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探讨卒中后遗留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针对最影响功能的"短板问题"而设计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后,其行走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的改变。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康复科就诊的卒中后遗留下肢功能障...目的:观察探讨卒中后遗留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针对最影响功能的"短板问题"而设计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后,其行走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的改变。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康复科就诊的卒中后遗留下肢功能障碍的病人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5和对照组24,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2次/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训练40分钟;实验组上午训练项目与对照组相同,下午训练项目为:利用生物力学方法分析其步态,针对最影响其功能的短板问题而设计的个体化任务导向性训练方案。两组训练时间相同,5d/周,连续8周,均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进行改良MBI^([1])、Time up and go test、Berg平衡积分^([2])、10m最大步行速度、10m舒适步行速度和平均步长(10m/步数)六项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最影响功能的障碍点而设计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较单纯任务导向性训练更能提高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探讨卒中后遗留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针对最影响功能的"短板问题"而设计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后,其行走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的改变。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康复科就诊的卒中后遗留下肢功能障碍的病人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5和对照组24,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2次/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训练40分钟;实验组上午训练项目与对照组相同,下午训练项目为:利用生物力学方法分析其步态,针对最影响其功能的短板问题而设计的个体化任务导向性训练方案。两组训练时间相同,5d/周,连续8周,均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进行改良MBI^([1])、Time up and go test、Berg平衡积分^([2])、10m最大步行速度、10m舒适步行速度和平均步长(10m/步数)六项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最影响功能的障碍点而设计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较单纯任务导向性训练更能提高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