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以土地管理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张婷 戴崴巍 +1 位作者 陈美球 黄宏胜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0期147-150,共4页
该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差异化设计土地管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 该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差异化设计土地管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进的交叉点。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等思想政治及专业素养方面的思政元素贯穿社会实践始终。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式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社会实践 土地管理学 交叉融合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朱泰峰 汪露 +3 位作者 黄宏胜 赵丽红 戴崴巍 黄鹤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9期179-183,共5页
建设“新农科”是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涉农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回顾了地方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 建设“新农科”是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涉农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回顾了地方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教学改革创新,分析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构建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旨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也为同类院校地球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下载PDF
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满春 戴崴巍 赵勇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GIS学科的工具性、工程性及横断性等特征促使GIS的应用格局以及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该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GIS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GIS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特征:1)融厚实的数理、空间知... GIS学科的工具性、工程性及横断性等特征促使GIS的应用格局以及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朝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该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GIS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GIS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特征:1)融厚实的数理、空间知识基础与精湛的GIS专业知识于一体;2)融扎实的GIS基本技能与迫切的GIS求知、创新欲望于一体;3)融GIS研究、技术开发本领与GIS项目管理能力于一体。同时,GIS专业人才应掌握与之相对应的、立体的知识结构,即以数理基础和空间基础为宽度,以应用背景与应用领域为广度,以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深度的知识结构。笔者还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型与GIS高、中级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人才培养 素质特征 知识结构
下载PDF
地理信息科学新进展——2002年南京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综述
4
作者 李满春 戴崴巍 张晓祥 《现代测绘》 2002年第S1期4-10,共7页
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是GIS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必然产物。尽管其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从其学科的基本性质看,它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理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 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是GIS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必然产物。尽管其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从其学科的基本性质看,它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理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本文以2002年6月1日至3日在南京召开的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大会(Geoinformatics'2002)收录的论文为背景,试图从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科学应用两方面总结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 地理信息科学 全球变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15)N标记土壤连续培养过程中扩散法测定无机氮同位素方法改进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建飞 白娥 +3 位作者 戴崴巍 彭勃 曲桂芳 姜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74-2580,共7页
扩散法用于测定土壤浸提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同位素比值已被广泛应用。但是测定15N标记培养的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浸提液时,因其同位素丰度高,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变化较大,目前仍缺少一个系统的方法体系以确定在标记实验中扩散法的同位... 扩散法用于测定土壤浸提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同位素比值已被广泛应用。但是测定15N标记培养的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浸提液时,因其同位素丰度高,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变化较大,目前仍缺少一个系统的方法体系以确定在标记实验中扩散法的同位素分馏效应。本研究对扩散法进行了改进和评估。其中,氨气吸收液改为10μL的KHSO4、培养瓶为500 mL时,培养液体积设为100 mL,使气液比为4∶1,MgO和Devarda合金的量减少至250 mg,在培养温度统一设定为2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高含氮量和低含氮量的无机氮同位素丰度。结果显示,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差别不显著,说明该方法的细节改进有利于大批量测定土壤长期培养过程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和同位素比值的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同位素标记 NO3- NH4+ 扩散法培养 土壤培养
原文传递
蒙古栎叶片及其土壤碳、氮同位素自然丰度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建飞 戴崴巍 +4 位作者 贺同鑫 彭勃 姜萍 韩士杰 白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9-2185,共7页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氮同位素自然丰度作为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过程的综合指标能够有效地指示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开顶箱CO_...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氮同位素自然丰度作为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过程的综合指标能够有效地指示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开顶箱CO_2熏蒸法研究连续10年的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及其土壤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同位素自然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改变了土壤氮循环过程,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叶片δ^(15)N;促进了富^(13)C土壤有机碳分解,中和了贫^(13)C植物光合碳输入的效果,导致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δ^(13)C在CO_2升高条件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很可能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过程,并加剧了系统氮限制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15N 13C 氮素矿化 有机质分解 蒙古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