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蜥蜴源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1
作者 蒲鹏 张锐铮 +2 位作者 刘寅 许信刚 张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株,该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黏质沙雷氏菌相符,且该菌对实验小鼠有致病性,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黏质沙雷氏菌的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为黏质沙雷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头孢氨苄、苯唑西林、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黏质沙雷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羊贝氏柯克斯体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
作者 张锐铮 于皓同 +3 位作者 王凯茸 张琪 张淑霞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为建立检测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C.burnetii RSA439株com1基因序列(CP040059.1)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及优化反应条件,以期建立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的Taq Man... 为建立检测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C.burnetii RSA439株com1基因序列(CP040059.1)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及优化反应条件,以期建立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所建立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最低检出限为2.45×10^(2) copies/μL,与PCR最低检出限为2.45×10^(4) copies/μL相比较,灵敏度提高了100倍;对羊支原体、羊流产衣原体、羊布鲁氏菌等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3%,说明特异性、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收集的12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品阳性率为9.52%,常规PCR检测阳性率为7.14%,符合率为90.47%。该方法可为贝氏柯克斯体临床上快速检测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 Taq 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张锐铮 于皓同 +2 位作者 王凯茸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建立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贝氏柯克斯体的com1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com1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收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为27 ku,经W... 为建立山羊源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贝氏柯克斯体的com1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com1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收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为27 ku,经Western blot鉴定com1蛋白反应原性良好;ELISA检测方法抗原包被量为4μg/mL,血清的稀释倍数为1∶100,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2500,阴阳临界值为0.278。用该方法对流产衣原体、山羊支原体、牛支原体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均为阴性;当C.burnetii阳性血清稀释至2048倍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用该方法对陕西省部分羊场收集到的307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样本阳性率为9.12%。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这为C.burnetii引起的Q热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柯克斯体 com1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基于VP6蛋白的牛轮状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刘广阔 邹敏 +5 位作者 吴发兴 于皓同 王凯茸 张锐铮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建立牛轮状病毒(BRV)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从病料中克隆牛轮状病毒VP6基因,构建其表达载体,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表达重组VP6蛋白,建立牛轮状病毒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VP6蛋白大小为40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 为了建立牛轮状病毒(BRV)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从病料中克隆牛轮状病毒VP6基因,构建其表达载体,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表达重组VP6蛋白,建立牛轮状病毒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VP6蛋白大小为40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证实重组VP6蛋白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4μg/mL浓度的抗原包被酶标板,一抗血清50倍稀释,酶标二抗稀释10000倍稀释,为最佳工作条件,阴阳临界值为0.23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的检测BRV抗体的间接ELISA可用于临床BRV感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VP6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基于gE蛋白的羊伪狂犬病病毒间接ELISA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刘广阔 吴发兴 +4 位作者 于皓同 王凯茸 张锐铮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建立羊源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抗体的检测方法,从PRV中对gE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重组载体对g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以重组gE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PR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重组gE蛋白大小为... 为建立羊源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抗体的检测方法,从PRV中对gE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重组载体对g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以重组gE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PR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重组gE蛋白大小为42 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100倍稀释,以HRP标记的兔抗山羊IgG 10000倍稀释作为二抗;检测临床样本时判定阴阳性的临界值为0.284;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羊PRV阳性血清稀释2048倍时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批内变异系数(2.45%~5.00%)与批间变异系数(2.55%~7.41%)均小于10%;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其他常见羊源病毒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对收集的376份临床羊血清进行检测,PRV阳性率为10.6%。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羊源样本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羊场PRV抗体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间接ELISA
下载PDF
基于0507蛋白的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李梦磊 张锐铮 +2 位作者 于皓同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为建立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抗体检测方法,对Mccp的0507基因进行克隆与载体构建,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制备重组0507蛋白,建立Mccp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 为建立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抗体检测方法,对Mccp的0507基因进行克隆与载体构建,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制备重组0507蛋白,建立Mccp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并对临床收集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0507蛋白大小为39 ku,Western blot证明重组0507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抗原包被量为3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200,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2500,阴阳临界值为0.221。用该方法对山羊流产衣原体、立克次氏体与牛支原体的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Mccp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倍数为1024倍;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陕西省部分羊场收集到的282份血清进行检测,Mccp阳性率为13.1%。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Mccp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Mccp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0507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体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