对地方共同体... 研究以抖音平台粤语短视频(N=521)为样本,扎根理论编码和视觉话语分析,发现粤语短视频的视觉内容表征以认知层面的独特性、社会性和相似性,情感层面的亲切感、荣誉感和认同感,行动层面的奉献性、持续性和习惯性,塑造了受众对地方共同体的认知。粤语短视频用场景和技术双重修辞手段,提供场景体验和沉浸叙事,强化受众地域情感认同。以地方感叙事策略和唤醒集体记忆回应社会语境,巩固受众心理上的地方认同。本文认为,粤语短视频建构地方感的实践对湾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短视频 话语分析 地方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