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河南宗藩浅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民服 徐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48-51,114,共5页
分封藩王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河南是分封藩王较多的地区之一,自洪武十四年始,先后有周王、唐王、伊王等陆续到此就藩。明代其他皇帝的子孙许多也都被分封于河南。至明中后期,河南各地藩府林立。这些宗藩违制越轨... 分封藩王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河南是分封藩王较多的地区之一,自洪武十四年始,先后有周王、唐王、伊王等陆续到此就藩。明代其他皇帝的子孙许多也都被分封于河南。至明中后期,河南各地藩府林立。这些宗藩违制越轨,广占土地,擅杀人命,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在河南宗藩中也产生了朱载(?)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和学者,为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河南宗藩 社会危害 科技成就 分封藩王 政治措施 君主集权
下载PDF
试析明代的人口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民服 路大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明代前期,明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的政策措施,人口逐渐得到增长。至中期,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至后期,人口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约在1.48亿人左右。从人口密度的变化看,总... 明代前期,明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的政策措施,人口逐渐得到增长。至中期,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至后期,人口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约在1.48亿人左右。从人口密度的变化看,总的布局是:东南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区,中原及北方部分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由东南向西南、西北延伸,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其原因:自然条件、历史延续、各种灾害、战争和移民运动的交互影响和综合作用,是明代人口分布格局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局部性不断演变、人口再分布随不同时期而不断进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人口 分布格局
下载PDF
豫商历史及其贡献概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民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中原地区的商业和商人活动,源远流长,商族首领王亥当为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豫商。此后的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商业都有不同发展并各具特色。在悠久的中原商业发展史上,涌现出一批批颇负盛... 中原地区的商业和商人活动,源远流长,商族首领王亥当为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豫商。此后的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商业都有不同发展并各具特色。在悠久的中原商业发展史上,涌现出一批批颇负盛名的商人和商帮,他们对加强各地间的商品交换和互通有无,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凝炼出优秀的豫商精神,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经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商 豫商精神 经营之道
下载PDF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民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干年来,商品经济在明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但对社会生活的影...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繁荣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仅对社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干年来,商品经济在明清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却很少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 社会生活 县志 婚姻关系 奢侈性消费 万历 统治阶级 地域分工 下层人民
下载PDF
黄河下游段河南湖泽陂塘的形成及其变迁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民服 《中国农史》 1988年第2期40-47,共8页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河南境内黄河沿岸古湖陂塘的形成及变迁情况。黄河未修堤防前,在其下游平原上自由泛滥,由于黄河含沙量太高,河道流经处就形成许多缓岗及河道旁的背河洼地,特别是西岸与太行山流下来东西向河流冲积扇间低洼处交互沉积而...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河南境内黄河沿岸古湖陂塘的形成及变迁情况。黄河未修堤防前,在其下游平原上自由泛滥,由于黄河含沙量太高,河道流经处就形成许多缓岗及河道旁的背河洼地,特别是西岸与太行山流下来东西向河流冲积扇间低洼处交互沉积而形成一系列洼地,加上黄渗水、引黄水、地表迳流的汇聚及人工修筑堤堰,从而形成各种陂塘。到公元六世纪时,黄河下游段的古湖泽就有一百三十多个,唐、宋以后,由于黄河上千次的决口泛滥,将其所携带的泥沙填塞湖区,导致了这些湖泽的淤没。历史上在河南境内有文字记载的古湖陂塘,著名者有荥泽、圃田泽、萑苻泽、孟诸泽、蒙泽、空泽、蓬泽、草海、城湖、梁家湖、螺蛭湖、五龙池、冯池、大沼湖、黄泽、黄池、鸿池陂、芍陂、期思陂、钳卢陂、鸿郤陂和白羊陂等。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本文阐述了这些湖陂的兴起和在当时对农田水利、水陆交通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它们变迁的原因及规律。认为,这些湖陂的变迁,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连续受到黄河侵夺,沉积了大量泥沙,以后黄河筑堤或改道,水源减弱甚至断绝,加上人为的垦殖,使之变为平地;第二种是一些湖泽虽由当地河流、地表迳流的汇集而成,后因下游出水口受黄河泥沙淤高,下泄不畅,湖泽面积逐渐缩小,最后干涸;第三种是由地表迳流汇主而成的湖泽,后因地表迳流所携泥沙将湖底淤高,逐渐分离缩小,加上进一步的水面蒸发而成下湿地,被人们辟为耕地;第四种是有些陂塘因年久失修、水源断绝,有些因人为的掠夺破坏,或废弃,或干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段 圃田泽 河南 太行山 期思陂 黄河沿岸 公元前 水经注 历史时期 春秋时代
下载PDF
从《抚豫宣化录》看田文镜抚豫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民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6-101,共6页
从《抚豫宣化录》看田文镜抚豫张民服田文镜,清汉军正黄旗人,为雍正朝三大宠臣之一,在清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同时,在其后的清代政坛及当今的学术界中,又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为政期间的所作所为,究竟应当如何评价... 从《抚豫宣化录》看田文镜抚豫张民服田文镜,清汉军正黄旗人,为雍正朝三大宠臣之一,在清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同时,在其后的清代政坛及当今的学术界中,又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为政期间的所作所为,究竟应当如何评价,迄今尚无定论。《抚豫宣化录》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文镜 河南 清世宗 宣化 中央政府 漕粮 漕运 摊丁入亩 州县 江南河
下载PDF
明代中原商路与商品经济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民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2-38,共7页
明中期以后 ,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 ,中原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商道。这些商道多以开封为中心向河南各地及周边省区辐射 ,为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时期 ,中原地区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增长 ,商业都市... 明中期以后 ,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 ,中原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商道。这些商道多以开封为中心向河南各地及周边省区辐射 ,为中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时期 ,中原地区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增长 ,商业都市愈加繁荣 ,商业城镇不断兴起 ,集市贸易渐趋活跃 ,各地商贾纷纷前来进行交易。这其中 ,商道的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 ,中原地区的许多城镇分布在商路沿线 ,按其类型可划分为水陆兼备型、陆路型和水路型 ,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便捷的水陆交通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原商路 商品经济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发展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民服 王新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5-13,共9页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手工业生产领域,棉纺织业、矿冶业等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从总体看,其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手工业生产领域,棉纺织业、矿冶业等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从总体看,其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镇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批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城市,城镇经济日渐发达,各地城乡集市贸易蓬勃发展,国内其他省区的商贾亦纷纷前来中原,从事经营活动,促进了中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作用下,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在不断改变,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中后期 中原地区 商品经济 城镇经济
下载PDF
试论明初的人口政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民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4,共6页
明初的人口政策,是在历经元末战乱后社会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制定的,处处体现出“农为国本”和“休养生息”的时代特色。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增殖人口、实行移民、释放奴婢、限制僧道数量、养老助残、同姓不婚等。由于推行积极的人口政... 明初的人口政策,是在历经元末战乱后社会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制定的,处处体现出“农为国本”和“休养生息”的时代特色。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增殖人口、实行移民、释放奴婢、限制僧道数量、养老助残、同姓不婚等。由于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和耕地面积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人口政策 成效
下载PDF
试论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民服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明王朝建立后,为控制人口、掌握土地、巩固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登籍工作,逐步建立起户籍和管理制度。具体做法主要有:开展户口调查、推行户帖制度、制定赋役黄册、划分黄册种类、建立里甲制度、发挥里甲作用等。明代的人口管理... 明王朝建立后,为控制人口、掌握土地、巩固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登籍工作,逐步建立起户籍和管理制度。具体做法主要有:开展户口调查、推行户帖制度、制定赋役黄册、划分黄册种类、建立里甲制度、发挥里甲作用等。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和自然经济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特征,同时这套管理制度又具有由严到宽、由紧到松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口调查 赋役黄册 里甲
下载PDF
明前期中原经济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民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68-74,共7页
明建国之初,在中原地区明政府为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封建统治,推行了重农务本和与民休息政策。同时采取了诸如建立里甲制度、推行垦荒、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和发展工商业等政策,使明前期中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土地均有明显增加... 明建国之初,在中原地区明政府为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封建统治,推行了重农务本和与民休息政策。同时采取了诸如建立里甲制度、推行垦荒、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和发展工商业等政策,使明前期中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土地均有明显增加,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手工业生产也有较大发展,商业呈现出初步繁盛的景象,成为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前期 中原经济 恢复 发展
下载PDF
南阳地区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民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9-90,88,共3页
一、南阳地区沿革简史 南阳地区,位于豫西南,辖13个市县,地处古代中原的南部,居伏牛山、汉水之阳,故名南阳。“南召猿人”即在白河上游生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丹江两岸,六、七千年前为人类活动中心地区之一。禹定九州,本区属豫州,... 一、南阳地区沿革简史 南阳地区,位于豫西南,辖13个市县,地处古代中原的南部,居伏牛山、汉水之阳,故名南阳。“南召猿人”即在白河上游生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丹江两岸,六、七千年前为人类活动中心地区之一。禹定九州,本区属豫州,殷商为申、谢、吕、邓奴隶主领地。周为邓、唐、申、吕、淅等诸侯国,战国属楚、韩。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南阳市)。汉辖境于当今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县间和大洪山以北应山县、陨县间,以后渐小。魏晋南北朝时南北常交战于此。隋初废,唐又改为南阳郡,为荆、襄和关、洛地区交通孔道。元代置南阳府,领五州(汝、嵩二州已不在今境)。明、清沿用南阳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市 南阳地区 公元 河南省 行政督察专员 内乡县 历史沿革 汝阳 解放后 邓州
下载PDF
商代仲丁迁隞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民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6,共3页
本文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从历史地理和黄河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商代仲丁时期将国都由亳迁至(?)的史实。作者认为,要对“隞都”位置作出正确结论,必须研究以下几点:第一,应把敖山真面目复原到仲丁在“敖山”建都时期;第二,应把黄河自孟津至... 本文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从历史地理和黄河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商代仲丁时期将国都由亳迁至(?)的史实。作者认为,要对“隞都”位置作出正确结论,必须研究以下几点:第一,应把敖山真面目复原到仲丁在“敖山”建都时期;第二,应把黄河自孟津至郑州段的流势,复原到仲丁迁隞的建都时期;第三,应从地理位置上来辩证“隞都”与“亳都”之地望;第四,应从商代迁都的地理境域与水患侵袭的关系去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Ao都 黄河 地理位置
下载PDF
清嘉庆时期环渤海地区粮食贸易数量估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民服 李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29,共7页
嘉庆时期环渤海地区是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粮食贸易对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粮贸活动中主要是由奉天省向直隶、山东两省输送,其商品粮是指粮食产出后经过市场与货币进行交换的那部分粮食,包括中长... 嘉庆时期环渤海地区是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粮食贸易对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粮贸活动中主要是由奉天省向直隶、山东两省输送,其商品粮是指粮食产出后经过市场与货币进行交换的那部分粮食,包括中长途贸易粮石,同时也包括农民在自家门口集市上交易的粮石。奉天省粮食向直隶、山东两省沿海州府的输送,具有商品粮贸易的性质,且数额较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在逐渐发生变化,粮食商品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粮贸数量 粮石
下载PDF
明代人口分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民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3,共7页
明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域上看,明代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从时间上看,明代前、中、后期各地区人口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明代人口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城镇的发展、劳动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以... 明代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域上看,明代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从时间上看,明代前、中、后期各地区人口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明代人口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城镇的发展、劳动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局部地区人口过剩和资源紧张等方面均产生了极大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
下载PDF
《呻吟语》:吕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民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 吕坤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任职。《呻吟语》是其众多著述中的一种,旨在探讨人生哲理。该书共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卷,涉及宇宙、自然、人性、命运、修身、治学、品德、治道、人情、物理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充满智慧之光。在该书中,吕坤提出民是国之根本,是国家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民重于君,应体察民众的冷暖疾苦,减轻民众负担。这种民本主义观点,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吕坤不仅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还努力将之付诸施政之中,以收一时之成效。这在明王朝国势衰微、大厦将倾的时代背景下,尤为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坤 《呻吟语》 精神文化遗产
下载PDF
清代中原商路与城镇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民服 张鹏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25-29,共5页
清代中原地区水陆交通发达,当时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可以通往全省各地和周边重要都市。由于南北、东西交通的要道、商路也多经过河南,因此中原地区客商云集,不仅使开封、洛阳等大城市以及交通沿线的中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 清代中原地区水陆交通发达,当时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可以通往全省各地和周边重要都市。由于南北、东西交通的要道、商路也多经过河南,因此中原地区客商云集,不仅使开封、洛阳等大城市以及交通沿线的中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为中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路 商业 城镇 集市
下载PDF
明代国家会计运作方法
18
作者 张民服 董海立 薛志芬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关键词 会计凭证 会计报告 明政府 国家的经济情况 勘合制度 《明会典》 经济管理 国家会计制度 布政使司 经济运作
下载PDF
明清徽商与晋商之比较研究——从历史地理看其相同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民服 谭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历史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同样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也应当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二者相同的历史地理环境的比较即... 历史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同样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也应当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二者相同的历史地理环境的比较即地少人多,扼商路咽喉可以看出正因为此才促使两大商帮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从商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比较研究 历史地理 徽商 晋商
下载PDF
对明代人口问题的几点再认识
20
作者 张民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3-196,共4页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一,明代的家庭人口数量规模,主要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明代鼓励增殖人口政策的实施情况、移民政策的作用、地区间自然条件的差异、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一,明代的家庭人口数量规模,主要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明代鼓励增殖人口政策的实施情况、移民政策的作用、地区间自然条件的差异、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其二,明成祖永乐年间的人口数字,或激增,或骤减,令学界十分关注。一是有的数字为研究明代人口总额提供了必要参考,二是有的数字表明明代家庭人口趋向于小型化。有的学者对永乐年间人口骤减原因的分析,结论并不恰当。通过与洪武、建文朝人口的对比,可以认为永乐元年的户口数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家庭人口数量 人口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