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探针合成与可视化检测三硝基苯酚综合实验开发
1
作者 吕成伟 张治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根据待测物2,4,6-三硝基苯酚(TNP)的性质,以香豆素为荧光团、噻二唑为识别基团,调整共轭体系和电子流向,设计具有绿色荧光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实现特异性检测与可视化识别。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学学科的内在联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 根据待测物2,4,6-三硝基苯酚(TNP)的性质,以香豆素为荧光团、噻二唑为识别基团,调整共轭体系和电子流向,设计具有绿色荧光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实现特异性检测与可视化识别。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学学科的内在联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领域发展。设置智能手机检测模块,将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接,拉近学生与科学研究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荧光探针 2 4 6-三硝基苯酚 可视化检测 智能手机识别
下载PDF
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治广 李英俊 +1 位作者 孙淑琴 于世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文章结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施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本科生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_S6.1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治广 冯英 +3 位作者 徐衍刚 赖爱京 向阳 蒋志英 《内陆地震》 2013年第4期319-327,共9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 S6.1地震的前兆数据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阿合奇地震台地倾斜仪、乌什地震台水管倾斜仪、钻孔应变仪及其辅助测项钻孔水位、静水位仪和体应变辅助测项钻孔水位出现了...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 S6.1地震的前兆数据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阿合奇地震台地倾斜仪、乌什地震台水管倾斜仪、钻孔应变仪及其辅助测项钻孔水位、静水位仪和体应变辅助测项钻孔水位出现了准同步的明显短临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数据的加速变化、反向变化、固体潮形态的畸变,并且水管倾斜仪出现了快速南倾变化的趋势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分析 数字化形变资料
下载PDF
新疆阿合奇台地倾斜仪映震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治广 高歌 +1 位作者 滕海涛 徐衍刚 《内陆地震》 2016年第4期323-329,共7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对阿合奇地震台地倾斜仪数字化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距离台站300 km以内的MS5.0以上地震发生前,地倾斜仪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研究结果表明:阿合奇地震台数字化地倾斜仪观测数据映震效果明显,异...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对阿合奇地震台地倾斜仪数字化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距离台站300 km以内的MS5.0以上地震发生前,地倾斜仪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前兆异常。研究结果表明:阿合奇地震台数字化地倾斜仪观测数据映震效果明显,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倾斜的反向变化、速率变化、固体潮形态畸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震特征 前兆异常 地倾斜仪 数据分析
下载PDF
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1 位作者 王在华 徐衍刚 《内陆地震》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9月19日在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交汇部位、塔里木盆地内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9月19日在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交汇部位、塔里木盆地内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10月7日异常幅值和面积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变弱,2016年10月22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33天。异常结束后,分别于11月25日和12月20日发生阿克陶M_S6.7和且末M_S5.8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阿克陶Ms6.7 且末Ms 5.8
下载PDF
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噁二唑衍生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治广 靳焜 +1 位作者 李丽娜 李英俊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0-597,共8页
在无水乙醇和KOH存在下,将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1)与CS2反应,合成出了中间体5-(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2-巯基-1,3,4-噁二唑(2),此中间体再与氯乙酰苯胺反应,得到一种新化合物-N-苯基-2-[5-(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 在无水乙醇和KOH存在下,将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1)与CS2反应,合成出了中间体5-(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2-巯基-1,3,4-噁二唑(2),此中间体再与氯乙酰苯胺反应,得到一种新化合物-N-苯基-2-[5-(2-苯氧甲基苯并咪唑-1-亚甲基)-1,3,4-噁二唑-2-硫基]乙酰胺(3).采用元素分析、IR及NMR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3的结构,并利用2DNMR技术对其trans和cis两种异构体的1 H和13 C NMR谱带进行了全归属,给出了相应的偶合常数J值以及异构体所占的比例.实验表明,新化合物3在DMSO中存在着trans和cis两种异构体的互变,并且trans异构体占主导,含量为64.5%,而cis异构体的含量为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结构解析 互变异构 苯并咪唑 1 3 4-噁二唑
下载PDF
2014年7月9日麦盖提M_S5.1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治广 高歌 +1 位作者 滕海涛 邢喜民 《内陆地震》 2018年第1期12-23,共12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和矢量合成法,研究2014年7月9日麦盖提M_S5.1地震的前兆异常特征,并对其异常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300 km范围内的南天山西段与和田地区共8套前兆仪器出现群体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和矢量合成法,研究2014年7月9日麦盖提M_S5.1地震的前兆异常特征,并对其异常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300 km范围内的南天山西段与和田地区共8套前兆仪器出现群体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的速率快速变化、反向变化、年变畸变等。最后,对异常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内部发生5级以上地震对新疆及周边后续强震的指示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分析 时空分析 数字化观测资料
下载PDF
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1 位作者 王在华 徐衍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86,共9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8月12日在嘉黎—察隅断裂带、怒江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开始出现亮温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6年8月12日在嘉黎—察隅断裂带、怒江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开始出现亮温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9月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6年9月21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近40天。异常结束后,分别于9月23日和10月17日在异常区域内发生理塘M_S5.1和杂多M_S6.2地震。两次地震震中区域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恢复正常背景值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理塘Ms5 1地震 杂多Ms6 2地震
下载PDF
2017年8月9日精河M_S6.6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治广 张璇 +1 位作者 张元生 王在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精河M_S6.6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7年7月12日在北天山地震带中、东部和阿尔泰地震带中部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精河M_S6.6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时空演化特征为2017年7月12日在北天山地震带中、东部和阿尔泰地震带中部开始出现相对功率谱高值聚集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27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7年8月14日后基本恢复正常,异常持续大约1个月,8月9日在异常区域边缘发生精河M_S6.6地震。地震震中所在的北天山地震带平均相对功率谱值时序变化特征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平均相对功率谱由最大值恢复至正常背景值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精河MS6.6地震
下载PDF
2011年8月11日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治广 徐衍刚 +1 位作者 高歌 刘建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第4期80-87,共8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和矢量合成法,对距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6个地震台11套仪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特征,以便对未来该区域地震预测提供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有3个地震台6套仪器出现不...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和矢量合成法,对距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6个地震台11套仪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特征,以便对未来该区域地震预测提供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有3个地震台6套仪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趋势异常1项,中期异常5项,短临异常7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分析 短临异常 数字化资料 高频畸变
下载PDF
2015年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治广 张元生 王在华 《高原地震》 2019年第A01期33-39,共7页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3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5年8月28日后基本恢复正常。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发生在异常持续增强的过程中,震中位于异常区域边缘的西昆仑断裂带。震中区域相对功率谱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相对功率谱幅值增大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亮温异常 地震前兆 皮山Ms6.5地震
下载PDF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地震定点前兆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治广 高歌 +1 位作者 徐衍刚 高丽娟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8期92-92,共1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s6.5地震的定点前兆数据异常特征,以便为未来该区域的地震预测提供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400km范围内共计5个台站8套仪器10个测项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其中,趋势异...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s6.5地震的定点前兆数据异常特征,以便为未来该区域的地震预测提供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400km范围内共计5个台站8套仪器10个测项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其中,趋势异常3项,中期异常4项,短临异常5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异常分析 地震发生 定点 新疆 形态分析法 异常特征 前兆数据 判定依据
下载PDF
新疆阿瓦提电磁扰动仪前兆异常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治广 高歌 +1 位作者 邢喜民 高丽娟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76-77,共2页
地震电磁扰动观测即通常所说的电磁波观测,作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的较好方法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广泛重视。阿瓦提电磁扰动仪型号为GS-2000-DC,架设于2011年10月,采用井下安装方式以减少地面人为因素影响与气象因素的干扰。... 地震电磁扰动观测即通常所说的电磁波观测,作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的较好方法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广泛重视。阿瓦提电磁扰动仪型号为GS-2000-DC,架设于2011年10月,采用井下安装方式以减少地面人为因素影响与气象因素的干扰。电磁扰动仪可以获得清晰的地下电磁扰动信息,用于记录地震孕育过程中能量聚集与释放产生的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等情况,进行临震预报。阿瓦提电磁扰动仪3个通道数据整体上均表现为“夏高冬低”的年度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第1通道和第2通道在每年的12月底至次年2月初完成冬季转向,每年7月底至8月初完成夏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扰动 前兆异常特征 地震短临异常 新疆 电磁辐射异常 地震孕育过程 电磁波观测 通道数
下载PDF
2020年1月16日库车M_(S)5.6地震前兆异常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治广 钱才 +1 位作者 邢喜民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 《内陆地震》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20年1月16日库车M_(S)5.6地震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了7项前兆异常变化,其中背景异常2项,中短期异常5项,背景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数据发生趋势转...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20年1月16日库车M_(S)5.6地震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了7项前兆异常变化,其中背景异常2项,中短期异常5项,背景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数据发生趋势转折变化,中短期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年变幅度的改变、倾斜方向改变和速率的快速变化等。最后,对异常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异常项主要位于震中距为225 km的库尔勒地震台,对应中短期异常数量在2019年12月以后达到峰值5项,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阶段。通过对库车M_(S)5.6地震震前前兆异常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该区域未来的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异常分析 数字化观测资料 库车M_(S)5.6地震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组织STAT3和血清STAT3 mRNA,IL-12p40,IL-13Rα2水平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董彦清 牛会忠 +4 位作者 张鹏举 任慧 陈盼 张治广 牛波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5-40,46,共7页
目的探究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患儿组织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血清STAT3 mRNA,IL-12p40及IL-13Rα2水平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 目的探究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患儿组织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血清STAT3 mRNA,IL-12p40及IL-13Rα2水平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中切除的100例肠闭锁病变组织、正常肠管组织及术前血清样本,根据Grosfeld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Ⅰ型39例,Ⅱ型22例,Ⅲ型30例和Ⅳ型9例。根据术后6个月的恢复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78)和预后不良组(n=22);并选取93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TAT3在组织中阳性表达及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血清中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血清STAT3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预后的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水平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TAT3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先天性肠闭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显著高于正常肠管组织(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62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AT3在先天性肠闭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1.59±0.21)显著高于正常肠管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81±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67,P<0.05)。qPCR法结果显示先天性肠闭锁组患儿血清STAT3 mRNA(2.13±0.56),IL-12p40(0.89±0.13ng/ml)以及IL-13Rα2(6.42±1.86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6±0.11,0.37±0.08ng/ml,1.35±0.4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01,33.170,25.708,均P<0.05)。随着患儿分型的增加,STAT3 mRNA及IL-12p40,IL-13Rα2水平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666,160.300,25.82,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血清STAT3 mRNA与炎症因子IL-12p40,IL-13Rα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496,0.564,均P<0.001)。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预后不良组血清STAT3 mRNA(3.01±0.7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88±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1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AT3 mRNA,IL-12p40,IL-13Rα2水平以及低出生质量均是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可知血清STAT3评估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2%,88.46%,当血清STAT3 mRNA水平高于2.47时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几率较高。结论STAT3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血清STAT3对患儿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
16
作者 王国辉 王赞 +4 位作者 邢扩 牛波波 臧艳秋 张治广 牛会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20-922,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外科干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等,这些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外科手术治疗仍...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外科干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等,这些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最佳治疗手段,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而吻合口瘘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8.0%[1-2],一经确诊大多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3]。因此对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如何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近4年经治212例巨结肠根治术后发生的12例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总结巨结肠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旨在提高巨结肠手术成功率,减少巨结肠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巨结肠根治术 吻合口瘘 回肠末端造瘘 营养干预 防治
下载PDF
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17
作者 张治广 张丽峰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157-158,共2页
为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地震前兆观测研究,并对地震预测进行探索。自前苏联科学家Gorny等人(1988)发现1984年加兹利地震震前卫星热红外辐射值异常后,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地... 为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地震前兆观测研究,并对地震预测进行探索。自前苏联科学家Gorny等人(1988)发现1984年加兹利地震震前卫星热红外辐射值异常后,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地震学界和遥感学界共同关心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观测 热红外异常 红外亮温 热红外辐射 灾害损失 研究人员 地震预测 科学家
下载PDF
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 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4
18
作者 李英俊 孙淑琴 +2 位作者 于世钧 安悦 张治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3期121-124,147,共5页
开放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开放实验室的内涵、模式、必要性、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中的作用、开放实验室的成效及保障。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新疆柯坪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
19
作者 张治广 钱才 +1 位作者 饶文 徐衍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151-153,共3页
1研究背景地电阻率是进行中短期地震预测的有效观测手段,其观测物理量是测区地下探测范围内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其变化主要反映构造应力作用下因测区介质变形而诱发微裂隙活动所引起的电阻率变化(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10)。影响介... 1研究背景地电阻率是进行中短期地震预测的有效观测手段,其观测物理量是测区地下探测范围内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其变化主要反映构造应力作用下因测区介质变形而诱发微裂隙活动所引起的电阻率变化(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10)。影响介质电阻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介质岩土成分、孔隙度、温度、裂隙走向及裂隙率、流体饱和度和流体矿化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柯坪地震台 变化特征 降水干扰
下载PDF
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英俊 张治广 +3 位作者 靳焜 彭勤纪 丁万刚 刘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4-840,共7页
在超声波辐射下,以PEG-400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用芳胺与双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出了15种新的结构不对称的双酰基硫脲类化合物(6和6')和9种新的分子中含酰胺基团的单酰基硫脲类化合物(7和7').利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A... 在超声波辐射下,以PEG-400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用芳胺与双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出了15种新的结构不对称的双酰基硫脲类化合物(6和6')和9种新的分子中含酰胺基团的单酰基硫脲类化合物(7和7').利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APT,1DNOE及2DNMR技术确定了所合成化合物6和6'及7和7'的结构,并对它们NMR谱中低场C,H进行了归属.杀菌、杀虫和除草活性筛选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测试化合物对瓜炭疽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6e抑制率最高,达到62.4%;目标化合物7a对黄瓜白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胺氧化酶活性测定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浓度在1×10-3mol·L-1时目标化合物6'c和6'd的抑制活性较强,明显高于其它化合物.目标化合物没有抗惊厥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硫脲 合成 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