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因素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4
1
作者 张道培 闫福岭 +2 位作者 徐海清 袁宝玉 朱奕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死亡率...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死亡率。结果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SAP发生率为40.8%,其中的55.4%为早发性肺炎;有卒中病史、呛咳症状、APACHEⅡ评分≥20分及脑干/小脑卒中的患者,早发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有心影增大、肺部疾病、昏迷及呛咳症状的患者,晚发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痰培养检出的菌株中以真菌最多,占42.5%,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占34.2%,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23.3%,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SAP的患者死亡率高达32.1%。结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SAP发生率高,真菌感染率高,死亡率高;多发生在住院后的72 h内;早发性与晚发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2 位作者 张洪涛 付胜奇 嵇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37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头颅MRA或CTA及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37例患者中,基底动脉弯曲者64... 目的研究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37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头颅MRA或CTA及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37例患者中,基底动脉弯曲者64例(27.0%),基底动脉无弯曲者173例(73.0%)。基底动脉弯曲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基底动脉无弯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动脉弯曲患者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史、冠心病、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基底动脉延长和椎动脉优势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基底动脉无弯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延长(OR=21.56,95%CI:6.74~18.24,P=0.001)和椎动脉优势(OR=36.34,95%CI:6.98~24.38,P〈0.001)是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论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较高。基底动脉延长和椎动脉优势是眩晕患者发生基底动脉弯曲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基底动脉弯曲 危险因素 基底动脉延长 椎动脉优势
下载PDF
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道培 许予明 +1 位作者 张洪涛 张淑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脑梗死部位将19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大脑半球梗死组(128例)和脑干梗死组(65例),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合并症、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度、基底动...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脑梗死部位将19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大脑半球梗死组(128例)和脑干梗死组(65例),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合并症、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度、基底动脉弯曲分级、椎动脉优势的比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干梗死危险因素。结果与大脑半球梗死组比较,脑干梗死组年龄明显降低,吸烟、合并糖尿病的比率明显增高,血低密度脂蛋白及HbA1c水平明显增高(P<0.05~0.01);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率、基底动脉弯曲≥2级率及椎动脉优势比率明显增高(P<0.05~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伴有糖尿病(OR=4.018,95%CI:1.796~8.992;P=0.0006)、基底动脉狭窄(OR=1.003,95%CI:1.018~1.048;P<0.0001)和基底动脉弯曲≥2级(OR=1.377,95%CI:1.008~1.059;P=0.0087)与脑干梗死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伴有糖尿病、基底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弯曲度是脑干梗死的重要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基底动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底动脉发育不全在脑桥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道培 许予明 +1 位作者 张洪涛 张淑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8例,根据诊断分为BAH组27例和无BAH组301例。其中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79例,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评估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8例,根据诊断分为BAH组27例和无BAH组301例。其中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79例,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评估基底动脉直径(BAH定义为直径<2 mm)、椎动脉V4段发育不全(V4AH)及胚胎大脑后动脉(FTP)情况。结果 BAH组后循环梗死、动脉发育不全(单侧V4AH、双侧V4AH、单侧FTP、双侧FTP、双侧V4AH和FTP)比例明显高于无BAH组(P<0.01)。79例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BAH 24例(30.4%),其中脑桥穿支动脉梗死15例(62.5%),后循环其他部位穿支动脉梗死9例(37.5%)。在脑桥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合并BAH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BAH的比例(62.5%vs 12.7%,P<0.01)。结论 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些患者多合并V4AH和F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变化对卒中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道培 闫福岭 +4 位作者 徐海清 朱奕昕 袁宝玉 尹琰 卢航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卒中相关性感染(SA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发病24h内收入NICU的急性卒中患者53例,记录其入院第1、2和3天的NIHSS评分;以同期神经内科普...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卒中相关性感染(SA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发病24h内收入NICU的急性卒中患者53例,记录其入院第1、2和3天的NIHSS评分;以同期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头晕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后1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卒中患者分为感染组24例和非感染组2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入院第1、2、4、6和14天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HLA-DR表达对SAI的预测价值。结果卒中组入院第1天HLA-DR表达即下降,之后逐渐上升,至第14天仍低于对照组(P<0.001)。卒中组中的感染组患者病后第4天HLA-DR降至最低,为(49±16)%,之后逐渐上升,第14天上升至(60±21)%,仍低于卒中组中的非感染组的(77±9)%(P=0.004);非感染组病后第2天HLA-DR亦降至最低(58±17)%,之后逐渐上升,第14天上升至(77±9)%。以第2天单核细胞HLA-DR表达低于57%为临界点,其对卒中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敏感性83%,特异性83%,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01)。卒中组入院第1天和第2天NIHSS评分与相同时间点HLA-DR表达均呈负相关(第1天:r=-0.442,P=0.001;第2天:r=-0.424,P=0.002)。结论卒中患者急性期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HLA-DR表达的下降对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单核细胞 HLA-DR抗原 感染 预测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及脑干诱发电位不同特点的桥臂梗死三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道培 禹萌 +3 位作者 张洪涛 尹所 付胜奇 张淑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9-492,共4页
患者1男,65岁,因眩晕、耳聋、行走不稳6 d,加重6 h于2015年9月8日收入郑州人民医院。入院前6 d,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眩晕、耳聋、行走不稳、言语不利,当地医院以"脑梗死"收住院,治疗2 d症状好转出院(具体药物不详)。入院前6 h,患者... 患者1男,65岁,因眩晕、耳聋、行走不稳6 d,加重6 h于2015年9月8日收入郑州人民医院。入院前6 d,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眩晕、耳聋、行走不稳、言语不利,当地医院以"脑梗死"收住院,治疗2 d症状好转出院(具体药物不详)。入院前6 h,患者于安静状态下,上述症状突然加重,不能自行行走且向右侧偏斜,伴头痛、右手持物不稳,以"脑血管意外"收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缺血性卒中 桥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道培 朱奕昕 闫福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归纳NICU中1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昏迷、高热、肺部疾病、房颤/心脏...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归纳NICU中13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昏迷、高热、肺部疾病、房颤/心脏扩大、卒中史、机械通气、脑中线移位、入院时血糖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鼻饲管和导尿管及合并肺部感染在死亡组和生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机械通气以及有房颤/心脏扩大者与急性脑卒中死亡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机械通气及合并房颤/心脏扩大是NICU中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2 位作者 张洪涛 付胜奇 嵇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了解椎动脉优势导致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头部MR血管成像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以非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了解椎动脉优势导致眩晕的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头部MR血管成像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以非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病史具有可比性。对患者眩晕程度进行分级和BAEP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基底动脉情况、BAEP的变化及其与椎动脉优势的关系。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比较,①椎动脉优势和非优势两组比较,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60.0%(21/35),高于非优势组的34.5%(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5,P<0.05;基底动脉弯曲度中位数为3.67mm,大于非优势组的1.7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椎动脉优势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均长于非优势组(P<0.01),其中Ⅲ波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椎动脉优势组Ⅲ~Ⅴ、Ⅰ~Ⅴ峰潜伏期均长于非优势组(P<0.05),而Ⅰ~Ⅲ峰间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组(Ⅲ~Ⅴ)/(Ⅰ~Ⅲ)比值大于非优势组(P<0.05)。③椎动脉优势患者眩晕程度级别(3.2±1.0)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2.2±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优势眩晕程度等级与BAEP各主要异常指标之间有相关性,其中与Ⅲ~Ⅴ/Ⅰ~Ⅲ相关性最显著(r=0.617,P=0.013)。结论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BAEP异常发生率较高、眩晕程度级别高。椎动脉优势与BAEP异常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椎动脉优势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张洪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 IND)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oCA评分将120例VC IND患者分为两组,22-26分为A组,18-21分为B组。另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听觉ERP-P300检...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 IND)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oCA评分将120例VC IND患者分为两组,22-26分为A组,18-21分为B组。另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听觉ERP-P300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P300潜伏期、N200-P300波间期延长,P300波幅减低;B组N200、P300潜伏期,P200-N200、N200-P300波间期明显延长,P300波幅减低(P〈0.05或〈0.01)。VC IND患者N200、P300潜伏期与性别无关,与MoCA分数呈负相关(r=-4.140、-0.895,P均〈0.01),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9,P=0.000)。结论 VC IND患者的ERP-P300特点为P300潜伏期、N200-P300波间期延长,P300波幅减低;ERP-P300对VC IND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障碍 血管性 诱发电位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血浆Lp-PLA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1 位作者 张洪涛 付胜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IN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的影响。方法对80例VCIND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步长脑心通胶囊(3粒,3次/d)连续3个月,对...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CIN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的影响。方法对80例VCIND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步长脑心通胶囊(3粒,3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服用尼莫同(30 mg,3次/d)连续3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Lp-PLA2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脑心通治疗组和尼莫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浆Lp-PLA2活性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服药3个月后,脑心通治疗组血浆Lp-PLA2活性显著低于尼莫同对照组(P<0.05)。结论 VCIND患者血浆Lp-PLA2活性升高;步长脑心通胶囊能降低VCIND患者血浆Lp-PLA2活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胶囊 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患者 血浆 活性水 对照组 治疗组 尼莫同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患者治疗 平均高 升高 结果 检测 服药 方法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基底动脉连接部脑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道培 张淑玲 张洪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基底动脉连接部位脑桥和小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范围的梗死患者91例(梗死组),分析影像学资料,包括梗死侧别、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和它们的方向性关系,另选健康...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基底动脉连接部位脑桥和小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范围的梗死患者91例(梗死组),分析影像学资料,包括梗死侧别、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和它们的方向性关系,另选健康体检者83例(对照组)。多因素分析基底动脉弯曲的预测因素。结果梗死组椎动脉优势常发生于左侧(P<0.01)。76例患者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呈反方向(P<0.01)。脑桥梗死发生于基底动脉弯曲的对侧,小脑后下动脉梗死发生于非优势椎动脉侧(P<0.01)。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基底动脉弯曲方向、基底动脉弯曲分级及右侧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椎动脉直径是预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惟一预测因素(OR=2.70,95%CI:1.22~5.98)。结论椎动脉流速不对称是基底动脉弯曲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这增加椎基底动脉连接部的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椎动脉 脑梗死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道培 闫福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2,共3页
脑卒中是较常见的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免疫细胞在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卒中后也存在周围免疫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Meisel等称之为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stroke—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sy... 脑卒中是较常见的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免疫细胞在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卒中后也存在周围免疫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Meisel等称之为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stroke—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syndrome,SIDS)。研究表明,SIDS的发生机制与脯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关系密切,本文综述SIDS概念的由来及其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抑制综合征 免疫细胞 过度激活 脑卒中 神经损伤性疾病 细胞免疫功能 病理生理过程
下载PDF
论外感眩晕
13
作者 李丹 张道培 +2 位作者 杨克勤 王永涛 张怀亮 《中医研究》 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
外感眩晕指眩晕由感受外邪引起,多伴有表证,或在眩晕发病前有外感病史,即外邪是引发眩晕的病因而非诱因。张怀亮教授根据多年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提出外感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法。张怀亮教授认为,风、... 外感眩晕指眩晕由感受外邪引起,多伴有表证,或在眩晕发病前有外感病史,即外邪是引发眩晕的病因而非诱因。张怀亮教授根据多年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结合历代医家的观点,提出外感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法。张怀亮教授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及疫戾之气均可侵袭机体导致眩晕。眩晕应辨证诊治:风寒型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风热型治疗以疏散风热为主,少阳型治疗以和解表里为主,寒湿型治疗以祛风除湿为主,暑湿型治疗以解暑清窍为主,燥火型治疗以清火润燥为主,疫毒型治疗以解毒祛疫为主。通过探析归纳,并佐以验案分析,传承张怀亮教授的经典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发挥中医药辨治外感眩晕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眩晕 张怀亮 中医师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验案
下载PDF
早期不同的血压控制目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洪涛 禹萌 +4 位作者 任雅芳 张斌 张淑玲 付胜奇 张道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的血压控制目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7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HCH患者102例,随机分成A组(51例)和B组(51例),在入院48 h内两组采用不同的收缩压(SBP)控...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的血压控制目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7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HCH患者102例,随机分成A组(51例)和B组(51例),在入院48 h内两组采用不同的收缩压(SBP)控制目标:A组采取早期积极降压治疗,SBP目标(130~140)mm Hg;B组采取标准降压治疗,SBP目标(170~180)mm Hg。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A组患者的SBP、血肿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均明显低于B组,Glasgou昏迷量表(GCS)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治疗30 d后,A组疗效等级指标优于B组(Z=2.331,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B组(χ2=2.772,P=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安全可行,能减少血肿扩大,减轻神经功能恶化,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控制目标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yPA、Lp-PLA2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43
15
作者 禹萌 任雅芳 +2 位作者 王煜姝 张道培 张淑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9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即刻,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yPA、Lp-PLA2、淀粉蛋白A(SA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采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最大面积,计算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结果入院后即刻,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PA、Lp-PLA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CIMT、斑块最大面积、Crouse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神经损伤指标SAA、NSE含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GF-1、BDNF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PA、Lp-PLA2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指标呈直接相关关系。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PA、Lp-PLA2含量上升,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等病情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YPA LP-PLA2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损伤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付胜奇 张淑玲 +3 位作者 史莉瑾 嵇朋 张洪涛 张道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D-Dimer)和hs-CRP的检测和意义。方法测定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检测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D-Dimer)和hs-CRP的检测和意义。方法测定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检测水平分别为(1.32±0.89)μg/L、(2.96±1.02)mg/L、(10.48±2.1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检测值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血清cTnT检测水平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cTnT、D-二聚体和hs-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肌钙蛋白T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尤瑞克林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付胜奇 张淑玲 +2 位作者 嵇朋 张洪涛 张道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发病48 h内入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发病48 h内入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d),每组25例,连续用药14 d。治疗前后检测血清MMP-9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后当天及3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除尤瑞克林组1例患者用药后血压下降,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治疗后14 d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且尤瑞克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尤瑞克林组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尤瑞克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应用尤瑞克林注射液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MMP-9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激肽释放酶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缺血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对脑梗死预后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胜奇 张淑玲 +4 位作者 张洪涛 张道培 嵇朋 任雅芳 禹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预后价值.方法 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在入院时常规进...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预后价值.方法 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在入院时常规进行初期(最初4.5 h) MRI检查和定期头颅CT(脑卒中发病后14和21 d)检查.将有PCA偏侧优势23例作为优势组,30例无偏侧优势作为无优势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结果 脑卒中发病后7d,与无优势组比较,优势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低[2.8分vs 13.5分,P=0.005],脑梗死面积较小[8.5分vs 6.0分,P=0.007],再灌注成功率高(82.6% vs 60.0%,P=0.001).存在PCA偏侧优势的患者出现预后良好的校正风险比为8.11(95%CI:1.80~50.2,P=0.005).结论 可以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MRA中存在PCA偏侧优势用作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出现良好功能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梗死 大脑中动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付胜奇 张淑玲 +2 位作者 张洪涛 张道培 嵇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5例,记录与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症候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患者5例,记录与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5例患者均以内囊预警综合征为临床表现,头部核磁共振显示均存在内囊区梗死。5例患者入院时均有糖尿病史、入院体温增高、高血压病史。结论有糖尿病史、入院体温增高、高血压可能是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内囊预警综合征患者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危险因素 进展性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禹萌 张道培 +1 位作者 任雅芳 张洪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症状、神经功能...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1脑梗死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头晕以及双侧肢体乏力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远期脑梗死再发生率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2神经功能: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血清S100β及NSE含量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MMSE评分、Barthel评分、ESS评分以及血清BDNF含量低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结论椎基底动脉狭窄伴不稳定斑块沉积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且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远期再梗死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