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银杏叶提取物修复蓝光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机制
1
作者 王珊珊 李泳宁 +2 位作者 戴雅彬 张月芬 张文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修复蓝光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活性组分、二级结构及其作用靶点、疾病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关系网络、筛选出关键蛋白,并进行富集分析。体外细胞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修复蓝光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活性组分、二级结构及其作用靶点、疾病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关系网络、筛选出关键蛋白,并进行富集分析。体外细胞实验检测蓝光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添加银杏叶提取物后细胞活性、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对量和miR-103a-3p mRNA表达量。结果查得银杏叶提取物20种活性组分、61个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的潜在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潜在作用靶点基因本体主要富集到BP,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主要富集到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体外实验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蓝光损伤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活性,减少ROS相对量,高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降低miR-103a-3p mRNA表达(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Ⅱ等9个靶点,调节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癌miRNA(microRNAs in cancer)通路等,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细胞死亡、氧化代谢等,从而修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蓝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蓝光损伤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消癌平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复制肝癌模型大鼠血清IL-17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蕾 邓艳平 +2 位作者 孙瑞芳 王攀 戴雅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复制肝癌模型大鼠血清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雄性大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素组以及消癌平组,各20只。各组均给予二乙基亚硝胺溶液灌胃腹腔注射建立肝癌模型,并给予相应...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复制肝癌模型大鼠血清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雄性大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素组以及消癌平组,各20只。各组均给予二乙基亚硝胺溶液灌胃腹腔注射建立肝癌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大鼠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及组织病理学形态,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血清ALT、AST、GGT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各组大鼠肿瘤体积、瘤重较低,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消癌平组抑瘤率高于苦参素组(P<0.05);(2)各组大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较低,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3)各组大鼠血清ALT、AST、GGT水平较低,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4)各组大鼠血清IL-17、IL-6、TNF-α水平较低,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各组大鼠血清IL-2水平较高,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5)各组大鼠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水平较高,其中消癌平组>苦参素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够明显抑制二乙基亚硝胺复制肝癌模型大鼠肿瘤生长,能降低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大鼠血清IL-17、IL-6、TNF-α水平,提高血清IL-2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肝癌 大鼠 消癌平注射液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酮联合甘草次酸对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戴雅彬 黄慧 +2 位作者 张月芬 郭丹 邓艳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酮(TPN)单独或联用甘草次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TPN单独或TPN(0.3、0.6、1.2μmol/L)联用GA(2、10、20μmol/L)对HepG2细...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酮(TPN)单独或联用甘草次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TPN单独或TPN(0.3、0.6、1.2μmol/L)联用GA(2、10、20μmol/L)对HepG2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增效指数(q值)判定协同药效;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给药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PN、GA单独作用对HepG2细胞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7.28±2.13)和(26.56±6.32)μmol/L。TPN(1.2μmol/L)和GA(2μmol/L)联用组的q值(1.505)最大,细胞抑制率为(62.28±6.13)%;该联用组对HepG2细胞的总凋亡率高于单独使用TPN(P<0.05),同时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使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TPN联用GA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效果,可能与其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与激活Caspase基因家族共同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有关,两者联用能增强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酮 甘草次酸 联合用药 肝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配伍比黄芪—葛根药对中葛根素的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静瑜 李东晓 +1 位作者 戴雅彬 黄可儿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97-901,共5页
【目的】考察不同配伍比例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0∶1、1∶1、2∶1、3∶1、5∶1、1∶2、1∶3、1∶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 【目的】考察不同配伍比例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中葛根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芪—葛根药对水煎液(0∶1、1∶1、2∶1、3∶1、5∶1、1∶2、1∶3、1∶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29∶71),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2μL,柱温为30℃。【结果】葛根素在0.031 9~0.816 8 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89 5×10~7X-1.832 7×10~6(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1%,相对标准偏差(sR)为1.28%;与黄芪—葛根药对0∶1配伍比组(葛根单煎液)相比,加入黄芪的各配伍比组葛根素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并随黄芪在药对中比例的增高而上升,但非倍增关系。其中,药对以5∶1配伍时,葛根素含量最高,配伍比为3∶1、2∶1、1∶1时次之(与0∶1配伍比组比较,P <0.01)。【结论】黄芪与葛根进行配伍对葛根素的煎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葛根药对 配伍 葛根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蛇葡萄素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月芬 郭丹 +3 位作者 黄慧 戴雅彬 张慧琳 倪峰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MP处理DU145细胞,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MP处理DU145细胞,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表征不同浓度TGF-β处理后细胞内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确定EMT模型最佳诱导浓度;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测加药后EMT模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AMP对DU145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35.62、32.71、28.43μg·mL^-1;Transwell实验显示AMP处理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表征发现TGF-β诱导后细胞内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确定10ng·mL^-1为TGF-β诱导EMT模型的最佳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组和TGF-β+AMP组的细胞内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上调,此外,与TGF-β组相比,TGF-β+AMP组细胞内E-cadherin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Vimentin表达降低(P<0.05),表明AMP具有逆转EMT过程的作用。结论:AMP不仅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还可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这可能与逆转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雷公藤内酯酮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戴雅彬 黄慧 倪峰 《海峡药学》 2020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TPN)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PN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分析法对优化处方所制脂质体进行验证,并对脂质体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 TPN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磷...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TPN)脂质体,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PN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分析法对优化处方所制脂质体进行验证,并对脂质体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 TPN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脂药物比2∶1,磷脂胆固醇比22.5∶1。其包封率为(78±0.58)%,载药量为(1.39±0.03)%,粒径为(185±4) nm,多分散系数为(0.318±0.02)。结论在最佳处方工艺条件下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TPN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酮 脂质体 响应面分析法 包封率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酮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戴雅彬 黄慧 +1 位作者 张月芬 郭丹 《海峡药学》 2021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考察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TPN)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反渗透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MTT法测定其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抗肿瘤活性。结果TPN脂质体在pH 6.8的缓冲环境中的释... 目的考察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TPN)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反渗透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MTT法测定其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抗肿瘤活性。结果TPN脂质体在pH 6.8的缓冲环境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SW620和K562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显著低于TPN溶液。结论TPN脂质体在体外具有缓释特性,能增强TPN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望开发为临床药用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酮 脂质体 体外释放 抗肿瘤
下载PDF
多因素大鼠肝癌综合模型的建立与药物验证
8
作者 倪峰 张月芬 +6 位作者 黄慧 郭丹 戴雅彬 洪雅娟 郑妙兰 覃美玲 张珊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42-1247,共6页
目的 在经典化学诱癌模型的基础上,施加农药残留、高脂高糖饮食、湿热环境3因素,构建多因素大鼠肝癌综合模型,并考察中西药物对该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乙基亚硝铵(DEN)模型组、综合模型组、西药组和... 目的 在经典化学诱癌模型的基础上,施加农药残留、高脂高糖饮食、湿热环境3因素,构建多因素大鼠肝癌综合模型,并考察中西药物对该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乙基亚硝铵(DEN)模型组、综合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大鼠自由饮用DEN水。综合模型组大鼠除给予DEN外,自由摄食高脂高糖饲料,皮下注射0.5 mg·kg^(-1))灭多威溶液,每周1次;每隔1 d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湿热处理(湿热条件:温度30℃,湿度90%,每次30 min)。西药组大鼠在综合模型造模基础上,第9周开始腹腔注射氟尿嘧啶30 mg·kg^(-1)),每周1次,共治疗7周。中药组大鼠在综合模型造模基础上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康艾注射液3 mL·kg^(-1)),每周1次,共治疗12周。15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脏指数、肝表面癌结节数及成瘤率,并对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Elisa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综合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肝质量和肝脏指数明显增加,血清ALT、AST、AFP和GPC-3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N模型组比较,综合模型组体质量明显降低,肝质量和肝脏指数明显增加,血清ALT、AST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综合模型组比较,中、西药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形态学显示综合模型组的癌变特征比DEN模型组更明显。结论 多因素大鼠肝癌综合模型相对于经典的化学诱癌模型更贴近临床肝癌的症状与病理特征,并能体现中西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农药残留 高脂高糖饮食 湿热环境 氟尿嘧啶 康艾注射液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对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郭丹 张月芬 +2 位作者 戴雅彬 黄慧 熊蔚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0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藤茶总黄酮(TF)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模型组、TF各组气管滴注PM2.5混悬液10 mg/kg,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则以...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藤茶总黄酮(TF)高、中、低剂量组,每组7只。模型组、TF各组气管滴注PM2.5混悬液10 mg/kg,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则以生理盐水进行气管滴注。滴注次日起,对照组、模型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TF组以不同剂量(500、250、125 mg/kg)藤茶总黄酮灌胃,每周5次,共4周。收集大鼠肺组织、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BALF中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升高。在中高剂量TF干预下,PM2.5肺损伤模型大鼠的肺组织损伤减轻,SOD、GSH-Px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BALF中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藤茶总黄酮对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减轻大鼠肺部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叶 细颗粒物(PM2.5) 大鼠 Wistar 肺损伤 藤茶总黄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葡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
10
作者 张月芬 黄慧 +2 位作者 戴雅彬 郭丹 倪峰 《海峡药学》 2022年第4期37-45,共9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葡萄素抗肿瘤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并筛选蛇葡萄素的潜在靶蛋白,建立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潜在靶标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富集在癌症相关通路的靶标,利用Cy...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蛇葡萄素抗肿瘤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借助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并筛选蛇葡萄素的潜在靶蛋白,建立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潜在靶标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富集在癌症相关通路的靶标,利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构建蛇葡萄素的“靶点-通路”相互关联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并用AutoDock vina将蛇葡萄素与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PharmMapper服务器预测并筛选得到了蛇葡萄素的199个人源靶蛋白,KEGG通路富集和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蛇葡萄素主要作用于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子宫内膜癌等23条癌症通路中的HRAS、PIK3R1、AKT1、EGFR、BRAF、ME T等56个靶蛋白,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蛇葡萄素是一个治疗肿瘤的潜在候选药物,其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抗肿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浅谈动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与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雅彬 《科技风》 2020年第33期163-164,共2页
动物实验室是师生开展实验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加强动物实验室的管理有利于动物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科研水平和实验效果。以我院动物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使动物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从... 动物实验室是师生开展实验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加强动物实验室的管理有利于动物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科研水平和实验效果。以我院动物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使动物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保证动物实验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室 医学院校 管理制度
下载PDF
长裙竹荪菌丝体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勇 刘俊锋 +2 位作者 唐小峦 张月芬 戴雅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凝集素是竹荪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为进一步明确其药用功效,开展了长裙竹荪凝集素理化性质研究。【方法】长裙竹荪菌丝体通过生理盐水抽提、 20%~75%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 DEAE-Sephar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长裙竹荪... 【目的】凝集素是竹荪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为进一步明确其药用功效,开展了长裙竹荪凝集素理化性质研究。【方法】长裙竹荪菌丝体通过生理盐水抽提、 20%~75%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 DEAE-Sephar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长裙竹荪菌丝体凝集素(DIL);并通过血细胞凝集活性、糖抑制试验、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分析以及金属离子等因素来测定长裙竹荪菌丝体凝集素的理化性质。【结果】经PAGE显示单一条带,测得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43.6 kDa。该凝集素对供试的鸽、兔、鸭和鸡血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D-半乳糖和N-乙酰胺基-葡萄糖所抑制。长裙竹荪凝集素对热不稳定,经50℃处理10 min,活性明显降低;该凝集素在pH 4.0~8.0都保持着较高的凝集活性,其凝血活性依赖于Ca2+和Mg2+二价金属离子,Mn2+和Zn2+则无影响。【结论】长裙竹荪菌丝体凝集素对动物血红细胞具有较好的凝集活性,而且凝集活性需要在一定浓度的Ca2+和Mg2+才会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长裙竹荪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联用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艳平 戴雅彬 +1 位作者 陈开杰 黄秀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内酯醇单独给药组和雷公藤内酯醇与甘草次酸联合给药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mg/k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选择离子检...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雷公藤内酯醇单独给药组和雷公藤内酯醇与甘草次酸联合给药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mg/k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选择离子检测(SIM)的方式测定2组大鼠不同时间血浆中的雷公藤内酯醇浓度,比较2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在0.2~25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0.2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2.0%,准确度为90%~105%,绝对回收率>80%,基质效应>90%,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良好。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联合给药组的最大血药浓度(c_(max))、消除半衰期(t_(1/2))、平均滞留时间(MRT_(0~180mi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180min))分别是单独给药组的0.75,2.51,1.15及1.39倍,其中t_(1/2)、MRT_(0~180min)在2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次酸与雷公藤内酯醇联用可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的峰浓度,延长其体内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该测定方法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甘草次酸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关于RD3A非突悬车轴检修的几点建议
14
作者 戴雅彬 《成铁科技》 2008年第4期26-26,12,共2页
分析RD3A非突悬车轴检修现状及弊端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非突悬 车轴 建议
下载PDF
干旱地区大麦千粒重的稳定性及其与其它性状间的关系
15
作者 A.Hadjichristodoulou 戴雅彬 《大麦科学》 1992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降雨量低的地审海型气候条件下,研究了50个大麦品种的千粒重的稳定性、千粒重与其它性状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千粒重 大麦 性状 干旱地区 气候条件 品种 产量 影响 降雨量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艳平 刘岳金 +1 位作者 戴雅彬 黄秀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7-803,共7页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脂质材料、聚山梨醇酯-80和PEGstearate(PEG-SA)三个因素对TP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考察TPL-SLN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情况。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结果:最优的处方:脂质材料为7.5%,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为2%和PEG-SA为2%,其粒径(193.43±6.07)nm,包封率(87.63±0.09)%,载药量(0.33±0.01)%。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近似于球形,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证实TPL以非晶型的形式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稳定性考察发现纳米粒粒径在一个月的贮存期基本没有变化(P>0.05),体外释放表明TPL-SLN具有体外缓释特性。TPL-SL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肝细胞。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望开发为临床口服用药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脂质纳米粒 雷公藤内酯醇 熔融-乳化法 中心复合设计 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原文传递
基于多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癌综合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郭丹 黄慧 +8 位作者 戴雅彬 张月芬 倪峰 许安娜 朱秋琼 钟晓岚 洪雅娟 郑妙兰 覃美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89,共6页
目的:在化学试剂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肝癌模型的基础上,联合高脂高糖饮食、农药污染及湿热环境三因素叠加的作用,探索建立一种符合临床多因素发病机制的大鼠肝癌综合模型。方法:采用6 w龄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 目的:在化学试剂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肝癌模型的基础上,联合高脂高糖饮食、农药污染及湿热环境三因素叠加的作用,探索建立一种符合临床多因素发病机制的大鼠肝癌综合模型。方法:采用6 w龄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EN基础模型组、综合模型高剂量组、综合模型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间歇皮下注射生理盐水,DEN基础模型组间歇皮下注射DEN,综合模型组间歇皮下注射DEN+不同剂量农药暴露+不同剂量高脂高糖饮食+不同时间湿热环境处理。试验中每天观察大鼠的摄食、饮水、毛色、精神状态及活动情况,每周称体质量。试验第13、18 w时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第19 w试验结束时进行大鼠肝功能及肿瘤分子标志物水平测定,观察肝脏形态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摄食活动正常,毛发自然有光泽;造模各组大鼠则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毛发枯槁、活动减少等现象;超声检查显示各模型组大鼠肝脏肿大并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肝功能指标及肿瘤分子标志物含量等显著升高(P<0.01);与DEN基础模型组比较,综合模型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肝脏组织形态学也呈现更明显的癌变特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因素联合诱导的肝癌动物模型,病理指标突出,肝组织癌变特征明显,相对于化学试剂诱癌模型更贴近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因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