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对吹塑薄膜雾度的影响
1
作者 贾雪飞 唐毓婧 +3 位作者 姚雪容 郑萃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的总雾度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γ_(∞))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函数关系,选择具有合适γ_(∞)的LDPE树脂以及添加量是控制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雾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雾度 流变行为 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
下载PDF
接枝共聚物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共混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宣伯 陆赵峻 +3 位作者 苏萃 姚雪容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DPE与EVOH不相容,EVOH以球形颗粒均匀分散在LDPE基体中,添加PE-g-MAH后可显著改善EVOH的分散性,大幅降低EVOH的结晶温度,进一步提高EVOH/LDPE共混物的强度及对一类萜类物质的阻隔性能。另外,当EVOH含量为10%(w)时,EVOH/LDPE共混物的阻隔性能相对纯LDPE有明显提升,之后进一步提高EVOH含量,阻隔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阻隔性能
下载PDF
共聚焦拉曼成像技术研究PE⁃LD/EVOH共混物的三维相结构
3
作者 张春波 刘宣伯 +4 位作者 姚雪容 苏萃 施红伟 张龙贵 张韬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共聚焦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中各相在压塑样品水平方向、深度方向和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首次获得了PE⁃LD/EVOH共混物的三维相结构,并直观地将相区与共混物化学成分相对应。结果表明... 利用共聚焦拉曼成像技术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共混物中各相在压塑样品水平方向、深度方向和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首次获得了PE⁃LD/EVOH共混物的三维相结构,并直观地将相区与共混物化学成分相对应。结果表明,PE⁃LD/EVOH共混物为不相容体系;当EVO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其作为分散相,以较规则的圆柱体形态分散于PE⁃LD基体中,圆柱直径尺寸在3~6μm范围内。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作为相容剂后,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散相形状由规则变为不规则,截面的平均尺寸减小到约2μm,这说明PE⁃g⁃MAH可显著增强PE⁃LD与EVOH两组分间的界面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成像 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共混物 三维相结构
下载PDF
热活化荧光材料给体分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硕 张韬毅 +1 位作者 闫寿科 任忠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11,共12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从实验室转向大规模生产,它可用于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且在自发光、低能耗、快速响应、超薄柔性显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依据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材料可通过反向系统间跳跃过程完全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从实验室转向大规模生产,它可用于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且在自发光、低能耗、快速响应、超薄柔性显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依据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材料可通过反向系统间跳跃过程完全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使得内量子效率达到100%。介绍了OLE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有机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综述了TADF给体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分子设计,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给体 三重态 单重态
下载PDF
星形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微观结构的控制(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韬毅 戴斌 +4 位作者 韩丙勇 张兴英 于国柱 王启飞 牛慧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373,共1页
采用多官能度有机锂引发剂一步法合成了星形无规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SIBR。结果表明,随着极性调节剂用量的增加,共聚物中1,2-PB,3,4-PI结构含量上升,同时共聚组成更加趋近于单体组成。在聚合过程中,平均官能度的提高对微... 采用多官能度有机锂引发剂一步法合成了星形无规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SIBR。结果表明,随着极性调节剂用量的增加,共聚物中1,2-PB,3,4-PI结构含量上升,同时共聚组成更加趋近于单体组成。在聚合过程中,平均官能度的提高对微观结构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聚合 星形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 无规共聚物 多锂引发剂 极性调节剂
下载PDF
硼酸酯类给电子体在淤浆法制备聚乙烯催化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韬毅 周俊领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2-635,共4页
以硼酸酯类化合物为给电子体制备了聚乙烯催化剂。利用SEM和粒度分布仪表征了含不同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粒径与形态。表征结果显示,含硼酸酯类给电子体的催化剂颗粒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随给电子体上烷氧基数目的增大而增大。... 以硼酸酯类化合物为给电子体制备了聚乙烯催化剂。利用SEM和粒度分布仪表征了含不同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粒径与形态。表征结果显示,含硼酸酯类给电子体的催化剂颗粒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随给电子体上烷氧基数目的增大而增大。考察了含不同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含硼酸酯类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较高,其中,含硼酸三丁酯给电子体的催化剂氢调性能优异,共聚性能与商业催化剂相当。硼酸酯类给电子体的使用有利于开发高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串联牌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催化剂 硼酸酯 给电子体 淤浆聚合
下载PDF
单官能POSS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韬毅 张倩 +1 位作者 李滔 徐日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4,共3页
以七异丁基三硅醇POSS和三氯硅烷或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为原料,用"顶角-盖帽法"得到了一系列单官能POSS化合物。利用FT-IR、1 H-NMR、29SiNMR、DSC、XRD、TGA等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并将这些化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 以七异丁基三硅醇POSS和三氯硅烷或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为原料,用"顶角-盖帽法"得到了一系列单官能POSS化合物。利用FT-IR、1 H-NMR、29SiNMR、DSC、XRD、TGA等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并将这些化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峰、核磁化学位移值、结晶性能、熔点、热降解行为与八异丁基POSS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取代基团对POSS的物性有显著地影响,特别是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官能 倍半硅氧烷 热性能
下载PDF
^(13)C NMR方法分析聚乙烯催化剂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韬毅 左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7,共4页
通过对交叉极化共振13C NMR实验的共振参数进行实验优化,定性分析了聚乙烯催化剂的组分,其中包含丁氧基钛、乙氧基钛和环氧氯丙烷。利用13C NMR的交叉极化时间与不同碳原子吸收峰的峰面积关系及卷积法可对催化剂中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对交叉极化共振13C NMR实验的共振参数进行实验优化,定性分析了聚乙烯催化剂的组分,其中包含丁氧基钛、乙氧基钛和环氧氯丙烷。利用13C NMR的交叉极化时间与不同碳原子吸收峰的峰面积关系及卷积法可对催化剂中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13C NMR方法对不同活性的聚乙烯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随催化剂中乙氧基含量的增大、丁氧基含量的减少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 交叉极化 聚乙烯催化剂
下载PDF
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9
作者 段庆华 邓奎林 +3 位作者 张韬毅 张晓静 谢萍 张榕本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8-902,共5页
对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利用硅羟基与硅氯基之间的脱氯化氢缩聚来代替以前采用的硅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梯撑的对苯二胺之间氢键在聚合反应中的模板作用 .另外利用三甲基氯硅烷... 对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利用硅羟基与硅氯基之间的脱氯化氢缩聚来代替以前采用的硅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梯撑的对苯二胺之间氢键在聚合反应中的模板作用 .另外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与对苯二胺梯撑的聚硅氧烷中间体的末端硅羟基进行封端反应 ,从而保证在脱除对苯二胺梯撑模板分子过程中避免进一步的无规缩合导致支化或交联 ,得到的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规整性有所改善 .热分析结果表明与单链聚二甲基硅氧烷的Tg(- 12 3℃ )相比 ,其Tg 高达 117 0℃ ,证明这种梯形高分子具有刚性链结构 .尤其是2 9Si NMR谱中代表梯形主链上硅原子 (SiO3 2 )峰的基线宽度Δ =5 ,而采用硅羟基间脱水缩合方法得到聚合物的Δ =8~ 10 .表明该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H T的规整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 ,该聚合物又是第一个可溶性、反应性、纯梯形主链无机高分子 ,它可以进一步通过硅 氢侧基接枝反应制备不同类型的梯形无机主链功能高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反应性 合成方法 缩合 对苯二胺 羟基 接枝反应 模板分子 梯形 侧基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段咏欣 赵素合 +1 位作者 张兴英 张韬毅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研究了多官能团引发剂一步法合成的溶聚丁苯橡胶 (SSBR)的结构及偶联程度对其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SL5 5 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偶联程度的增大 ,SSBR的强伸性能提高 ,压缩疲劳温升降低 ,抗湿... 研究了多官能团引发剂一步法合成的溶聚丁苯橡胶 (SSBR)的结构及偶联程度对其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SL5 5 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偶联程度的增大 ,SSBR的强伸性能提高 ,压缩疲劳温升降低 ,抗湿滑性提高 ,且偶联程度为 60 %的SSBR的物理性能与SL5 5 2相近。偶联程度的提高可使胶料的动态粘弹性降低。为了保证胶料达到优异的低生热特性和良好加工性能的综合平衡 ,偶联程度以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结构 性能 偶联程度 物理性能 动态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流延膜雾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晓萌 唐毓婧 +4 位作者 宋文波 张韬毅 郑萃 姚雪容 任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级等手段表征了试样的分子结构,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试样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个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差异小,流延过程中分子流动性接近,导致薄膜的表面粗糙程度基本相同,表面雾度基本相同;2个试样的共聚单体含量不同,导致分子链结晶性能不同,共聚单体含量低,结晶性能好,球晶尺寸大,内部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聚乙烯薄膜 表面粗糙度 结晶 雾度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吹膜挺度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毓婧 任敏巧 +3 位作者 任毅 莫益燕 郭梅芳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7,共7页
采用5种国内外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在相同的吹膜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挺度的吹膜制品,利用DSC,WAXD,SAXS等方法研究了吹膜试样的微观结构与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的密度或弯曲模量不能完全决定薄膜制品的挺度性能。HDPE... 采用5种国内外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在相同的吹膜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不同挺度的吹膜制品,利用DSC,WAXD,SAXS等方法研究了吹膜试样的微观结构与挺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的密度或弯曲模量不能完全决定薄膜制品的挺度性能。HDPE吹膜中的大部分晶体排列均沿薄膜纵向方向,少量晶体沿着其他方向无规排列。薄膜的取向度增加,平均杨氏模量越大,挺度越好。薄膜的结晶度越大,平均杨氏模量越大,薄膜的挺度越好。薄膜制品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共同决定了制品的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吹膜 挺度 取向度 结晶度
下载PDF
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雪容 孟鸿诚 +5 位作者 任敏巧 任毅 唐毓婧 李娟 郑萃 张韬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共6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升温淋洗分级研究了3种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封层组成的薄膜起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的非晶比例有关,可用热封层树脂的DSC熔融行为来推测薄膜起封温度大致范围;当热封温...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升温淋洗分级研究了3种三层共挤聚乙烯流延膜的热封强度与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热封层组成的薄膜起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的非晶比例有关,可用热封层树脂的DSC熔融行为来推测薄膜起封温度大致范围;当热封温度高时,薄膜在热封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形成高的结晶度和晶体熔点,有利于形成高的热封强度;热封层相同但芯层不同的薄膜其高温热封性能也有差异,说明在高温时芯层也部分参与到热封层的形成;3种薄膜在高温时的热封强度大,足以抗衡薄膜的拉伸屈服和一定程度的应变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流延薄膜 三层共挤 热封强度 组成
下载PDF
锡偶联SSBR/NR共混物的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咏欣 赵素合 +1 位作者 张韬毅 张兴英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8-361,共4页
以多官能团有机锂为引发体系 ,一步聚合制备了偶联度为 10 0 %的锡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S10 0 )。将其与NR共混 ,研究了共混物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NR的加入有利于S10 0 加工性能的改善和混炼效果的提高 ... 以多官能团有机锂为引发体系 ,一步聚合制备了偶联度为 10 0 %的锡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S10 0 )。将其与NR共混 ,研究了共混物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NR的加入有利于S10 0 加工性能的改善和混炼效果的提高 ,并且在NR用量不少于 6 0份 (质量 ,下同 )时 ,可以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S10 0 并用NR后 ,硫化胶的 30 0 %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永久变形有所提高 ,但试样动态生热增加 ,内耗增大 ,耐磨性降低。兼顾试样的加工性能 ,NR用量以2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偶联 天然橡胶 共混 加工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对聚丙烯流延膜热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娟 杜文杰 +3 位作者 姚雪容 罗春霞 郑萃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以三元聚丙烯热封树脂为原料,通过添加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单层流延热封膜,采用热封仪对热封膜进行热封实验,利用热封强度测试和DSC方法研究了热封膜的组成、熔融行为、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 以三元聚丙烯热封树脂为原料,通过添加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单层流延热封膜,采用热封仪对热封膜进行热封实验,利用热封强度测试和DSC方法研究了热封膜的组成、熔融行为、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热封温度与热封膜树脂的组成有密切关系,且起始热封温度主要与热封层树脂的熔融行为有关。聚丙烯流延热封膜的起始热封温度随共聚物中聚乙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参考热封膜树脂非等温结晶之后的熔融行为可以推测热封膜可检测到的热封强度对应的热封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流延膜 热封强度 组成
下载PDF
支化共聚聚酰胺6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娟 宋建会 +2 位作者 计文希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8-942,共5页
以己内酰胺为单体,赖氨酸为支化单体,制备了含有少量长支链结构的无规支化聚酰胺6,利用FTIR、DSC、SAXS和流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支化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赖氨酸作为AB2型三官能共聚单体,可与己内酰胺共聚制备含长支链结... 以己内酰胺为单体,赖氨酸为支化单体,制备了含有少量长支链结构的无规支化聚酰胺6,利用FTIR、DSC、SAXS和流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支化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赖氨酸作为AB2型三官能共聚单体,可与己内酰胺共聚制备含长支链结构的支化聚酰胺胺6。支化聚酰胺6的零剪切黏度增加,剪切变稀现象更显著,有利于加工。支化聚酰胺6的结晶能力和结晶速度略有降低,但与黏度接近的线型聚酰胺6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黏度的影响。聚酰胺6中引入长支链以后,使得分子链更易沿加工方向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无规支化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萜类有机分子在不同聚烯烃材质中的渗透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雪容 郑萃 +3 位作者 李娟 刘宣伯 施红伟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5-1019,共5页
以萜类有机分子C10H18O为扩散物质,利用渗透实验考察了C10H18O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中的渗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结晶度的降低,C10H18O在其中的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增大。对于相同结晶度的聚... 以萜类有机分子C10H18O为扩散物质,利用渗透实验考察了C10H18O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材质中的渗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结晶度的降低,C10H18O在其中的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增大。对于相同结晶度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C10H18O在聚乙烯包装中的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大于它在聚丙烯包装中的值,但在两种包装中的溶解度系数差别不大。当乙烯共聚物中存在大且刚性的单体时,由于分子链运动能力减弱,即使结晶度很低,对萜类有机分子的阻隔效果也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萜类有机分子 渗透
下载PDF
利用固体NMR研究一种萜类有机分子在聚乙烯中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建会 刘宣伯 +3 位作者 姚雪容 李娟 张韬毅 张龙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利用固体NMR技术考察了聚乙烯(PE)吸附一种萜类气味有机分子C_(10)H_(18)O前后的相结构和分子运动性。表征结果显示,PE的相组成包含晶区、界面区和无定形区,吸附C_(10)H_(18)O至饱和后的试样(PE/OM)的晶区含量基本不变,界面区中有很小... 利用固体NMR技术考察了聚乙烯(PE)吸附一种萜类气味有机分子C_(10)H_(18)O前后的相结构和分子运动性。表征结果显示,PE的相组成包含晶区、界面区和无定形区,吸附C_(10)H_(18)O至饱和后的试样(PE/OM)的晶区含量基本不变,界面区中有很小一部分转变为无定形区。PE/OM的晶区、界面区和无定形区的分子链运动能力均较PE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萜类有机分子 吸附 固体核磁 相结构
下载PDF
聚酰胺6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娟 计文希 +4 位作者 杜文杰 张龙贵 宋建会 刘宣伯 张韬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两种不同的二元酸(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与二元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以摩尔比1∶1混合作共聚单体,制备系列聚酰胺(PA)6共聚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A 6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两种不同的二元酸(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与二元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以摩尔比1∶1混合作共聚单体,制备系列聚酰胺(PA)6共聚物,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A 6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PA 6共聚物的结晶温度、熔点与结晶度均降低;此外对于添加同样含量的二元酸,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间苯二甲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对PA 6结晶性能均有调控作用,但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体系对PA 6结晶性能调控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结晶度 结晶速率
下载PDF
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表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敏巧 唐毓婧 +2 位作者 施红伟 高达利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2-878,共7页
对聚乙烯流延片分别进行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利用WAXD和SAXS方法对拉伸薄膜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反射极图分析了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计算了聚乙烯薄膜不同晶面的Hermans取向因子。同时用透射方法得到了聚乙烯薄膜... 对聚乙烯流延片分别进行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利用WAXD和SAXS方法对拉伸薄膜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反射极图分析了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计算了聚乙烯薄膜不同晶面的Hermans取向因子。同时用透射方法得到了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和片晶的取向因子。表征结果显示,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晶体的c轴沿着纵向方向择优取向,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晶体的c轴则沿着横向方向弱取向。这两种拉伸后的聚乙烯薄膜的结晶形态均为Keller/MachinⅡ型,片晶没有发生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Hermans取向因子 片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