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我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腾达 彭俊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6,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由资源禀赋(包括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产业基础(包括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科研条件(包括科技条件和教育条件)组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由资源禀赋(包括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产业基础(包括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科研条件(包括科技条件和教育条件)组成的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识别并探讨我国30个省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模式。研究表明:单一因素不构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多因素组态才能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目前存在两类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即“资源-产业-科研”三元模式和“产业-科研”二元模式;东、中、西部地区模式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短板是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薄弱,而非资源禀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 科研条件 差异化模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需要怎样的科技金融生态——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徐腾达 《金融理论探索》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六要素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科技金融生态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与组态路径。研... 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六要素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科技金融生态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与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要素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足以构成充分条件,只有多重要素耦合构成的科技金融体系才能发挥作用;(2)存在5种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科技金融生态,可进一步归类为“财政投入+科技资本市场+科技服务”型、“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型和“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服务”型,发达的科技资本市场均充当核心条件;(3)存在5种制约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科技金融生态,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科技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是两大突出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金融生态系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组态分析——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研究
3
作者 刘伟 徐腾达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其需要科技金融生态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1个省级行政...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其需要科技金融生态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构建一个由财政投入、风险投资、科技贷款、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科技服务组成的科技金融生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金融要素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金融生态通过多要素形成的组态发挥作用;(2)在科技金融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两类组态中,政府-市场协同模式的绩效高于市场主导模式,说明市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政府与市场协同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至更高水平;(3)在数字经济未能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组态地区中,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是共性问题。研究结论为各地因地制宜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生态 数字经济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 组态 政府-市场协同模式 市场主导模式 金融市场
下载PDF
急诊医学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腾达 马遂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6,共3页
急诊医学的研究热点与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性,涉及如急诊医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急诊科拥挤现象的研究、如何进行医学知识转化和急诊医学临床决策、危重症绿色通道研究、弱势群体的急诊处理特点研究等新研究领... 急诊医学的研究热点与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性,涉及如急诊医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急诊科拥挤现象的研究、如何进行医学知识转化和急诊医学临床决策、危重症绿色通道研究、弱势群体的急诊处理特点研究等新研究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急诊医学研究方向:急危重症评估和脏器功能支持。新的研究热点不断拓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急诊医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急诊医学 急诊科拥挤 知识转化 临床决策
下载PDF
急诊医学临床决策方法学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徐腾达 王厚力 +1 位作者 马遂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了解急诊临床实践中临床决策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急诊医学临床决策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由独立研究人员分析入选的1115份病例的诊断和处理过程,解析其临床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情况,比较低年制住院医师组(PG1)和高年制住院医... 目的了解急诊临床实践中临床决策方法的应用现状,探讨急诊医学临床决策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由独立研究人员分析入选的1115份病例的诊断和处理过程,解析其临床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情况,比较低年制住院医师组(PG1)和高年制住院医师组(PG3+)临床决策方法应用的异同。结果临床应用四种主要临床决策方法分别为模式识别法(47.0%)、假设—演绎法(26.5%)、事件驱动法(12.3%)、运用规则法(3.2%)。PG1组和PG3+组临床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1,P<0.001)。结论模式识别法和假设—演绎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急诊医学临床决策方法。急诊高年制住院医师应用模式识别法更加普遍,而低年制住院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假设—演绎法。运用规则临床决策法在急诊中的应用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决策 方法学
下载PDF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腾达 赵水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清脂蛋白(a)[Lp(a)]改变及其与细胞因子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37例心脏疾病患者(无心衰组65例,严重充血性心衰组72例)血清Lp(a)、白细胞介素-6(... 目的:探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清脂蛋白(a)[Lp(a)]改变及其与细胞因子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37例心脏疾病患者(无心衰组65例,严重充血性心衰组72例)血清Lp(a)、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结果:严重充血性心衰组患者血清Lp(a)、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明显升高(P均<0.01),偏相关分析(校正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混杂因素)显示Lp(a)与IL-6呈明显正相关(r=0.71,P<0.001),与肿瘤坏死因子-α呈弱相关(r=0.29,P<0.01)。结论:结果提示Lp(a)可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充血性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血清浓度的增高可能与IL-6刺激肝脏合成Lp(a)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 心力衰竭 脂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血清
下载PDF
专题:医疗服务4项标准解读——明确工作流程 科学分流诊断——《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解读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腾达 王仲 于学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2年第7期32-36,共5页
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是构建科学模式的基础 1979年,急诊医学在国际上被界定为第23个二级学科,在中国医院内急诊科独立建科也已经有三十年历史。但迄今世界各国急诊(医院内急诊科)运行的模式差异仍非常大,甚至在一些国家内部不同急诊... 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是构建科学模式的基础 1979年,急诊医学在国际上被界定为第23个二级学科,在中国医院内急诊科独立建科也已经有三十年历史。但迄今世界各国急诊(医院内急诊科)运行的模式差异仍非常大,甚至在一些国家内部不同急诊科也有不同运行模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急诊科 工作流程 规范化流程 医疗服务 科学 解读 标准 专题
下载PDF
急诊科抗生素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腾达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关键词 急诊科 抗生素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急诊无起始症状型中毒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腾达 王厚力 +1 位作者 朱华栋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临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6-12期间627例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分析其基本临床特征,并与有起始中毒症状病例对照,观察急诊留观时间... 目的分析急诊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临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6-12期间627例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分析其基本临床特征,并与有起始中毒症状病例对照,观察急诊留观时间、洗胃和活性炭应用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中,无毒物质摄入占21.7%,延迟性中毒占78.3%(致命性延迟性中毒占6.5%)。无起始中毒症状组和有起始中毒症状组比较,毒物接触到急诊就诊时间[(2.0±1.4)hvs(3.3±1.8)h]、急诊留观时间[(9.7±4.9)hvs(16.4±7.9)h]明显减少(P均<0.001),而前者洗胃(21.1%vs14.0%)和活性炭干预率(39.4%vs31.3%)明显高于有起始中毒症状组(P<0.001或P<0.01)。结论无起始症状型中毒患者的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应加强对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识别无毒物质摄入和致命性延迟性中毒病例,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症状 流行病学 预后
下载PDF
如何管理一个繁忙的急诊科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腾达 王仲 +2 位作者 王厚力 Jeffery Smith 于学忠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1610-1613,共4页
1背景 急诊科是医院内最不具有确定性和最繁忙的的一个部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急诊科就诊病人数逐年增长,Bernstein SL等人统计,美国2003年急诊病人流量较10年前增加了27%: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东院区),病人流量则由2000年... 1背景 急诊科是医院内最不具有确定性和最繁忙的的一个部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急诊科就诊病人数逐年增长,Bernstein SL等人统计,美国2003年急诊病人流量较10年前增加了27%: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东院区),病人流量则由2000年的146人次/日(危重症114例/月),剧增到2005年的300人次/日(危重症190例/月)。病人流量的增加是造成急诊科拥挤最基本因素,“拥挤(crowding)”是指急诊病人的需求(即等待急诊临床决策,如分诊、候诊、留观、治疗、安置等)超过了急诊科的处理能力。此外病情的严重程度、急诊科容纳量、人员配备也是造成急诊科拥挤、繁忙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拥挤程度评估 管理效率
下载PDF
国际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腾达 于学忠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422-1425,共4页
国际急诊医学(International emergency medicine,IEM).是急诊医学的亚专业,旨在发展国际急诊医疗服务,让世界各国人民享有应有的急诊医疗服务。国际急诊医学包括发展和比较各国急诊运行模式、国际急诊医学教育和培训等。本文主... 国际急诊医学(International emergency medicine,IEM).是急诊医学的亚专业,旨在发展国际急诊医疗服务,让世界各国人民享有应有的急诊医疗服务。国际急诊医学包括发展和比较各国急诊运行模式、国际急诊医学教育和培训等。本文主要探讨:国际急诊医学系统(医院内急诊科),各国急诊医学发展现状,影响国际急诊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国际急诊医学教育和培训及其意义。这对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急诊医学 运行模式 发展现状 培训
下载PDF
突发群体伤亡事件处理思路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腾达 王仲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1519-1523,共5页
现代科技尚无能力防止地震、台风、海啸等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也很难预测和阻止核、生物/化学武器等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险.但准确合理的灾害应急反应可以做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关键词 灾害医学 群体伤亡事件 处理程序
下载PDF
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腾达 朱华栋 于学忠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的血浆D-dimer水平。结果 纳入研究的105例患者中,高D-dimer组(>500μg/L)51例,其中确诊PE者37例,临床表现疑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检测在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诊疑似肺栓塞患者的血浆D-dimer水平。结果 纳入研究的105例患者中,高D-dimer组(>500μg/L)51例,其中确诊PE者37例,临床表现疑似肺栓塞但未能确诊PE者5例,排除PE者9例;低D-dimer组(<500μg/L)54例,其中53例除外PE诊断,1例确诊PE确诊PE的患者(n=38)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和治愈34例,死亡4例,死亡率10.5%。D-dimer对诊断PE的阳性预汁值为72.5%(37/51),阴性预计值为98.1%(53/54)。结论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可作为排除诊断肺栓塞的筛选试验,在急诊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肺栓塞 D-二聚体 测定
下载PDF
急诊医学临床决策(1)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腾达 马遂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800-1804,共5页
急诊医学临床决策(Decision Making in Emergencv Medicine)是指针对面临的急诊临床问题,利用有限的资料,在尽可能短时间内作出决策意见,它是急诊医学独特之处。在急诊科最重要的临床工作不是诊断性检查或药物处方、急诊操作,而... 急诊医学临床决策(Decision Making in Emergencv Medicine)是指针对面临的急诊临床问题,利用有限的资料,在尽可能短时间内作出决策意见,它是急诊医学独特之处。在急诊科最重要的临床工作不是诊断性检查或药物处方、急诊操作,而是急诊医学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决策
下载PDF
休克的临床表现
15
作者 徐腾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0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休克 临床表现 低血压 心动过速 交感神经兴奋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在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华栋 于春华 +5 位作者 刘继海 徐军 须晋 徐腾达 王仲 于学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03-2105,共3页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在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7例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2例拒绝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在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7例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2例拒绝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进行治疗,B组35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治疗1h后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为(122.8±38.3)h,明显少于B组的(268.4±93.2)h;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8±7.4)d,明显少于B组的(26.3±9.8)d;A组、B组死亡率分别为25.0%、22.9%,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拒绝气管插管的脑血管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来说,无创正压通气配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吸痰治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重症肺炎 双水平正压通气 吸痰
下载PDF
急诊医学临床决策(2)
17
作者 徐腾达 马遂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99-1903,共5页
一些急诊医学临床决策专家制定了许多指导诊断和处理临床决策的启发式方法(启发法),如表3和图3。图3是急诊医学决策流程图模板.概括地描述了急诊医学临床决策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决策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分诊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继海 于学忠 +5 位作者 郭树彬 徐腾达 周文华 朱华栋 赵连军 刘学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4-668,共5页
目的本实验拟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分诊任务完成中的关键环节,指导急诊分诊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通过调查确定急诊分诊现状并确定分诊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关键环节的任务分析报告... 目的本实验拟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分诊任务完成中的关键环节,指导急诊分诊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通过调查确定急诊分诊现状并确定分诊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关键环节的任务分析报告,通过与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的合作完成急诊分诊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在开始应用新系统进行分诊后,总结分诊信息,评价其临床实用性。结果急诊分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认知任务分析绘制分诊过程的思维图解,并确定相应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通过软件工程师的努力将分诊作为急诊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来设计和实施,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急诊分诊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新系统的检验效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和95.8%,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将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急诊分诊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使得急诊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加合理并具备良好的工作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急诊医学 分诊
下载PDF
急诊科拥挤对急诊临床实践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胜勇 徐腾达 +2 位作者 张晖 吴红军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5-1090,共6页
急诊科拥挤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研究表明,拥挤的急诊科救护车转向率和未看医生离开急诊现象发生率较高,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时间敏感性疾病治疗的延迟,导致更差的临床预后... 急诊科拥挤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研究表明,拥挤的急诊科救护车转向率和未看医生离开急诊现象发生率较高,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时间敏感性疾病治疗的延迟,导致更差的临床预后,增加临床用药错误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另外还有资料显示,急诊科拥挤对急诊医师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评估和缓解急诊科拥挤主要集中在入口环节、处置过程和出口环节三个部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评估和缓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拥挤 策略
下载PDF
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艳 徐腾达 +3 位作者 王厚力 李涛 吉栩 于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1-855,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工作状态、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08—01—2009—07—31期间北京急救中心记录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例数据,分析急性酒精中毒的月份和季节性发病差异,并用ANOVA方法分析工作状态...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工作状态、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08—01—2009—07—31期间北京急救中心记录的急性酒精中毒病例数据,分析急性酒精中毒的月份和季节性发病差异,并用ANOVA方法分析工作状态对急性酒精中毒事件的影响。结果70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男性占84.1%;20~29岁年龄段的发病例数和校正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中均是最高值,20~29岁年龄段的校正发病率分别为30~39岁、40~49岁及50~59岁年龄段的1.13、1.28和2.09倍。急性酒精中毒发病高峰在冬季,峰值在1月份,7月份是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的第2个高峰。与正常工作日相比,休息日前一天和休息日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例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北京地区急性酒精中毒在年轻人群中高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夏季高发;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明显的“休息日效应”,休息日前一天及休息日发病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流行病学 休息日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