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DJ-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申金伟 路建卫 +3 位作者 赵雪 扎老 成述儒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 为了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结构及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牦牛DJ-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美仁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DJ-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并且利用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构域及蛋白质理化性质等,再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基因的CDS区全长570 bp,共编码189个氨基酸;牦牛DJ-1结构域预测显示,在DJ-1氨基酸序列的29—168位中有1个含有Pfam的PfpI结构域;通过对DJ-1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无跨膜结构且无信号肽区域,分子质量20.03531 ku,原子总数2870,理论等电点6.84,不稳定系数28.37,表示为稳定的蛋白质;脂肪系数101.11,总平均亲水系数-0.004,为亲水蛋白,共有11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DJ-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欧洲牛亲缘关系最近,与北极狐和宽吻海牛亲缘关系最远;RT-qPCR结果表明,在成年美仁牦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在心脏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DJ-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羊瘤胃中降解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春旭 陈渤 +7 位作者 周威 陈东 李琴 张乃锋 屠焰 毕研亮 成述儒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89-379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食叶草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在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食叶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尼龙袋法,以装有瘤胃瘘管的3头成年肉羊为试验动物,测定食叶草中4种常... 本试验旨在研究食叶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食叶草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在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食叶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尼龙袋法,以装有瘤胃瘘管的3头成年肉羊为试验动物,测定食叶草中4种常规营养成分在2、4、6、12、24、36、48 h时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新鲜食叶草中初水分含量为91.12%,食叶草干物质(DM)中有机物(OM)含量达到96.99%,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分别为31.43%和2.4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31.75%和25.45%,钙(Ca)、磷(P)含量分别为0.51%和0.40%。食叶草DM、CP、NDF、ADF 48 h的瘤胃降解率分别为81.05%、82.88%、60.70%、58.57%,有效降解率分别为56.13%、58.93%、36.36%、34.94%。综上可知,食叶草的CP含量较高,NDF和ADF含量较低,主要营养成分在肉羊瘤胃中有较高的降解率,可作为优质饲草来源在反刍动物养殖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叶草 营养价值 肉羊 尼龙袋法 瘤胃降解率
下载PDF
美仁牦牛MYL 9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3
作者 马荣 喇永福 +6 位作者 包鹏甲 郭宪 路建卫 扎老 赵雪 梁春年 成述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0-1419,共10页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 【目的】克隆美仁牦牛肌球蛋白轻链9(myosin light chain 9,MYL9)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MYL 9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美仁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并克隆美仁牦牛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在线软件对MYL9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长516 bp,共编码17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美仁牦牛与野牦牛、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最远。MYL9蛋白分子式为C 858 H 1324 N 234 O 274 S 12,原子数为2702,理论等电点为4.85,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7.22和―0.772,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MYL9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中,具有17个特异性磷酸化位点。MYL9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YL 9基因在美仁牦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和睾丸组织中均表达,且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美仁牦牛MYL 9基因CDS区,探究了MYL 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牦牛MYL 9基因功能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MYL 9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下载PDF
基于mtDNA Cytb基因对甘肃4个马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的研究
4
作者 高颖 成述儒 +6 位作者 史金平 罗志皓 张全伟 王建福 刘哲 张勇 刘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9,123,124,共11页
为了研究甘肃境内部分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母系起源,试验采用DNA测序技术对甘肃4个马群体(岔口驿马49匹、河曲马20匹、山丹马30匹和肃南马34匹)共133个个体血样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中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 为了研究甘肃境内部分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母系起源,试验采用DNA测序技术对甘肃4个马群体(岔口驿马49匹、河曲马20匹、山丹马30匹和肃南马34匹)共133个个体血样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中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4个马群体的Cytb基因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遗传分化与变异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他马群体的Cytb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单位型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4个马群体Cytb基因序列全长1140 bp,A+T含量(54.6%)大于G+C含量(45.4%),共检测到46个多态位点,33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度为0.9332±0.0100,总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85±0.00017,总平均核苷酸差异为4.3714,平均Tajima's D值和Fu's Fs值分别为-1.0352和-13.057;4个马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遗传变异系数和基因流的范围分别为0.0035~0.0042,0.01923~0.09132,4.975~25.504;4个马群体内的遗传变异(94.54%)远大于其群体间的遗传变异(5.46%);4个马群体的33种单倍型分散于6个支系(A~F)中。说明甘肃4个马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均为多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mtDNA) 细胞色素b(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桑桑牦牛MYL7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马荣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多种在线生物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MYL7基因CDS区长447 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743H1155N187O237S7,原子数为2329个,理论等电点为4.37,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6.02和-0.364,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磷酸化位点11个,其中5个丝氨酸、5个苏氨酸和1个酪氨酸。MYL7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桑桑牦牛MYL7基因在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中均有所分布。蛋白高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桑桑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MYL7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MYL7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PPARA基因对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多态性
6
作者 付玲娟 史金平 +7 位作者 张全伟 刘婷 赵德宝 马维华 马海蛟 孟泉禄 唐致雄 成述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为研究PPARA对绵羊肌内脂肪(IMF)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寻找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分子标记,以小尾寒羊(STH)和萨寒杂交(STH×SFK)F1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肉品质,利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比较2个绵羊群体背最长肌组织学结构... 为研究PPARA对绵羊肌内脂肪(IMF)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寻找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分子标记,以小尾寒羊(STH)和萨寒杂交(STH×SFK)F1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肉品质,利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比较2个绵羊群体背最长肌组织学结构及脂滴分布;利用qRT-PCR和WB技术检测PPARA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不同群体间的表达差异,并分析PPARA基因与肌内脂肪的相关性;Sanger测序技术检测PPARA基因SNP位点以评估其作为绵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遗传标记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剪切力和失水率极显著高于萨寒杂交,但是pH值极显著低于萨寒杂交,大理石花纹评分小尾寒羊低于萨寒杂交群体;组织学染色显示,小尾寒羊肌纤维较粗,排列紧密,肌内脂肪在肌纤维间隙集中分布;萨寒杂交肌纤维较细且结构松散,肌内脂肪在肌细胞间及肌纤维间隙均匀、广泛分布,含量更高;PPARA mRNA表达量小尾寒羊群体显著高于萨寒杂交群体,PPARA蛋白表达量小尾寒羊群体极显著高于萨寒杂交群体;相关性分析显示,PPARA基因表达量与绵羊脂滴面积比及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剪切力和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大理石花纹评分弱相关;Sanger测序结果分析显示,2个绵羊群体PPARA基因第2内含子T49885C、T50007C、G50013A、G50835A、G50942A及G51154C位置上发生碱基突变,但小尾寒羊群体未检测到C49885T突变。SNP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NP位点群体纯合度均大于杂合度,在群体中处于中低度多态;除G50835A突变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其余SNPs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基础稳定。研究认为,PPARA基因对绵羊肌内脂肪沉积具有重要影响,可作为绵羊肌内脂肪性状选择的潜在分子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肌内脂肪 PPARA 多态性
下载PDF
西藏桑桑牦牛CXCR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申金伟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CXCR2基因的CDS区全长876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在CXCR2氨基酸序列的1~245位有1个Pfam家族的7tm_1结构域;CXCR2蛋白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有5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区域,分子量32855.55 Da,原子总数4726个,分子式为C_(1524)H_(2416)N_(392)O_(374)S_(20),不稳定性指数29.45,表明该蛋白质为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9.86,脂肪系数120.27,总平均亲水系数-0.657,为疏水性蛋白,共有21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桑桑牦牛CXCR2基因主要分布于内质网(55.6%)、线粒体(22.2%)和细胞核(22.2%)中;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桑牦牛与瘤牛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牛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CXCR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mtDNA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成述儒 曾玉峰 +2 位作者 王欣荣 张利平 吴建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共6页
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研究了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聚类和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24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变异为891~895 bp,(G+C)含量为38.80%,(A+T)含量为61.20%,说明甘... 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研究了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聚类和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24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变异为891~895 bp,(G+C)含量为38.80%,(A+T)含量为61.20%,说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mtDNA D-loop区富含A和T。6个牦牛群体240个体mtDNA D-loop序列共发现60个变异位点,变异主要集中在200~400 bp之间,说明该区域为牦牛mtDNA D-loop区的高变区。240个牦牛mtDNA D-loop序列共发现41种单倍型,在玛曲牦牛和碌曲牦牛群体发现的单倍型数最多,均为21个,其次为夏河牦牛群体(18个),在天祝白牦牛群体发现的单倍型数最少(11个)。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析表明,来自于甘南州的3个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天祝白牦牛群体最低。41个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分析表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可能具有2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母系起源 牦牛
下载PDF
藏绵羊DQA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成述儒 罗玉柱 +2 位作者 胡江 王继卿 刘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46-2153,共8页
【目的】研究藏绵羊DQA1基因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氨基酸多态位点及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同时分析其进化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900只藏绵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 【目的】研究藏绵羊DQA1基因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氨基酸多态位点及各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同时分析其进化意义。【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900只藏绵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并分析序列数据。【结果】发现了17个DQA1的等位基因,包括缺失的1种基因,其中5个为发现的新等位基因。16个单倍型序列中发现5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27个氨基酸多态位点。【结论】藏绵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具有丰富的多态性,群体中可能蕴藏着更多的遗传资源;藏绵羊DQA1基因最初可能是由2个等位基因突变分化成两大类等位基因的;藏绵羊DQA1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与牛的DQA1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示绵羊和牛的DQA1基因最早可能来源于它们分歧以前的共同祖先原始序列;DQA1基因在与其相关的特定抗原刺激下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在绵羊和牛上具有相似性;新等位基因C的139位发现了1个新的核苷酸突变位点(A/G),属同义突变;5个新发现的DQA1等位基因遗传关系较近,可能由同一等位基因突变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QA1基因 多态性 PCR-SSCP 藏绵羊
下载PDF
中国绵羊群体mtDNA D-Loo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成述儒 韩建林 +1 位作者 Olivier Hanotte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0-447,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家养绵羊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通过对143只绵羊(9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723bp的序列(含5个75bp的重复单元),137个长度为648bp的序列(含4个75bp的重复单元)。5个长度为573bp... 为了研究中国家养绵羊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通过对143只绵羊(9个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723bp的序列(含5个75bp的重复单元),137个长度为648bp的序列(含4个75bp的重复单元)。5个长度为573bp的序列(含3个75bp的重复单元),因此认为含有4个重复单元是家养绵羊mtDNAD-环的特征,mtDNA序列长度的变异主要是由于重复区重复单元次数的不同造成。对137个含有4个重复单元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157个变异位点,占研究位点的24.22%。A、T、G、C含量分别为35.67%、27.85%、13.84%和22.64%。137个序列共发现96个单倍型,单倍型比例为70.07%,说明中国家养绵羊具有丰富的mtDNAD-环序列多态性。96个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呈现出3个明显的分支,网络分析也分为明显的三支,因此认为中国家养绵羊有3个母系起源。从Genebank获得的91个绵羊D-环序列和中国的96个绵羊D-环单倍型序列研究表明,摩佛伦(Mouflon)与单倍型B聚为一类,说明摩佛伦与中国家养绵羊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没有发现羱羊(Ovisammonargali)、盘羊(O.vigneibochariensis)和东方盘羊(O.ammonnigrimontana)对中国和蒙古家养绵羊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线粒体DNA D-环 遗传多样性 母系起源
下载PDF
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成述儒 罗玉柱 +1 位作者 韩建林 Olivier Hanotte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79-1185,共7页
为了研究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利用设计的1对引物对绵羊mtDNA D-环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纯化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20只绵羊mtDNA D-环序列(部分... 为了研究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利用设计的1对引物对绵羊mtDNA D-环序列进行PCR扩增和纯化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20只绵羊mtDNA D-环序列(部分)表现出2种长度变异,其中3个序列长度为573 bp,117个序列长度为648 bp。对117个长度为648 bp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77个单倍型。单倍型比例、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蒙古羊都较高,而在兰州大尾羊和岷县黑裘皮羊都较低。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关系分析均将77个单倍型明显的分为3个分支。研究认为:含有4个重复单元(75 bp)是甘肃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环的序列特征,在甘肃6个地方绵羊品种中,蒙古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兰州大尾羊和岷县黑裘皮羊遗传多样性最低。系统发育和网络关系分析认为甘肃6个地方绵羊品种有3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环 遗传多样性 起源 系统发育 绵羊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速度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成述儒 王华 +3 位作者 樊庆山 王欣荣 张利平 吴建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1-2027,共7页
通过2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能测定、DNA测序验证、微卫星DNA多态性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重复单位是由GT/GA组成的... 通过2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能测定、DNA测序验证、微卫星DNA多态性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重复单位是由GT/GA组成的复合型微卫星座位。研究共检测到13个等位基因和40种基因型,等位基因201、195和193 bp是优势等位基因,201/201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为0.830,杂合度为0.847,属高度多态座位。相关性分析表明,183、191、207和197 bp等位基因对应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群体出生体质量极显著高于165、219、195、213和203 bp等位基因群体(P<0.01),同时显著高于179、189、193和201 bp等位基因群体(P<0.05),含有179、189、193和201 bp等位基因的群体的出生重显著高于165、219、195、213和203 bp等位基因的群体(P<0.05)。就甘肃高山细毛羊1月龄、2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质量综合考虑,含有197和207 bp等位基因群体的体质量较高,从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座位选择考虑,在选种时尽量保留含有197和207 bp等位基因的个体作为种用,将可能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出生体质量和出栏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微卫星DNA DRB1基因 生长速度
下载PDF
牦牛血红蛋白β链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述儒 潘建飞 +1 位作者 王建福 吴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2期1-5,共5页
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10头牦牛血红蛋白β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的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开展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氨基酸多态位点分析。结果表明,110头牦牛血红蛋白β基因第2外显子共发现2个等位基因,其中A... 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10头牦牛血红蛋白β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的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开展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氨基酸多态位点分析。结果表明,110头牦牛血红蛋白β基因第2外显子共发现2个等位基因,其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仅在外显子2第58位点存在A-T的变异,导致了丝氨酸(Ser)到苏氨酸(Thr)的变异,可能影响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是牦牛运氧能力较黄牛佳的原因。与黄牛血红蛋白β基因序列对比发现,牦牛的血红蛋白β链基因序列与黄牛血红蛋β链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高,高达9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多态性 牦牛 PCR-SSCP
下载PDF
甘肃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述儒 罗玉柱 +3 位作者 刘哲 张兆旺 胡江 方素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通过对甘肃省6个地方绵羊品种(240只个体)15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的研究,结果共发现了179个等位基因。其中在藏羊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136个),兰州大尾羊最少(94个)。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的数据表明:在研究的6个... 通过对甘肃省6个地方绵羊品种(240只个体)15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的研究,结果共发现了179个等位基因。其中在藏羊中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最多(136个),兰州大尾羊最少(94个)。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的数据表明:在研究的6个绵羊品种中藏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而兰州大尾羊和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DA遗传距离和D s遗传距离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均表明: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和滩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预示这3个品种可能具有相同的原始祖先。而甘肃高山细毛羊与其他5个甘肃地方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另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绵羊
下载PDF
高校生物技术概论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成述儒 王建福 +2 位作者 王维民 赵生国 王欣荣 《实验室科学》 2015年第2期109-111,114,共4页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在开放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为了提高高校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设置了开放式教学班和正常教学班,通过笔试,比较了两个班的教学效果。结果表...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在开放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为了提高高校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设置了开放式教学班和正常教学班,通过笔试,比较了两个班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开放式教学班平均成绩极显著高于(P<0.01)正常班,优秀率、良好率和及格率在开放式教学班均高于正常班,主观题得分在开放式教学班显著高于(p<0.05)正常教学班,这些指标表明开放式教学班的教学效果优于正常教学班,值得在今后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 专业课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述儒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01-103,108,共4页
“动物育种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根基。随着学科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提升师资水平、优化教学大纲与教学条件建设、更... “动物育种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学生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根基。随着学科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提升师资水平、优化教学大纲与教学条件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比重以及完善考核模式的视角,提出了构建学科前沿教学新体系的举措和建议,旨在增强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研究能力,以满足社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育种学 教学质量 应用型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用mtDNA D-环序列探讨蒙古和中国绵羊的起源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8
17
作者 罗玉柱 成述儒 +3 位作者 Batsuuri Lkhagva D.Badamdorj Olivier Hanotte 韩建林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6-1265,共10页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绵羊的起源,对中国和蒙古共20个绵羊群体、314只绵羊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国绵羊和蒙古绵羊mtDNAD环区的部分序列中A、T、G、C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蒙古绵羊的多态位点数(26.85%)略高于中国绵...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绵羊的起源,对中国和蒙古共20个绵羊群体、314只绵羊mtDNAD环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国绵羊和蒙古绵羊mtDNAD环区的部分序列中A、T、G、C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蒙古绵羊的多态位点数(26.85%)略高于中国绵羊(24.22%);中国绵羊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青海藏羊、甘肃藏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青海细毛羊、甘南藏羊、小尾寒羊和滩羊群体中较高,但在湖羊和岷县黑裘皮羊中较低;蒙古绵羊的单倍型多样度在Bayad和Baidrag群体中最高,但在GobiAltai群体中最低。从总体上看,蒙古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要略高于中国绵羊,例如单倍型比例的平均值为86.06%(142/165)∶78.83%(108/137),单倍型多样度(Hd)的平均值为0.976∶0.936,核苷酸多样度(Pi(π))的平均值为0.036∶0.03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的平均值为23.50∶22.46。217个中国和蒙古绵羊的单倍型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中国和蒙古绵羊均有3个母系起源,被定义为A、B和C3类主要的单倍型。其中A类单倍型在所有中国绵羊群体及绝大多数蒙古绵羊群体(9/11)中占优势,平均比例为58.73%;B类单倍型居中,为24.68%;C类单倍型最少,仅为16.59%。进一步从GenBank获得的91个绵羊D环区的序列与中国和蒙古绵羊D环区的单倍型的进行网络关系分析,发现欧洲摩弗仑羊(Europeanmouflon,O.musimon)与中国和蒙古绵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没有发现羱羊(Argali,O.ammon)、盘羊(O.vigneibochariensis)和东方盘羊(O.ammonnigrimontana)对中国和蒙古绵羊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环 绵羊 起源 遗传多样性 蒙古 中国
下载PDF
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建福 雷赵民 +3 位作者 成述儒 焦婷 李洁 吴建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69,共8页
为阐明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在不同装填时间青贮质量的影响,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研究了乳酸菌制剂Sila-Max、Sila-Mix及麸皮和在2种装填时间(1次和3次装填)条件下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参数、营养组成、发酵后干物质含量、... 为阐明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在不同装填时间青贮质量的影响,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研究了乳酸菌制剂Sila-Max、Sila-Mix及麸皮和在2种装填时间(1次和3次装填)条件下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参数、营养组成、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以及48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发酵45d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未添加组中,3d延迟装填使发酵产物的乙酸、氨氮、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钙及干物质损失率分别提高了22.05%、50.00%、10.34%、5.19%、10.92%、20.51%和48.37%,干物质含量降低了7.37%,差异显著(P<0.05);1次装填,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组与未添加组相比,使发酵产物的乳酸、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2.98%、12.46%和5.57%,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39.27%,差异显著(P<0.05),添加Sila-Max组干物质含量提高了6.41%,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45.80%,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使粗蛋白含量降低了9.17%,差异显著(P<0.05);3次装填,添加Sila-Max组相比未添加组,使发酵产物的乙酸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10.94%和9.1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组,使乙酸含量提高10.9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使产物乙酸、木质素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67%、12.13%和6.23%,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5.81%和26.73%,差异显著(P<0.05);所有处理均未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48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可见,延迟装填会使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有氧发酵增加,降低发酵品质,增加干物质损失率,1次装填添加SilaMax及其与麸皮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3次装填同时添加Sila-Max和麸皮,不能提高发酵品质,但可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添加剂 玉米秸秆 装填时间 青贮品质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生长模型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少斌 王继卿 +4 位作者 成述儒 刘秀 闫伟 张保云 罗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82,共6页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的生长潜力并筛选理想的杂交组合,从而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次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以特克塞尔(Texel)和白萨福克(WhiteSuffolk)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的生长潜力并筛选理想的杂交组合,从而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次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以特克塞尔(Texel)和白萨福克(WhiteSuffolk)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过程。同时,比较分析了2杂交组合羔羊生长观测值和参数估计值,进而评价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特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Logistic模型拟合白萨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特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60.15和56.24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0.73kg;白萨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78.20和72.08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1.27kg。30~180日龄均表现为特甘细公、母羔累积生长高于白萨甘细公、母羔(P<0.05)。同时模型参数中最大日增重、瞬时生长率、相对生长率、成熟体重等均为特甘细大于白萨甘细,而T10-90平均值特甘细小于白萨甘细,说明特甘细早期生长强于白萨甘细。由此可以得出特甘细杂交组合要优于白萨甘细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一代绵羊 生长模型拟合 参数估计 杂交组合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生长曲线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勇 郭武君 +4 位作者 李晓梅 张昌吉 成述儒 田萍 张利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29,共5页
为了探索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生长状况、生长规律及饲养模式,以86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 3种典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其初生体质量、1-6月龄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进行生长曲线模型... 为了探索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生长状况、生长规律及饲养模式,以86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 3种典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其初生体质量、1-6月龄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进行生长曲线模型的建立及拟合,并进行模型选择及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模型的曲线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出的成熟体质量为39.11 kg,较Logistic模型高16.43%,较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0.85%;拐点体质量为14.58 kg,分别较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低13.15%、9.60%;拐点日龄为91 d,最大日增质量达495 g,明显高于Logistic模型、Von Bertalanffy模型。通过对3种模型拟合参数进一步对比分析,并结合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的实际生长情况,可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其羔羊在3月龄时出现生长拐点,日增质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 生长曲线 数学模型 拟合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