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IP-1 siRNA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动物实验研究
1
作者 戴章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7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CKIP-1 siRN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影响研究。方法 建立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选取其中一只分离培养实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Ckip-1 siRNA组(10 pmol/ml、20 pmol/ml和50 pmol/ml)... 目的 探讨CKIP-1 siRN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影响研究。方法 建立大鼠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选取其中一只分离培养实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Ckip-1 siRNA组(10 pmol/ml、20 pmol/ml和50 pmol/ml)检测不同组的Ckip-1 siRNA表达量,确定最佳的Ckip-1 siRNA组为50 pmol/ml;将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20只、生理盐水组20只、CKIP-1 siRNA组20只,向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向CKIP-1 siRNA组注射CKIP-1 siRNA干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不做处置。检测注射后的实验鼠膝关节处成骨相关基因OPN、Runx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检测其成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检测注射后的实验鼠膝关节处成骨相关基因OPN、Runx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检测其成骨能力增强(P<0.05)。结论 Ckip-1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负调控作用。CKIP-1 siRNA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增加实验鼠膝关节处骨再生能力,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期望能够提出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IP-1 siRNA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动物实验 机制进展
下载PDF
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戴章生 黄杰苗 +4 位作者 庄洵荣 陈守勃 吴世强 姚学东 叶晖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5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 目的:探讨应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5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00±5.42)岁;NeerⅢ型19例,Ⅳ型12例;低能量损伤23例,高能量损伤8例.对照组24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65~85岁,平均(72.79±5.34)岁;NeerⅢ型16例,Ⅳ型8例;低能量损伤17例,高能量损伤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1个月.治疗组平均出血量(495.806±143.150) ml;Neer评分中的功能(22.645±2.443)分,活动范围(18.194±2.613)分,解剖(7.935±1.504)分,总分77.161±8.335.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641.667±169.851) ml;Neer评分中功能(13.955±1.989)分,活动范围(13.083±2.165)分,解剖(5.500±1.978)分,总分58.792±7.313.以上指标比较,治疗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缝线辅助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复位简单有效、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缝线 老年人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带刺垫片及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 被引量:9
3
作者 戴章生 吴文华 +1 位作者 姚学东 黄秀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带刺垫片及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用STNTHES公司提供的带刺垫片及松质骨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44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 目的探讨用带刺垫片及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用STNTHES公司提供的带刺垫片及松质骨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44例,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56.8±7.8)分,术后1年评分(84.6±3.7)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用带刺垫片及松质骨螺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具有手术方法简便,固定牢固的优点,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刺垫片 螺钉 内侧副韧带
下载PDF
2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盖氏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章生 黄杰苗 +3 位作者 叶晖 林其仁 庄洵荣 陈守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对比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保守治疗失败的儿童盖氏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本组51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桡骨骨折。手法复位下尺桡关节解剖关系或尺骨远端骺骨折,根据其稳定性决定是... 目的:对比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保守治疗失败的儿童盖氏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本组51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桡骨骨折。手法复位下尺桡关节解剖关系或尺骨远端骺骨折,根据其稳定性决定是否以克氏针经皮固定尺骨远端骨骺或下尺桡关节。并置屈肘位长臂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2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6个月。根据Berton评分标准,钢板组28例: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克氏针组23例:优5例,良9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达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对比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桡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长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保守治疗失败儿童盖氏骨折可以获得更佳的骨折稳定性及腕和前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氏骨折 儿童 钢板 石膏
下载PDF
不前置尺神经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37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戴章生 林晓聪 +3 位作者 叶晖 陈守勃 庄洵荣 林其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前置尺神经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外翻应力试验阳性的儿童肱骨内上髁移位型骨折37例,术中有限显露尺神经,并且不行尺神经前置,随访时根据肘关节Bede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目的:观察不前置尺神经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外翻应力试验阳性的儿童肱骨内上髁移位型骨折37例,术中有限显露尺神经,并且不行尺神经前置,随访时根据肘关节Bede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6.2个月,根据肘关节Bede评分系统评价,优34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97.3%;2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害,尺神经功能均于术后3~4周完全恢复,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结论采用不前置尺神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方法治疗外翻应力试验阳性的肱骨内上髁移位骨折可以获得稳定、灵活、无痛的肘关节,并且未增加术后尺神经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尺神经病 儿童
下载PDF
多根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移位型骨折
6
作者 戴章生 李华新 +2 位作者 王文怀 俞海明 吴珊鹏 《中国康复》 2002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多根针固定 股骨颈移位型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外侧副韧带松弛的内翻膝患者在TKA术中的胫骨截骨量分析
7
作者 戴章生 林晓聪 +1 位作者 方凯彬 施少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的内翻膝患者的截骨量是否受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行膝关节置换的内翻膝患者92例,其中25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等量截骨法进行截骨。术中测量股骨远... 目的探讨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的内翻膝患者的截骨量是否受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行膝关节置换的内翻膝患者92例,其中25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等量截骨法进行截骨。术中测量股骨远端外髁、股骨后外髁、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随访测量胫股解剖角(anatomic tibiofemoral angle,ATFA)、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lt angle,PTA)、股骨后髁偏距(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PCO)。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评价关节功能。结果两组股骨远端外髁截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6个月及12个月ATFA、PTA、PCO、AK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的内翻膝患者的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副韧带松弛 内翻膝 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23例
8
作者 戴章生 俞海明 黄杰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后交叉韧带 胫骨附着部 撕脱骨折 胫骨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对运动协调的影响
9
作者 戴章生 谢俊杰 +1 位作者 何立江 巫海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不同步行速度下的胸椎、腰椎、骨盆及下肢的水平旋转幅度(TRA)及其节段间的旋转的幅度(RFP),探讨脊柱僵硬程度和步态水平旋转协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40名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治疗组)...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不同步行速度下的胸椎、腰椎、骨盆及下肢的水平旋转幅度(TRA)及其节段间的旋转的幅度(RFP),探讨脊柱僵硬程度和步态水平旋转协调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40名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治疗组)和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步态运动,计算其胸廓、腰椎、骨盆及下肢TRA,胸廓、腰椎、骨盆各个节段间RFP。结果治疗组患者,胸廓、腰椎、骨盆和下肢TRA随步行速度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盆与腰椎节段间RFP,腰椎和胸廓节段间RFP和骨盆和胸廓节段间RFP,均随速度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僵硬,胸廓、腰椎、骨盆及下肢TRA及其节段间RFP均明显减少,运动协调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水平旋转幅度 相对傅立叶相 运动协调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传统入路与椎旁肌入路对多裂肌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戴章生 陈守勃 庄洵荣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0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两种方法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于该院手术取出胸腰椎骨折(该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且未进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36例,其中经椎旁肌入路16例...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两种方法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于该院手术取出胸腰椎骨折(该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且未进行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36例,其中经椎旁肌入路16例,传统正中后入路2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后多裂肌的肌萎缩情况。结果传统入路组与椎旁肌入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肌肉萎缩,但椎旁肌入路组出现明显多裂肌肌萎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入路具有入路简单、对多裂肌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 椎旁肌入路 传统入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比较
11
作者 戴章生 林其仁 黄秀惜 《中外医疗》 2009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比较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l月至2004年12月对79例7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别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41例41髋)及缝匠肌肌骨瓣(38例38髋)治疗,并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 目的比较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l月至2004年12月对79例7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别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41例41髋)及缝匠肌肌骨瓣(38例38髋)治疗,并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5~11年随访,阔筋膜张肌肌骨瓣组及缝匠肌肌骨瓣组术后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P<0.05。结论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及缝匠肌肌骨瓣治疗青中年人股骨头缺性坏死(FicatⅡA、ⅡB及Ⅲ期)均取得良好效果,采用阔筋膜张肌肌骨瓣治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肌骨瓣
下载PDF
肱骨内固定术后的桡神经损伤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隆 姚学东 +2 位作者 戴章生 姚晓滨 林其仁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9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肱骨内固定术 桡神经损伤 肱骨骨折
下载PDF
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小斌 吴文华 +3 位作者 林晓聪 戴章生 叶晖 巫海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OA)患者在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有跌倒倾向的轻中度HOA患者、12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12例健康年轻人,评估其过去1年跌倒次数、髋外展肌力... 目的:研究老年轻中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HOA)患者在行走时冠状面运动学变化对稳定性和跌倒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例有跌倒倾向的轻中度HOA患者、12例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12例健康年轻人,评估其过去1年跌倒次数、髋外展肌力、跌倒恐惧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和疼痛情况。受试者在步行仪上以逐渐增加的速度行走。测量反映步态稳定性的参数,同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冠状面重心运动和足部位置之间的关系。分析组间和组内的影响作用和交互作用,并将所有变量和跌倒次数进行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HOA患者跌倒次数更多,走得更快,步宽更大,患侧支撑相更短,患侧髋外展肌肌力更弱,重心的冠状面运动峰速更大,特别是朝向健侧的更大。HOA患者的静态稳定界限更大,但各组间的动态稳定界限没有区别。重心冠状面的位置和加速度能预测随后的步宽。朝向健侧的重心冠状面峰速和跌倒次数的公共方差为55%。结论:加快和加宽步伐能增加稳定性,患侧支撑相的缩短和/或患侧髋外展肌的无力会加快朝向健侧的躯干冠状面运动,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跌倒风险 步态分析 冠状面稳定性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立江 戴章生 吴俊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571-5572,共2页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随着其改用脂微球包裹的剂型工艺,采用纳米靶向技术后,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同并普遍应用〔1〕。帕瑞昔布钠则是首个可以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立江 柯呈辉 +3 位作者 戴章生 蔡思清 庄雪瑜 吴文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90-1797,共8页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组(B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C组),每...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利塞膦酸钠灌胃治疗组(B组)、去卵巢模型+股骨干骨折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C组),每组20只。骨折模型建模后第3周和第6周时动态观察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影像学及骨组织显微形态学的改变。结果①通过X线检查结果可知,B组在第3、第6周时,骨折处骨痂形成,局部骨密度越来越高,前3周骨折出现愈合加速,后3周出现明显延迟愈合情况;同时期B组、C组骨折处相比较,前3周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好,但在第6周时,B组大鼠出现骨折处骨连续性较A组、C组差,骨折处局部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情况;②同时期各组大鼠病理切片结果对比,B组大鼠在前3周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较A组、C组多,骨小梁较密集,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较好,骨皮质厚度更大,骨折愈合情况更好;但在后3周时,B组大鼠较A组、C组骨折处增殖的软骨细胞少,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相互之间连接性差,骨皮质厚度变化不明显,出现骨折愈合延迟现象;在同时期前后对比中,B组大鼠在前3周局部骨折处出现明显加速现象,后3周则出现明显延迟愈合现象;③各组大鼠BMD、BMC组间、组内对比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利塞膦酸钠在前3周可显著提高大鼠骨折处BMD、降低大鼠骨折处BMC,且显著提高骨折处BMD增加速度,延缓骨折处BMC降低速度,但在后3周出现延迟骨折愈合情况。结论早期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患者愈合过程中建议使用利塞膦酸钠,中、后期则不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非典型性骨折 骨密度 骨矿物质含量 利塞膦酸钠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相关并发症原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8
16
作者 林三福 林拥华 +2 位作者 巫海鹏 戴章生 林晓聪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1期44-48,共5页
背景:PFNA内固定失效可见于诸多文献报道,但尚缺乏关于并发症原因、手术技巧及应对策略的系统性报道。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原因、手术技巧及... 背景:PFNA内固定失效可见于诸多文献报道,但尚缺乏关于并发症原因、手术技巧及应对策略的系统性报道。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原因、手术技巧及应对策略,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技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PFNA闭合复位治疗1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发生并发症,男9例,女4例;年龄45-82岁,平均(62.0±5.4)岁;根据AO/OTA分型:A1型4例,A2.1型1例,A3型8例;稳定性骨折5例(38.5%);不稳定性骨折8例(61.5%);均为新鲜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结果:128例中13例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在术中损伤股深动脉,2例股骨近端爆裂骨折,1例股骨前壁穿破,2例螺旋刀片向内穿透股骨头,2例螺旋刀片向外侧切出,2例骨折不愈合,3例髋内翻畸形。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骨折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康复计划是预防内固定失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内固定器 假体失效
下载PDF
Segond骨折的诊治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附2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三福 吴文华 +1 位作者 戴章生 叶晖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21-23,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中Segond骨折合并伤的诊治及Segond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24例Segond骨折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及关节镜下直视18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中Segond骨折合并伤的诊治及Segond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24例Segond骨折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及关节镜下直视18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断裂,4例合并外侧副韧带(1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断裂,8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Medial meniscus tear),10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撕裂(Lateral meniscus tear)。分别根据不同的损伤予以处理,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评分有明显差异。总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Segond骨折多存在合并伤,对于ACL损伤具有强有力的提示作用,应根据损伤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同期处理合并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GOND骨折 前交叉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损伤
下载PDF
AO齿状垫圈及螺钉置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小块或粉碎撕脱骨折1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海明 姚学东 +1 位作者 林金矿 戴章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8709-8712,共4页
选择2003-01/2008-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11例移位的小块或粉碎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长度35mm或40mm,直径4.0mm的松质骨螺钉及内径4.0mm的齿状塑料垫圈置入固定,粉碎骨折块较大的用2枚松质骨螺钉及垫圈... 选择2003-01/2008-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11例移位的小块或粉碎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长度35mm或40mm,直径4.0mm的松质骨螺钉及内径4.0mm的齿状塑料垫圈置入固定,粉碎骨折块较大的用2枚松质骨螺钉及垫圈置入固定。置入后长腿石膏管型固定屈膝30°位2~4周。11例患者获7~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金属内固定材料无电解、腐蚀反应,齿状塑料垫圈无过敏反应。固定后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块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或松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隆 林其仁 +3 位作者 黄杰苗 曾昭浚 戴章生 何立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周~3个月。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4例,C级2例,D级2例,E级2例。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颈椎椎体序列。结果:1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后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3个月(4~47个月),术后X线示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序列恢复满意,内固定物和植骨稳定无松动,融合满意。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A级5例,B级5例,C级1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单纯前路手术可以使屈曲牵引型(DF)Ⅰ、Ⅱ型和部分Ⅲ型复位,对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临床诊断治疗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杰苗 戴章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26期3634-3635,共2页
回顾分析本组2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6例进行8个月~8年随访。结果说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较不典型,MRI、CT检查有明显诊断价值。症状严重者明确诊治即可早期手术,不然应先行保守治疗。
关键词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