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类的现实主义——君特·格拉斯写作风格面面观
1
作者 张辛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31,共9页
德国战后重要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写作风格颇难界定。他热衷于使用互文手法,似乎跟上了后现代潮流;他的作品怪诞离奇、晦涩难懂,继承了表现主义的衣钵;他的作品中不乏童话套语、童话形象和神奇色彩,颇具浪漫派遗风。然而归根结底,格... 德国战后重要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写作风格颇难界定。他热衷于使用互文手法,似乎跟上了后现代潮流;他的作品怪诞离奇、晦涩难懂,继承了表现主义的衣钵;他的作品中不乏童话套语、童话形象和神奇色彩,颇具浪漫派遗风。然而归根结底,格拉斯是个另类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绝非刻意追求矫揉花哨的形式与语言,而是寻求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通过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用夸张、想象和文学游戏等复杂的文学手法深刻地表现现实、批评现实,担负起作家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特·格拉斯 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 怪诞 互文性
下载PDF
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怪诞风格
2
作者 张辛仪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12期210-212,共3页
怪诞既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也令其晦涩难懂。文章以格拉斯的几部代表作为例,对格拉斯小说中怪诞的体现形式进行分析梳理,并对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以探寻格拉斯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
关键词 君特·格拉斯 怪诞 互文性
下载PDF
被误读的转折小说——从互文性看G.格拉斯的《说来话长》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辛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8,共5页
君特·格拉斯的长篇转折小说《说来话长》被许多西德评论家误认为缺乏艺术性,只是简单地反对德国统一,其实作者运用了互文性技巧,实现了人物、体裁、历史与现实的互文,把现实加以历史化,把过去加以现实化,使小说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君特·格拉斯的长篇转折小说《说来话长》被许多西德评论家误认为缺乏艺术性,只是简单地反对德国统一,其实作者运用了互文性技巧,实现了人物、体裁、历史与现实的互文,把现实加以历史化,把过去加以现实化,使小说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该书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反映了德国快速、类似兼并的“统而不一”所存在的问题,暗示德国统一应该走“第三条道路”和邦联制,以求获得真正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互文性 君特·格拉斯 长篇 误读 转折 人物 应该 历史与现实 反映
原文传递
严肃的游戏——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互文性特色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辛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6,共9页
互文性手法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它决定了作品复杂而独特的结构,使叙述具有开放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影响着作品的思想表达,也是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从格拉斯的处女作《铁皮鼓》,到《比目鱼》、《相聚在特尔格特》、... 互文性手法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它决定了作品复杂而独特的结构,使叙述具有开放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影响着作品的思想表达,也是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从格拉斯的处女作《铁皮鼓》,到《比目鱼》、《相聚在特尔格特》、《母鼠》以及两德统一后出版的《说来话长》等小说中,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互文性形式:既有与童话、神话、流浪汉小说、教育小说、历史小说等文学体裁的互文关系,也有对单个文本的指涉,如冯塔纳的小说、《圣经》、格林童话、神话以及格拉斯自己的小说等。格拉斯别具匠心地运用互文性手法,既从前文本中获取意义,又对前文本中的意义进行改变,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在格拉斯的小说中,互文性与历史与记忆这两个关键词形影不离,是格拉斯用来再现历史、重现过往的重要方法,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同时,互文性也是造就格拉斯小说怪诞风格的一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特·格拉斯 互文性 记忆 怪诞
原文传递
小叙事和大意象——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饮食世界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辛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格拉斯在其作品中赋予了饮食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将其当作一面三棱镜,折射出饮食和叙事、历史、权力、文明、女性、生活意义等众多内容之间隐匿、复杂而有趣的关联。饮食既体现了作为感官享受的最直接的生活意义,同时也被打上了文化和宗... 格拉斯在其作品中赋予了饮食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将其当作一面三棱镜,折射出饮食和叙事、历史、权力、文明、女性、生活意义等众多内容之间隐匿、复杂而有趣的关联。饮食既体现了作为感官享受的最直接的生活意义,同时也被打上了文化和宗教烙印,既代表着缓慢、温暖、安全感、沟通和口头叙事,也能成为死亡与灾难的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 饮食 叙事 历史 妇女
原文传递
批评家之死——德语文学教皇赖希·拉尼茨基与一个时代的逝去
6
作者 张辛仪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
2013年9月18日,被称为德语文学教皇的德国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MarcelReich.Ranicki)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他生前声称不害怕死亡,死亡带给他的唯一遗憾就是不能看第二天的报纸了。对于德语文学文化界乃至德... 2013年9月18日,被称为德语文学教皇的德国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MarcelReich.Ranicki)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他生前声称不害怕死亡,死亡带给他的唯一遗憾就是不能看第二天的报纸了。对于德语文学文化界乃至德语国家,他的逝世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德奥瑞三国的各类媒体都对拉尼茨基表达了深切的追忆和哀悼,其中包括知名报刊杂志《明镜》《焦点》《南德意志报》《时代报》《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文学 教皇 批评家 文学评论家 《世界报》 《时代报》 法兰克福 《焦点》
原文传递
《格林兄弟的词语》——君特·格拉斯的爱之宣言和人生小结
7
作者 张辛仪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1年第4期24-25,共2页
语言和文字也许是每个作家内心的港湾,赋予他们安全感和力量。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对德语语言文字的挚爱毋庸置疑,其几十年来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便是足证,
关键词 格拉斯 格林兄弟 人生 宣言 词语 语言文字 诺贝尔文学奖 著名作家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初德语文学综述
8
作者 齐快鸽 张辛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7-173,共7页
1990年德语文学综述 1990年的德语文学继承了八十年代探讨世界毁灭这一主题,许多作品充满了世界末日的气氛,并且大多具有后现代的创作特征:打破传统叙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情节含混、随意,更具游戏色彩;反常、变态以及畸形的人物成为许... 1990年德语文学综述 1990年的德语文学继承了八十年代探讨世界毁灭这一主题,许多作品充满了世界末日的气氛,并且大多具有后现代的创作特征:打破传统叙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情节含混、随意,更具游戏色彩;反常、变态以及畸形的人物成为许多作家表现的对象.这些人物往往深感孤独失落、彷惶恐惧.散文集如库尔特·埃布林的<好好吻我一次>、君特·艾希贝格尔的<混声合唱>和君特·格拉斯的<死木>,短篇小说集如乌尔苏拉·克雷希尔的<闪电的朋友>,长篇小说如赫尔曼·金德尔的<波西米亚姐妹>、丹特·安德列亚·弗兰策蒂的<天使在埃克塞尔西奥饭店的集会>和格特·海登赖希的<彼勒或死寂>等等都表现了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文学 人物 世界末日 天使 短篇小说集 散文集 君特·格拉斯 赫尔曼 混声合唱 十年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中期德语文学综述
9
作者 方厚升 张辛仪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6,共7页
1993年德语文学综述 文学评论家布洛克来访,告诉我们箱子是一个伟大的题材.大家都在收拾行李、上路、去远方、飞到国外、想逃亡、申请避难、讲述惊险万分的故事.比如路赫特汉特出版社就以<热带箱子>为题出版了"有关同性恋的... 1993年德语文学综述 文学评论家布洛克来访,告诉我们箱子是一个伟大的题材.大家都在收拾行李、上路、去远方、飞到国外、想逃亡、申请避难、讲述惊险万分的故事.比如路赫特汉特出版社就以<热带箱子>为题出版了"有关同性恋的、充满诱惑的、狂热的、危险的丛林故事",海纳出版社的<两个充满渴望的箱子>,讲的是<发人深省的故事和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德语文学 文学评论家 逃亡 讲述 题材 布洛克 十年 同性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